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洋
摘要:英語語篇的教學,需要教師在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上進行針對性的分析和理解,從而應用適當?shù)慕虒W方法來開展,語篇教學的內容本身,與常規(guī)的英語詞匯和句式的教學相比存在較高的難度,就更需要采取適當?shù)姆椒ūWC教學的效率。
關鍵詞:小學階段;英語教學;小組合作學習;運用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隨著全球一體化趨勢的逐漸明顯,中國改革開放的力度逐漸加大,英語教學在教育領域中的地位日益提升。在實際課堂教學中,很多學生都面臨著英語語言環(huán)境缺乏等問題,對此,若要改變一些困境,逐步提升小學生的學習效率,廣大英語教師應積極探索有效的教學模式。從現(xiàn)實角度來看,小組合作模式是一個比較理想且可行的教學策略。所以,結合筆者積累的豐富實踐經驗,本文著重探討了在小學英語語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能力的策略。
一、語篇教學在小學英語中的重要性分析
(一)培養(yǎng)學生的宏觀思維與組織能力
語篇是將英語課程教學中的不同類型的元素融合在這一個載體中英語課程呈現(xiàn)形式。在具體的教學開展中,學生所面對的是一個整體的英語閱讀片段,這就意味著學生在學習和理解的過程中,需要具備綜合性的思維和宏觀上組織學習和理解英語知識和內容的方法。教師在以語篇教學為基礎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引導和講解,逐步培養(yǎng)學生對于整篇英語課文內容的學習能力和理解能力。
(二)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和習慣
在英語課程的教學中,小學階段的內容除了基礎的詞匯和語句的教學外,片段的閱讀或者說整篇文章的閱讀是小學英語教學中的一個關鍵環(huán)節(jié)。語篇教學,是將語篇閱讀能力這一基礎的閱讀能力作為一種獨立的英語學習能力進行培養(yǎng),且從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特征上分析,其實一個需要通過循序漸進的方式逐步培養(yǎng)形成的能力。教師可以通過在前期引導學生進行語篇教學與訓練,為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打好基礎,進一步發(fā)揮提升學生閱讀能力的作用。
二、在小學英語語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能力的策略
(一)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分組
對于合作學習的根本內容來說,其實是將全班學生科學、合理地分組,促使各小組成員一起參與課題活動。所以,合作學習模式的應用一定要在科學分組的基礎上進行,以便教師更全面地掌握各個班級學生的具體情況,促使教師針對性地制定詳細、完善的教學方案。在此期間,教師不但要關注學生的基礎水平,并且還需要關注學生的性格喜好、認知能力等。在思考分組的過程中,應該充分考慮特定小組內的互補性,這是非常重要的原則,也是小組合作學習之所以能發(fā)揮積極作用的關鍵所在。在具體分組的時候,需要將學習能力相近、個性特征相同、愛好擅長一致或相近的學生打散,分別分配到不同小組中。具體來說,在各個小組中,不僅有優(yōu)等生,也有中等生與差等生;不僅有活潑愛動的學生,也有穩(wěn)重內向的學生。即: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每一個小組最好都有一個組織能力較強的學生。這樣能比較充分地保障互補性原則的落實,以為學生在合作學習中獲得共同進步提供必要的前提條件。
(二)尊重并鼓勵學生互助共進
根據(jù)新課標的基本要求,一線教師務必要信任學生、尊重學生,增強學生的課堂主體意識及能力。從現(xiàn)實角度來看,在小學英語語篇教學中,應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則需要結合新課標的要求,為他們發(fā)揮學習主體作用提供良好條件。然而,不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英語基礎、學習能力等方面的情況千差萬別,如果只是簡單地把英語成績好的學生分為一組,將學習成績差的學生分為一組,可能會導致學習成績及英語能力的兩極分化。所以,小學英語教師在探索推進分組合作學習的時候,應該在遵循互補性原則的基礎上,鼓勵學生在合作學習中互相幫助。比如,在學習My family這一單元中的某個新單詞的時候,如果教師發(fā)現(xiàn)一個小組內的某位同學發(fā)音非常精確,可鼓勵他在合作學習中給大家做示范,并告訴大家是如何做到的,讓小組內的其他成員互相模仿,確保所有成員都能夠盡快掌握新單詞的發(fā)音。另外,在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還需要加強優(yōu)等生的帶頭責任意識,同時也要慧眼如炬,學會發(fā)現(xiàn)其他學生的優(yōu)點,比如部分學生雖然單詞記憶力及語法等方面的有所不足,但其個性外向,在口語方面的表現(xiàn)比較突出。所以要對其給予表揚與鼓勵,由此能夠激發(fā)他們的參與熱情。
(三)善用教學方法構建高效
課堂教學方法的運用,是語篇教學的質量和效率提升的一個核心路徑。在新課標的背景下,一些新的教學模式開始出現(xiàn)并普及應用。對于小學英語的語篇教學來講,教師可以結合具體的課程教學內容在教學方法上進行篩選應用,通過教學形式的豐富,促進教學效果的提升。例如,在小學英語課程My Friends的課程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利用這部分內與學生的日常生活聯(lián)系緊密的特點,鼓勵學生從個人的實際情況出發(fā),組織運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讓學生自愿組成小組并針對朋友的話題進行討論,并通過相互交流的方式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并輔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課文對應的語篇中所要表達的具體含義。這種緊密結合學生的日常生活并且給予學生充足的討論和思考空間的教學方式,不僅能夠通過輕松的教學氛圍的營造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能夠為學生搭建一個自主思考和學習的平臺,使得整體的教學效果得到顯著的提升。最后,這種自由討論的形式,也更容易滿足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需求。
三、結語
總之,小學英語教師應該充分發(fā)揮合作學習的積極作用,推動小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的不斷提升,做好合作學習的組織、引導和點撥工作,跟進落實評價工作,在推動學生英語學習能力不斷提升的同時,為他們的英語口語能力、合作能力、責任意識等方面素質的提升提供有利條件。
參考文獻
[1]董小麗.小學英語小組合作學習高效教學模式的探究[J].當代家庭教育,2020(23).
[2]陳田田.淺談小學英語教學中合作學習的運用[J].新課程導學,2014(06).
[3]李桂珍.小學英語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運用分析[J].新課程,2018(22).
[4]趙淵博.小學英語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運用體會[J].學苑教育,20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