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彩娟
摘 要:中職學生正值青春期,是青少年學生中相對特殊的一個群體。他們有的經(jīng)歷了中考失利,有的困于家庭自身條件,有的是人們口中的“問題生”......由于各種原因,他們走進了中職的校門。相比同齡人,他們的心理成長經(jīng)歷過更多的挫折,心理健康狀況更加復雜,存在心理問題的人數(shù)在同齡人中比例較高,現(xiàn)狀堪憂。因此,中職班主任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還要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注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順利度過青春期,為將來適應社會做好準備。本文對如何有效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營造健康向上的班級氛圍,讓學生在樂學心理主導下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形成健康的人格進行探討。
關鍵詞:中職班主任? ? 班級管理? ? 心理問題? ? 心理健康教育
著名教育實踐和理論家蘇霍姆林斯基說:“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我們不僅要懂得教育學,更要懂得心理學?!敝新毎嘀魅我獜男睦韺W角度出發(fā),了解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正確理解學生的行為和問題,尊重個體差異,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學與教育方法。將心理學理論和班級實際情況相結合,讓教育教學成果更科學,質(zhì)量更高。作為一名中職班主任,在和一屆又一屆學生的朝夕相處中,筆者明顯地感覺到,相比過去,學生的心理問題越來越突出。筆者現(xiàn)在帶的班級中,甚至有的學生的心理問題已經(jīng)發(fā)展到了重度抑郁的程度。學生的心理問題是目前中職教育面臨的重點問題,也是筆者作為中職班主任需要時刻思考的難題。
一、中職學生心理問題的基本狀況
(一)學生心理問題的發(fā)展趨勢
筆者學校十分關注和重視學生的心理問題,多年來一直堅持做學生的心理問題調(diào)查和研究,如新生入校前需要在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敵對、恐怖、偏執(zhí)、精神病性等多維度接受測評。
從歷年的新生入學心理測評數(shù)據(jù)可知:第一,中職學生心理健康狀況整體較差,心理問題普遍存在并呈上升趨勢;第二,女生的心理問題更多,整體健康水平低于男生;第三,學生心理問題形成了人格偏差。
(二)學生心理問題的外在表現(xiàn)
學生的心理問題各不相同,表現(xiàn)方式和形態(tài)也各式各樣。通過調(diào)查和研究,筆者發(fā)現(xiàn)學生心理問題集中體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
1. 厭學
學生對學習提不起興趣,看到書本就頭大,上課不認真聽講,課后不做作業(yè),甚至逃課逃學,學習對他們來說是莫大的痛苦。
2. 自卑消極
學生對自己的認可度很低,總覺得自己不如他人,貶低自己。躲在一個“角落”,不敢上臺講話,不敢舉手發(fā)言,不敢和人交流,遇到事情逃避退縮,做事消極。通過沉默來保護自己脆弱的心理。
3. 焦慮煩躁
學生經(jīng)常處于緊張狀態(tài),總是惶恐不安,最終導致注意力無法集中,在課堂上坐立不安,小動作多。
4. 叛逆
學生主觀意識覺醒,喜歡通過和家長、老師對著干、唱反調(diào)來彰顯自我,通過挑戰(zhàn)權威來突出自己。固執(zhí)倔強,不能有效接納外界的信息。情緒容易失控,脾氣暴躁,存在逆反心理。
二、探究引發(fā)學生心理問題的原因
(一)自我成長的內(nèi)在因素
中職學生處于成長的青春期,這個階段的學生自我意識強烈,突出的心理特點為自我封閉和自我關注。自我意識強烈,渴望獨立和空間,又會因自我封閉無法傾訴而焦慮,時而歡喜,時而憂愁,變化無常,情緒波動較大。不能控制情緒是青春期心理發(fā)展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二)成長環(huán)境的外在因素
1.家庭環(huán)境
家庭教育在一個人的成長中是最重要的,與一個人的性格和人格形成有著密切聯(lián)系。李玫瑾教授曾說:“家庭文化、家庭教育和家庭和諧在不同程度地影響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笨梢娂彝リP系的和諧與否、父母對子女的關愛程度、親子關系的融洽與否等各種維度,都會直接影響孩子的成長。孩子也會攀比,長期缺少父母陪伴的“留守兒童”,極易對父母不親、不滿,產(chǎn)生孤僻、內(nèi)向、不愿與人交流等心理問題。而有些父母對教育不重視,教育方式方法落后,極少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寄希望于學校,認為教育是學校的事,與家長無關。家庭教育的缺失,是造成中職學生心理問題的原因之一。
2. 學校氛圍
學校是學生學習知識和成長的重要場所,除了父母和家人,學生接觸最多的就是學校里的老師和同學。學校的老師、學校的風氣、學校的環(huán)境都直接影響學生的成長。
大部分中職學生初中階段學習成績不理想,在“唯成績論”的整體環(huán)境下, 他們會被周圍的人貼上“差生”的標簽。長此以往,成績帶來的壓力以及周圍人的負面評價,給學生帶來很大的心理負擔,甚至導致心理健康問題。
3. 同伴影響
正在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期的中職學生,同伴對他們的影響尤其重要。一個好的同伴,可以相互成就更好的彼此,而一個不好的同伴,將會給學生帶來抹不去的傷害。
筆者現(xiàn)在所帶的班級中有位患有重度抑郁癥的女學生,初中時她最要好的閨蜜背叛了她,并經(jīng)常帶領其他同學欺負她。這種背叛和欺凌,給這位女學生造成了嚴重的心理創(chuàng)傷,讓她一度想輕生。
三、可行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方法
(一)重視心理健康教育,開設特色心理課程
在學校層面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普及心理健康教育。除了開設常規(guī)的心理健康教育課外,還可以開設一些針對性更強的特色課程和活動。針對不同的學生,開設不同的特色課程。針對不同性別開設特色心理課程,男學生有男學生的課程,女學生有女學生的課程。針對不同性格學生開設特色心理課程,外向的學生和內(nèi)向的學生可以上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課。
(二)學校建立專業(yè)的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干預團隊
筆者所在學校建立了一個由心理學專業(yè)畢業(yè)的教師組成的高素質(zhì)教育團隊,這個團隊除了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還進行定期的心理普查和不定期的心理抽測。用科學的方法,通過普查和抽測掌握校內(nèi)學生的心理變化動態(tài),對部分心理狀況異常的學生進行干預和長期跟蹤。
不僅如此,這個團隊還定期對學校教師進行心理教學輔導和培訓,為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更好地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提供保障。
(三)提倡鼓勵式教學,形成“向上”的校園氛圍
筆者所在學校自上而下,形成“相互尊重”的校園氛圍:學生尊重教師的教導,教師尊重學生的個性,讓學生感受到“被尊重”。教師在日常教學中也以引導為主,多發(fā)現(xiàn)每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和優(yōu)點,多給予鼓勵,讓學生感受到“被認可”。
同時,增強各學科的社會結合性,充分保障學生的就業(yè),給學生提供多種自我提升空間和渠道。讓學生能在學習中看到希望,能在努力中看到前途。
(四)教師融入學生的生活,了解學生的情況
除了班主任,每個班級配備1~2名副班主任。班主任和副班主任每人對應分管幾名學生,結成進步小隊。結對教師要定期家訪,及時了解學生情況,和學生家庭保持密切聯(lián)系,對學生心理的成長做到校內(nèi)關心、校外跟進,做到時時了解。學生有問題可以直接找結對教師反映,尋求幫助。教師是學生的老伙計、傾聽者、宣泄者,同時也是學生的榜樣、幫手、伙伴,讓學生從內(nèi)心感覺到“被重視”“被需要”。
班級班主任和副班主任每周舉行情況互通會,以更好地了解全班學生的情況,為學生提供及時的幫助。
(五)重點關注問題學生,家校密切配合
學校和班主任應特別關注存在嚴重心理問題的學生,把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問題作為重要的工作任務,一對一進行指導、幫助。
1.走近學生
班主任應該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關心他的喜好,了解他的成長,傾聽他的心聲,讓學生逐漸敞開心扉。班主任應該在與學生進行溝通的過程中尋找破解學生心理問題的方法。
2.實地家訪
定期實地走訪學生家庭,充分了解學生的成長和教育環(huán)境,分析學生心理問題產(chǎn)生的原因,有針對性地提出心理健康教育方案和計劃。
3.引導家長
了解學生家長的認知水平、性格特性、教育方式等實際情況,針對學生現(xiàn)存的心理問題,給家長提出合理化建議和行為要求,讓學生的家庭環(huán)境向好的方向發(fā)展,從而解決學生自身的問題。
4.及時反饋
班主任和學生家長密切配合,及時互通學生情況,共同探討解決心理問題的方法,校內(nèi)校外無縫銜接。
德國教育家、心理學家卡爾·雅斯貝爾斯說:“教育就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弊鳛橐幻新毎嘀魅危褪且龊眠@棵樹、這朵云,用實際行動去關愛學生成長,解決他們普遍存在的心理問題。
參考文獻:
[1]左秋碩.中職在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J].職業(yè)技術,2016(01).
[2]周麗平.問題學生的家庭教養(yǎng)方式與其自尊、心理健康水平的關系[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10.
[3]賴曉紅.中職學生心理健康現(xiàn)狀調(diào)查與對策研究[D].福州:福建師范大學,2005.
(作者單位:浙江信息工程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