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馨 黃永輝 張賀軍 牛占岳 王 曄 寧 靜 丁士剛
(北京大學第三醫(yī)院消化科,北京 100191)
胃腺癌和胃淋巴瘤是2種最常見的胃惡性腫瘤,發(fā)生和發(fā)展均與幽門螺桿菌(Helicobacterpylori,H.pylori)感染有關,但胃淋巴瘤合并胃腺癌非常罕見[1]。本文報道1例胃原發(fā)性彌漫大B細胞淋巴瘤(primary gastric-diffuselarge B-cell lymphoma,PG-DLBCL)IE A期(Ann Arbor分期)合并同時性早期胃癌且H.pylori陽性的診治經(jīng)過。
男,83歲,因“腹痛3個月”2019年3月就診。就診前3個月患者無明顯誘因出現(xiàn)上腹隱痛,伴燒心、噯氣、腹脹。既往史無特殊,無吸煙、飲酒史。體格檢查無陽性體征。胃鏡檢查示胃體上部偏后壁至移行部大彎巨大潰瘍(圖1A),賁門處未見明確病變(圖1B),病理診斷為彌漫大B細胞淋巴瘤,非特指型,生發(fā)中心B細胞起源(Hans),見圖1C,WS-。原位雜交結果:EBV-EBER(-);免疫組化結果:CD19(+),CD20(+),PAX-5(+),Ki-67(90%+),C-MYC(50%+),BCL2(30%+),BCL6(+),CK(上皮+)(圖1D~G)。2019年5月于血液科住院,LDH 151 U/L(我院正常值范圍120~250 U/L),PET-CT示胃體大彎側局限性增厚,胃竇局限性放射性濃聚灶,符合淋巴瘤表現(xiàn),全身淋巴結及其他系統(tǒng)未見累及。骨髓活檢示骨髓增殖功能正常,造血細胞三系均可見,未見明確淋巴瘤細胞累及。明確診斷為非霍奇金淋巴瘤,胃原發(fā)性彌漫大B細胞淋巴瘤IE A期,國際預后指數(shù)(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IPI)評分為1分,低危型。根據(jù)NCCN淋巴瘤治療指南[2],為患者制定6個周期R-CHOP化療方案(利妥昔單抗600 mg D0,環(huán)磷酰胺1 g D1,長春地辛4 mg D1,多柔比星20 mg D1,甲潑尼龍60 mg D1~5)。2019年5~7月患者R-CHOP方案化療3個療程后復查PET-CT示原胃體大彎側及胃竇局限代謝活躍灶消失,根據(jù)Lugano標準[3],病灶完全緩解。
2019年7月復查胃鏡示賁門后壁側扁平白色結節(jié)(圖2A),胃體至移行部多發(fā)白色瘢痕(圖2B),病理提示輕度慢性炎,WS++(圖2C),賁門后壁扁平白色結節(jié)高分化管狀腺癌(圖2D),WS-。進一步完善精查胃鏡,白光內鏡下觀察賁門后壁直徑約0.6 cm大?、騜型病變,中央略凹陷,病變粗糙不平,黏膜發(fā)紅,局部有自發(fā)出血(圖3A)。聯(lián)動成像(linked color imaging,LCI)技術見病變局部發(fā)紅(圖3B)。藍激光成像(blue laser imaging,BLI)觀察病變處呈深褐色,病變邊界清晰(圖3C)。BLI放大觀察見病變處白區(qū)不明顯,微結構消失,周邊微結構擴大,大小不均勻。微血管呈網(wǎng)格狀,分布紊亂,血管稍不規(guī)則迂曲,符合早期胃癌表現(xiàn)(圖3D)。根據(jù)形態(tài)特點,考慮病變局限于黏膜層,與前次病理結果相符,根據(jù)日本早期胃癌內鏡切除指南[4],病變符合內鏡下治療適應證。2019年8月行內鏡黏膜下剝離術(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術后病理示賁門下Ⅱb型黏膜內高分化管狀腺癌,完全切除,背景黏膜呈重度慢性萎縮性胃炎伴腸化,輕度異型增生,灶性輕至中度異型增生(圖3E,F(xiàn)),免疫組化結果示H.pylori(+)。2019年9月四聯(lián)(阿莫西林1 g bid,克拉霉素0.5 g bid,枸櫞酸鉍鉀220 mg bid,埃索美拉唑20 mg bid)根除H.pylori治療2周,復查13C呼氣試驗陰性。此后患者繼續(xù)按計劃接受3個周期R-CHOP化療方案。
2019年11月(ESD術后3個月)復查胃鏡示賁門后壁術后潰瘍形成,胃體至移行部多發(fā)白色瘢痕(圖4A,B),病理示賁門下小彎黏膜慢性炎(輕度活動)伴腸化,WS-(圖4C)。同期復查PET-CT未見淋巴瘤復發(fā)。分別于2020年1月、2021年11月復查胃鏡均提示胃體多發(fā)瘢痕形成,ESD術后瘢痕形成,組織病理學提示黏膜呈慢性萎縮性胃炎伴腸化,WS-,未見胃癌和 PG-DLBCL復發(fā)。
H.pylori根除前后炎癥因子白細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細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在胃黏膜中的浸潤情況見圖5,H.pylori根除后IL-6,IL-8在胃黏膜中浸潤明顯減少。
原發(fā)性胃淋巴瘤是最常見的結外非霍奇金淋巴瘤,PG-DLBCL是其中一種常見類型[5-7]。胃淋巴瘤的臨床癥狀是非特異的,55%~60%的體格檢查并無陽性體征[8],組織病理學檢查是診斷的金標準。PG-DLBCL與H.pylori感染相關,根除H.pylori對于早期H.pylori陽性的DLBCL有效[9]。70%~90%的PG-DLBCL在診斷時為早期[10],IPI評分通常為0~1分。雖然大多數(shù)PG-DLBCL的預后良好,但仍要警惕同時或異時癌發(fā)生的可能性。
多原發(fā)癌(multiple primary carcinoma,MPC)的概念是指同一患者同時或先后發(fā)生2種及2種以上的原發(fā)性惡性腫瘤,2種癌的診斷間隔時間在6個月以內稱為同時癌,大于6個月稱為異時癌,異時癌較同時癌多見[11,12]。原發(fā)性胃淋巴瘤合并同時性胃腺癌非常罕見,多為個案報道。一項回顧性研究納入1952~2006年胃淋巴瘤合并胃癌57例,66.7%(38/57)的患者為早期胃癌,且診斷時淋巴瘤病灶均明顯大于腺癌[13],提示淋巴瘤可能在胃腺癌之前發(fā)生,胃淋巴瘤可能會增加胃腺癌的發(fā)生風險。本例在確診胃體PG-DLBCL 3個月后再次發(fā)現(xiàn)賁門同時性早期胃腺癌,提示對于明確診斷原發(fā)性胃淋巴瘤的病人,應當重視短期內胃鏡隨訪,并在隨訪過程中充分評估早期胃癌。
在胃淋巴瘤合并胃癌的患者中,H.pylori感染發(fā)生率比單獨胃癌或淋巴瘤更高[12],且H.pylori在東方地區(qū)的感染率高于西方地區(qū),在早期胃癌中的感染率高于進展期胃癌[13]。本例首次胃鏡時經(jīng)WS染色檢測H.pylori為陰性,復查胃鏡時再次WS染色檢測H.pylori為陽性。綜合考慮,初次檢測H.pylori為假陰性的結果可能性大,原因可能與H.pylori僅在局部胃黏膜定植,內鏡活檢的取材部位無H.pylori定植有關。因此,鑒于H.pylori在胃癌和胃淋巴瘤中的高感染率,對于明確診斷為胃淋巴瘤或早期胃癌的患者,若組織病理學H.pylori陰性,繼續(xù)完善13C呼氣試驗或糞便H.pylori抗原檢測,可能有助于降低H.pylori的漏診率。
H.pylori感染胃黏膜后,其毒力因子細胞毒素相關蛋白 A可通過Ⅳ型分泌系統(tǒng)促進IL-6、IL-8等炎癥因子的產生,激活介導炎癥和癌變的關鍵通路——NF-кB通路[14,15]。本病例根除H.pylori后胃黏膜中IL-6與IL-8的浸潤明顯減少,說明H.pylori感染后導致的黏膜炎癥反應是胃癌、胃淋巴瘤形成的基礎。我們既往利用動物模型證明高表達硫氧還蛋白-1(thioredoxin-1,Trx-1)的H.pylori致病性更強,且H.pyloriTrx1在胃癌病人黏膜組織中的表達顯著高于胃炎病人。通過這個病例,我們可以進一步探究在H.pylori感染的胃淋巴瘤合并胃癌的黏膜組織中H.pyloriTrx-1的表達情況。
胃淋巴瘤合并胃腺癌除H.pylori感染外,針對胃淋巴瘤進行的化療和放療造成的胃黏膜損傷[13]可能也會促進胃癌的發(fā)生。此外,淋巴瘤細胞對胃腺體的浸潤和破壞,使胃黏膜逐漸演變?yōu)槟c上皮化生和異型增生等胃癌前病變,同樣需要關注[16]。本例存在胃黏膜腸化生及異型增生,需要定期隨訪和胃鏡監(jiān)測,以便及時發(fā)現(xiàn)異時性胃癌。
綜上所述,確診原發(fā)性胃淋巴瘤并治療的患者,建議短期內復查胃鏡,并定期隨訪,以免漏診同時性癌。此外,還需規(guī)律復查胃鏡,監(jiān)測癌前病變的發(fā)生與進展[17],以早期發(fā)現(xiàn)異時性癌。本例為高齡患者,診斷胃淋巴瘤、胃腺癌及時,通過化療使胃淋巴瘤完全緩解,同時完成ESD治療胃腺癌,治療效果良好,避免創(chuàng)傷大、并發(fā)癥多的手術治療。隨訪結果顯示預后較好,充分體現(xiàn)出早期診斷和治療以及定期隨訪的重要性。此外,充分評估H.pylori感染,減少假陰性結果,可能有助于取得更好的療效和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