摘要:健美操運動作為高等教育體育教學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學生在參與健美操運動的過程中能夠有效提高身體素質及審美素養(yǎng)。因此,相關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應當結合學生的心理和身體素質,探索新型教學路徑,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活躍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參與健美操運動的興趣?;诖耍恼轮貒@“健美操運動在高校體育與審美教育中的獨特作用”展開探討,以期對相關院校及健美操教師有所啟發(fā),進而引導學生自覺參與到健美操運動當中,提高其綜合素養(yǎng)。
關鍵詞:高校;體育;審美教育;健美操運動;高等教育
中圖分類號:G80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2)04-0-03
隨著現(xiàn)代生活節(jié)奏不斷加快,學生學習方面的壓力也日益加重。學生學習的壓力不光體現(xiàn)在文化課上,體育課程的學習也讓學生心生畏懼。智能手機的普及,使越來越多的學生與手機和電腦形影不離,沉迷在游戲或其他虛擬的軟件中,與以往接觸大自然的課外活動相差甚遠。近年來,健美操運動的興起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在高校中設置健美操課程能夠提高體育與審美教育的效果。因此,基于健美操的育人優(yōu)勢,相關教師應當打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的運動興趣,使其養(yǎng)成積極鍛煉的習慣,在參與健美操運動的過程中實現(xiàn)更好的發(fā)展。
1 健美操運動在高校體育與審美教育中的獨特作用
1.1 利于增強現(xiàn)代大學生的身體素質
人體由各個系統(tǒng)組成,大學生在參加健美操運動的過程中往往需要身體各系統(tǒng)的協(xié)調配合,在力量、協(xié)調、靈敏、柔韌等方面能夠獲得一定程度的提升,有助于增強身體素質。學生通過參加健美操運動能夠塑造良好的體形,柔韌訓練的開展能夠起到拉伸肌肉和韌帶的效果,增強學生韌帶的彈性和靈活度,同時也能夠減少身體的脂肪,在視覺上使其看起來更加修長,身材更加勻稱。在健美操運動中,力量訓練也是一項重要內容,增強學生的肌肉力量才能使其參加運動的時間延長,通過力量訓練能夠使學生身體各部位肌肉的控制力和彈性得到一定程度的增強,呈現(xiàn)出良好的肌肉線條,進而塑造優(yōu)美的體形。此外,姿態(tài)訓練作為健美操運動的基礎訓練內容,通過訓練學生的站姿、坐姿、走姿能夠使其在日常生活中呈現(xiàn)出良好的體態(tài),提高其感受美和欣賞美的能力。由此看來,健美操運動對于體形消瘦的個體而言能夠改善其體質健康,對于脂肪含量較高的個體而言則能夠發(fā)揮降重減脂的作用,幫助學生塑造良好的體形體態(tài)。
1.2 利于增強學生的自信心,緩解其精神壓力
對于個體而言,是否擁有較強的自信心直接關乎其學習、生活、工作以及其他各個方面的發(fā)展。自信心是指個體對自己做出客觀分析后的自我肯定,是個體積極參加各項活動的內驅動力,屬于一種積極向上的心理品質?,F(xiàn)代大學生面臨生活、學習、就業(yè)等多重壓力,內心之中充滿自我矛盾,學生在從事各種活動時自信心不足會影響其克服困難的決心和處理問題的能力。而學生在參加健美操運動的過程中,優(yōu)美的姿態(tài)能夠使其重獲自信,在大膽表達自己、展示自我優(yōu)點的同時樹立起積極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有利于學生勇敢面對各類困難與挑戰(zhàn)。此外,將音樂與健美操學習相結合能夠使學生沉醉在優(yōu)美的旋律之中盡情展示熱情奔放的動作,使其緊繃的思想得以放松。學生通過參加健美操運動,注意力能夠得到有效轉移,緩解其不良情緒,幫助學生重新煥發(fā)活力。如此看來,健美操運動在高等教育中能夠發(fā)揮改善學生心理健康的作用,使學生獲得身心全面健康發(fā)展。
1.3 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團隊精神,增強其意志品質
隨著物質生活條件的不斷提高,家長能夠給予學生更多的物質保障,但過度溺愛使得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低下,主要表現(xiàn)為遭遇挫折與困難時沒有主見,意志薄弱容易放棄,并且存在多種不良習慣。在當前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學生意志薄弱,抗挫折能力差,無法正確面對挫折,一旦適應、習慣消極的抗挫方式,將很難改正,不利于學生在未來競爭中發(fā)揮自身的優(yōu)勢,阻礙學生的成長與發(fā)展。而健美操作為一項團體類活動,需要學生改變“以自我為中心”的錯誤觀念,增強團隊合作意識以更好地展現(xiàn)出健美操運動的獨特魅力。健美操運動中包括單個動作、成套動作和組合動作,無論是哪種動作都需要學生勤加練習、熟能生巧,在一次次嘗試和改進中最大限度展現(xiàn)出健美操的美感。因此,學生在參加健美操運動的過程中能夠逐步增強自身吃苦耐勞的精神,鍛煉自己的意志品質,塑造健全的人格。
1.4 利于提高學生的審美素養(yǎng),推動學生成長為創(chuàng)新型人才
音樂是健美操運動的靈魂,動作是健美操運動的要素,健美操運動作為體育與藝術的結合體,其中融合多種美的表現(xiàn)形式,學生跟隨音樂的節(jié)奏學習各類姿態(tài)動作,使其二者相結合,能夠在潛移默化之中提高自身的審美素養(yǎng)。與此同時,在健美操的學習過程中也要求學生學會自主編創(chuàng)動作,從而使學生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得到鍛煉,借此深化學生的審美觀念。此外,在信息化時代下,健美操的教學形式也由教師單一化示范向多媒體教學進行拓展,教學手段的多樣化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善于觀察、靈活動腦,總結動作的結構和規(guī)律,領會其中要點,通過模仿練習提高自身的運動能力。隨著學生對健美操的深入學習,學生能夠發(fā)揮自身能動作用自主創(chuàng)編動作,有利于鍛煉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增強學生的競爭優(yōu)勢。
2 健美操運動的美學特征
2.1 健美操運動的人體美
健美操運動以動作為主要表現(xiàn)形式,能夠直觀地體現(xiàn)出人體的美感。人們在參與健美操運動時不僅需要保持肢體的協(xié)調性,同時應通過藝術動作展示出其獨特的韻味。健美操運動所表達的人體美具有以體傳情、形神兼?zhèn)涞奶卣?,在運動時人們的面部表情、動作造型、儀表儀態(tài)都能體現(xiàn)出健美操運動人體美的特征。無論是靜態(tài)的健美操動作,還是動態(tài)的健美操動作,都能通過起伏變化表現(xiàn)出其中蘊含的細膩感情,給人帶來振奮、活躍或是舒展、優(yōu)美的感受。
2.2 健美操運動的音樂美
音樂是健美操運動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各類健美操動作搭配節(jié)奏鮮明、旋律優(yōu)美的音樂能夠體現(xiàn)出健美操運動風格的多樣性,給人們帶來更加豐富、動人的體驗,使其能夠通過參加健美操運動感受到其中蘊含的音樂美。健美操運動中所選用的音樂直接對藝術動作起著控制作用,將健美操動作與音樂節(jié)奏相契合,能夠使人們感受到和諧之美,體會到健美操運動中不可言傳的微妙情感。
3 高校健美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高校學生缺乏運動興趣是阻礙健美操課程開展的首要問題,而導致這個問題的原因在于教師刻板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使原本對運動具有惰性的學生更加反感參加健美操運動。教學形式單一使得學生無法感受到健美操運動所蘊含的獨特魅力,加之部分學生的體育天賦較差,在被動接受體育鍛煉的情況下容易產生抵觸和抗拒的行為,不利于學生形成終身體育的觀念。
健美操教學中對身體姿態(tài)的教學非常關鍵,按照以往教師口頭傳授親身示范,讓學生照葫蘆畫瓢的方式教學,學生未對相關動作的要點深入掌握,難以體會到健美操運動中的姿態(tài)美,無法充分發(fā)揮健美操運動的優(yōu)勢作用,達成體育和審美教育的目標。同時,理論知識的教學固然重要,而理論教學是否與學生的接受能力和發(fā)展需求相匹配卻容易被教師忽視,進而導致學生綜合素質不能得到提升,課程教學質量較差。在健美操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采取讓學生自行連續(xù)重復多次練習的方式,而未考慮到學生的實際運動能力,加之缺乏生動性和娛樂性,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不高。此外,針對全體學生共用一套評價標準的方式極大地影響了學生對健美操運動的態(tài)度,使學生參加健美操運動帶有功利性,并且教師忽視學生的體育運動能力和努力事實,也容易導致學生對待健美操學習的態(tài)度日益消極,不利于學生體會健美操運動的獨特魅力。
4 高校開展健美操運動的有效策略
4.1 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大學生的認知結構還不完善,需要教師做好引導,構建融洽的師生關系能使學生愿意學習健美操運動,主動參與健美操運動,進而使學生樹立終身體育的觀念,養(yǎng)成規(guī)律運動的習慣,這也利于學生的未來成長發(fā)展。為此,教師首先應給予學生情感上的關愛,為學生提供一定的指導與幫助,運用親切友好的教師語言糾正學生動作上的錯誤,使學生更易接受和改正[1]。與此同時,教師還需要積極轉變自身角色定位,認識到教師職業(yè)的服務對象為學生,且教育的目的在于促進學生實現(xiàn)發(fā)展進步,在教學活動中充分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并將自身定位放在組織教學活動、引導學生發(fā)展、提供合作機會、創(chuàng)造學習環(huán)境等方面,運用恰當?shù)慕處熣Z言和行為獲得學生的信賴和喜愛,進而將其轉化為學生自覺參與健美操運動的驅動力。此外,教師應學會站在學生的立場看待健美操運動中的困難,避免因教學內容太過專業(yè)給學生造成較大的學習困難,應根據(jù)學生的身體素質和接受能力擇優(yōu)選擇健美操教學內容,使其既具有挑戰(zhàn)性又具有可實現(xiàn)性,增強學生的運動動機,提升健美操運動教學的實效性。
4.2 營造和諧生動的教學氛圍
教學活動實際上是在教師與學生之間發(fā)生的雙向信息傳遞,因此只有在溝通的作用下才能實現(xiàn)良好的教學效果?;诖耍诮∶啦俳虒W過程中,教師應當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動向和情緒狀態(tài),對學習欲望不強、參與程度較低的學生,教師應及時給予其鼓勵和引導,提升學生的運動熱情。與此同時,為提高健美操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可以組織開展趣味游戲營造生動和諧的課堂氛圍,渲染氛圍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健美操的學習當中,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生的能動作用[2]。在健美操教學中可以增加一些趣味性較強的熱身運動,同時也可以運用音樂營造活躍的氣氛,這樣既能夠達到熱身的效果,又能夠使學生以良好的狀態(tài)參與到健美操的學習當中。如此一來,能夠極大地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熱情,也能使學生更加全身心地投入教學活動之中,保證教師教與學生學的實效性。
4.3 鼓勵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運動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學生可享受的物質條件和精神需求也能夠得到極大滿足,生活條件愈加優(yōu)越,學生對體育活動提不起興趣的現(xiàn)象比比皆是。這一類學生的運動興趣和意志品質較為薄弱,一方面要求教師多多鼓勵,指導學生參加到體育運動中來,另一方面學生應認識到自己的身心需要,驅動自己參與到以強化身體素質和培養(yǎng)良好的運動習慣為目的的健美操運動當中。教師應重視這一類學生的訴求,采取具有趣味的學習方式,使其轉換懶惰的運動觀念,認識到運動帶來的樂趣,突破“運動苦”“運動累”的局限思維,積極投身于健美操運動,與素質教育理念融會貫通[3]。此外,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學生在體育運動中的能力和優(yōu)勢,將具有趣味的師生互動引入課堂,打造推動學生身心全面發(fā)展的教學模式,深入貫徹終身體育觀念。
4.4 積極組織開展團隊合作
在高校健美操教學中,大多時候教師教授基礎動作、做完示范過后,選擇讓學生自己進行一段時間的練習,在缺少團隊合作和教師指導的情況下,學生參與練習的積極性明顯不足。健美操教學課堂缺少團隊合作,教學氛圍較為沉悶,這是導致學生積極性下降的一大因素,十分不利于課程教學情感目標的達成。基于此,教師必須積極轉變落后觀念,通過適當組織開展團隊合作增強教學的靈活性,保證教學的范圍和深度。因此,教師可以將全體學生平均分為若干個小組,按照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體育能力均衡搭配,從而使學生之間形成互助合作的關系[4]。例如,在課堂教學中,健美操教師可將全體學生均勻分組,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共同練習本課新學習的動作,并相互給予指導和幫助,一段練習時間過后,教師應讓每個小組進行展示,同時給出相應的反饋,指明學生需要改進的地方和可取之處,鼓勵學生積極展示自我,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4.5 采取多種評價方式
為保證高校健美操教學的有效性,教師應在學生練習過程中嚴格要求、適時鼓勵、及時糾正、予以積極反饋,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動作技能。教師評價對學生身心發(fā)展具有重要影響,是提高教學有效性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健美操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認識到學生之間的個性差異,隨意予以學生反饋或采取不合理的評價方式都會對學生參與健美操運動的積極性和終身體育觀念的形成產生不利影響。因此,教師不能以單一的評價標準要求所有學生,而應該在接受學生存在個體差異的基礎上以尊重學生為教學前提,制定多元化的評價標準,注重評價學生的努力和進步,發(fā)揮教師評價的激勵作用,增強學生的獲得感和成就感,使其重拾參與體育活動的信心。在評價方式上,教師評價應以正面、肯定、積極的評價為主,增強學生參與體育學習的自信心和獲得感,同時兼顧生生評價和自我評價的方式,保證健美操課程教學實施的有效性。
5 結語
在高等教育中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健美操運動對其身心發(fā)展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因此,相關院校及教師應當深刻把握健美操運動在體育與審美教育中的獨特作用,采取多種方法吸引學生參與到體育運動當中,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鍛煉習慣,引導學生樹立終身體育的觀念。
參考文獻:
[1] 鄭加敏.形體訓練在高校健美操運動中的應用研究[J].遼寧科技學院學報,2020(4):67-69.
[2] 許劍,吳焱軍,曾秀霞.高校健美操運動競賽及訓練策略研究[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9(4):130-131.
[3] 丁珊.高校健美操教學改革發(fā)展思路研究[J].長治學院學報,2019(2):80-81.
[4] 趙嘉磊.高校體育專業(yè)健美操專項課程體系構建研究[J].武術研究,2018(5):131-134.
作者簡介:金道會(1997—),女,貴州福泉人,碩士在讀,研究方向: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