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凡
摘要:兒童在剛剛啟蒙階段時,表現(xiàn)出懵懂無知、情緒外露的心理特點,課堂教學應該尊重兒童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教師在教學時,需注重尋找語文知識的活力,讓課堂不再變成想象力的“屠宰場”,通過去“成人化”,充滿活力,富含詩意的趣味教學喚起兒童內心深處的興趣,散發(fā)出濃郁的“童趣”的馨香。
關鍵詞:“童趣性”;低年級語文;語文知識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兒童是特別的,表現(xiàn)出活潑好動,自制力差的心理特點。當前的低語教學中,由于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往往會選擇枯燥無味、揠苗助長的教育方法。但本不該如此,基于兒童的特殊的心理特點,低語課堂教學應該增添一點“童趣”的味道,才能貼近兒童心理。
一、去“成人化”
筆者曾請教過一位教學成績非常優(yōu)異的語文教師請教“秘訣”,結果令我大跌眼鏡。比如基礎教學,每個生字組詞來來回回地抄寫,反反復復地訂正,孩子死記硬背后,再次默寫,讀記。如用“有時候……,有時候……”造句,全班都統(tǒng)一用同一個模板,“放學后,我有時候看書,有時候畫畫?!敝劣诳磮D寫話部分,統(tǒng)一格式,第一句話描寫景物,二到四句話描寫圖片里面的人物,最后來一個總結:今天真是有意思的一天。兒童的世界里如果充滿成人世界的競爭和傾軋,智慧催化出“老態(tài)龍鐘”的孩童。
1.尊重兒童的認知特點
兒童在不同的發(fā)展階段,對世界的認知都會慢慢地發(fā)生改變。教師應站在兒童的角度去看待世界,用兒童的思維去解決問題。在《植物媽媽有辦法》一課學習中,應該引導兒童靠自身理解,來分別找到蒲公英、蒼耳、豌豆傳播種子的辦法,培養(yǎng)兒童熱愛自然、觀察自然的興趣。
2.尊重兒童的內心情感
低語教學應以兒童為中心,聯(lián)系兒童的生活實際,以兒童的眼光解讀世界,引發(fā)兒童自身情感的共鳴。如在《我多想去看看》一文學習中,如果直接告知本文情感價值目標,那就會讓課堂變得索然無趣了。筆者與兒童一起“游覽”北京的八達嶺長城、天壇公園、天安門城樓,共同欣賞新疆的博格達峰、托木爾峰和天池景區(qū)后,讓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產生向往與喜愛之情。世界上最寶貴的就是“情”,有了“情”,才有了陽光雨露,生機勃勃。教師尊重兒童內心情感,用仁愛之心撥動學生的情感之弦,讓兒童的心靈春意融融。
二、充滿活力
語文的世界是無邊無際的廣闊天地,師生之間的互動也應該是活的。教師應該用自己的一顆有活力的心,用“活”的思想和“活”的方法,讓兒童在樂中學,學中樂,把語文和生活實際聯(lián)系起來。
1.情境法
筆者在給兒童上第一節(jié)語文課《小蝌蚪找媽媽》時,便引導孩子閉上眼睛,聆聽老師的語言,帶他們進入一個奇妙的世界?!八麄兛匆娨恢粸觚敂[動著四條腿在水里游,連忙追上去,叫著:‘媽媽,媽媽!’……”教師通過語言對情境栩栩如生地描繪來帶領學生進入整個的情境,一幕幕畫面猶如電影在兒童眼前放映,文字將不再枯燥乏味,仿佛一個個跳動的“精靈”陪伴著兒童。
2.編兒歌
在充滿活力的低語課堂中,自然少不了用編兒歌的辦法,把一些抽象的知識轉化成形象的概念。在《b p m f》的聲母學習時,兒童容易混淆“b”“p”兩個聲母,如果一直強調b像收音機,p是教材上男孩T恤上的字母,兒童沒辦法吸收知識。通過“右下半圓bbb,右上半圓ppp”的短短一句小兒歌,讓“b”“p”兩個聲母的形象印刻在兒童的腦袋里,兒童自己悟出來的知識,比“灌進去”的知識更有趣,更能推動兒童化身為吸取知識的“大海綿”。
3.做游戲
低語教學合理使用游戲化的教學手段會拉進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吸引兒童的學習注意力集中。如在《棉花姑娘》的學習中,在建立在兒童已經把文本吃透的情況下,筆者請學生分小組合作,演一演課文,在演繹中兒童體會到棉花姑娘求救動物醫(yī)生的急切,了解每位動物醫(yī)生的作用。做游戲的教學方法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活躍課堂,寓教于樂,讓低語課堂“趣”味橫生。
三、充滿詩意
基于兒童富于想像,熱愛童話的心理特點,低語教學應該編織一個充滿詩意的王國,不僅讓課堂教學像詩歌一樣美好,更如同詩歌那樣令兒童陶醉,激發(fā)兒童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1.詩意的語言表達
詩情畫意的低語課堂,離不開教師如詩如畫的教學語言的演繹,離不開教師營造意蘊深長的意境。例如在教學《梅花》這首古詩時,在課前,筆者播放了優(yōu)雅的古箏曲《梅花三弄》,這首樂曲歌頌了梅花的高潔雅致。筆者悄悄地走上講臺:“你們這些冒著寒風獨自盛開的梅花,北風呼呼地刮著你們的枝頭,吹到身上像刀割一樣疼,孤零零地屹立在風雪中。小梅花,你們害怕嗎?”這一個小問題,立馬在兒童的思維上劃了一道口子,兒童盡情地在課堂上表達自我感受。情感豐富的教師,用詩化的語言來拓寬兒童的眼界,調動學生強烈的表達欲望。
2.平等的心靈對話
教學的實質是師生的交流互動,詩意的趣味課堂,就是師生之間的心靈對話。首先,教師引導兒童進入文本,成為作者筆下的人物。如教授《我是什么》的時候,筆者引導兒童化身為文本中的“小水珠”,太陽一曬,水就變成汽,汽升到天空又變成云,在空中飄浮著。筆者笑著問“云朵”們:你們怎么根據(jù)氣象和早晚換衣服嗎?其次,教師應細心呵護兒童想象力的“翅膀”。在學習完《小壁虎借尾巴》后,有一個孩子睜著大大的眼睛,問:“老師,你剛剛說松鼠的尾巴從樹上跳下來時起緩沖的作用,那它的尾巴不就像一把小小的‘降落傘’嗎?”兒童的充滿“童趣”的表達,是教師用友好親切的交流敲醒的想象力,喚起了兒童內心深處某種情愫,不僅使課堂妙趣橫生,更增加了學生的文化底蘊。
如果將低語課堂比做一個小宇宙,那么去“成人化”,充滿活力,富含詩意的趣味教學就是璀璨的恒星。在小宇宙里,教師應博學多才,摒棄以自己的觀點凌駕于學生的思考的錯誤觀念,要根據(jù)兒童身心特點,巧用教學策略,激發(fā)兒童創(chuàng)造力。兒童在溢滿童趣的課堂浸潤,收獲的是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是生命力的蓬勃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奧]阿德勒.理解人性[M].汪洪瀾譯.北京:中國城市出版社,2012.
[2]余文森.論有效教學的三條“鐵律”[J].語文建設, 2009(2).
[3]邱光軍.兒童積極語用表達能力提升的生長型閱讀教學策略[J].江蘇教育,2019(10).
[4]許兵.在“活”的語文世界活教語文[J].江蘇教育研究,2020(6).
[5]楊舟.新課程背景下小語閱讀(課堂)教學中教師的“導”[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