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深圳市泰寧小學 胡綺文
中華文明博大精深,古詩詞璀璨輝煌。我們小學語文課堂,要帶領學生在古典文學的海洋里領略詩詞經(jīng)典的風采與韻味。但是古詩詞離我們現(xiàn)在生活年代久遠,要學生身臨其境、入詩入畫理解很有難度,這也大大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我們需要在教學方式上進行探索與創(chuàng)新。
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為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興趣,講讀之前聽教師范讀或者是優(yōu)秀的朗讀作品,是一個有效的學習途徑。教師聲情并茂的范讀或者是優(yōu)秀的朗讀作品,不但能訓練學生“聽”的能力,還能帶領學生走進作者描繪的世界,形成初步的感受。高鼎的《村居》“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從字面上就能聽出來剛剛放學的孩子們,急忙回來放風箏,那一定是很歡樂的場景。學生也很渴望更進一步了解這首古詩,激趣的目的便已達到。
古詩詞中編寫成樂曲的也有不少,學習唐代張繼的《楓橋夜泊》,播放一首歌曲《濤聲依舊》,“流連的鐘聲,還在敲打我的無眠。塵封的日子,始終不會是一片云煙”。在優(yōu)美的歌曲中,我們能讓學生初步感受樂曲透露著淡淡的憂傷,激發(fā)學生進一步了解詩詞背后的深刻含義。
學生在聽的過程中,不但能激發(fā)興趣,還能初步質(zhì)疑。比如“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這句,聽后會想這到底是哪里呢?什么地方有這樣的景色?激發(fā)學生思考,帶著問題探究后發(fā)現(xiàn),原來詩人描寫的一幅“畫”啊,更能感受到詩的妙處。
誦讀是古詩詞課堂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其強調(diào)的就是誦讀的重要性。誦讀環(huán)節(jié),能讓學生有效地吸收語言、感悟語言。通過誦讀,引導學生進入詩者的角色,讀出詩詞的形與神,從而更好地領悟詩的情意。古詩詞平仄有序,抑揚頓挫。誦讀的方法可以多種,根據(jù)前面聽范讀的環(huán)節(jié),學生可以進行小聲跟讀、同桌互讀、全班齊讀、配樂誦讀。在讀的過程中,教師強調(diào)讀準字音,把握節(jié)奏,在學生饒有趣味的朗讀中感受詩詞獨有的韻律之美。誦讀古詩詞,學生在語音的抑揚頓挫和節(jié)奏的輕重緩急中入情入境,感受詩詞的感情色彩。
走進作者。讀詩詞,要讀出它的文化味道。作者寫古詩詞的年代以及創(chuàng)作背景,是理解古詩詞的重要部分。蘇東坡的《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難自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作者寫這首詩的時候,其實他的妻子已經(jīng)死了十年了,突然有一天夢到妻子,醒來以后,淚流枕邊。了解了這些故事背景,才能明白為什么作者的詩寫得如此凄婉悲涼、催人淚下。讀詩詞,還要品出它的情感味道。宋代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了解了他因為推行改革遭到朝廷內(nèi)保守勢力的極力反對,罷任宰相。他辭官但皇帝沒批準,再次赴任是勉強的、違心的。在赴任的路上寫下這首詩,因此即便京口和瓜洲相距很近,作者如此思念家鄉(xiāng)但卻不能回去。擺在詩人面前是一條艱險的路啊,憂愁和傷感之情油然而生。
走近字詞。讀詩詞,更要讀出它的語言味道。詩詞教學要抓住關鍵詞句。如《清平樂·村居》一詩中,抓住“亡賴”體會到小兒子的調(diào)皮、淘氣,童趣儼然而生;“相媚好”感受到這個家庭的老夫妻十分恩愛,家庭和睦;“醉”字不僅僅是醉酒,更是夫妻陶醉在和平安寧的日子里。這首作品,辛棄疾給我們帶來了寧靜與美好,學生在抓住關鍵字詞的學習中如親臨江南水鄉(xiāng),流連忘返。
蘇軾說“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王維作為山水田園詩人的代表,他的詩作就是一幅幅優(yōu)美的畫卷??梢砸龑W生在讀通讀懂詩詞后,通過描繪詩詞內(nèi)容的畫面,展現(xiàn)詩人的悲歡離合?!按竽聼熤?,長河落日圓”“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渭城朝雨邑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這些詩句,學生充分發(fā)揮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用畫筆描繪出來。涓涓細流、大漠落日、垂垂青柳……在畫作的過程中,學生再次融入詩中的情感,感受古典詩詞帶給我們的悲歡離合,讓人沉醉其中,流連忘返。
清風拂面,明月高懸。中華古典詩詞納入小學語文課本的學習,給予了學生感受古典文化,學習傳統(tǒng)與經(jīng)典的范本。古典詩詞的教學方式不適合理性分解但又不能不解。語文教師應思考有效的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拉近學生與古典詩詞的距離,讓學生感受圣人先賢的智慧,熱愛祖國的優(yōu)秀文化,更好地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