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亮
(山東省實驗中學 山東濟南 250001)
議題式教學法也稱之為議題導向方法。有學者指出,問題作為議題的本質內容,要將其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當中,議題教學更是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教學方式[1]。在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采用議題教學法,就要充分結合高中政治課程的特點。從核心價值來講,是對馬克思主義核心思想的培養(yǎng);從基本功能來講,可以有效提升學生對于社會的認知和實踐能力;從培養(yǎng)目的來講,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教育。
議題式教學法作為新的教學方式,有著特殊的教學特征。在進行思想教學指導的背景下,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水平。全新課程變革放棄了傳統(tǒng)“你教我學”地把教師和課本作為中心課堂主體的課堂教學模式,提出了把學生作為課堂中心,尊重學生們的學習情感以及思想的價值觀,凸顯學生們的知識技能、學習過程與學習方法,追求讓學生們去遵循認識知識規(guī)律的實現(xiàn),有成效地使用各種各樣的相關課程資源,良好采用情景結合的探究課堂教學,團結合作學習等多種教學模式和方法。把政治理念、觀點和如今社會現(xiàn)實生活相整合,全面展現(xiàn)政治這一門課程的內涵,提升學生們對政治理論內容的求知欲和對社會上的政治問題進行獨立自主的分析技能,培養(yǎng)學生們的政治學習能力。
培育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就是議題式教學方法,它可以有效做到革新教師的傳統(tǒng)教學理念改善教師以及改變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有利于教學任務的目標達成[2]。要想完成課程教學目標就要在議題式教學法的開展過程中,根據(jù)實施過程存在的問題,可以發(fā)揮學生的學習積極主動性。在完成教育的議題設計,這就要依據(jù)教學議題來對信息資料進行搜集整理。在開展教學觀點展示以及議題討論結束后,通過教師的有效指導,來促使學生反思知識的完成程度,并內化思想價值觀念,這樣才能做到學生自評以及小組組員互評的重要作用。在應用議題式教學方法時,首先要將學生之間的觀點進行匯總,從而實現(xiàn)有效碰撞。在問題的探索以及解決時,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拋棄教學中的固有的教學思想方式,才能讓高中生的主體學習地位得以體現(xiàn),實現(xiàn)學生主體性和教師引導性的有效融合。
在目前的高中政治活動性課程的教學中,建立活動型課堂是很有必要的。在政治學科的知識獲取途徑中,可以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要求,這更離不開相關教學活動的幫助。教學實踐活動的有效開展,可以加深學生了解政治學科知識的內容,提升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思想。在進行教學實踐活動時,可以將學科內容和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進行有效融合,只有這樣才能促使教學根本任務的有效完成,從而培養(yǎng)并發(fā)展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能力[3]。議題式教學法是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教學活動開展的主要方式。其主要特征是實踐性強,這就更加注重學生在生活以及課堂中的實際體驗。因此,在設置好教學議題時,教師要積極主動開展課堂教學活動,讓學生之間進行合作探究。這樣學生就可以按照議題進行相關的信息搜集。所以,相對于其他的教學方式來講,議題式教學的方法具有更強的教學實踐性,促使學生的接受程度更高,從而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議題式教學是促使傳統(tǒng)教學方式變革的主要方式之一,這可以使得教學方式向活動型教學方式轉變。因此,在高中政治活動性課程中,運用議題式教學的教學方式,不僅有著重要的理論意義,而且同時具有更強的現(xiàn)實意義。
首先,可以有效豐富現(xiàn)有的教學理論知識,并促進高中政治活動性課程的進一步發(fā)展變革。只有這樣,才能更新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革新發(fā)展新型教學方式。其次,可以豐富高中思想政治課程中議題教學的理論研究。在目前現(xiàn)有的教學方式中,對于高中政治的課堂教學來講,議題式教學的實踐幾乎少之又少,所以這進一步促使其發(fā)展。最后,議題式教學方法的開展,也為其他學科的議題式教學發(fā)展提供了技術和理論指導。
第一,促使議題式教學在高中政治活動性課程中的實際應用提供實踐指導作用。第二,促使教學方式的有效轉變。不同于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議題式教學是以議題為引領,活動作為主要手段,對課程中的議題進行有效探討,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4]。第三,培養(yǎng)學生的政治學科素養(yǎng)能力。議題式教學的進行過程當中,學生必須要運用到各種實踐能力。所以,隨著教學的深究討論,提升了學生的政治學科核心素養(yǎng)能力。
在議題式教學的活動開展中,最廣泛使用的一種方式就是進行小組合作。小組合作的是否有效直接影響著高中政治課堂中議題式教學方法的教學效果。在很多學生的反饋中,超過半數(shù)的學生認為小組合作討論的積極性不高,基本上都是內容之外的討論,議題式教學并沒有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而且,目前的教學課堂當中,小組合作還只是處在初步階段,并沒有達到標準化、結構化的教學標準體系。所以,小組的議題討論形式還需要有所提升。
教學活動的主體是學生自身。但在目前的教學過程中,還是以教師為主體,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教師所講授的課本知識,并沒有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忽略了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課堂是否能順利進行,學生的參與程度就顯得尤為重要。高中政治這一門課程是有很強的社會實踐性,需要依據(jù)高中學生們比較成熟的心理特征以及很強的獨立自主能力,與課堂教學內容相結合,巧妙地創(chuàng)設實踐的情景,讓學生們可以在實踐當中,充分地學習政治知識內容,將學習到的知識內容靈活地運用到實踐當中。這樣可以使學生們深刻地掌握政治理論知識,并使學生們能夠對政治的學習產(chǎn)生極大的學習興趣。
為了達到課程教學目標,教師需要創(chuàng)設相適宜的課堂教學情景、教學氛圍,推動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實現(xiàn)學生個人學習能力的有效提升。教學情景是促進議題式教學活動開展的重要路徑,議題式教學法的高效應用是需要情景創(chuàng)設來吸引學生參與議題探究活動。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教學工作的開展能夠加強學生的社會的理解能力,為此議題情景創(chuàng)設著重聯(lián)系學生的學習生涯,挖掘學生鮮活生活環(huán)境中能夠運用的議題情景教學資源。但從現(xiàn)階段的教學體驗活動來看,高中思想政治課堂中設置的議題式教學情景并未與學生的學習生活有著關聯(lián)性,缺乏應有的生活性與真實性。由于議題的設計方案偏離生活,導致學生沒有實際的生活體驗感,不利于議題式教學情景的有效應用。
在確定好教學的議題討論之后,教師就要進行相關的課前準備工作,這是教學工作得以順利進行的重要前提。而且,同時對于學生來講,也需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教師往往會在上節(jié)課程結束時,留有相應的下節(jié)課程內容的預習任務。但學生往往會對這一關鍵環(huán)節(jié)不予以重視,或者敷衍了事,這也是導致議題式教學在高中政治活動性課程出現(xiàn)嚴重性問題。
議題式教學一般是以活動為基礎,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也是通過活動才能得以體現(xiàn)。所以,議題式教學的評價也是對活動的主要評價?;顒拥脑u價也在影響著學科教育的發(fā)展方向,那么建立真實有效的評價機制就顯得尤為重要。在目前的教學評價機制中,教學主題主要是學科教師或者是參與評課的教師。所以,教學評價的主題較為單一,而且在教學評價的內容設置上也是對于學生的實際技能予以評價,對學生的課程參與程度以及學習收獲等方面并沒有進行體現(xiàn)。
為了進一步落實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教學要求,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教學實效,需要不斷優(yōu)化議題式教學法應用路徑,提升議題式教學法的應用效率。
影響高中生學習的一大因素就是教學環(huán)境。教學環(huán)境就是一項復雜煩瑣的環(huán)境系統(tǒng)體系,所以,要提升高中政治課程的課堂教學效果,首先就需要進行課程教學環(huán)境的不斷優(yōu)化。為了在教學過程中充分體現(xiàn)師生合作的學習局面,就要創(chuàng)設方便學生討論的座位排列。只有實現(xiàn)教育資源的合理有效分配,才能提升高中政治課堂的教學效果。所以,教師應該根據(jù)具體的教學活動,進行座位的合理安排。如果有涉及課程辯論活動的相關開展時,首先就要將座位設置為辯論的相關場景,座位模式氛圍觀眾和辯論兩大區(qū)域。其次,在涉及小組討論環(huán)節(jié)時,就可以將座位設置為圓形座位方式。這樣就可以有效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合作探討。只有根據(jù)具體的教學活動,采取相應的座位安排,才能使學生將真實感受帶入到教學環(huán)境當中,讓學生的體驗感增強。
要構建教學的良好教學氛圍就必須使得師生之間的關系平等融洽。要促使師生之間進行有效的互動及合作則需要高中政治活動性課程的開展,只有通過和諧平等的課堂教學氛圍才能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教師要學會采取平等的態(tài)度來進行學生的教學指導,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享受整個學習過程。所以在開展議題式教學方法的實踐應用時,首先教師應一改嚴肅的教學方式,運用輕松幽默的話語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其次,則要有效創(chuàng)建議題式教學的教學心理場景。教學時間是影響情景教學的一大重要因素,因此在教學時間的統(tǒng)籌安排上,就需要教師對課堂的教學時間進行合理科學的分配,避免在教學過程當中出現(xiàn)議題式教學和課程內容不符的情況。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的安排時,要按照實際的教學設計對各項教學時間進行科學的配置。同時教師可以借助于新媒體教學,利用多媒體設備激發(fā)學生對時間的觀念意識,在預期內完成教學任務,從而促使課堂教學效率得以有效提升。
教師要完成教學目標需要具備一定的教學能力,這也是順利開展教學活動的重要能力,所以教師要運用議題式教學方法來有效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為了提升高中教師的政治教學水平能力,首先需要提供專業(yè)的培訓以及進修機會,讓學生能夠方掌握新課改的教育知識理念,讓教師有效掌握關于議題式教學的教學方法,這樣才能在教學過程中合理運用各項資源。因此,教師需要積極參與議題式教學相關的培訓活動及講座知識。教育部門和學校則要開展組織針對性的議題式講座,從而有效提高教師議題式教學能力,并為其提供專業(yè)化的指導。
議題式教學方法的教學理念是以學生為主體,所以評價教學的主體則要進行多元化的發(fā)展。在實際的議題式教學方法應用過程中,教師通過運用教師互評、學生自我評價、小組互評以及相關專業(yè)人士評價等多維度的評價體系。例如,學生在進行社會調查的相關過程中,評價人員的選擇可參考各方面的因素影響,只有這樣才能對學生在社會實踐活動中的表現(xiàn),進行綜合能力、態(tài)度等各方面進行綜合性評價標準。除此之外,還要進行多樣化的教學評價體系設計,多增加趣味性、新穎性的試題案例,并將議題教學和試題進行完全的融合分析。只有這樣,才能促使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得以有效提升。
高中政治這一門課程有很強的社會實踐性,需要依據(jù)高中學生們比較成熟的心理特征以及很強的獨立自主能力,與課堂教學內容相結合,巧妙地創(chuàng)設提供學生們實踐的情景,讓學生們可以在實踐當中,充分地學習政治知識內容,將學習到的知識內容靈活地運用到實踐當中,這樣可以使學生們深刻地掌握政治理論知識,并使學生們能夠對政治的學習產(chǎn)生極大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是高中思想政治課程開展的主要目的。議題式教學的開展不僅提升了高中政治課程的教學質量,而且提高了學生的思考積極性。在目前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學工作開展過程中,議題式教學同樣面臨著多方面的教學阻礙。因此,高中教師要靈活運用議題式教學方法。只有發(fā)揮了學生在學習上的主觀能動性,才能提升高中生的學習意識,從而使得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的教學問題得以解決,推動高中政治課程的教學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