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穎等
本期嘉賓:
李雪穎 濟源高級中學校長
許愛靈 鶴壁市山城區(qū)實驗小學
校長
郝海龍 沁陽市商隱小學校長
靳新正 淅川縣思源實驗學校校長
邢梅珂 洛陽理思實驗學校小學部
校長
主持人: 孫 儉(本刊編輯)
導讀:
一年前,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xié)十三屆四次會議的醫(yī)藥衛(wèi)生界、教育界委員時提出了“‘大思政課’我們要善用之”的明確要求,這為我們進一步辦好思政課、講好思政課提供了根本遵循,同時也為思政課的改革創(chuàng)新提供了重要的方向指引。2022年,我們將迎來黨的二十大召開,我們要利用好這一重要的歷史時機講好“大思政課”,讓青少年從小樹立遠大的理想和報效祖國的志愿,用正確的“三觀”指導自己的人生定位,更好地實現(xiàn)人生價值。
《河南省“十四五”教育事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指出,要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以樹人為核心,以立德為根本,突出思想政治引領,堅持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構建一體化學校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新格局。全省教育工作會議公布的2022年10項重點工作中,第一項就是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第七項是強化思想政治和意識形態(tài)工作……
基于此,本期《校長圓桌會》邀請了5位校長圍繞“新形勢下,如何上好‘大思政課’”主題,探討如何科學有效地引領學生看待社會熱點,把握改革開放大勢和世界風云變幻,保持一份理性和從容,明辨是非,追求真善美,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主持人:近年來,我國高度重視“大思政課”的建設,同時,也對講授這門課程的內容、方法進行了研究和探討,那么,請大家結合學校實際,談談當前思政課中存在哪些比較突出的問題。
李雪穎:我認為當前的高中思政課主要存在以下三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學科地位邊緣化。思政課是立德樹人的關鍵課程,然而有的學校對思政課重視程度依然不夠。二是教學方式單一化。高中的主要任務是備戰(zhàn)高考,思政課教學多注重知識傳授,忽視活動開展;注重理論分析,忽視社會實踐。三是育人功能被窄化。有些學生認為學政治就是背書做題,就是為了應對高考;注重做題技巧,而不注重學科思維訓練,不會運用學科知識解決現(xiàn)實問題,沒有將知識轉化為內在的素養(yǎng)。
邢梅珂:小學思政課教學中容易出現(xiàn)以下幾個問題:一是教師對思政課的內涵和外延認識不夠深刻,大多還停留在“教教材”,亟待去拓展和整合各類教學資源和社會資源。二是校本“大思政課”體系建設完成度不高,應在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教育體系、全學科融合育人等關鍵問題上尋求突破。三是思政課教學評價有待完善,仍需不斷創(chuàng)新評價方式,解決教學評價協(xié)同性不強的問題,實現(xiàn)思政課的“教學評”一體化。
許愛靈:對思政課教學,我認為真實才是思政課的靈魂,可如何讓學生在每節(jié)思政課上都能有觸動靈魂的真情實感,仍是我們需要探討和實踐的課題。另外,目前思政課教師隊伍力量還相對薄弱,兼職教師較多,參加的專業(yè)性培訓較少,因此,思政課教師的教學水平、專業(yè)素養(yǎng)還有待提升。
主持人:青少年正處于人生的拔節(jié)孕穗期,在這個時期做好思想政治教育與培養(yǎng)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各學校有哪些上好“大思政課”的具體措施呢?
李雪穎:我校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做法。第一,突出一個核心,堅持黨的領導。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是“大思政課”的根本出發(fā)點和落腳點。濟源高中用黨建統(tǒng)領“大思政課”建設,用團建銜接“大思政課”建設,每學年都讓領導干部、全體黨員、政治課教師進班上一次黨課和團課,這項工作已持續(xù)做了三年,效果良好?!按笏颊n”不僅是政治教學的事、政治教師的事,還是全校的事、全員的事。
第二,開展系列活動,堅持“三全”原則。即“大思政課”建設要堅持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育人原則,達到全員育人的目的。我校充分挖掘校園活動的思政價值,各個處室各個年級緊扣時代脈搏,開展系列活動。如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舉辦大型情景劇演出,在建黨100周年舉辦“尋找共產(chǎn)黨人的精神譜系”展演活動,在校園中建設黨史長廊、廉政長廊等,讓學生參觀學習,增強了學生的政治認同感。
第三,抓住一個關鍵,搞好政治教學。“大思政課”建設的關鍵是思政課,主陣地是政治課堂,這是其他課程和課堂所無法替代的。學校非常注重政治學科的建設,開展系列研討,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讓學生在思政課中成長。
邢梅珂:“培養(yǎng)什么人、怎樣培養(yǎng)人、為誰培養(yǎng)人”,這是新時代人才培養(yǎng)的根本問題。近年來,我們在探索與實踐中形成了以道德與法治課為主體、以校本思政課程與校外實踐拓展活動為兩翼的思政課程群,全力上好“大思政課”。
在體系構建的過程中,我們聚焦兩點:向內拓展和向外延伸。
向內,我們創(chuàng)新課堂組織形式,將思政課和少先隊隊課納入智慧課堂建設的范疇,以“探究學評單”為依托,積極構建以“學”為中心的課堂模式,讓學生在真實情境中“講、誦、演、辯、唱”,從而形成素養(yǎng)和情懷。此外,我們根據(jù)各級段學生特點,與時俱進開發(fā)思政特色課程,先后研發(fā)了低段《聽習爺爺講中國故事》、中段《身邊榜樣,前行力量》、高段《童眼看世界》等校本特色課程,讓學生從思政課堂走向世界課堂。
向外,我們大力挖掘家長資源和社會資源,組建校外宣講團充實思政教育隊伍;開展家長思政課堂、社會模范思政課堂、項目研學活動,豐富學生實踐體驗,拓寬教育場域,實現(xiàn)家校社思政共育。
靳新正:“大思政課”理念的提出,體現(xiàn)了黨和國家對思政課建設的高度重視,因此,學校站位要高,應主動承擔起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重任。我們的做法主要是三個方面——
健全體系,科學實施。學校遵循社會發(fā)展的客觀要求和中學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規(guī)律,科學地規(guī)劃各階段的教學內容、實施方法,形成完整的教學體系,一以貫之。
建強隊伍,提升本領。思想政治教育,既要以理服人,又要以情動人,更要以心化人。學校認真選拔培養(yǎng)了一批專業(yè)理論強、綜合素質高的思政課教師,他們不僅政治立場堅定、思維方式創(chuàng)新,還能以人格魅力引導學生,躬身篤行教導學生、感染學生。
入腦入心,知行合一。學校高度重視思政課的實踐性,把思政小課堂同社會大課堂結合起來,在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中,教育引導學生把人生抱負落實到實際行動中,把學習奮斗的具體目標同民族復興的偉大目標結合起來,立鴻鵠志,做奮斗者。
郝海龍:我們有兩個重要抓手——強化學科資源整合和構建家校社協(xié)同育人機制。
我校以道德與法治課程為主線,以其他課程為輔線,充分挖掘不同課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使其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共享發(fā)展,形成課程育人合力。同時以新課程理念為基礎,圍繞“大思政課”理念積極推進課堂教學方法和學習策略的探索與實踐,真正將以人為本、以生為本、以學為本的思想落實到教學中。
另外,我們通過教學與信息化深度融合,將多個學段思政課程資源進行整合,通過問題式、參與式、情景式、討論式等教學方法,讓思政課堂真正活起來,使每堂思政課都有故事、有風景、有理想,促進“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有機融合。
學校注重構建家校社協(xié)同育人機制,建立學校、社會、家庭“三位一體”的育人體系,為學生健康成長營造良好氛圍。學校通過開展“家長開放日”主題活動、舉辦家庭教育系列講座、開展教師家訪活動、評選“書香家庭”“最美家庭”等,暢通家校聯(lián)系,推進家校共同體建設,不斷增強教育合力,助力學生涵養(yǎng)優(yōu)良品行。
許愛靈:我校堅持設計靈活多樣的教學內容和方案,讓思政課具有濃厚的故事性、趣味性、活動性,切實提升思政課教學質量,認真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一是創(chuàng)新融合課堂教學。我們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積極探索思政課與各學科的融合,把黨史故事、科技文化等內容融合到各科教學中,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如張玉進老師在《七律·長征》教學中,把毛澤東思想巧妙地融進課堂。趙靜老師在講授《明天更輝煌》這節(jié)課后,延伸講授了《鄧小平與“一國兩制”》《中國的一帶一路》……
二是基于核心素養(yǎng)開發(fā)校本教材。“家鄉(xiāng)是看得見的祖國,祖國是擴大了的家鄉(xiāng)”,我們認為鄉(xiāng)土歷史文化是厚植愛國主義情懷的有效途徑。于是,我們編寫了校本教材《愛我山城,愛我鶴壁》,積極傳承鶴城的燦爛文化,對學生進行愛家鄉(xiāng)、愛祖國的思想教育,激發(fā)學生擔當建設家鄉(xiāng)、建設祖國的重任。
三是注重家風建設。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我們積極開辟思政課新途徑,在全校師生和家長中開展了“傳統(tǒng)美德代代相傳,良好家風浸潤校園”“謝謝了,我的家”等活動,匯編了“家風家訓集錦冊”,向學生宣講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家風家訓的講話精神,講述師生的家風故事,讓思政課走出教室,與生活、實踐相結合。家校攜手將思政課程變得更有溫度、更接地氣,潤物無聲地影響、感染學生。
主持人:改革創(chuàng)新是時代精神,青少年是最活躍的群體,思政課建設要向改革創(chuàng)新要活力。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大思政課’我們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現(xiàn)實結合起來。上思政課不能拿著文件宣讀,沒有生命、干巴巴的?!痹谛滦蝿菹?,我們如何創(chuàng)新教育形式,上活思政課呢?
李雪穎:學校創(chuàng)新思政工作的重心是讓思政課與社會實踐相銜接,與社會活動相融合,以彌補校園思政課教學時空范圍較窄的缺陷。
一是與綜合實踐相銜接。學??梢哉险n程資源,把思政課與綜合實踐活動、研學旅行、志愿服務和社團活動等相銜接,形成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課”。近年來,我們多次組織學生到濟源杜八聯(lián)革命紀念館、山西武鄉(xiāng)八路軍總司令部舊址、安陽紅旗渠等地開展紅色研學活動,讓學生在黨史學習中汲取豐富的營養(yǎng)。高一、高二年級圍繞濟源的“愚公移山”精神、白銀產(chǎn)業(yè)、歷史建筑及附屬文化等主題,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在考察探究中,活化了政治學科知識,增強了家國情懷,增進了對家鄉(xiāng)的熱愛。
二是與社會課堂相融合。學校圍繞抗擊疫情、脫貧攻堅、鄉(xiāng)村振興等時代主題開展思政活動,用好社會大課堂。2018年,我校師生到大峪鎮(zhèn)林仙村開展“脫貧攻堅”“文明鄉(xiāng)村”主題墻繪活動;2020年,我校“彩繪強國”志愿服務項目獲河南青年志愿服務項目大賽特等獎、全國第五屆中國青年志愿服務項目大賽銅獎。我校政治教研組成立“時政瞭望”“先鋒法治”社團,定期開展活動;設立《瞭望窗》校報,將一周內《人民日報》《中國青年報》等媒體報道的熱點事件、時事評論,進行摘編打印,發(fā)給學生,引領學生關注國家、放眼世界,讓思政課與時代同頻共振。
許愛靈:習近平總書記教導我們:“創(chuàng)新是引領發(fā)展的第一動力,抓創(chuàng)新就是抓發(fā)展,謀創(chuàng)新就是謀未來?!睘榇?,我們學校鼓勵思政課老師創(chuàng)新理念、創(chuàng)新教法、創(chuàng)新手段,研發(fā)多元課堂模式,讓思政課堂豐富多彩。我們創(chuàng)新開設了《善行山城研學課程》《良好家風快板課程》《傳統(tǒng)文化實踐課程》《愛黨愛國節(jié)日課程》《樂學啟智入學課程》和《感恩母校畢業(yè)課程》,將思政教育貫穿課程。同時,我們以黨史與詩詞、藝術與表現(xiàn)、快板與家風、抖音與審美、手機與安全、禮儀與交往等為主題開展實踐活動,引導學生愛黨、愛國,求真、向善、崇美,促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
郝海龍: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教師不能只做傳授書本知識的教書匠,而要成為塑造學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做學生為學、為事、為人的示范,促進學生成長為全面發(fā)展的人。要上活思政課,教師的素養(yǎng)首先要提上去。
我校以“思政+”整合課程為主題,組織開展集體備課,規(guī)范思政課教學教研,提高思政課教學實效。學校組建16個學科成長共同體,充分挖掘各學科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積極促進學科教學與思政教育相融合,實現(xiàn)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激勵教師爭做塑造學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
學校堅持立德樹人導向,立足新時代關于素質教育的新要求,大力推進思政課與“1+1”陽光大課間、足球運動、社團活動的融合創(chuàng)新;健全完善“雛鷹爭章”評價體系,開展“責任少年”“新時代好少年”等評選活動,引導學生向先進學習、向榜樣看齊,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靳新正:上活思政課,教師會講故事、講好故事十分重要,特別是要講好新時代的故事。一是善用歷史思維,講好黨史、國史、改革開放史和社會主義發(fā)展史,講清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和實踐邏輯。二是善用比較思維,在歷史對比與中外對比中,引導學生深刻領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鮮明特點和獨特優(yōu)勢。三是善用辯證思維,結合社會熱點問題引導學生明辨是非,在潛移默化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
上活思政課,教師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說”的能力,讓學生能說、敢說、會說。第一步,要求學生能準確回答老師提出的課本或其他配套資料上的基本問題;第二步,要求學生在讀懂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基礎上,加以分析、舉例;第三步,要求學生積極參加課堂討論,大膽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第四步,要求學生對某課某節(jié)所學內容進行概括、小結、歸類等,并聯(lián)系實際談學習收獲,或對熱點問題發(fā)表評論等。
邢梅珂: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八個統(tǒng)一”的具體要求,為思政課改革與創(chuàng)新指明了方向。核心素養(yǎng)導向的思政教育模式創(chuàng)新是當前的重要改革方向,也是優(yōu)化與提升思政教育效果的重要措施。
從教學內容上來說,我們要活用教材,也要開放性整合使用教材,積累豐富的德育資源,追求接地氣的思政教育,將社會生活現(xiàn)實與實際課程內容相結合,激發(fā)學生自我完善、自我成長。
從教學形式上來說,我們必須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以開放的課堂氛圍為前提,以社會實踐為渠道,以主體參與貫穿始終,讓學生通過活動去體驗、感悟?;顒拥男问娇梢杂泻芏喾N,如討論、交流、現(xiàn)場調查、情景模擬、角色扮演、參觀訪問等,總之要讓學生在主動對話、相互理解的情感場域中,既能掌握思政教育理論,又能形成良好的學習能力與素養(yǎng)。
此外,思政課不應僅僅局限在固定的場域,研學是課堂,舞臺是課堂,圖書館是課堂,機房是課堂,敬老院也是課堂,多場域結合,沉浸式教育,才能讓學生在互動與體驗中獲得全面發(fā)展。
(責 編 帕 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