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茂澤
(西北大學 中國思想文化研究所,陜西 西安 710127)
中國學術思想有優(yōu)秀傳統(tǒng),中道思維是其中的重要內(nèi)容。儒家有中庸、中和、中行、時中等概念,著有《中庸》《中論》《中說》等篇籍,即使道、佛二教也以中論為高。中道思維涉及做人成人的基本方法、原則,是我國古代人學的核心內(nèi)容。在儒學思想中,它和人之所以為人的道理相融,并落實為人生歷程和社會歷史思維。在中華傳統(tǒng)核心思想理念中,天人合一、內(nèi)外合一、體用合一、主客合一等核心思想命題,無不蘊含中道思維在內(nèi)。在 21世紀,儒學還有生命力,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儒學的中道思維方式還有生命力,還能應對和解決現(xiàn)實人生、社會問題,而避免出現(xiàn)偏激、極端等言行活動,給世界增添不必要的矛盾和動蕩不安。
中和思維實質(zhì)上就是中道思維,它是中華優(yōu)秀思維文化傳統(tǒng)。中道思維指符合“道”的思維,它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中道的實質(zhì)是道,即真理;真理無處不在、無時不在,普遍而必然,匹夫匹婦也能日用常行,這就是中庸之道。中道而立的人,言行活動不偏激、不片面、不過頭,不會走極端,既不狂,也不狷,可謂中行;立身行世,符合禮法規(guī)范,追求天人、身心、社會和諧,謂之中和;隨著時代條件變化,能因襲、損益歷史傳統(tǒng),“與時偕行”,是謂時中。中道思維是我國古代的樸素辯證思維。
“中和”是儒學的重要范疇,它涉及天與人、人與人、心與身等關系論題;“中和”理念的主要意義,即在于要求人們認識和處理天人、心身等關系,必須有中和作為本原根據(jù),遵守中和原則,追求達到中和的理想境界。因為在儒家看來,中和就是中道而和諧,它是人性修養(yǎng)的依據(jù)、核心內(nèi)容和理想境界。《禮記·中庸》:“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痹谧铀伎磥?,人們要具備中和修養(yǎng),達到中和境界,認識和實踐中庸之道是必經(jīng)之途。而中和修養(yǎng)體現(xiàn)到思維上,就是中和思維。
中和思維不僅是我國古人的重要思維方式,而且也可謂我國古人重要的思想原則。作為思想原則,它要求人們既要有天下同歸而殊途的大同理想,也要保持和而不同的寬容心態(tài)。表現(xiàn)到實踐上,更要求人們要以禮節(jié)制,日常生產(chǎn)生活中的情感、欲望等表達,“發(fā)而皆中節(jié)”;而在根本上,則要以人性真理表達、規(guī)范、引領之。有中和思維的人,往往以中道為本,而不會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局限于具體問題或事務;致力于以天人、社會、身心的和諧為原則,而排斥對立或斗爭??梢?,中和思維可謂從人生、社會理想境界角度觀察而得名的中道思維。以今天的眼光看,中和思維有別于歸納、演繹的科學方法,但蘊含歸納、演繹方法在內(nèi),而又超越之;它是我國古代的樸素辯證思維方法。我們今天若要真正徹底反對極端思想、片面看法,大可以研究和提倡儒學的中道或中和思維。
如果說中庸之道是先秦儒學中道思維的代表,那么,董仲舒則可謂漢代中道(和)思維的代表人物。他提出天人感應說,建立漢朝人的精神家園,實際上也提供了一套基于“本元”的“中和”的思維方式,作為人們思考問題、認識事物、社會實踐活動的方法指導。
如何認識此“本元”?在董仲舒看來,研究和學習《春秋》是好辦法。他說,《春秋》特殊的用詞,“體天之微,效難知也。弗能察,寂若無;能察之,無物不在。是故為《春秋》者,得一端而多連之,見一空而博貫之,則天下盡矣”(《春秋繁露·精華》,以下只注篇名)。天的抽象精微的內(nèi)容,從現(xiàn)實中很難見到,所以,要像《春秋》一樣,從史實記載出發(fā),“得一端而多連之,見一空而博貫之”。意思是說,要從認識到的一端,推出連貫的多端;再由此多端,而抽象為“一空”之見;最后還要以此抽象見解,回觀此多端事物。只有這樣,才能做到舉一反三,使知識無不博通,事物無不連貫,而世界由此成為一個有機整體。從對萬事萬物的博雜認識,“合而通之”為對精一之道的認識;再以精一之道的認識,“緣而求之,五其比,偶其類,覽其緒,屠其贅”(《玉杯》),“博貫”萬事萬物,見得此道在萬事萬物中的普遍必然性。實際上就是由此及彼,在事物的聯(lián)系中發(fā)現(xiàn)事物背后的因果聯(lián)系和運動規(guī)律,由具體到抽象,再由抽象道理回到具體事物,通貫彼此。這種抽象和具體統(tǒng)一的方法,有樸素的科學性。如治理國家,要親賢人,遠小人;作為普遍原則,不獨魯國這樣,其他國家也這樣,全天下都這樣,這就是“連而貫之”方法。董仲舒研究《春秋》學,其歷史功績即在用此方法從《春秋》中讀出了天人感應論,以及中和思維方法論。
歸納起來看,董仲舒中和思維內(nèi)容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就天人合一言,貫穿天人合一過程,有由天而人和由人而天兩大方面。這兩大方面在思維方式上反映出來,就是中和思維在邏輯上的兩大環(huán)節(jié):
一是“本所從來”,由天及人,由本元到現(xiàn)實世界。這種方法應用于修養(yǎng)和教化,運用于治國理政實踐,主要就是“得一而應萬類”(《天道施》),“崇本”以“兼人”,正本清源,執(zhí)一馭萬。
二是“屬萬物于一”,由人及天,深探其本,能夠像圣人一樣,“見端而知本”,由萬物到本元。他認為,《春秋》“撮以為一,進義誅惡”(《重政》),提供了這種方法的鮮活實例。一般人做到“與萬物頡徙而不自失”“古今通貫而不亂”(《天道施》)已經(jīng)很難;不少人因為外誘而物化,丟失了自我,讀歷史,也只見到打打殺殺,而不見一以貫之、一脈相承的道統(tǒng)。董仲舒認為“惟圣人能屬萬物于一,而系之元也”(《重政》)。所以,人們有必要向圣人學習,掌握“知本”方法。
由天而人的思路是得一應萬、崇本兼末,由人而天的思路則是見端知本、屬萬于一。兩者統(tǒng)一,就是一多統(tǒng)一、本末兼賅的中和思維。在中和思維里,動靜統(tǒng)一,始終統(tǒng)一,古今統(tǒng)一,天人合一,事實、知識和價值統(tǒng)一;要求全面、運動、聯(lián)系地看問題,而片面的、靜止的、孤立的認識絕無地盤。在儒學辯證思維史上,這正是后來玄學、理學體用思維的直接源頭和雛形。
這種天人合一的中和思維方式運用于儒學,核心思想就是尊道奉本,順天應人。在董仲舒看來,祭祖孝親,追本溯源,是奉天本;躬耕蠶桑,以足衣食,是奉地本;“強勉學習”“強勉行道”(《漢書·董仲舒?zhèn)鳌罚?,努力提高道德修養(yǎng),實施禮樂教化,是奉人本。尊道奉本表現(xiàn)于對待天人關系的態(tài)度,就是順天應人。因天生人性之善善惡惡而修德教化,是順天應人;因人情欲望而施以君臣父子等尊卑貴賤制度,使好有所勸勉、惡有所敬畏,也是順天應人;“圣人之為天下興利也,其猶春氣之生草也,各因其生小大,而量其多少;其為天下除害也,若川瀆之寫于海也,各順其勢傾側,而制于南北”(《考功名》),圣人治國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借助天時地利,興利除害,還是順天應人。
用今天的話說,尊道奉本就是追求真理,堅持真理,傳播真理,實現(xiàn)真理,順天應人就是在認識和實踐真理基礎上順應環(huán)境,順應時勢,與時俱進。中和就認識的融貫無矛盾言,崇本就本末結構言;中和思維和崇本思維的實質(zhì)是統(tǒng)一的。
在董仲舒那里,貫穿中和思維,有三條基本原則:
第一,“以中和理天下”“以中和養(yǎng)其身”的原則,這是中和思維在人性修養(yǎng)和文明教化中的根本原則。他說:“中者,天之用也;和者,天之功也?!敝惺翘斓男阅堋⒆饔?,和是天的功效、效果。他還說:“始于中,止必中也;中者,天地之所終始也,而和者,天地之所生成也。夫德莫大于和,而道莫正于中。中者,天地之美達理也,圣人之所保守也?!敝屑幢倔w,故為天地終始,意即天地之始、天地之終,都是中道。古人認為天地萬物由陰陽和合而生成,故可以說“和”便是天地之所以能產(chǎn)生形成的內(nèi)在原因。人性修養(yǎng),和是最大的德目??鬃佑腥实率侨?、中庸是至德等觀念,董仲舒提出和是大德,開拓了儒學道德學說的新意。在董仲舒看來,天下道路千萬條,中才是最正確的光明大道。此說和《中庸》中是大本、和是達道說可以互參。
董仲舒相信,中和是人們養(yǎng)生和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根本方法。他認為,人們?nèi)簟澳芤灾泻屠硖煜抡?,其德大盛,能以中和養(yǎng)其身者,其壽極命”(《循天之道》),就能達到養(yǎng)生和齊治平的文明教化目的。董仲舒還認為,中和也是標準,“中者,天地之太極也,日月之所至而卻也,長短之隆,不得過中”(《循天之道》)。中這一標準,近似于道德本體,有后來理學家所謂太極、天理的意思在內(nèi)。
第二,變中不變的原則,即普遍必然法則,是認識、把握事物運動變化的原則。在董仲舒那里,這一原則主要表現(xiàn)有二:一是“天不變道亦不變”,這是我國古代儒學天道信念的基本命題;二是萬變不離其宗,天地萬物無論怎么變化,也是有始終、有主線、有規(guī)律的。比如,治國理政,仁義道德為主的王道政治,就是主線,是規(guī)律,也理所當然是儒學政治思想的核心內(nèi)容。
第三,比類而推原則,即邏輯推論原則。在董仲舒看來,“氣同則會,聲比則應”,根據(jù)事物“同類相動”的運行規(guī)則,人們在認識上可以比類而推。動物界,如牛馬,“馬鳴則馬應之,牛鳴則牛應之”;中醫(yī)診斷,“天將陰雨,人之病故為之先動,是陰相應而起也;天將欲陰雨,又使人欲睡臥者,陰氣也;有憂,亦使人臥者,是陰相求也”。這是為什么呢?“天有陰陽,人亦有陰陽,天地之陰氣起,而人之陰氣應之而起,人之陰氣起,天地之陰氣亦宜應之而起,其道一也”(《同類相動》),只是因為天人之間有氣,有陰陽感應而已。
董仲舒的比類而推原則,其實際內(nèi)容是樸素的邏輯分析方法,暗含著同一律的理解和應用在內(nèi),是有科學性的;它附屬于中和思維。中和思維實際上是一種樸素的辯證思維。“君子察物之異,以求天意”(《循天之道》),這可謂由現(xiàn)象到本質(zhì),由邏輯分析的比類而推,上達天人合一的樸素辯證思維高度。
和其他儒家學者比較,董仲舒的中和思維在政治實踐應用、歷史認識和學派本質(zhì)上,有三個十分鮮明的特點:
第一,政治上,中和思維就是政治上、民族文化上的大一統(tǒng)思維。這種大一統(tǒng)思維和董仲舒維護多民族統(tǒng)一大國的主張完全相應,體現(xiàn)出中國哲學“務為治”(《史記·太史公自序》)的特點,即學術思想都要落實為政治實踐,具體化為因時制宜的政策措施、禮法制度、教育教學等。西漢初年,國家空前統(tǒng)一,但國家分裂危險依然存在。文景之治,社會富強繁榮,但社會矛盾尖銳。七國之亂,暴露體制弊端,必須強干弱枝。小生產(chǎn)發(fā)達,但自給自足,不能給國家統(tǒng)一提供強大經(jīng)濟支持;學者們似乎只能從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上加強建設,維護和鞏固國家統(tǒng)一。在眾多矛盾中,抓住如何達到一元這一基本問題進行探討、提出看法,董仲舒的崇本思維正好適應了這一需要。
元,董仲舒解釋:“元者,始也?!保ā锻醯馈罚耙辉?,大始也?!保ā队裼ⅰ罚霸q原也?!薄霸撸瑸槿f物之本,而人之元在焉,安在乎,乃在乎天地之前,故人雖在天氣及奉天氣者,不得與天元,本天元命,而共違其所為也?!保ā吨卣罚┰褪情_始,即宇宙的開始,元即原,萬物之本,萬物本原。這種本元論和民族國家的統(tǒng)一、政治上的中央集權等是相應的。在整個世界,要強調(diào)“一元”之道是本原;在國家內(nèi)部,則君主是本元。董仲舒明確提出:“君人者,國之元,發(fā)言動作,萬物之樞機?!庇终f:“君人者,國之本也。”(《立元神》) “本元”就是世界的統(tǒng)一性,抓住“本元”治國理政,就是“大一統(tǒng)”,表現(xiàn)出來就是他上策漢武帝所提出的,以《春秋》統(tǒng)一天人、古今,統(tǒng)一學術思想為經(jīng)學研究和經(jīng)學教育,統(tǒng)一禮法為三綱五常,從而使“法度可明,民知所從”(《漢書·董仲舒?zhèn)鳌罚?/p>
根據(jù)一統(tǒng)思路,將家庭歸諸父親、丈夫,國家歸諸君王,所有一切歸諸上天、天命。歸諸,就是本原,就是以之為本、為核心、為理想。這是一種將世界萬物化約為一的形而上學思維方式,表達和承載的則是希賢成圣、天下為公的儒學理想主義觀念。
因為在董仲舒看來,三綱五常等禮法制度是這種理想主義思路的制度落實。他說:“夫禮,體情而防亂者也,民之情不能制其欲,使之度禮,目視正色,耳聽正聲,口食正味,身行正道,非奪之情也,所以安其情也?!保ā短斓朗罚┒Y法制度正是人的需要和供給產(chǎn)品之間保持平衡的一個度。將這個度找出來,加以規(guī)范化,就是制度。制度這個詞產(chǎn)生于《周易》。《易·節(jié)》:“天地節(jié),而四時成。節(jié)以制度,不傷財,不害民?!惫?jié)就是節(jié)制、限制,符合規(guī)范。董仲舒著作中有《度制》篇。順天應人的禮法制度則是中和思維的規(guī)范化表現(xiàn)。非禮勿視、聽、言、動,即是實踐上保持和達到中和境界的基本方法。
第二,中和思維包含了歷史思維在內(nèi),體現(xiàn)出中國哲學重視歷史的特點。中國哲人普遍相信歷史中有不變的道。研究歷史要能貫通古今,研究“道”則要究天人之際。司馬遷即明言自己的學問是“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董仲舒也將天人和古今相貫通,從天人講到古今,走出一條和司馬遷不同的知道、求道之路。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是司馬遷的史學核心問題;他以通古今之變究天人之際,借助歷史描述呈現(xiàn)哲學道理。與之同時代的公羊學大師董仲舒,卻以究天人之際來通古今之變,哲學中有歷史。在董仲舒看來,天人和古今、歷史和哲學能夠統(tǒng)一的依據(jù)就在于,“天之道,終而復始”(《陰陽終始》),天道包含了古今在內(nèi),古今關系中蘊含著天人關系。他認為“孔子作《春秋》,上揆之天道,下質(zhì)諸人情,參之于古,考之于今”,已經(jīng)將天人和古今關系統(tǒng)一起來思考。故《春秋》能“視前世已行之事,以觀天人相與之際”,“天人之征,古今之道也”(《漢書·董仲舒?zhèn)鳌罚?。司馬遷首次明確將“究天人之際”的天人之學和“通古今之變”的歷史學結合起來,使其互為方法;這實際上潛藏著用歷史思維思考和解決“天人之際”這種形而上問題的思路。這恰恰是漢唐學人氣論思維和歷史思維緊密關聯(lián)的表現(xiàn)。
如漢武帝提問:“三代受命,其符安在?”“三代受命”是歷史事實,但其中的“受命”卻包含著天對人的賞罰和人對天的信仰在內(nèi)?!叭苊闭f已經(jīng)暗含著用歷史材料說明形而上的天人關系問題的恰當性。董仲舒回答:“臣謹案:《春秋》之中,視前世已行之事,以觀天人相與之際,甚可畏也。”“視前世已行之事”,是歷史認識;“觀天人相與之際”,是形上思維。漢代學者習慣于由歷史看天人關系,從歷史角度看形上世界,追根溯源,尋求世界萬物的根源或材料。漢武帝知道,“善言天者必有征于人,善言古者必有驗于今”,天與人、古與今不分割,此其一;其二,董仲舒則直接將形而上的天人問題歸結為形而下的歷史問題,深刻洞察到“天人之征,古今之道也”(《漢書·董仲舒?zhèn)鳌罚┑牡览恚哼@些都是氣學樸素辯證思維的表現(xiàn)。
第三,歸根結底,董仲舒的中和思維是以道德為本、尊道貴德的儒學思維方式。
在董仲舒看來,天人統(tǒng)一,古今統(tǒng)一,天人和古今統(tǒng)一,它們皆統(tǒng)一于道。而道又集中記載于圣人所作經(jīng)典中,故求道和讀經(jīng)統(tǒng)一。這種信仰框架強調(diào)法天和尊天統(tǒng)一,法天、尊天和奉本、法先王統(tǒng)一。治國理政有普遍規(guī)律(董仲舒叫先王常法,今人謂為優(yōu)秀傳統(tǒng))在其中?!洞呵铩返劳鱽?,但其中有天人道理。只是文化傳承,古今合一,需要人道努力;人道努力,又可以落實為父子合一。他說:“父者,子之天也;天者,父之天也?!薄疤煺撸f物之祖?!保ā俄樏罚┤f物、人,當然都是天之子。故董仲舒說“尊天”和“敬宗廟”同類。同時,“父授之,子受之,乃天之道也”,意思是說:“諸父所為,其子皆奉承而續(xù)行之,不敢不致如父之意,盡為人之道也?!保ā段逍袑Α罚┕试诙偈婺抢铮焓侨说谋驹?,人要承受它、相信它、認同它,并在天的主宰下盡人事、聽天命。這種天人關系也被董仲舒視為古今、父子關系的形上依據(jù),而古今、父子等關系則是天人關系的現(xiàn)實原型,兩者可以互相映照、互相支持。
這種道德為本的思維方式,是儒家、儒學一脈相承、一以貫之的基本思維方式。儒家皆重道德。董仲舒的貢獻是,將儒家道德思維發(fā)展為綱常思維方式和經(jīng)學思維方式。所謂綱常思維方式,即以三綱五常為制度準則的實踐方式。所謂經(jīng)學思維方式,即以道德為核心、以經(jīng)典為標準、以圣人為理想人格的認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