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娟 劉洋洋 朱曉曼
摘 要 深入討論道德感動的情緒效價特征,采用MP150多導生理記錄儀測量個體在感動、積極、消極三種狀態(tài)下心電、呼吸、皮電的自主神經(jīng)系統(tǒng)生理心理指標并探討其差異。結(jié)果發(fā)現(xiàn):感動狀態(tài)下的皮電水平顯著高于消極狀態(tài)下的皮電水平,而與積極狀態(tài)下的皮電水平不存在顯著差異;感動、消極、積極三種狀態(tài)下的心電、呼吸指標均不存在顯著差異。結(jié)論:道德感動表現(xiàn)為顯著增加的皮電水平,皮電指標能夠?qū)⒌赖赂袆优c消極情緒區(qū)分,感動在本質(zhì)上體現(xiàn)出更明顯的積極情緒效價,對其社會功能的發(fā)揮提供了一定的支持性。
關鍵詞 感動;道德情感;生理指標;皮電
分類號 B842
DOI: 10.16842/j.cnki.issn2095-5588.2022.01.001
1 問題提出
與社會學、倫理學研究注重探討感動的社會建構(gòu)性及其道德功能(成伯清, 2017)所不同的是,依照心理學的研究進路,感動的情感本質(zhì)及其建構(gòu)過程目前是普遍關注的焦點。既有研究認為,感動是由外在的、動力性強的事件所引發(fā)的一種情感狀態(tài)(Menninghaus et al., 2015)。當人們感動時會產(chǎn)生一定的行為表現(xiàn),比如眼睛會濕潤或流淚(Eugen et al., 2017),會伴隨產(chǎn)生一種被噎住或喉嚨哽咽的感覺、以及起雞皮疙瘩或寒顫的感覺(Seibt et al., 2017)等。根據(jù)是否伴有其他特定感情,可以將感動分為伴隨其他感情而生成的感動即“感情的感動”,以及沒有伴隨其他感情的感動即“感性的感動”(如對藝術品和風景的視聽覺感動)(Tokaji, 2003)。大多數(shù)時候,感動所指稱的就是前者,即“感情的感動”,具有明顯社會屬性特征。研究發(fā)現(xiàn),積極社會事件更能增加人際親密度與道德行為,且更容易誘發(fā)人們“感情的感動”(Seibt et al., 2017),重要情感關系以及重要生活事件在感動的誘發(fā)中占很大的比重(艾娟, 2020)。感動是在對事件中突然增強的社會關系以及核心價值觀的認知評價基礎上產(chǎn)生的(Fiske & Stolte, 1994),是對“更高的價值與意義”的再認和相遇(Kato et al., 2013),是在與社會文化價值觀相依相應的社會過程中發(fā)生發(fā)展的。
心理學視域的感動研究歷程短暫,對感動本身的情感特征這一基本問題仍存在爭論性。從成分上來看,對感動的情緒組成有一定的認知差異。有研究者指出,感動包含悲傷與快樂兩種主要情緒(Tokaji, 2003),但也有研究者強調(diào),感動作為一種典型的復合型情感,不局限于兩種成分的簡單組合,已經(jīng)脫離了性質(zhì)是積極-消極、喚醒度是強還是弱的二元區(qū)分,是一種融合積極與消極情緒特征的混合情感(Kato et al., 2013),體現(xiàn)出一種相當復雜的情緒效價。因此,不能僅使用喜悅或悲傷之類的單一情緒來理解與描述感動的狀態(tài)(Schubert et al., 2017)。從性質(zhì)上來講,感動是傾向于積極還是消極仍見仁見智。有研究認為,總體上來看感動包含的積極性體驗更明顯(Schubert et al., 2017; Seibt, et al., 2018),感動時能體會到溫暖感覺(Landmann et al., 2019);但也有研究指出,感動中的悲傷和喜悅情緒往往會混合在一起,讓人無法用言語準確表達感動到底是怎樣的一種狀態(tài)(Milena, 2014)。
出現(xiàn)以上爭論,一方面是感動具有較強的社會屬性,并彰顯出豐富多樣的主題性,親情感動、道德感動等不同類型具有不同的體驗特征(艾娟, 賈喜瑤, 2021)。以往研究并不注重將感動根據(jù)不同主題進行細分,而傾向于將感動作為一種整體情感來探討,使得對感動情感特征的探討過于籠統(tǒng),無法清楚區(qū)分感動的具體情感性質(zhì)。另一方面,以往研究多采用個體自我報告的形式測量感動體驗,個體可能因為無法使用語言準確進行情感評價,或者可能會做出一些修正使得自我報告不準確,缺乏獲取實時客觀的生理指標造成對感動情感特征的模糊認知。
本研究依據(jù)主題對感動進行細分,選擇道德感動作為研究對象,這是因為:是否具有事件相關知識或者經(jīng)歷對感動的喚起會產(chǎn)生重要的影響作用(Tokaji, 2003),人們在親情、友情等方面的經(jīng)歷存在較大的個體差異,而基于共同社會經(jīng)歷和價值觀基礎的道德感動往往保持較為統(tǒng)一的認知評價框架,更能夠產(chǎn)生相對一致的體驗。同時,本研究采用自主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多項生理心理指標作為道德感動情緒效價特征分析的客觀標準。簡言之,本研究采用MP150多導生理記錄儀測量個體在感動、積極、消極三種狀態(tài)下心電(ECG)、呼吸(RSP)、皮電(EDA)的生理心理指標并探討其差異,明晰道德感動的情緒效價特征,進而為道德感動社會功能的發(fā)揮提供一定的理論基礎。
2 方法
2.1 對象
隨機選取大學生被試33人(男生16,女生17);平均年齡為19.88±1.58歲;所有被試均為右利手,視力或矯正視力正常,色覺正常,均自我報告無腦神經(jīng)損傷,無精神分裂等嚴重精神疾病,所有被試均自愿參與且為中國被試。
2.2 實驗材料及測量工具
2.2.1 視頻材料
材料包括消極、感動、積極各一段視頻。消極情緒視頻為《唐山大地震》震后選段;感動視頻為《戰(zhàn)疫2020之我是醫(yī)生》選段;積極情緒視頻為2013年央視春晚小品《今天的幸?!愤x段。
2.2.2 積極-消極情緒量表
根據(jù)研究目的,選取積極情緒題目“感興趣的、積極愉快的”,消極情緒題目“悲傷的、懼怕的”,共4道題目,五點計分,本研究中的內(nèi)部一致性系數(shù)為0.75。
2.2.3 感動量表
感動量表是經(jīng)過驗證的用于測量感動的可靠工具(Zickfeld et al., 2018),包括12個條目,翻譯后去掉中文詞意重復的項目,根據(jù)本研究目的選取了其中的8個,包括眼淚、雞皮疙瘩、寒顫、胸口溫暖、喉嚨哽咽、發(fā)出“哇”的聲音、感覺很警覺、感到感動。五點計分,本研究中的內(nèi)部一致性系數(shù)為0.81。
2.2.4 MP150多導生理記錄儀
使用MP150多導生理記錄儀采集三種自主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生理心理指標,即心電、呼吸及皮電信號。在此需要說明的是,情緒喚起的生理反應主要受到自主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支配,綜合以往關于生理信號與情緒分析作用的相關研究發(fā)現(xiàn),有的研究使用了心電、呼吸、皮電三種信號指標(聶春燕等, 2016),或者采用心率、呼吸頻率、皮電為主的指標(Eugen et al., 2017),或者采用心血管、呼吸、皮電活動、面部肌電、皮膚溫度等指標(Zickfeld et al., 2020)?;诖耍狙芯恐饕杉碾?、呼吸、皮電三種在學界較為共識性的信號作為生理測量指標。
2.3 實驗程序
2.3.1 材料選擇與測評
第一次測評主要是對所選取的感動、消極、積極視頻各兩段材料進行評分。其中,誘發(fā)感動的兩個視頻均為道德感動主題,視頻一講述疫情期間中國人民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感人故事;視頻二講述疫情期間醫(yī)患之間砥礪相助,互相支撐互相陪伴的感人故事。誘發(fā)消極情緒的兩個視頻均為悲傷主題,視頻一選取電影《烈火英雄》中消防戰(zhàn)士因執(zhí)行任務而犧牲的片段;視頻二選取電影《唐山大地震》中地震過后人們在悲傷絕望中尋找親人的片段。誘發(fā)積極情緒的兩個視頻均為愉快主題,視頻一為小品《今天的幸?!愤x段;視頻二為小品《我是咖啡》選段。
隨機選取49名大學生參與材料評定(男生24,女生25),均需要觀看所有視頻材料并做問卷評分。消極視頻組的兩個材料成對出現(xiàn),在每段視頻播放完畢后,要求個體對此視頻引發(fā)的消極情緒狀態(tài)程度進行評分。以此類推,積極視頻組的兩個材料成對出現(xiàn),在每段視頻播放完畢后,要求個體對此視頻引發(fā)的積極情緒狀態(tài)程度進行評分。為了避免不同性質(zhì)視頻組之間相互影響,被試看完一組視頻并完成測試后,會插入一些試題運算或者讓被試自己選擇一種放松方式。此階段材料測評的目的是,確定消極、積極、感動三種不同材料類型中哪一段視頻最能夠引發(fā)較高程度的、相對應的情緒反應。全部結(jié)束后收回有效數(shù)據(jù)49份,對三組視頻的評分結(jié)果分別進行描述分析,選取每組視頻中平均數(shù)得分較高的視頻作為第二次測評材料。根據(jù)評分結(jié)果,選取每組評定得分較高的感動(醫(yī)患)、消極(地震)、積極(幸福)三個視頻作為實驗材料。
第二次材料測評是對選出的三個視頻所引發(fā)的三種情緒狀態(tài)進行評價,以檢驗選取材料所引發(fā)的情緒是否有效且彼此之間是否具有顯著差異性。每段視頻播放完成后,均要求被試對此視頻引發(fā)的消極、感動、積極情緒程度進行五點評分。重新隨機選取37人參與,有效數(shù)據(jù)33份(男生14,女生19),4名被試由于答題時間過短、未認真完整觀看視頻等原因,剔除其數(shù)據(jù)。
重復測量的方差分析結(jié)果表明(見表1),消極視頻材料的消極情緒評分顯著高于另外兩組, F(2,31)=45.56, p<0.001,η2=0.75;感動視頻材料的感動評分顯著高于其他兩組, F(2,31)=76.70, p<0.001,η2=0.83;積極視頻材料的積極情緒評分顯著高于其他兩組, F(2,31)=53.84, p<0.001,η2=0.78??傮w而言,不同視頻材料對相應情緒的激發(fā)是有效的,可以用于正式實驗。
2.3.2 正式實驗
正式實驗為單因素三水平的被試內(nèi)設計,記錄被試在消極、感動、積極不同狀態(tài)下的心電、皮膚電及呼吸指標。隨機選取大學生被試33人(男生16,女生17)。具體程序如下:
第一步,主試打開MP150多導生理記錄儀,設置好各信息模塊采集通道,將三種生理信號的采樣頻率均設置為500Hz。被試先填寫人口統(tǒng)計學信息。
第二步,主試給被試佩戴采集相應生理信號的裝置。
第三步,向被試講解實驗任務,告知實驗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實驗共分為三組,每組會播放兩段視頻,視頻時長在一分半到三分鐘之間。在實驗過程中被試需保持全身放松,認真觀看視頻,視頻開始播放后盡量不要亂動。讓被試坐在光線柔和、安靜隔音的房間里,雙眼距電腦屏幕1米左右,水平和垂直視角均在5°以內(nèi),室溫保持在23±1℃。被試熟悉實驗流程后,讓其靜坐兩分鐘后,進行正式實驗。
第四步,實驗正式開始。首先給被試播放一段三分鐘的基線視頻,視頻中展示森林不同角度的風景,在此期間獲得情緒狀態(tài)的基線測量值。視頻播放完畢后被試填寫情緒量表,填寫完畢后向被試播放消極情緒視頻,之后被試填寫情緒問卷,休息一段時間后開始進行第二組實驗;播放與第一組相同的基線視頻,在此期間獲得情緒狀態(tài)基線測量值,視頻播放完畢后填寫感動問卷,填寫完畢后向被試播放感動視頻,之后被試填寫感動問卷,休息一段時間后開始進行第三組實驗;第三組實驗與第一組實驗流程相同,只將消極情緒視頻變?yōu)榉e極情緒視頻。為消除疲勞效應和不同情緒狀態(tài)之間的干擾影響,每組實驗結(jié)束后安插10~20分鐘的休息時間,被試可出去散步或與主試玩游戲或采用其他方式放松。
3 實驗結(jié)果
3.1 情緒啟動的有效性檢驗
相關樣本t檢驗發(fā)現(xiàn)(見表2),對平靜視頻的消極評分顯著低于消極視頻(t=-9.50, p<0.001, d=-2.35);對平靜視頻的感動評分顯著低于感動視頻(t=-9.19, p<0.001, d=-1.85);對平靜視頻的積極評分顯著低于積極視頻(t=-7.22, p<0.001, d=-0.99)。不同視頻對被試相應情緒的激發(fā)是有效的。
3.2 不同情緒狀態(tài)下生理指標的差異
計算出每組視頻基線水平下及情緒啟動水平下的心電、皮電、呼吸的平均值,用每組情緒啟動后的生理指標平均值減去基線水平下的生理指標平均值,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重復測量方差分析表明,消極、積極、感動三種情緒狀態(tài)下的心電指標、呼吸指標均不存在顯著差異, F(2,31)=0.60, p>0.05;F(2,31)=0.59, p>0.05。三種情緒狀態(tài)下的皮電指標(EDA)存在顯著差異, M消極=-1.62, M感動=2.74, M積極=1.11, F(2,31)=8.05, p<0.01,η2=0.34。感動狀態(tài)下的皮電水平顯著高于消極情緒下的皮電水平(p<0.001);積極情緒下的皮電水平顯著高于消極情緒下的皮電水平(p<0.05);感動狀態(tài)與積極情緒之間的皮電水平差異不顯著(p>0.05)。
為進一步探究不同情緒狀態(tài)下三種生理指標的發(fā)展變化情況,對情緒啟動早、中、晚三個階段的生理指標分別進行差異性檢驗。本研究對早、中、晚三個階段界定如下:將情緒視頻按時長分為三等份,視頻的三分之一處作為情緒啟動早期階段的材料,視頻的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處作為情緒啟動中期階段的材料;視頻的三分之二處到結(jié)尾作為情緒啟動晚期階段的材料。ECG1、RSP1、EDA1代表情緒啟動的早期,以此類推。
重復測量的方差分析表明(見表3),在不同情緒啟動的早中晚三個階段中,呼吸、心電指標均不存在顯著性差異;但是不同情緒啟動的早期第一階段皮電指標[F(2,31)=4.35, p<0.05, η2=0.22]、中期第二階段的皮電指標[F(2,31)=6.95, p<0.01, η2=0.31]、以及晚期第三階段的皮電指標[F(2,31)=12.38, p<0.001,η2=0.44]均差異顯著,且感動與積極情緒下的皮電水平顯著高于消極情緒下的皮電水平(p<0.05),而感動與積極情緒之間的皮電水平差異不顯著(p>0.05)。
4 討論
首先,在消極、積極和感動三種狀態(tài)下被試的心電、呼吸頻率均沒有顯著差異,這一結(jié)果與前人的研究結(jié)論存在一致性也存在不同。已有研究發(fā)現(xiàn),呼吸頻率和皮電受情緒影響變化顯著,心電沒有顯著變化(賈靜, 劉昌, 2008),但最近關于感動的相關研究卻指出,感動高峰時刻,自主神經(jīng)系統(tǒng)反應增加,心率與呼吸頻率也會增加(Eugen et al., 2017)。出現(xiàn)這種結(jié)果差異,一方面可能是由于不同研究中探討的情緒狀態(tài)及程度存在不同,也可能是由于測量的精確性不同,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加以探討以進一步達成共識性。
其次,感動狀態(tài)下個體的皮電水平顯著高于消極情緒下的皮電水平,且在情緒啟動早中晚不同階段,感動狀態(tài)下的皮電水平均顯著高于消極情緒下的皮電水平。根據(jù)這一結(jié)果,可以初步推測,從皮電指標上看,基于道德的感動與顯著增加的皮電相關,進而能夠與單純的消極情緒較好地區(qū)分開來。這與既有研究結(jié)論具有較高的一致性。最近研究發(fā)現(xiàn),感動時皮電反應明顯增加,其與悲傷和敬畏是明顯不同的(Zickfeld et al., 2020)。基于自主神經(jīng)系統(tǒng)多項生理心理指標的研究,進一步說明感動是一種相對獨特的情感實體,在效價特征上區(qū)別于消極情緒,即便其包含悲傷等消極情緒成分,也不能借此得出道德感動性質(zhì)是消極的論斷。
最后,感動狀態(tài)與積極情緒下的皮電指標不存在顯著差異,且在情緒啟動的不同階段,二者的皮電水平均不存在顯著差異。由此可以初步推測,基于道德的感動特征與積極情緒更加相近,道德感動可以看作伴隨積極情緒為主的一種情感狀態(tài)。既往研究指出,社會性的感動往往是被好的、有價值的東西所激發(fā)出來的情感,具有激發(fā)人們向上、向善的積極功能(王慶節(jié), 2016)。感動本質(zhì)上是一種具有顯著親社會特征的情感,多數(shù)情況下由道德美或偉大行為激發(fā)產(chǎn)生(Keltner & Haidt, 2003)。其情感性質(zhì)的判斷需要充分考慮到引發(fā)感動的事件所包含的正向與負向情感成分,以及對這些成分的認知評價傾向(Milena, 2014)。本研究使用的感動視頻展現(xiàn)了特殊時期醫(yī)護人員和人民群眾齊心抗疫的感人故事,正向認知評價特征更為明顯,由此激發(fā)個體產(chǎn)生伴隨明顯積極情緒特征的道德感動體驗。被感動取決于核心價值觀的強弱,而愛是最強大的人類價值觀,因為愛是一種特別強烈的感覺,與愛相關的刺激在引發(fā)感動方面特別有效,更容易讓人產(chǎn)生溫暖感(Strick & Soolingen, 2017)。
本研究的不足主要在于,采用被試內(nèi)實驗設計會導致個體情緒狀態(tài)間存在一定干擾。另外,對道德感動情緒效價特征的探討比較淺顯,需要更深入地分析生理以及心理指標。最后要強調(diào)的是,道德感動的社會情感治理功能也需要創(chuàng)新性地運用。早有研究指出,積極情感本身可以增強親密感,促進親社會行為(Johnson & Fredrickson, 2005)。道德感動作為一種社會情感,由于其本身具有明顯的積極情緒特征,可以考慮利用和發(fā)揮其所具有的積極情感功能,提升其在社會情感治理工作中的價值。在我國社會文化觀念中,道德感動的積極特征來自強調(diào)個體對社會核心價值的深度認同體驗與共鳴,嘗試將道德感動作為講好中國故事的情感框架,有助于構(gòu)建良好的社會情感氛圍,助推社會情感治理的成效。
參考文獻
艾娟 (2020). 感動: 心理學闡釋及其作為社會情感治理策略. 學術交流, (5), 146-155.
艾娟, 賈喜瑤 (2021). “有感而發(fā)”: 感動對利他行為傾向的促進. 心理技術與應用, 9(3), 149-155.
成伯清 (2017). 當代情感體制的社會學探析. 中國社會科學, (5), 83-101+207.
賈靜, 劉昌 (2008). 影片片段誘發(fā)情緒的生理活動研究.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 16 (10), 1187-1189.
聶春燕, 賀方, 佐藤禮華 (2016). 多種生理信號的采集及其在情緒分析中應用. 長春大學學報, 26(6), 44-49+57.
王慶節(jié) (2016). 道德感動與儒家的德性示范倫理學. 學術月刊, 48(8), 32-39.
Eugen, W., Thomas, J., Jan, H., Manuel, S., & Winfried, M. (2017). Tears falling on goosebumps: co-occurrence of emotional lacrimation and emotional piloerection indicates a psychophysiological climax in emotional arousal.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8(676), 41.
Fiske, A. P., & Stolte, J. F. (1994). Structures of social life: the four elementary forms of human rela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18(1), 148-152.
Johnson, K. J., & Fredrickson, B. L. (2005). "we all look the same to me": positive emotions eliminate the own-race bias in face recogniti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6(11), 875-881.
Kato, J., & Murata, K. (2013). Effects of finitude salience and social value intention on emotional responses of “kandoh” (the state of being emotionally moved) associated with sadness. Shinrigaku Kenkyu the Japanese Journal of Psychology, 84(2), 138-145.
Keltner, D., & Haidt, J. (2003). Approaching awe, a moral, spiritual, and aesthetic emotion. Cognition & Emotion, 17(2), 297-314.
Landmann, H., Cova, F., & Hess, U. (2019). Being moved by meaningfulness: appraisals of surpassing internal standards elicit being moved by relationships and achievements. Cognition & Emotion, 33(7), 1387-1409.
Menninghaus, W., Wagner, V., Hanich, J., Wassiliwizky, E., Kuehnast, M., ?Jacobsen, T., Nusbaum, H. (2015). Towards a psychological construct of being moved. Plos One, 10(6), 1-33.
Milena, K., Valentin, W., Eugen, W., Thomas, J., & Winfried, M. (2014). Being moved: linguistic representation and conceptual structure.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5), 1242-1242.
Schubert, T. W., Seibt, B., Zickfeld, J. H., Blomster, J. K., & Fiske, A. P. (2017). Being moved is a positive emotion, and emotions should not be equatedwith their vernacular labels.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40. E374.
Seibt, B., Schubert, T. W., Zickfeld, J. H., & Fiske, A. P. (2017). Interpersonal closeness and morality predict feelings of being moved. Emotion, 17(3), 389-394.
Seibt, B., Schubert, T., W., & Zickfeld, J. H., et al. (2018). Kama Muta: similar emotional responses to touching videos across The United States, Norway, China, Israel, and Portugal.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49(3), 418-435.
Strick, M., & Soolingen, J. V. (2017). Against the odds: human values arising in unfavourable circumstances elicitthe feeling of being moved. Cognition & Emotion, 32(6), 1231-1246.
Tokaji, A., (2003). Research for determinant factors and features of Emotional Responses of “Kandoh”(the State of Being Emotionally Moved), Japanese Psychological Research, 45(4), 235-249.
Zickfeld, J. H., Schubert, T. W., Seibt, B., Blomster, J. K., & Fiske, A. P. (2018). Kama muta: conceptualizing and measuring the experience often labelled being moved across 19 nations and 15 languages. Emotion, 19(3), 402-424.
Zickfeld, J. H., Arriaga, P., Santos, S. V., Schubert, T. W., & Seibt, B. (2020). Tears of joy, aesthetic chillsand heartwarming feelings: physiological correlates of Kama Muta. Psychophysiology, 57(1), 1-26.
Abstract
To deeply understand the emotional valence characteristics of moral feelings of “being moved”, MP150 multi-channel physiological recorder was used to measure the physi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indexes of electrocardiogram(ECG), respiration piration(RSP), and electrodermal activity(EDA) in different emotional states.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DA of “being moved” stat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negative emotion,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ith that of the positive emotion.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ECG and RSP among the three emotional states. Conclusions: the moral emotion of “being moved” is related to th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level of EDA, EDA can distinguish “being moved” from negative emotion, moral feelings of “being moved” essentially reflects the positive emotional valence, which provides some support for the social function.
Key words: being moved; moral emotion; physiological index; E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