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鑫
[摘?要]莫里斯·拉威爾是印象派音樂的大家,在他眾多的音樂創(chuàng)作中,鋼琴作品尤為出眾。其鋼琴音樂創(chuàng)作分為早期和后期。早期的鋼琴創(chuàng)作受當時社會意識形態(tài)的影響,多描寫自然或人文。作品風格細膩精致,承接了古典主義的特點,同時具有明顯的印象風格。本文以兩首拉威爾早期鋼琴作品為例進行比較分析,管窺拉威爾早期鋼琴音樂創(chuàng)作的特點,旨在從不同的切入點更深入了解他的鋼琴音樂創(chuàng)作和印象派鋼琴音樂。
[關鍵詞]拉威爾;早期創(chuàng)作;鋼琴;印象派音樂;作品分析
[中圖分類號]J62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2233(2022)02-0095-03
一、莫里斯·拉威爾的早期鋼琴創(chuàng)作概述
莫里斯·拉威爾(以下簡稱拉威爾)是印象派音樂的大家,他的創(chuàng)作是印象派音樂的一部編年史。拉威爾幾十年的鋼琴音樂創(chuàng)作生涯分為早期和后期,一般來說,早期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此時正值巴黎公社革命和普法戰(zhàn)爭結束后社會處于相對穩(wěn)定的階段,人們開始追求藝術的享受[1]。拉威爾的創(chuàng)作由于受到當時社會形勢和意識思潮的影響,也開始深入到自然中,捕捉光與影的重疊,明與暗的變化,創(chuàng)作出直接沖擊人們感官的音樂作品[2]。這些作品不涉及政治,主要描寫自然風光,也有部分題材帶有復古色彩或者異國元素。作品風格細膩精致,承接了古典主義的特點,同時具有明顯的印象風格[3]。
二、《悼念公主的帕凡舞曲》《水之嬉戲》的創(chuàng)作背景
《悼念公主的帕凡舞曲》(以下簡稱為《帕凡舞曲》)是起源于西班牙宮廷中帶祭祀功能的一種舞蹈體裁,通常為二拍或者四拍子,莊嚴穩(wěn)重,高雅動聽。因為該舞蹈的形態(tài)仿佛孔雀,又被稱為“孔雀舞”[4]。拉威爾的《帕凡舞曲》創(chuàng)作于他的學生時代,而“為悼念公主而作”的副標題靈感來自盧浮宮中西班牙畫家委拉斯凱斯所作畫像《宮娥》,拉威爾對其中反復同樣的發(fā)音感興趣,故“悼念公主”并無實際意義[5]。拉威爾在創(chuàng)作時將帕凡舞曲這一體裁風格化,傳達出一種沉靜典雅,哀而不傷的情緒。
《水之嬉戲》同樣也是創(chuàng)作于拉威爾的學生時代,為了獻給他的老師布里?!じ@锥?。其靈感來源于李斯特鋼琴作品《艾斯德莊園的噴泉》以及大自然各種水流的形態(tài)[6]。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拉威爾還吸收了法國繪畫和詩歌的精華,結合古典技法與浪漫主義,生動形象地刻畫了水的形象。這首樂曲注重對水景的描寫,與印象派音樂創(chuàng)作深入自然、直觀描繪的理念相契合。并引用了法國詩人亨利·德·雷尼埃的詩句“給心地善良的水,帶來嫣然微笑的河神”[7]。賦予了聽眾無數(shù)想象的空間。
這兩首樂曲在年代上均屬于拉威爾創(chuàng)作的早期,《水之嬉戲》創(chuàng)作于1898年,《帕凡舞曲》創(chuàng)作于1899年。將兩首樂曲作對比,比較具有典型性。
三、《帕凡舞曲》和《水之嬉戲》中拉威爾早期創(chuàng)作特點的體現(xiàn)
(一)明顯的旋律線條和烘托氣氛的伴奏
拉威爾在音樂創(chuàng)作中除了善于營造朦朧的音響效果和使用不常見的華麗和弦之外,非常注重旋律線條的清楚明晰[8]。這些旋律通常連貫而又具有歌唱性,是貫穿整個樂句的中心思想。而除了主旋律之外的部分,拉威爾也同樣極盡巧思,使用不同的伴奏織體和彈奏技巧,起到了極好的烘托氣氛和增添音響色彩或者增加主題華麗度的效果。這一創(chuàng)作思想在《帕凡舞曲》和《水之嬉戲》中都有較多的體現(xiàn)。
1《帕凡舞曲》
譜例1:
譜例1是《帕凡舞曲》出現(xiàn)在一開頭的主題句,采用了三個聲部共同進行的方式。音樂的主題出現(xiàn)在高聲部,連綿悠長而又緩慢嚴肅。整個主題寧靜典雅,憂傷雋永,奠定了音樂哀傷的情感基調[9]。中聲部采用連跳音的伴奏織體,表現(xiàn)“帕凡舞曲”體裁的舞蹈性,靈動而富有律動感。并且使用八分音符的節(jié)奏型,體現(xiàn)出從容緩慢的節(jié)奏感,向聽眾展示了優(yōu)雅的音樂形象。
2《水之嬉戲》
譜例2:
在譜例2中可以看出,盡管主旋律在左右手之間交替進行,但是它們的分布依然是清楚且連貫的,一開始是左手的八度進行,再轉移到右手的三和弦進行。這一整個清晰明朗的旋律線條生動刻畫了“河神”的形象。伴奏聲部密集的十六分音符是表現(xiàn)水的流動狀態(tài),和亦步亦趨的“河神”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和互動[10],其中的二度疊制的琶音,不十分和諧,但卻塑造出了水流朦朧而又清澈的效果。
(二)清楚的節(jié)奏劃分
除了注重旋律的線條感和明晰度之外,拉威爾在創(chuàng)作中對音樂節(jié)奏的把控也是追求到了極致。盡管拉威爾是印象派音樂代表人物,但是他尊重古典創(chuàng)作形式,遵循傳統(tǒng)原則。拉威爾認為,和聲和調式應該基于傳統(tǒng)和聲調性再進行創(chuàng)新,所以他經(jīng)常將傳統(tǒng)調式調性與創(chuàng)新性的調式色彩有機結合,吸取古典音樂中的精華,并推陳出新,開創(chuàng)了與之前完全不同的音樂創(chuàng)作新方向。他的作品中除了濃墨重彩地表現(xiàn)印象音樂的朦朧與松散外,對節(jié)奏也有精確的把握,鮮明的節(jié)奏充斥于他早期的作品中。斯特拉文斯基曾這樣形容拉威爾:“他的節(jié)奏像瑞士鐘表匠一樣準確。”
1《帕凡舞曲》
譜例3:
在主題第一次再現(xiàn)的結尾部分,我們從譜例上可以直觀地看出左右手的節(jié)奏型大部分是相同的,并且都采用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這樣平穩(wěn)的節(jié)奏型交替進行。無論是從視覺上還是聽覺上都會給人對稱和穩(wěn)定的感覺,頗有古典音樂形式美的意味。
2《水之嬉戲》
譜例4:
譜例4為《水之嬉戲》的開頭,兩個樂句都是兩組十六分音符加三十二分音符和再兩組十六分依次排列組成,再無其它節(jié)奏型,將兩個樂句做了一個對稱效果。4/4、2/4、1/4組成短小的動機,拍間的節(jié)奏時松時緊,以均勻的速度平穩(wěn)推進,就像潺潺的溪流愜意而又緩緩前行[11]。
(三)清晰的曲式結構
拉威爾在音樂創(chuàng)作上繼承了一部分古典音樂的特點,與另一位印象音樂大師德彪西有意淡化曲式功能的創(chuàng)作理念相比,拉威爾在早期創(chuàng)作時將樂曲的曲式結構放在了比較重要的位置[12]。除了本文中重點舉例的兩首樂曲之外,他的早期其他作品比如《小奏鳴曲》《鏡子》組曲也有著明確的曲式結構。
1回旋曲式結構
《帕凡舞曲》是一首以G大調為主調,沒有引子、連接和尾聲的回旋曲式的樂曲。盡管作品只有短短的72小節(jié),但回旋曲式的結構十分嚴謹完整。它有五個樂段,第一樂段為主題,后面進行了兩次再現(xiàn),插部一轉入b小調,插部二轉入d小調,最終又回到主調G上。該樂曲使用的音樂材料較為統(tǒng)一,沒有太過強烈的對比。屬于17—18世紀上半葉以來流行的小型回旋曲式類型,但同時又具有古典主義時期以來典型回旋曲式的結構特征。
2單樂章奏鳴曲式結構
《水之嬉戲》為單樂章奏鳴曲式結構,分為呈示部、展開部和再現(xiàn)部。該結構比較注重調性,轉調在其中分布的位置比較規(guī)整,它以E大調為主調,全曲共82小節(jié)。1—49小節(jié)為呈示部,51—60小節(jié)為展開部,61—87小節(jié)為再現(xiàn)部和尾聲。主部使用主調,然后在連接部上轉到了#c小調。接著到副部又轉到了#f小調緊接著又轉回#c小調。這個調性一直持續(xù)到再現(xiàn)部,接著重復主部的調性。在其中能看到古典奏鳴曲式的影子,但是在作曲技法上卻使用了各種不同的方式。拉威爾在遵循傳統(tǒng)的原則之上創(chuàng)新,大膽新穎,但是依然沒有脫離奏鳴曲式結構的框架。
(四)富有個性色彩的復合和弦
在印象派音樂中,最富有代表性的就是不規(guī)則的復合和弦,這些和弦模糊了調性,有著極強的色彩性,是印象派音樂區(qū)別于其他音樂風格的重要特點。拉威爾作為印象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在他最初的作品中就已經(jīng)較為頻繁地使用這些特殊的和弦來增加音樂的“印象感”。他在前文所說的保證調性的基礎上,善于用和聲淡化、和弦疊制等新穎的技法,善于在交織的聲部中尋找和捕捉音樂的色彩,讓和聲的音響效果變得更加與眾不同。在《帕凡舞曲》和《水之嬉戲》中他就使用了一些七和弦,甚至到九和弦等不協(xié)和和不解決的音[13],讓整個音樂更有沖擊力和音響記憶點。
1《帕凡舞曲》
譜例5:
在譜例5中,很明顯地看出拉威爾使用了相同的根音,而根音之上的和弦又在不斷地變化。這些根音所構成的每一個獨立和弦性質截然不同。這種和弦是持續(xù)型和聲的復合和弦,也是最初期的復合和弦。在持續(xù)音上方,加入其他和弦,將上方的和弦更加復雜化,這種復合和弦的使用使得和弦之間的縱向結構形態(tài)更加立體,得到的和聲音響效果更加新穎特別,和聲層次向多層性發(fā)展。和聲的色彩功能也得到了強化。不斷變化的和弦和變音記號也賦予了這些復合和弦淡化調性的功能,和印象派音樂的特征十分吻合。
2《水之嬉戲》
譜例6:
譜例6中使用了兩種特殊和弦,分別為雙重調性和弦和對置和弦[14]。雙重調性是用兩個或者多個三度和弦同時發(fā)聲的和聲調性的組成方式。譜例中的和弦相互之間沒有特殊的關系,和弦之間調性不同,也都獨立擁有各自的根音。除此之外,對置和弦的形態(tài)體現(xiàn)在譜例中的和弦高音聲部,將大三和小三和弦交叉,低音聲部根音之間的關系是大二度大三度相間。拉威爾將兩個相隔三度和二度音程關系的同性質和弦相互交替,用對置和弦和雙重調性的方式描寫水,不僅模糊了調性,還能將水波流動的線條和蕩漾的形態(tài)貼切地描繪出來。
結?語
拉威爾是印象派音樂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在學生時期就已經(jīng)展露出驚人的作曲天賦,創(chuàng)作出了一批至今都膾炙人口的優(yōu)秀鋼琴作品。所以他的早期鋼琴音樂創(chuàng)作風格是一個值得單獨進行研究的論題。
在他的早期鋼琴音樂創(chuàng)作中,明顯的旋律線條和烘托氣氛的伴奏、清楚的節(jié)奏劃分、清晰的曲式結構、富有個性色彩的復合和弦,是四個比較明顯的特點。除此之外,拉威爾還在他的早期創(chuàng)作中吸收異國優(yōu)秀音樂精華,從其他藝術領域汲取靈感并不斷致敬前代優(yōu)秀作曲家??偟膩碚f,他的早期作品古典方正典雅,有法式的傳統(tǒng)情懷,也有近代工業(yè)革命的氣息。他將傳統(tǒng)技法和創(chuàng)新思維有機結合[15],將音符和節(jié)奏進行全新的組合和碰撞,形成了讓人耳目一新且獨樹一幟的新風格。
身處19世紀末20世紀初這個文化交匯沖擊、各種思潮蓬勃發(fā)展的年代,拉威爾沒有因為繁華紛擾的巴黎生活而讓自己的作品陷入嘩眾取寵的窠臼。而是聆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堅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推陳出新[16],這不僅沒有使得他的早期作品在眾多優(yōu)秀作品中黯然失色,且有力地奠定了他接下來音樂創(chuàng)作的堅實思維堡壘。
注釋:
陸?茵.探究拉威爾早期鋼琴創(chuàng)作的個人特點——以《小奏鳴曲》和《悼念公主的帕凡舞曲》為例[J].音樂創(chuàng)作,2015(02):174—176.
[2]李雪純.李斯特《臺斯特莊園的噴泉》與拉威爾《水的嬉戲》鋼琴作品中“水”形象的比較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20.
[3]盧彥辰.拉威爾《悼念公主的帕凡舞曲》的傳統(tǒng)與創(chuàng)新[J].青春歲月,2012(24):12—13.
[4]呂威霖.最動人心弦的美麗與憂傷——解析拉威爾的《帕凡舞曲——為夭亡的公主而作》[J].樂府新聲(沈陽音樂學院學報),2011(02):35—39.
[5]同[3].
[6]張樂怡.音與畫的融合,聽覺與視覺的碰撞——賞析拉威爾《水之嬉戲》[J].藝術品鑒,2020(15):32—33.
[7]史?可.拉威爾《水的嬉戲》演奏分析[D].哈爾濱師范大學,2020.
[8]同[1].
[9]鄭世奇.拉威爾鋼琴獨奏曲《悼念死去公主的帕凡舞曲》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8.
[10]同[7].
[11]張?蓉.《水中倒影》與《水之嬉戲》音樂特征及演奏技法比較分析[D].西北師范大學,2017.
[12]同[1].
[13]高?珊.拉威爾早期鋼琴作品的和聲技法[J].神州印象,2020(01):48—50.
[14]李?莉.拉威爾早期鋼琴作品研究[J].音樂創(chuàng)作,2016(12):144—146.
[15]同[9].
[16]蘇?菀.從《水之嬉戲》到《鏡子》[D].西安音樂學院,2014.
(責任編輯:莊?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