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瑞英
摘要:小學語文在整個小學階段的教學中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它的教學質量對其他學科的學習有著直接的影響,在雙減政策的背景下,想讓小學生較為輕松的學習到知識,教師在語文教學課堂中增質提效還是很有必要的。本文就雙減政策背景下低段語文教學課堂增質提效策略展開討論。
關鍵詞:雙減政策;低段語文;增質提效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受我國的選拔人才方式的影響,考試成績是學生學習好壞的判定結果,所以教師的教學方式也都是為了考試做準備,忽略了小學生的接受能力,按照教材內容對學生進行授課,讓學生根據標準答案完成各項解題任務,導致他們的壓力越來越大,因此,需要教師在雙減政策的背景下,有效的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一、小學語文課堂現狀
在小學教學階段中,語文的教學質量對學生其他科目的學習有著一定的影響,所以語文教學會受到教師和家長的強烈關注,在當前的語文教學中,教師比較注重的是學生的成績,忽略了這一階段學生的接受能力,導致他們的壓力越來越大,因此,教師要扭轉思想,讓學生感受到學習語文知識的樂趣,進而有效進行語文課堂的增質提效。
而且教師的教學方式比較傳統(tǒng)單一,通過教師講課學生聽講,學生一直在接受知識,沒有進行過一系列的思考,沒有主觀能動性,因此很容易喪失對學習的熱情,所以,教師要在原有的教學方式上加以創(chuàng)新,把學生放在課堂的主體位置上,激發(fā)他們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更好的融入到課堂教學中,主動思考和探究語文知識,在知識的海洋里遨游,促進語文課堂增質提效的開展。
二、語文教學課堂增質提效策略
(一)調動學習熱情激發(fā)學習積極性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數,他們的年齡較小,有著活潑好動愛玩,好勝心比較強的特點,很容易被其他事物吸引注意力,所以教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能夠引起學生的興趣是最好的,而且這個階段的學生學習知識,一定是靠興趣的驅動,才會主動的獲取知識,在課堂上教師可以根據他們的特點,組織競爭比賽,可以給學生分小組,然后分別發(fā)布任務,看哪個小組的學生完成的又快又好,對他們進行鼓勵和表揚,有了競爭的前提,很容易激起他們的好勝心,進而引導他們進行自主學習。
或者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進行創(chuàng)新,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和實際情況,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上加以更新,讓學生積極的參與到教學中,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吸引他們的注意力,要使學生感受到新意,才能充分調動他們的熱情和積極性,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知識的快樂,進而有效進行語文課堂的增質提效。
(二)活躍課堂氛圍提高學生積極性
1.合理規(guī)劃教學內容和課堂時間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合理規(guī)劃課堂時間和教學內容,這樣可以避免教學內容在教學時間內過度重復而產生教學效率低下的問題,在雙減政策背景下,教師要有規(guī)劃的給學生傳授知識,讓他們能夠很輕松的理解教學內容。除此之外,教師在備課的時候,要規(guī)劃好教學時間,組織學生開展教學活動,提高他們學習語文的主觀能動性,進而有效進行語文課堂教學的增質提效。
2.開展小組合作促進自主學習
在學校語文教育中,老師與學生必須處在同等地位,因為老師是知識的傳遞者,而學生則是知識的接收者,因此二者地位必須相同。在課堂過程中,老師要主動引導學生進行小組研究,讓學生在相互討論、互相解答的過程中,體會學習的樂趣,將學生置于課堂的主要地位上,和學生積極的討論,同時老師要認真傾聽學生的觀點,因為每位學生都是獨立存在的個體,學生們也會有各種各樣不同的看法,所以老師一定要引導學生敢于提出他們的觀點,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還能在小組討論中自主學習和思考,對語文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的提高有著積極的作用。
3.創(chuàng)建情境激發(fā)學生的熱情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傳授給學生知識時,要更新和完善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為學生創(chuàng)建一個他們熟悉的生活情境,在情境中提出一些有技術含量的問題,引發(fā)學生積極的思考和討論。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這表明良好的生活情境可以讓學生更好的理解教學內容,在課堂上利用實物對學生進行展示,不僅能夠加深他們的理解和認知,還能幫助他們形成明確的概念,培養(yǎng)他們的觀察能力,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熱情,讓他們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學習中,促進語文課堂增質提效的開展。
4.設置任務增強自信心
由于學生之間存在著差異性,教師要了解學生的知識儲備量,對學生進行一個考核,明白他們知識水平的高低,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完善教學方式,設置不同階梯的任務,讓學生能更好的參與到教學中,而且教師要采用公平公正的方式對待學生,讓成績差的學生感受到老師的和藹,這種方式讓不同程度水平的學生認識到他們的潛能,進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動力,調動他們的主觀能動性,促進語文課堂增質提效的開展。
(三)布置課后作業(yè)幫助學生掌握知識
教師在布置課后作業(yè)時,一般會設計大量的并且重復的的作業(yè),他們認為只有通過反復的書寫,才能加深他們的記憶,鞏固他們所學的知識,這種想法是錯誤的,一味的加重學生的作業(yè),會讓他們感受到疲倦,進而產生厭煩的情緒。所以,教師要改變這種方式,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布置階梯式作業(yè),讓他們進行專項訓練,針對性的鞏固和掌握知識,讓他們體會到語文知識的魅力,從而激發(fā)學習的動力,積極主動的學習語文知識,促進小學語文教學課堂的增質提效。
例如,在學習《曹沖稱象》這篇課文時,教師在課后可以給學生布置稱重的作業(yè),有的物品較小可能會稱不出來它的重量,這時就可以讓學生開動他們的腦筋,想辦法稱出物品的重量,這種課外作業(yè)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記憶,還能讓學生在動手實踐中體會語文學科的樂趣,提高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進而積極的參與到語文教學活動中。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對于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來說,想要在課堂上進行增質提效
首先要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提高他們的學習動力,讓他們喜歡上語文教學,其次,教師要在原有的教學方式上加以更新和完善,營造輕松的課堂氛圍,讓學生積極的參與到教學課堂中,最后還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針對性的布置課后任務,幫助他們掌握知識,有效的培養(yǎng)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商英華.基于減負增效背景的小學語文教學策略研究[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1(08):51-52.
[2]杜曉艷.減負增效視角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策略研究[J].教育觀察,2019,8(37):103-104.DOI:10.16070/j.cnki.cn45-1388/g4s.2019.37.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