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桃
摘要:高中物理題型較多,對學生能力方面的要求較高,尤其邏輯推理及抽象思維方面。所以,快速準確地解題是學生們應該具備的技能。學會解題技巧可以節(jié)省做題時間,提升應試能力,提高物理科成績。通過解題實踐,發(fā)現學生如果把建模思想應用于高中物理解題能起到很好的效果。所以在相應物理教學過程中,經過物理模型的構建實現對學生相應思維方式的正確培養(yǎng),促使學生在進行實戰(zhàn)訓練時能夠挖掘題目的本質含義,聯(lián)系已學知識,推進知識的遷移,進而簡化復雜的物理問題,快速完成解題過程。下面就高中物理解題中建模思想的具體應用策略進行探討。
關鍵詞:高中物理;解題過程;建模思想;應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建模解題方法就是利用建構模型的方法,嘗試解決高中物理實際問題。當學生遇到題目時,先通過已知的條件,提取信息進行抽象概括,后用模型的形式表現出來。然后老師做好引導,促使學生在高中物理問題解決過程中更好的應用到建模思想,先收集題干信息并弄清物理情境,再調出大腦儲存的與之相關的物理知識,這個環(huán)節(jié)需要指導學生建構起各個物理基礎知識點間的聯(lián)系,而不是孤立地、分散地運用物理基礎知識,然后再幫助學生梳理知識和構建知識網絡,也有利于學生找出用來解題的知識點,從而找到解題的思路?,F實生活的物體所發(fā)生的物理過程,大都很復雜,為了能把實際問題解決好,往往要忽略次要因素,抓住反映物體或過程的本質,然后處理要做到科學抽象化,進而實現物理模型的合理構建。常見的相應物理模型有:質點、點電荷、理想氣體、彈性碰撞等。教師在教學中,特別是高考備考之中,引導學生通過閱讀、觀察、理解,提煉出題目所給的信息和主要因素,對它們進行遷移、分析,建立適當的物理模型。具體的應用策略分析如下:
一、從已學的知識出發(fā),創(chuàng)設解題模型
物理知識來源于生活實際,并最終應用于生活。2019年全國Ⅰ高考18題涉及到物理知識在生產勞動和體育中的應用,考查的是運動規(guī)律,解題的關鍵是將一個具體的物理情境提煉成比較常見的物理模型。在接觸這類題目時,學生會先在腦海里搜索學過的相關物理知識,然后建立模型,在此基礎上來分析解題思路和方法,最終把問題解決。
例1 建筑工人經常進行磚塊搬運,也有徒手拋,磚塊拋到最高處時,樓上師傅能夠及時接住,進而用來砌墻,假如豎直向上拋出磚塊的速度是10m/s,上邊的師傅未能接住,g取10m/s2,可忽略空氣阻力,則[1]
A. 磚塊上升的最大高度10m
B. 經2s后磚塊回到出發(fā)點
C. 回到拋出點前0.5s時間內運動距離是3.75m
D. 在被拋出后,豎直向上升的過程中,做變減速直線運動
該題是將勻變速直線運動規(guī)律與生產勞動實踐結合命題,由公式可以得到上升的高度h=5m,選項A排除;由運動的對稱性可知,物體上升時間等于下降時間,全程時間,B選項正確;根據上升階段和下降階段距離的對稱性,磚塊回到出發(fā)點前0.5s時間內通過的距離與剛剛拋出0.5s的距離大小相等,,選項C正確;在整個過程中,磚塊離手時有豎直向上初速度,對應的加速度g是保持不變的,其方向是拋出速度的反方向,因此,磚塊做的運動是變減速直線運動屬于錯誤的。本題結合工人師傅拋磚塊這個實際情境來考查豎直上拋運動,將試題聯(lián)系生產實踐,把磚塊視為質點,將磚塊拋出后的運動抽象為豎直上拋運動,建立物理模型,抓住上升階段和下降階段的時間和位移的對稱性特點,結合運動公式進行求解,則計算過程會變得簡單很多。此外,在以排球比賽和乒乓球比賽為情境的命題中考查平拋運動,在以斯諾克比賽為情境的命題中考查牛頓力學、動量守恒定律、摩擦和碰撞等,在以鏈球比賽為情境的命題中考查圓周運動等等,都能將物理學科對應的核心素養(yǎng)“科學思維”體現出來。
二、以建模思想為引導,梳理解題思路
學生在采用建模思想解決高中物理問題時,應該在知識構建體系下梳理出解題思路,使得問題更加清楚明白,更容易建立規(guī)范化模型。
例2 A、B兩個球沿著同一直線進行運動,并且正碰,下圖為碰撞前后對應的位移-時間線,a、b分別是A、B兩球在進行碰前對應的位移-時間線,對應的c是兩球碰后共同的運動位移-時間圖線,若已知A球的質量為m=2kg,則下列結論正確的是[2]
A. A、B碰撞前的總動量為3kg·m/s
B. 碰撞前A對B施加的沖量大小為4N·s
C. A球碰撞后動量增加4kg·m/s
D. A、B組成的系統(tǒng)在碰撞過程中損失2J動能
該題是結合圖像對碰撞、動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等進行考查。利用x-t圖中直線的斜率物理意義,求出碰撞前后球A、球B運動的速度。由圖得到碰撞前A、B的速度分別為:和,碰后兩球一起共同的速度,根據動量守恒定律得:,得,A球對B球的沖量,碰前系統(tǒng)A、B的總動量,碰撞過程中系統(tǒng)損失的動能,選項BC正確。
根據已知的圖像獲得解題信息的這類題型是高考熱點題型,本題的分析計算采用數學方法和圖像的結合,通過兩球在同一直線運動的情境來構建碰撞模型,之后由兩球相互作用推理得到動量變化量的關系。學生遇到這類問題時,在仔細觀察和認真思考的基礎上找出題目中解決問題的關鍵,再根據建模思想建立模型,可以比較容易來解決問題。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學生在平常的解題訓練中,除了研究經典的物理試題外,還要主動尋找情境新穎的題目練習,并且要研究透徹。學生在遇到此類情境新穎的題目,不要害怕,對題目進行詳細研讀,對題目中相應情境進行深入剖析,研究其符合哪種高中物理模型,構建出物理模型,再選用對應的規(guī)律去處理問題。在高中物理解題中拿高分,死記硬背是不行的,需要對物理各種相應的解題模型吃透,關鍵是理解相應解題技巧及方法。因此,學生如果學會合理構建解題模型,不但可以提升解題的準確性,還能降低解題的難度,提高物理科的成績。
參考文獻
[1]杜志建 主編.試題調研 第1輯 物理[DB].烏魯木齊: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19.6:18.
[2]杜志建 主編.試題調研 第2輯 物理[DB].烏魯木齊: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19.7: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