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旭云
文題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毋庸諱言,有一段時間,娛樂圈集中出現(xiàn)一些是非顛倒、美丑不分、價值觀扭曲的亂象,類似“顏值即正義”這類畸形的審美觀大行其道。但可喜的是,當下年輕人新的偶像審美觀正悄然重構。“清澈的愛,只為中國”的戍邊英雄陳祥榕,“無論是主份還是備份,都是航天員的本分”的鄧清明,抗疫中“不計報酬,無論生死”的最美逆行者,在石墨烯超導領域有重大發(fā)現(xiàn)、榮登《自然》雜志“影響世界的十大科學人物”榜首的青年科學家曹原,“玉汝于成,踏雪尋龍”的冬奧會自由式滑雪大跳臺冠軍谷愛凌……他們都讓年輕人汲取到向上的力量,感受到真正的人生大美。
上述現(xiàn)象引發(fā)你怎樣的感受和思考?請結合材料寫一篇文章,體現(xiàn)你的感悟與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寫作指導
偶像是時代的特征和產物。這是一道探討偶像審美觀現(xiàn)象的材料作文題。材料由四句話組成,第一句道出娛樂圈的審美亂象,提示本次作文的寫作趨向審美觀。第二句中,“年輕人新的偶像審美觀正悄然重構”,引導本次作文的核心話題指向“偶像審美觀重構”,“當下”一詞提示作文需要立足當下的新時代。第三句,列舉了陳祥榕、鄧清明、“逆行者”、曹原、谷愛凌等“偶像”,他們都有著崇高向上的精神美。第四句話是對前面人物的綜合概括評價,“向上的力量”“人生大美”,進一步聚焦明確了新的審美觀的價值內涵。因此,考生要正確理解偶像的標準,表達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在材料的寫作任務段中,“上述現(xiàn)象”指的是當下年輕人偶像審美觀念的轉變。因此,立意的出發(fā)點是闡述對這種轉變的看法。行文時要將“偶像”與“審美”兩相結合,不能泛談偶像崇拜,談追星的現(xiàn)象,亦不能空洞泛談審美教育或審美觀。除此之外,寫作本文時,學生要關注時代和當前社會熱點,宣傳正能量,文章所選事例材料等應該體現(xiàn)時代性和代表性,唱響時代主旋律,達到同頻共振的效果。
推薦立意:1.摒棄顏值論,覺醒偶像美。
2.修正病態(tài)審美,注重品質內涵。
3.樹立正確審美觀,弘揚偶像精神美。
4.美源于心靈,美重于精神。
素材及化用
郭銳出身鐵路世家,他參與研發(fā)和生產的“復興號”,不斷刷新著“中國速度”,在復興號動車組的50多萬個零部件中,轉向架分體式軸向組裝的裝備精度,要控制在0.04毫米以內。在多個級別的技能“比武”中,郭銳頻頻獲獎:他多次獲得青島市職業(yè)技能大賽鉗工第一名,2012年在山東省第四屆職工職業(yè)技能大賽中勇奪山東省鉗工狀元;2012年9月代表山東省參加全國職工職業(yè)技能大賽獲得鉗工第7名,成為全國技術能手,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他謙虛地說:“我只是一個渺小的個體,進行著一些很小的發(fā)明或改進?!比欢沁@一個個看似微小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在不斷為我國的高鐵事業(yè)添磚加瓦。
“我很幸運,這輩子圓了成為中國‘第一代高鐵工人’的夢想”。正是這種精益求精、不懈奮斗的工匠精神,才使得我們的高鐵居于世界領先水平。
化用例段:山東省鉗工狀元郭銳從小立志投身高鐵事業(yè),躬身實踐力求精益求精,正是如郭銳這樣的一個個高鐵工人,參與研發(fā)和生產“復興號”,不斷刷新著“中國速度”,他們的不懈奮斗鑄就了高鐵事業(yè)的美好明天。他們是新時代的精神楷模,是他們教會我們用風險根植芳華,點燃生命更灼熱、更熱烈的火光。中國現(xiàn)在的富強是由無數(shù)富有責任心的楷模鑄造,后行的我們,以此為燈,在追尋偶像的路上書寫薪火相傳、行穩(wěn)致遠的中國軌跡。
例文
追可追之“星”,指引璀璨前路
□江西省贛縣中學? 黃英昌
屹立于群山之巔,俯瞰曾經泥沙俱下的娛樂世界,一道道駭然醒目的溝壑已然留下;抬望今時與未來,星空圖上新星冉冉而升,正指引新時代青年追逐星河,脫身泥淖填滿畸行審美之溝壑,開辟坦蕩前路。
從“顏值即正義”之泥淖中抽身,新時代青年應向澄澈星空前行。
“飯圈”亂象猖獗多年,這團烏云也遮蔽了無數(shù)本該前路光明的青年人的天空,然而烏云終要散去,陽光傾灑而來。曾經,失德藝人的行為令人大跌眼鏡,難以接受。甚至其粉絲也不顧是非曲直,渺視世間正義。如此畸形審美觀念之下的年輕人,也早已失了判斷力,國之根基正被侵蝕。但許多人看到,將生命留在邊境,將愛國之心留在中國國土邊界的陳祥榕;看到了二十多年極限訓練,初心不改,無畏備份的鄧清明;看到一鳴驚人、永不放棄的鞏立嬌……烏云正在散開而星空在你眼前,吾輩青年,此時正是乘風好去之時,讓我們向澄澈星空前行。
在“不待揚鞭自奮蹄”的洪流中奮斗,新時代青年應向璀璨新星靠近。
新時代青年偶像早已打破顏值枷鎖,在各個領域閃爍著的每一顆星都可以是新時代的偶像,是可追之星。天才少年曹原發(fā)現(xiàn)了被稱為“第五大發(fā)明”的石墨烯,北大數(shù)學天才韋東奕不修邊幅,沉心數(shù)學,他們的學術魅力圈粉無數(shù);沒有“C位”出道,只有備份備戰(zhàn),航天人鄧清明的沉潛令人心疼卻無比感動;天才少女谷愛凌實力與顏值并存,其開掛人生正激勵更多青年用奮斗書寫人生傳奇。青年既知韶光貴,不待揚鞭自奮蹄,時代新星的指引,吾輩青年的奮斗,才是點亮夜空的關鍵,才是璀璨銀河的軸心。
于人生大美中體悟,青年人之審美觀念理應跳出桎梏,與夢想同行。
不再是“有顏就行”大行其道,不再是顏控黨互撕謾罵,不再于飯圈之中無法自拔,離開畸形審美的世界,到外面縱展眼界,我們總會看到,人生大美實已內化于心,融會于行動。網絡世界中所見的不僅僅是主播的外在,京劇新星王佩瑜、央視主持人男團、國家非遺傳承人、扶貧脫困幫扶人,新時代下,他們都是可愛的人,真正的美就當如此。
不論過去、現(xiàn)在、將來,美在這個世界都不會消逝,人們趨美之心也從未熄滅,唯有在正確的價值觀念之下的追求美,才有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盛景。
評點
本文主題鮮明,內容豐富。文章采用先破后立的論證思路闡釋了新時代青年應如何樹立正確的偶像觀,感悟人生之美。遞進式的結構使層次分明、思路清晰,旁征博引,事例豐富,論述中采用排比手法,極大地增強了說服力,長短句式運用自如。
(編輯:于智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