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列入儒門《十三經(jīng)》的《孝經(jīng)》,因與《說苑》《新序》《列女傳》文法相類,一度被指“漢儒作”,或“西漢末年成書”。朱熹直稱其“疑非圣人之言”,雖“篇首六七章為本經(jīng)”,但其后乃“傳文”,故皆是“齊魯間陋儒纂取《左氏》諸書之語”的結(jié)果。當代中國治《孝經(jīng)》首屈一指的學術(shù)權(quán)威舒大剛教授臚列《春秋繁露》兩次明引、多次暗引《孝經(jīng)》之例證,分析董仲舒與《孝經(jīng)》之先后關(guān)系,指出其不僅對“孝道”作了哲學闡明,還能夠?qū)π⒌赖目尚行浴⒖赡苄院捅匾赃M行創(chuàng)造性發(fā)揮,是“孝”學理論的“具體應用者和提倡者”,獨有啟發(fā),具有重要的文獻與思想價值。《繁露》引《孝經(jīng)》諸篇中,盡管《五行對》《為人者天》《立元神》的真?zhèn)涡越杂袪幾h,但《堯舜不擅移湯武不專殺》被[美]桂思卓(Sarah. A. Queen)《從編年史到經(jīng)典》一書列入“解經(jīng)篇”,出于董子,應當可靠;《四祭》篇則可能要早于西漢;《對策》(三)所引“孔子曰:天地之性人為貴”,也確為《孝經(jīng)》原句,因而可力駁宋儒之懷疑而推斷《孝經(jīng)》形成的時間上限。
董仲舒在漢初時代吸收百家之長,改造并創(chuàng)新儒家學說,同時完成政治儒家化、儒家政治化歷程,而對其地位和作用,則向有爭議,莫衷一是。程志華教授全面總結(jié)正、反兩面的歷史評價,而提出四項原則,即“人文性”,落實于“道德”而不能宗教化;“歷史理性”,既反對“歷史偶像主義”,又拒絕“歷史虛無主義”;“學術(shù)界限”,學術(shù)、政治各有邊界,不可混淆;“開放性”,摒棄“截斷眾流”的“一線單傳”道統(tǒng)論。過程地、歷史地看待董仲舒的學術(shù)成就和文化貢獻。富有見地,令人深思。
儒家追尋中道,恪守中庸之德。張茂澤教授指出,董仲舒哲學中,由天而人的思路是得一應萬、崇本兼末,由人而天的思路則是見端知本、屬萬于一,兩者兼容而形成一多統(tǒng)合、本末兼賅的中和哲學。中和思維方式運用于儒學則催生尊道奉本、順天應人的價值觀念。前者是追求真理、傳播真理、實現(xiàn)真理,后者是在認識和實踐真理基礎上順應環(huán)境、順應時勢、與時俱進。中和思維包含歷史思維,體現(xiàn)中國哲學重視歷史的特點。它以道德為本,尊道貴德,又能夠促成政治上、民族文化上的大一統(tǒng)思維。見解獨特,很有啟發(fā)。
仁義之道是儒家學說的核心價值。孔德立教授指出,尊王攘夷是《春秋》的明線,是王者之道,仁義之道則是《春秋》的暗線。面對貴族普遍的破壞禮樂的行為,孔子找到了一個支撐禮的內(nèi)在基石,仁,創(chuàng)造性地突破了血緣界限,強調(diào)“仁者愛人”,從親親家庭領(lǐng)域引入社會生活。孟子“行天下大義”,顯示了士君子對天下責任的擔當。他把士君子的責任從修身、齊家、治國的層面,提升到了平天下。孟子的仁義價值與仁政方案豐富了《春秋》的精神內(nèi)涵。而董仲舒以為,在人道、王道之上,還有一個天道。王道是理想、目標,行人道是基礎,是現(xiàn)實。作為王道基礎的人道,踐行的主體是君,不是民。因而董仲舒的“仁義法”是為君之法,君行人道之法。論點聚焦,集中于孔、孟、董三圣之仁義觀念演繹,論證有力,啟發(fā)性大。
董仲舒的自然哲學是一個重要問題,它為“軸心時代”中國人思維提供了基本范式。崔鎖江博士、白立強副教授以為,董仲舒自然哲學是天人感應機制的理論框架,感應的內(nèi)在機理在于“十端”之間的同類相動。陰陽五行天地人的十端可形成宏觀、中觀、微觀三個層次的作用機制。天地人三本之間存在著以人動天、以天動地的邏輯過程,則可深化董子感應理論,切實推進董學研究。
董仲舒是漢初春秋學大家,姜海軍教授著力對董子經(jīng)學發(fā)生、解釋的內(nèi)容與思想史意義進行全面闡發(fā),氣勢恢宏,磅礴敘事。他指出,漢代《公羊》學立為官學,主要得力于胡毋生、董仲舒、公孫弘,尤以董子的貢獻最巨。董仲舒?zhèn)鞒胁⒑霌P了齊學傳統(tǒng),以陰陽五行學說作為自己解經(jīng)的基本方法,對周、孔以來儒家學說中維護國家存在與穩(wěn)定的倫理、價值做了嶄新詮釋,建構(gòu)出以“大一統(tǒng)”為宗旨的天人感應思想體系。兩漢經(jīng)學的最大特征就在于陰陽五行化,董仲舒無疑是奠定者。董子經(jīng)學體系具有極強的現(xiàn)實性與政治性,所以其“大一統(tǒng)”經(jīng)學理論,能夠得到漢武帝的支持與采納。以董仲舒為標桿,當時的經(jīng)學家們開始利用陰陽五行學說解讀其他儒經(jīng),從而建構(gòu)天人合一的新儒學思想體系,更凸顯了政治性、宗教性的面向,實現(xiàn)了儒學范式轉(zhuǎn)化。解經(jīng)時,非常注重群經(jīng)之間的互釋與會通,經(jīng)學與史學相結(jié)合,群經(jīng)互證、經(jīng)史互證。這些觀點和主張頗為新穎,令人刮目。然而,細讀《繁露》文本,則不難發(fā)現(xiàn),董仲舒解經(jīng)編的近三十篇文字幾乎并不涉及陰陽五行。陰陽編十九篇,五行編九篇,才大談陰陽五行,可惜歷來學者對其是否董仲舒親撰始終存疑。
董仲舒的傳世文獻,除了熟知的《繁露》《三策》外,還有諸多散佚文字。王文書博士指出,至少從隋唐開始就已經(jīng)有學者編輯董仲舒的文集了,《隋志》就載有《董子文集》。唐人《藝文類聚》中,《董生書》遺留三種相似內(nèi)容記載在不同卷章的十二條史料,均不見于《繁露》,也不同于《春秋決獄》。由此可推,《董生書》編撰“在東漢之后,與《春秋繁露》成書時間差不多,大概在南北朝時期,到唐代該書已經(jīng)亡佚”??急嬖鷮?,分析有力,具有重要的文獻學價值。
董仲舒?zhèn)魇牢墨I《春秋繁露》的真?zhèn)尾淮_定性,一直是制約董學發(fā)展的攔路虎。張世亮副教授參與北京大學《儒藏》精華編《春秋繁露》的整理校點工作。其所用的底本是宋嘉定四年江右計臺刻本,透過鈐印可分析出,宋本《繁露》經(jīng)私人遞藏,而由徐乾學或其后人的“傳是樓”散出,曾入藏清宮大內(nèi),成為乾隆天祿琳瑯所藏珍本。輾轉(zhuǎn)又被北京圖書館(國家圖書館)公藏。其所用之校本,則選取清代《春秋繁露》最重要的三個版本,即殿本、盧本、凌本,分別為《四部叢刊》影印武英殿聚珍版本,北京直隸書局民國十二年(1923)影印清盧文弨《抱經(jīng)堂叢書》本,《龍溪精舍叢書》清凌曙蜚云閣本《春秋繁露注》刊本。按照精華編的編纂要求,《繁露》的整理校點力求保持原書的完整性和獨立性。作者“回首來時路,忽忽整十年。山一程,水一程,心向《繁露》履冰行,夜深守孤燈”,精神可嘉,值得欽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