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大剛
(四川大學 國際儒學研究院,四川 成都 610065)
《孝經》是儒家講孝道的經典,自來受到人們的重視,但是在疑古之風盛行的宋代和近代,《孝經》的成書時代和撰著作者,卻倍受懷疑。朱熹曰:“《孝經》疑非圣人之言?!盵1]又:“《孝經》獨篇首六七章為本經,其后乃傳文,然皆齊魯間陋儒纂取《左氏》諸書之語為之,至有全然不成文理處?!盵2]
后世學人多附和之,或認為是“漢儒作”,或認為是“西漢末年成書”。宋黃震:“愚按,《孝經》視《論語》雖有衍文,其每章引《詩》為斷,雖與劉向《說苑》《新序》《列女傳》文法相類。而孝為百行之本,孔門發(fā)明孝之為義,自是萬世學者所當拳拳服膺。他皆文義之細,而不容不考,至晦庵疏剔了然矣。”[3]意其為西漢末年劉向所作。明吳廷翰謂:“《孝經》一書,多非孔子之言,出于漢儒附會無疑。”[4]清姚際恒亦曰:“是書來歷出于漢儒。不惟非孔子作,并非周秦之言也。”[5]黃云眉又曰:“然則此書之為漢人偽托,灼然可知。”[6]
近世蔣伯潛《諸子通考》更為之申說曰:
西漢諸帝特崇孝道,……《太史公自序》引其父談臨卒之言曰:?且夫孝,始于事親,中于事君,終于立身,揚名于后世,以顯父母,此孝之大者。?此與《孝經》首章之言完全相同?!洞呵锓甭丁吩唬?父授之,子受之,天之道也。故曰‘夫孝天之經也’,此之謂也。又曰:‘孝子之行取諸土?!酥^‘孝者地之義也’。?此直似《孝經》?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句之注釋。但董仲舒亦未嘗明言?孝為天經地義?之言見于《孝經》也。蓋此時孝之提倡已盛,此類言論已多,故司馬談、董仲舒云然,作《孝經》者乃采集之,非《史記》及《春秋繁露》引《孝經》也。則《孝經》之作,當在漢武帝之后矣。[7]
蔣先生說司馬談、董仲舒分別引用類似《孝經》文句,不是先有《孝經》此說為二氏所引,而是漢世制作《孝經》者引用了司馬談和董仲舒的話,還特別指出“董仲舒未嘗明言‘孝為天經地義’之言見于《孝經》也”。蔣氏又據(jù)朱熹說《孝經》有與《左傳》雷同的句式,而“(朱說)《左傳》自張禹傳之之后,始漸行于世。則《孝經》者蓋其時之人所為”,認為:“據(jù)此,則《孝經》之作,直在西漢末世矣?!惫嫒绱藛??以下擬就董仲舒在多處引用《孝經》語句的情況,做一探討,以明確到底《孝經》、仲舒孰先孰后的問題。
董仲舒(約前 179-約前 104)是西漢最重要的哲學家、今文經學大師。廣川(今屬河北衡水)人。少年時專治《春秋》,景帝時為博士,潛心鉆研孔子學說。曾任江都、膠西兩王國相。武帝時,應賢良對策,以“天人三策”獲得武帝賞識,從此步入西漢政壇高層。建議“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并進”,這就是著名的“罷黜百家,表章六經”,為漢武帝所采納,開啟了兩千余年社會尊儒重教的正統(tǒng)局面。著有《春秋繁露》《春秋決獄》等,其文章后人輯為《董子文集》。清人王仁俊將其有關《孝經》的言論輯為《孝經董氏義》一卷(見《玉函山房輯佚書續(xù)編》)。
首先,看看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確有兩處明確稱引《孝經》。一是《堯舜不擅移湯武不專殺》:
《孝經》之語曰:?事父孝,故事天明。?事天與父同禮也。今父有以重予子,子不敢擅予他人云云。[8]59
此段所引《孝經》語見于《感應章》。不過,蘇輿注《春秋繁露》以為:“此篇非董子文?!逼淅碛赡耸谴似笾v“湯武革命”,與《史記·儒林列傳》載漢景帝后“學者無言湯武受命”之說不符。懷疑“即轅固生與黃生爭論語,后人誤采入《繁露》”。其實,《史記》所言乃景帝時事,仲舒著書乃武帝時;景帝時黃老思想居于統(tǒng)治地位,故無敢言“革命”者;武帝之時,儒學獨尊,湯武乃圣人,其“革命”思想正是齊學的特色,董子何得不言?退一步講,即或此篇為“轅固與黃生”之論,時代更比董仲舒早,益見《孝經》傳世之早。
《春秋繁露》另一處明引《孝經》是《五行對》中答河間獻王問:
河間獻王問溫城董君曰:?《孝經》曰:‘夫孝,天之經,地之義?!沃^也??對曰:?天有五行,木、火、土、金、水是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為冬,金為秋,土為季夏,火為夏,木為春;春主生,夏主長,季夏主養(yǎng),秋主收,冬主藏。藏,冬之所成也。是故父之所生,其子長之;父之所長,其子養(yǎng)之;父之所養(yǎng),其子成之。諸父所為,其子皆奉承而續(xù)行之,不敢不致如父之意,盡為人之道也。故五行者,五行也。由此觀之,父授之,子受之,乃天之道也。故曰:‘夫孝者,天之經也。’此之謂也。?王曰:?善哉!天經既聞得之矣,愿聞地之義。?對曰:?地出云為雨,起氣為風。風雨者,地之所為。地不敢有其功名,必上之于天。命若從天氣者,故曰天風天雨也。其曰地風地雨也,勤勞在地。名一歸于天,非至有義,其孰能行此?故下事上,如地事天也??芍^大忠矣。土者,火之子也。五行莫貴于土。土之于四時無所命者,不與火分功名。木名春,火名夏,金名秋,水名冬。忠臣之義,孝子之行,取之土。上者五行,最貴者也。其義不可以加矣。五聲莫貴于宮,五味莫美于甘,五色莫貴于黃,此謂‘孝者地之義’也。?王曰:?善哉!?[8]87
河間獻王所問《孝經》曰“夫孝,天之經,地之義”,見于《孝經·三才章》。獻王問“孝”是“天經地義”的依據(jù)是什么?董仲舒運用“五行”相生理論予以解答。“天有五行:木、火、土、金、水也”,五行是順相生、間相克,生者為父,被生者為子。猶之四時,木為春,火為夏,土為季夏,金為秋,水為冬。凡五行五德之運,被生者都要順應生者而成就之,就像春夏秋冬四時必然按順序運行一樣,兒子也必須聽從父親的,完成父親的事業(yè)和遺志,這是天道五行已經規(guī)定好了的,這就是“夫孝天之經也”。那么,為什么又說“孝”是“地之義”呢?董子從天地(陰陽)尊卑的理論出發(fā),以為陽尊陰卑,天尊地卑;天施地成,猶父令子行;以下事上,猶大地事天,有勞歸地,有功歸天,這是“忠臣之義、孝子之行”,所以說孝是“地之義”。如果說,《孝經》的“夫孝,天之經,地之義,民之行”,還只是一個簡單的命題的話,董仲舒在此就對這一命題進行了理論性的論證,使這一命題具有了時代特征,也具有了哲學意味。
以上兩篇,原文明明從引用“《孝經》曰”提起,根本不是蔣先生所說“但董仲舒亦未嘗明言‘孝為天經地義’之言見于《孝經》也”,這種罔顧事實的說法是不能成立的。
其次,不僅《春秋繁露》中有董仲舒兩次明引《孝經》的例證,他還在其他篇章中多次暗引《孝經》,雖然未明確提及《孝經》篇名,但其文句卻完全(或基本)是《孝經》的,至于其內容則肯定是《孝經》的思想或對《孝經》的發(fā)揮。
如《春秋繁露·為人者天》:“故曰:‘非道不行,非法不言?!盵8]88蘇輿注:“語見《孝經》。”按即《卿大夫章》語,原文作“非法不言,非道不行”,文字全同,唯順序有異。
同篇又有:“傳曰:‘政有三端:父子不親,則致其愛慈;大臣不和,則敬順其禮;百姓不安,則力其孝弟。孝弟者,所以安百姓也;……故曰:‘先之以博愛,教以仁也。’”[8]88《孝經·三才章》有“先之以博愛而民莫遺其親,陳之以德義而民興行”。董子所引雖然只有 “先之以博愛”半句,但此節(jié)專講“孝悌”教化,自然所引非《孝經》莫屬矣。
同篇又有:“難得者,君子不貴,教以義也?!m天子,必有尊也,教以孝也;必有先也,教以弟也’?!盵8]88蘇輿注:“《孝經》:‘故雖天子,必有尊也,言有父也;必有先也,言有兄也。’”按即《感應章》文。
同篇又有:“傳曰:‘天生之,地載之,圣人教之?!示裾?,貴孝弟而好禮義,重仁亷而輕財利,躬親職此于上,而萬民聽生善于下矣。故曰:‘先王見教之可以化民也?!酥^也。”[8]89蘇輿注:“語見《孝經》?!卑醇础度耪隆肺?。
同篇又有:“故曰:‘行意可樂,容止可觀。’此之謂也?!盵8]88蘇輿注:“二句見《孝經》?!卑醇础妒ブ握隆肺?。此節(jié)諸本在《五行對》篇末,茲從張惠言、蘇輿所校移于此篇?!靶幸饪蓸?,容止可觀”是對《孝經》“言思可道,行思可樂,德義可尊,作事可法,容止可觀,進退可度”原文的縮略。
又第六十八篇《四祭》:“嘗者……蒸者……此天之經也,地之義也。孝子、孝婦,緣天之時,因地之利?!盵8]127云云。按,“天之經,地之義”已見前,即《三才章》文?!熬壧熘畷r,因地之利”,用《庶人章》文:“用天之道,因地之利,謹身節(jié)用,以養(yǎng)父母,此庶人之孝也?!?/p>
至于第十九篇《立元神》[8]43-44論三本,雖然沒有引用《孝經》語言,卻是地道的“孝道”闡釋,即使視為《孝經傳》也不過分:
何謂本?曰:天、地、人,萬物之本也。天生之,地養(yǎng)之,人成之。天生之以孝悌,地養(yǎng)之以衣食,人成之以禮樂。三者相為手足,合以成體,不可一無也。
無孝悌,則亡其所以生;無衣食,則亡其所以養(yǎng);無禮樂,則亡其所以成也。三者皆亡,則民如麋鹿,各從其欲,家自為俗,父不能使子,君不能使臣,雖有城郭,名曰虛邑。如此者,其君枕塊而僵,莫之危而自危,莫之喪而自亡,是謂自然之罰。自然之罰至,裹襲石室,分障險阻,猶不能逃之也。
明主賢君,必于其信,是故肅慎三本,郊祀致敬,共事祖禰,舉顯孝悌,表異孝行,所以奉天本也;秉耒躬耕,采桑親蠶,墾草殖谷,開辟以足衣食,所以奉地本也;立辟雍庠序,修孝悌敬讓,明以教化,感以禮樂,所以奉人本也。三者皆奉,則民如子弟,不敢自專;邦如父母,不待恩而愛,不須嚴而使。雖野居露宿,厚于宮室。如是者,其君安枕而臥,莫之助而自強,莫之綏而自安,是謂自然之賞。自然之賞至,雖退讓委國而去,百姓襁負其子,隨而君之,君亦不得離也。
故以德為國者,甘于飴蜜,固于膠漆。是以圣賢勉而崇本,而不敢失也。
這里,董子將“孝悌”視為“天之所生”,實即《孝經》“夫孝天之經”之義;將“孝悌”與“衣食”“禮樂”同列“萬物之本”,“孝悌”是人倫的,是人與動物的根本區(qū)別;“衣食”是物質的,是人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禮樂”是制度的,是維系人類社會正常運轉的法律保證。董子認為“三者相為手足”“不可一無”。以為:“三者皆亡,民如麋鹿?!薄叭呓苑睿袢缱拥??!彼鲝埥虒嗣褚鞔巳拢e孝悌以“奉天本”,勤勞作以“奉地本”,明教化以“奉人本”。這與《孝經》“夫孝,天之經,地之義,民之行”“夫孝,德之本,教之所由生”“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于孝”,具有異曲同工之妙。
除了在《春秋繁露》引用《孝經》,董仲舒還在元光元年(前 134)的對策中引用《孝經》原句:“故孔子曰:‘天地之性人為貴?!饔谔煨?,知自貴于物?!睅煿旁唬骸啊缎⒔洝份d孔子之言也。”(《漢書》卷五六《董仲舒?zhèn)鳌罚?/p>
綜上所述,董子既在《春秋繁露》中兩次明舉《孝經》文句,又多次暗引《孝經》思想,還處處對“孝悌”思想進行闡釋和提倡。可見他不僅對“孝道”作了哲學的闡明,而且對“孝道”的可行性、可能性和必要性進行了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揮,是“孝”學理論的具體應用者和提倡者。特別是他在對策中明確說“孔子曰‘天地之性人為貴’”,其非明于《孝經》不能至此精熟也。如果說陸賈是漢代引述《孝經》第一人的話,董仲舒就是漢代對《孝經》重要概念進行“現(xiàn)代解釋”的第一人;如果說陸賈對《孝經》尚是“暗中引用、明加闡發(fā)”的話,那么董仲舒則是在自己著作中明確稱舉《孝經》之名,并且用“陰陽五行”哲學將“孝道”推尊為“天經地義”的德行。
可見,《孝經》一書必然早于仲舒產生,故仲舒才會將其奉若神明,詳加闡釋。因此,說《孝經》系齊魯間陋儒所作,成于西漢后期,是非常不可靠的。清儒丁晏《孝經征文》廣泛采集《呂氏春秋》、陸賈《新語》、董仲舒《繁露》、司馬遷《史記》等先秦、兩漢文獻之引用《孝經》的資料,來證明《孝經》早出,其做法是可取的,其結論也是可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