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本修
(中共山東省委黨校[山東行政學(xué)院]??浚綎| 濟南 250021)
王陽明是明代著名的心學(xué)大師,四句教“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彰顯了陽明先生的心學(xué)思想,由此我們可以得知,善惡問題是陽明心學(xué)思想的重要內(nèi)容,陽明心學(xué)思想的終極目的在于通過道德修養(yǎng),提升人們的道德境界,培養(yǎng)人們的圣賢人格,從而達到“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的治世目的。本文將從道德修養(yǎng)的目標、基礎(chǔ)及方法等不同方面對于陽明先生的道德修養(yǎng)思想進行探索。
陽明先生的心學(xué)在一定意義上也是修身之學(xué),他講道德修養(yǎng)的目標是為了提升人的道德境界,培養(yǎng)人的圣賢人格。這是陽明先生作為宋明理學(xué)的代表人物對儒家道統(tǒng)的繼承與弘揚,但是與前儒相比,不論是對圣賢人格的理解還是圣賢人格的實現(xiàn)問題,陽明先生都有自己獨到的理解與主張。
據(jù)《年譜》記載:十有八年壬寅(1482年),先生11歲,寓京師?!皣L問塾師曰:‘何為第一等事?’塾師曰:‘惟讀書登第耳?!壬稍唬骸堑诳治礊榈谝坏仁拢蜃x書學(xué)圣賢耳?!?1)吳光、錢明、董平、姚延福編校:《王陽明全集》(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1001頁??梢?,陽明先生在少年時代便立志培養(yǎng)自己的圣賢人格。如果按照陽明先生自己的說法,立志就如結(jié)了“圣胎”,因為立志后便“能不忘乎此,久則自然心中凝聚,猶道家所謂結(jié)圣胎也”(2)吳光、錢明、董平、姚延福編校:《王陽明全集》(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10頁。。陽明先生少年時代的志存高遠對于他的一生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在一定的意義上可以說,他的一生都是圍繞著實現(xiàn)這一志向而不斷展開的。
湛若水在《陽明先生墓志銘》中對陽明先生的思想歷程進行了總結(jié),提出了“五溺”說:“初溺于任俠之習(xí);再溺于騎射之習(xí);三溺于辭章之習(xí);四溺于神仙之習(xí);五溺于佛氏之習(xí)。正德丙寅,始歸正于圣賢之學(xué)?!柮鞴踔鳌裎铩f,后主‘良知’之說;甘泉子一主‘隨處體認天理’之說,然皆圣賢宗旨也?!?3)②③④⑤⑥⑧⑨⑩ 吳光、錢明、董平、姚延福編校:《王陽明全集》(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1149、1001、1002、1162、1102、1102、1004、1004、1004頁。陽明先生年少之時,血氣方剛,性情豪邁,狂放不拘于俗。據(jù)《年譜》記載,1486年,陽明先生年方15歲,當(dāng)時盜賊蜂起,邊患疊生。少年陽明為了御敵,便私自出游居庸三關(guān)一月有余。在居庸關(guān),他到許多夷人部落察看地形,詢問情況,思考御邊之策;同時,他還跟隨胡人學(xué)習(xí)騎射,練習(xí)得頗為純熟,即使當(dāng)時的胡人也不敢輕視他。他還想把自己的心得寫成奏章,上報朝廷,被他的祖父阻止(4)②③④⑤⑥⑧⑨⑩ 吳光、錢明、董平、姚延福編校:《王陽明全集》(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1149、1001、1002、1162、1102、1102、1004、1004、1004頁。。可見,雖然年少之時溺于任俠與騎射,但也能彰顯陽明先生高遠之志,他要像古代圣賢一樣誓愿立下不朽功業(yè)。
陽明先生沿著儒家正途追求圣賢之路也不是一帆風(fēng)順的,可以說是嘔心瀝血。這里主要通過以下幾件事來分析其心路歷程:
第一,1489年,始慕圣學(xué)。1488年,陽明先生17歲時到江西迎娶了夫人諸氏。1489年12月,陽明先生攜夫人諸氏歸余姚老家,在船至廣信時,陽明先生拜謁了婁諒婁一齋。這次會見對于陽明先生的思想有著極其深遠的影響,使陽明先生的高遠志向找到了正確的方向。因為陽明先生從婁諒處真正地意識到“圣人必可學(xué)而至”,并且認為格物之學(xué)乃是入圣之正途(5)②③④⑤⑥⑧⑨⑩ 吳光、錢明、董平、姚延福編校:《王陽明全集》(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1149、1001、1002、1162、1102、1102、1004、1004、1004頁。。這一事件在《年譜》上有記載,同時也可在黃綰的《陽明先生行狀》一文中得到佐證:“年十七,至江西,成婚于外舅養(yǎng)和諸公官舍。明年,還廣信,謁一齋婁先生。異其質(zhì),語以所當(dāng)學(xué),而又期以圣人,為可學(xué)而至,遂深契之。”(6)②③④⑤⑥⑧⑨⑩ 吳光、錢明、董平、姚延福編校:《王陽明全集》(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1149、1001、1002、1162、1102、1102、1004、1004、1004頁。正是在婁諒的影響下,陽明先生回余姚后便像換了一個人一樣,一改原來的狂放戲謔之風(fēng),變得“端坐省言”,陽明先生真正地以為“吾昔放逸,今知過矣”。因此陽明先生白天隨著兄弟們學(xué)習(xí)私塾課業(yè),夜晚則搜取諸經(jīng)子史讀之,常常通宵達旦,希望通過學(xué)而至圣(7)②③④⑤⑥⑧⑨⑩ 吳光、錢明、董平、姚延福編校:《王陽明全集》(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1149、1001、1002、1162、1102、1102、1004、1004、1004頁。。
第二,1492年,格竹事件。據(jù)《年譜》記載,孝宗弘治五年(1492),先生21歲。“是年為宋儒格物之學(xué)。先生始侍龍山公于京師,遍求考亭遺書讀之。一日思先儒謂‘眾物必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涵至理’,官署中多竹,即取竹格之;沉思其理不得,遂遇疾。先生自委圣賢有分,乃隨世就辭章之學(xué)。”(8)②③④⑤⑥⑧⑨⑩ 吳光、錢明、董平、姚延福編校:《王陽明全集》(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1149、1001、1002、1162、1102、1102、1004、1004、1004頁。這一事件在《傳習(xí)錄》中記載得更為詳細些。陽明先生曾說:“眾人只說格物要依晦翁,何曾把他的說去用?我著實曾用。初年與錢友同論做圣賢要格天下之物,如今安得這等大的力量?因指亭前竹子,令去格看。錢子早夜去窮竹子的道理,竭其心思,至于三日,便致勞神成疾。當(dāng)初說他這是精力不足,某因自去窮格。早夜不得其理,到七日,亦以勞思致疾。遂相與嘆圣賢是做不得的,無他大力量去格物了?!?9)吳光、錢明、董平、姚延福編校:《王陽明全集》(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104頁。從陽明先生思想的發(fā)展過程來看,格竹事件雖具偶然性,但其背后也有其必然因素。青年時期的陽明先生拜謁婁諒后便想依靠朱子理學(xué)之路實現(xiàn)自己學(xué)以至圣的理想,而格物致知則是學(xué)以至圣的第一步,也是道德修養(yǎng)的邏輯起點。陽明先生在遍讀朱子之書后,去格亭前竹子,以揭示其內(nèi)涵至理,也不足為奇。但是,格竹行為的失敗致使陽明先生心生困惑,甚至動搖了學(xué)以至圣的志向,認為自己沒有格物能力,沒有學(xué)成圣賢的可能,進而導(dǎo)致陽明先生暫時偏離了儒學(xué)正道,從而沉溺于辭章與佛老之學(xué)。
格竹事件對于陽明先生是個沉重的打擊,再加上科舉落第,陽明先生便偏離了儒學(xué),學(xué)習(xí)兵法、追逐佛老,1501年曾到九華山求道,1502年曾筑室陽明洞,研習(xí)道家導(dǎo)引之術(shù),甚至練就先知之明。據(jù)《年譜》記載:“一日坐洞中,友人王思輿等四人來訪,方出五云門,先生即命仆迎之,且歷語其來跡。仆遇諸途,與語良合。眾驚異,以為得道。”(10)②③④⑤⑥⑧⑨⑩ 吳光、錢明、董平、姚延福編校:《王陽明全集》(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1149、1001、1002、1162、1102、1102、1004、1004、1004頁。但是,陽明先生卻“漸悟仙、釋二氏之非”(11)②③④⑤⑥⑧⑨⑩ 吳光、錢明、董平、姚延福編校:《王陽明全集》(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1149、1001、1002、1162、1102、1102、1004、1004、1004頁。,因為陽明先生靜坐久后,曾想離世遠去,但是心中就是放不下祖母和父親,因此總是猶豫不決。然而,忽然一天有所感悟:“此念生于孩提。此念可去,是斷滅種性矣!”(12)②③④⑤⑥⑧⑨⑩ 吳光、錢明、董平、姚延福編校:《王陽明全集》(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1149、1001、1002、1162、1102、1102、1004、1004、1004頁。人愛其親,發(fā)于孩提時代,這是人之為仁的出發(fā)點,也是儒家修身在現(xiàn)世實踐中的實際落腳點,舍棄此念,則會滅族斷種,還何談修身達圣呢?感悟至此,自然會認識到佛老之非。陽明先生在《贈陽伯》的詩中感嘆曰:“陽伯即伯陽,伯陽竟安在?大道即人心,萬古未嘗改。長生在求仁,金丹非外待??娨尤?,于今吾始悔!”(13)吳光、錢明、董平、姚延福編校:《王陽明全集》(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566頁。這首詩也體現(xiàn)了陽明先生與佛老的決裂,從而重新轉(zhuǎn)歸儒家正途。
第三,1508年,龍場悟道。1505年,陽明先生與湛若水“一見定交,共以倡明圣學(xué)為事”(14)③ 吳光、錢明、董平、姚延福編校:《王陽明全集》(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1005、1007頁。。1506年,受宦官劉瑾迫害,下了詔獄,廷杖四十,貶謫為龍場驛驛丞。1508年春,陽明先生經(jīng)過千辛萬苦到達龍場。龍場在貴州西北萬山叢棘中,蛇虺魍魎,盅毒瘴痢,當(dāng)?shù)鼐幼≌叨嗍巧贁?shù)民族,語言不通,可通語言者,皆是從中原之地過去的亡命之徒。陽明先生歷盡艱辛,亦不免心灰意冷,自己制造了一尊石棺,日夜端居其中,澄默靜一,心中常念:“圣人處此,更有何道?”忽然“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寤寐中若有人語之者,不覺呼躍,從者皆驚。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誤也”(15)③ 吳光、錢明、董平、姚延福編校:《王陽明全集》(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1005、1007頁。。至此,陽明先生學(xué)以至圣的理想不僅遵循了正確的方向,而且找到了實現(xiàn)理想的獨特的實現(xiàn)路徑。
道德修養(yǎng)的目的在于成就人們的圣賢人格。但是何謂圣人?這一問題常常被人們認為具有自明性而被忽略。而當(dāng)我們仔細思考這一問題時,便發(fā)現(xiàn)不同時代甚至同一時代不同人們的理解是不同的。孟子曾講“人皆可以為堯舜”(16)《孟子·告子下》。,荀子也曾說“涂之人可以為禹”(17)《荀子·性惡》。,意思都是說,對于一般人而言圣人可以學(xué)而至也。孟子沒有說“人皆可以為圣”,荀子也沒有說“涂之人可以為圣”,但是毫無疑問,這里的堯舜禹就是圣人之意,古人心目中的圣人就是堯舜禹文武周公,就算孔子也不敢自稱圣人,“若圣與仁,則吾豈敢?”(18)⑦ 《論語·述而》。所以他說:“圣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斯可矣。”(19)⑦ 《論語·述而》。這里也可以看出圣人觀的兩個基本特點:一是崇古;二是具體。我們常把圣人歸于上古時代,因此近代以來甚至中古以降被世人公認的圣人少之又少;同時我們也常用具體的人物形象指稱圣人,因此何謂圣人的問題常以自明性為由而被忽略。
但是陽明先生對于何謂圣人的問題進行了思考,并給出了自己的答案。圣(聖)是一個形聲字。從甲骨文字形看,從耳,呈聲,左邊是耳朵,右邊是口字,既善用耳,又會用口,本義是通達事理。因此《說文解字》也說:“圣,通也。”段玉裁注:“凡一事精通,亦得謂之圣”(20)《說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592頁。?!吨芏Y·地官司徒》中曾說:“以鄉(xiāng)三物教萬民,而賓興之,一曰六德:知、仁、圣、義、忠、和?!编嵭⒃唬骸笆ィǘ戎??!笨梢?,圣,最初之意更多地表示聰明與智慧。因此,在早期,智慧與才能,甚至是不朽的功業(yè)是圣人的必要條件。孟子曾說:“仁且智,夫子既圣矣!”(21)《孟子·公孫丑上》。仁是德性方面的要求,而智則是指知性方面的要求。荀子也曾說:“修百王之法,若辨白黑;應(yīng)當(dāng)時之變,若數(shù)一二;行禮要節(jié)而安之,若生四枝;要時立功之巧,若詔四時;平正和民之善,億萬之眾而搏若一人:如是,則可謂圣人矣?!?22)《荀子·儒效》??梢?,遠古時期的圣人通常要具備三個方面的特點:一是德性圓滿;二是智慧超群;三是豐功偉績。如此看來,圣人不僅是盡善盡美的仁者、無所不能的智者,而且還是德治教化的王者。換言之,圣人之所以為圣人,就在于他既要尊德性,又要道問學(xué),還要輔相天地之化育。
在現(xiàn)實生活中,仁者、智者與王者的三位一體何其難也,就是按朱子道學(xué)的“格致誠正”之路徑也足以耗費人的畢生精力,因此在現(xiàn)實生活中出現(xiàn)了各種各樣的假道學(xué)。王陽明先生對這種社會現(xiàn)象以及完人模式的圣人觀進行了批評。陽明先生說:“后世不知作圣之本是純乎天理,卻專去知識才能上求圣人。以為圣人無所不知,無所不能,我須是將圣人許多知識才能逐一理會始得。故不務(wù)去天理上著工夫,徒弊精竭力,從冊子上鉆研,名物上考索,形跡上比擬,知識愈廣而人欲愈滋,才力愈多而天理愈蔽?!?23)②③④⑤⑥ 吳光、錢明、董平、姚延福編校:《王陽明全集》(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25、47、49、24—25、219、18頁。在《答顧東橋書》中,陽明先生又說:“夫‘拔本塞源’之論不明于天下,則天下之學(xué)圣人者將日繁日難,斯人淪于禽獸夷狄,而猶自以為圣人之學(xué);吾之說雖或暫明于一時,終將凍解于西而冰堅于東,霧釋于前而云嗡于后,呶呶焉危困以死,而卒無救于天下之分毫也已!”(24)②③④⑤⑥ 吳光、錢明、董平、姚延福編校:《王陽明全集》(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25、47、49、24—25、219、18頁。陽明先生認為,為圣應(yīng)當(dāng)內(nèi)求于心,而不應(yīng)當(dāng)外求于物;于外物上求理、求知、求才犯了方向性錯誤,更容易導(dǎo)致迷失本心,背離圣學(xué)之道,最終只是滿足個人私欲而已?!坝浾b之廣,適以長其敖也;知識之多,適以行其惡也;聞見之博,適以肆其辨也;辭章之富,適以飾其偽也。是以皋、夔、稷、契(皆古之賢人引者)所不能兼之事,而今之初學(xué)小生皆欲通其說,究其術(shù)。其稱名僭號,未嘗不曰‘吾欲以共成天下之務(wù)’,而其誠心實意之所在,以為不如是則無以濟其私而滿其欲也”(25)②③④⑤⑥ 吳光、錢明、董平、姚延福編校:《王陽明全集》(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25、47、49、24—25、219、18頁。。
陽明先生依據(jù)自身的心學(xué)立場,明確了圣人的唯一本質(zhì),就是德性圓滿,而不必再以知性與事功為必要條件。據(jù)《傳習(xí)錄》記載:“希淵問:‘圣人可學(xué)而至,然伯夷、伊尹于孔子才力終不同,其同謂之圣者安在? ’先生曰:‘圣人之所以為圣,只是其心純乎天理,而無人欲之雜。猶精金之所以為精,但以其成色足而無銅鉛之雜也。人到純乎天理方是圣,金到足色方是精。然圣人之才力,亦是大小不同,猶金之分兩有輕重。堯、舜猶萬鎰,文王、孔子猶九千鎰,禹、湯、武王猶七八千鎰,伯夷、伊尹猶四五千鎰。才力不同而純乎天理則同,皆可謂之圣人。猶分兩雖不同,而足色則同,皆可謂之精金。以五千鎰?wù)叨胗谌f鎰之中,其足色同也;以夷、尹而廁之堯、孔之間,其純乎天理同也。蓋所以為精金者,在足色而不在分兩;所以為圣者,在純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雖凡人而肯為學(xué),使此心純乎天理,則亦可為圣人;猶一兩之金比之萬鎰,分兩雖懸絕,而其到足色處可以無愧。故曰‘人皆可以為堯舜’者以此?!?26)②③④⑤⑥ 吳光、錢明、董平、姚延福編校:《王陽明全集》(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25、47、49、24—25、219、18頁。這里,陽明先生把圣人比喻為精金。正如金在于足色而不在于分量,圣人在于德性而不在于“才力”。這里的“才力”不是指社會地位,而是指智慧與能力。陽明先生明確提出圣人之所以為圣人,只是因為其心純乎天理,而無人欲之雜。在《示弟立志說》中,陽明先生表達得更為清楚:“圣人之所以為圣人,惟以其心之純乎天理而無人欲,則我之欲為圣人,亦惟在于此心之純乎天理而無人欲耳。”(27)②③④⑤⑥ 吳光、錢明、董平、姚延福編校:《王陽明全集》(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25、47、49、24—25、219、18頁。陽明先生這里就把才能與事功徹底排除在圣人概念之外,而只剩下唯一的德性因素。
從一般理論而言,我們可以說精金不僅在于分量,更在于足色。分量體現(xiàn)精金量的規(guī)定性,而足色體現(xiàn)精金質(zhì)的規(guī)定性,兩者的結(jié)合更能全面反映精金的規(guī)定性。同樣我們可以說圣人不僅在于其才能,更在于其德性。這樣把德性圓滿視為圣人的本質(zhì)規(guī)定而不是唯一規(guī)定,更具有理論上的自足性。當(dāng)然,我們不能站在現(xiàn)代立場上苛求陽明先生。況且,陽明先生的圣人概念在理論上具有心學(xué)邏輯的必然性,在實踐上也具有糾時代之偏頗的歷史必然性。其一,朱熹認為,世間萬物,一草一木,皆涵其理。循其物,窮其理,是修身的邏輯起點,也是學(xué)以至圣的基礎(chǔ)。陽明先生經(jīng)過龍場悟道,深切地體會到向外求理是錯誤的,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反求諸己,直抵本心,其必然結(jié)果自然會是求得本心純潔,天理流行。陽明先生常以鏡比心,圣人之心如明鏡,常人之心如昏鏡。而朱子的格物之學(xué)就像是用鏡子照物,只在照上用功,而不知鏡子尚昏,何以能照?而陽明先生心學(xué)則如磨鏡而使之明亮,是在磨上用功,鏡子明亮后自然能照萬物(28)②③④⑤⑥ 吳光、錢明、董平、姚延福編校:《王陽明全集》(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25、47、49、24—25、219、18頁。。其二,正因為朱子格物之學(xué)用功用錯了方向,才導(dǎo)致了諸多流弊。比如,“今為吾所謂格物之學(xué)者,尚多流于口耳。況為口耳之學(xué)者,能反于此乎?天理人欲,其精微必時時用力省察克治,方日漸有見。如今一說話之間,雖只講天理,不知心中倏忽之間已有多少私欲。蓋有竊發(fā)而不知者,雖用力察之,尚不易見,況徒口講而可得盡知乎?今只管講天理來頓放著不循,講人欲來頓放著不去,豈格物致知之學(xué)?”(29)吳光、錢明、董平、姚延福編校:《王陽明全集》(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22頁??谡?,說也;耳者,聽也??诙畬W(xué)過口過耳不過心,也曾被荀子稱為“小人之學(xué)”:“君子之學(xué)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體,形乎動靜。端而言,蠕而動,一可以為法則。小人之學(xué)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間,則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軀哉!古之學(xué)者為己,今之學(xué)者為人。君子之學(xué)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學(xué)也,以為禽犢?!?30)《荀子·勸學(xué)》。如此看來,當(dāng)時遵循朱子之學(xué)者也導(dǎo)致了知而不行、學(xué)而不圣、道問學(xué)而不尊德性的諸多假道學(xué)現(xiàn)象,陽明先生的“其心純乎天理”的圣人觀正是為了糾正時代流弊而提出的應(yīng)時思想。
道德修養(yǎng)的目的在于成就人們的圣賢人格。孟子曾講“人皆可以為堯舜”(31)《孟子·告子下》。,荀子也曾說“涂之人可以為禹”(32)《荀子·性惡》。,那么道德修養(yǎng)的根據(jù)是什么?人何以能夠成為圣賢?先儒們對于這一問題進行了廣泛的討論,并形成了各種各樣的思想觀點。孟子從性善論角度給出了“人皆可以為堯舜”的理由,荀子則從性惡論的角度給出了“涂之人可以為禹”的根據(jù)。不論是孟子的性善論還是荀子的性惡論,原始儒家都是從人性論的角度來揭示道德修養(yǎng)的理由與根據(jù),或者說,傳統(tǒng)人性論構(gòu)成了道德修養(yǎng)的理論基礎(chǔ)。王陽明先生不僅繼承了先儒們的人性論或心性論的思想,而且弘揚了這種思維模式,從而形成了自己的心性理論,并構(gòu)成了自己道德修養(yǎng)思想的理論基礎(chǔ)。
傳統(tǒng)儒家雖然強調(diào)圣人可學(xué)而至,但是對于一般人而言,由凡入圣之路可謂可望而不可及也,凡圣之間猶有萬仞高墻相隔,一般人最多能夠近而觀之,翻越過去,超凡及圣,只能是美好的愿望?!墩撜Z》中記載了顏淵與子貢對于他們老師孔子的敬仰之情。顏淵是孔子的得意門生,很受孔子賞識,可惜英年早逝。顏淵死后,孔子極其悲痛,并發(fā)出“天喪予!天喪予!”(33)《論語·先進》。的感嘆。顏淵在世時對于孔子思想有深刻理解,即便如此,顏淵仍然感覺其師孔子學(xué)問高深不可測,弟子只有望其項背,而難以企及。顏淵曾感嘆說:“仰之彌高,鉆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34)《論語·子罕》。子貢則把孔子之學(xué)比作數(shù)仞高墻,一般人難窺其中宗廟之美;同時把孔子比作日月,不可企及,更難以逾越?!墩撜Z》記載:“叔孫武叔語大夫于朝曰:‘子貢賢于仲尼?!臃安愿孀迂?,子貢曰:‘譬之宮墻,賜之墻也及肩,窺見室家之好;夫子之墻數(shù)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門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叔孫武叔毀仲尼,子貢曰:‘無以為也,仲尼不可毀也。他人之賢者,丘陵也,猶可逾也;仲尼,日月也,無得而逾焉。人雖欲自絕,其何傷于日月乎?多見其不知量也?!?35)《論語·子張》??鬃颖缓笫雷馂槿f世師表,但在當(dāng)時孔子自己并不敢自稱圣人,或許這并不僅僅是謙虛,因為在孔子心中,只有堯舜禹文武周公才是圣人,孔子一生以周公為榜樣,與他們相比,孔子也感覺不可企及。同樣,顏淵、子貢作為孔子非常出色的弟子,面對孔子,仍然感覺難以企及,甚至難以望其項背,更何況一般人呢?
王陽明先生抹平了圣凡之間的距離,也剝掉了籠罩在圣人身上神秘的光環(huán)。圣人不再是脫離一般人的遠遠高高在上的難以企及的神秘偶像,而是存在于現(xiàn)實生活之中的一般百姓,只要你愿意,就完全有可能成為圣賢,因為圣凡一體,滿街皆圣。據(jù)《傳習(xí)錄》記載:“先生鍛煉人處,一言之下,感人最深。一日,王汝止出游歸,先生問曰:‘游何見?’對曰:‘見滿街人都是圣人。’先生曰:‘你看滿街人是圣人,滿街人到看你是圣人在?!忠蝗?,董蘿石出游而歸,見先生曰:‘今日見一異事?!壬唬骸萎?’對曰:‘見 滿街人都是圣人?!壬唬骸艘喑J露?,何足為異?’”(36)②③④⑤ 吳光、錢明、董平、姚延福編校:《王陽明全集》(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102、102、43、43、97頁。
由這段資料我們可知以下幾點:第一,最先提出“滿街人都是圣人”命題的不是王陽明,而是他的弟子王汝止。第二,陽明先生贊同“滿街人都是圣人”這一命題。第三,這一命題從結(jié)構(gòu)上主要由主詞(滿街人)、系詞(都是)與賓詞(圣人)組成。其中,“滿街人”不是特指某人或某類人,而是泛指在街上居住或行走的一般人,就是荀子所說的“涂之人”,用現(xiàn)代語言來說就是百姓或群眾;“圣人”則有特定的內(nèi)涵,正如前文所述,圣人是指心體純乎天理之人。那么,“滿街人”與“圣人”之間的關(guān)系不是現(xiàn)實上的等同關(guān)系,而是包含與被包含的關(guān)系,也就是說“圣人”屬于或來自于“滿街人”,“滿街人”包含“圣人”,或者說,“滿街人”有的是“圣人”,有的則不是“圣人”??傊?,“滿街人”與“圣人”之間用“都是”來連接,并不是兩者實際關(guān)系的準確表達。因此這一命題的實際含義應(yīng)當(dāng)是:滿街人都可能是圣人或者滿街人都潛在是圣人。這符合陽明先生的思想,因此他贊同這一命題。陽明先生曾說:“‘惟天下至圣,為能聰明睿智’,舊看何等玄妙,今看本原是人人自有的。耳原是聰,目原是明,心思原是睿智,圣人只是一能之爾。能處正是良知,眾人不能,只是個不致,何等明白簡易!”(37)②③④⑤ 吳光、錢明、董平、姚延福編校:《王陽明全集》(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102、102、43、43、97頁。聰明睿智,原來認為只是圣人如此,現(xiàn)在看來,人人耳聰目明、心思睿智。陽明先生還說:“良知良能,愚夫愚婦與圣人同?!?38)②③④⑤ 吳光、錢明、董平、姚延福編校:《王陽明全集》(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102、102、43、43、97頁。
陽明先生圣凡一體思想拉近了圣人與凡人之間的距離,使由凡入圣變得更加簡易,使道德修養(yǎng)具有了更加現(xiàn)實的可能性。但是陽明先生并沒有否認道德修養(yǎng)的必要性,雖然圣凡一體,但是圣凡有著重要區(qū)別,每一個人都需要通過道德修養(yǎng)由凡入圣。正如上文所述,圣凡相通之處在于都有良知良能,“但惟圣人能致其良知,而愚夫愚婦不能致,此圣愚之所由分也。”(39)②③④⑤ 吳光、錢明、董平、姚延福編校:《王陽明全集》(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102、102、43、43、97頁。陽明先生曾以云日比喻圣愚之別:“圣人之知如青天之日,賢人如浮云天日,愚人如陰霾天日,雖有昏明不同,其能辨黑白則一。雖昏黑夜里,亦影影見得黑白,就是日之余光未盡處;困學(xué)功夫,亦只從這點明處精察去耳!”(40)②③④⑤ 吳光、錢明、董平、姚延福編校:《王陽明全集》(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102、102、43、43、97頁。良知如日,欲望如云,雖然圣賢愚皆有良知,但是圣人如青天白日,賢人則如浮云天日,愚人則如陰云遮日。因此,賢愚不僅具有道德修養(yǎng)之可能,而且具有道德修養(yǎng)之必要。
格物致知是傳統(tǒng)儒家道德修養(yǎng)的邏輯起點,是為學(xué)之始、入圣之基,對于格物致知的不同理解直接影響著道德修養(yǎng)的方向與路徑。朱熹在對格物致知作解釋時說:“所謂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蓋人心之靈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窮,故其知有不盡也。是以大學(xué)始教,必使學(xué)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窮之,以求至乎其極。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貫通焉,則眾物之表里精粗無不到,吾心之全體大用無不明矣。此謂物格,此謂知之至也?!?41)⑦⑧ 朱熹:《四書集注》,長沙:岳麓書社,1987年版,第11、6、6頁。朱熹說“格,至也。物,猶事也”(42)⑦⑧ 朱熹:《四書集注》,長沙:岳麓書社,1987年版,第11、6、6頁。,物就是指世間的萬事萬物,一方面指山川草木、鳥獸魚蟲等自然物,另一方面也包含諸如孝悌、仁義、忠信等社會人倫事物。格物,就是即物、窮理、至極,其中窮理是核心,即物是方法,至極是要求。朱子認為,一草一木皆涵其理,理與物相對,是物得以存在與變化的根據(jù)與理由。朱熹說“致 ,推極也。知,猶識也”(43)⑦⑧ 朱熹:《四書集注》,長沙:岳麓書社,1987年版,第11、6、6頁。,知,一方面指自然知識,另一方面也包括道德倫理知識;致知,就是把知識向外推向至極??傊?,朱熹的格物致知之說重視外部事物的考察與知識的擴展。
陽明先生對于朱熹的格物致知之學(xué)提出了批評并進行了創(chuàng)新性解釋。貴州龍場悟道,使陽明先生深切認識到:向心外求理是錯誤的,圣人之道,吾性自足。陽明先生在批評朱熹“心”“理”二分時曾說:“朱子所謂‘格物’云者,在即物而窮其理也。即物窮理,是就事事物物上求其所謂定理者也,是以吾心而求理于事事物物之中,析‘心’與‘理’而為二矣。夫求理于事事物物者,如求孝之理于其親之謂也。求孝之理于其親,則孝之理其果在于吾之心邪?抑果在于親之身邪?假而果在于親之身,則親沒之后,吾心遂無孝之理歟?見孺子之入井,必有惻隱之理,是惻隱之理果在于孺子之身歟?抑在于吾心之良知歟?其或不可以從之于井歟?其或可以手而援之歟?是皆所謂理也,是果在于孺子之身歟?抑果出于吾心之良知歟?以是例之,萬事萬物之理,莫不皆然。是可以知析心與理為二之非矣?!?44)④⑤⑥⑧ 吳光、錢明、董平、姚延福編校:《王陽明全集》(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39、5、5、5—6、236頁。王陽明在《詠良知四首示諸生》詩中云:“人人自有定盤針,萬化根源總在心。卻笑從前顛倒見,枝枝葉葉外頭尋?!?45)③ 吳光、錢明、董平、姚延福編校:《王陽明全集》(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653頁?!妒局T生三首》詩中也寫道:“爾身各各自天真,不用求人更問人。但致良知成德業(yè),謾從故紙費精神?!巳擞新吠搁L安,坦坦平平一直看。盡道圣賢須有秘,翻嫌易簡卻求難?!?46)③ 吳光、錢明、董平、姚延福編校:《王陽明全集》(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653頁。詩歌中表達了陽明先生對于原來向外尋理、棄易就難的追悔,同時也表達了找到了道德修養(yǎng)正確方向與路徑的快樂。這一正確路徑就是反求諸己,直達本心。
在陽明先生看來,“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發(fā)便是意,意之本體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47)④⑤⑥⑧ 吳光、錢明、董平、姚延福編校:《王陽明全集》(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39、5、5、5—6、236頁。。朱熹雖然釋物為事,但在朱熹看來物更多是指客觀世界存在的萬事萬物,而陽明先生則徹底地從心上釋物,認為物是意之所指,“如意在于事親,即事親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君,即事君便是一物;意在于仁民愛物,即仁民愛物便是一物;意在于視聽言動,即視聽言動便是一物”(48)④⑤⑥⑧ 吳光、錢明、董平、姚延福編校:《王陽明全集》(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39、5、5、5—6、236頁。。所以,陽明先生認為物不能離開心體而獨立存在,心外無物,心即物。同時,陽明先生對“格物”之“格”的含義也進行了創(chuàng)新性解釋。他說:“‘格物’如《孟子》‘大人格君心’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體之正。但意念所在,即要去其不正以全其正,即無時無處不是存天理,即是窮理?!?49)④⑤⑥⑧ 吳光、錢明、董平、姚延福編校:《王陽明全集》(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39、5、5、5—6、236頁。這樣,陽明先生把格物就理解為在事事物物中正其不正之心以全其正,使格物與正心成為一件事,改變了道德修養(yǎng)向外用功的方向,從而使人們在道德修養(yǎng)中反求諸己,發(fā)明本心。
劉宗周在《重刻王陽明先生傳習(xí)錄序》一文中說:“良知之教,如日中天?!壬乇境獭⒅熘f,而求之以直接孔、孟之傳,曰‘致良知’,可謂良工苦心。自此人皆知吾之心即圣人之心,吾心之知則圣人之無不知,而作圣之功初非有加于此心、此知之毫末也。則先生恢復(fù)本心之功,豈在孟子道性善后歟?”(50)吳光、錢明、董平、姚延福編校:《王陽明全集》(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1335頁。對于陽明先生來說,良知之教來之不易,可以說是在嘔心瀝血、千死萬難中得來的。陽明先生晚年專門講良知之學(xué),就在于致良知是人們進行道德修養(yǎng)、成其圣賢人格的不二法門。“心之良知是謂圣。圣人之學(xué),惟是致此良知而已。自然而致之者,圣人也;勉然而致之者,賢人也;自蔽自昧而不肯致之者,愚不肖者也。愚不肖者,雖其蔽昧之極,良知又未嘗不存也。茍能致之,即與圣人無異矣。此良知所以為圣愚之同具,而人皆可以為堯舜者,以此也。是故致良知之外無學(xué)矣”⑧。“良知是美好生活不可或缺的”(51)龔天平、孟醒:《社會偏好與美好生活》,《湖南師范大學(xué)社會科學(xué)學(xué)報》2021年第3期。,最關(guān)鍵的是人們能否致其良知?如果良知發(fā)生處沒有任何私意障礙,即所謂“充其惻隱之心,而仁不可勝用矣”,那便是其心純乎天理,就是致其良知,就是圣人。而通常凡人不能沒有私意障礙,總會受制于各種各樣的私欲,從而使自己的良知遮蔽,心體不明,因此才須致其良知。
王陽明先生文治武功,千古流芳;道德修養(yǎng),百世師表。其“此心光明,亦復(fù)何言”(52)②③ 吳光、錢明、董平、姚延福編校:《王陽明全集》(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1279、1314、1279頁。的臨終遺言足以使他彪炳史冊、比肩先圣。錢德洪在《續(xù)刻傳習(xí)錄序》中曾說:“其為道也,由一身以至家國天下,由初學(xué)以至圣人;徹上徹下,通物通我,無不俱足。”(53)②③ 吳光、錢明、董平、姚延福編校:《王陽明全集》(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1279、1314、1279頁。黃宗羲在《文成王陽明先生守仁傳》也曾對他晚年境界進行了描述,稱陽明先生晚年“所操益熟,所得益化,時時知是知非,時時無是無非,開口即得本心,更無假借湊泊,如赤日當(dāng)空而萬象畢照”(54)②③ 吳光、錢明、董平、姚延福編校:《王陽明全集》(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1279、1314、1279頁。。陽明先生的德性圣境也不是生而有之,而是畢生修煉的結(jié)果,在此我們將主要從省察克治、事上磨練與知行合一等方面揭示其道德修養(yǎng)的路徑與方法。
陽明先生曾有一句名言:“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辟\者,寇也。心中賊,陽明先生也稱心腹之寇,其實質(zhì)就是人欲。朱熹認為,人欲不必聲色貨利之娛、宮室觀游之侈也,即便是心失其正,也是人欲。陽明先生說:“欲也者,非必聲色貨利外誘也,有心之私皆欲也?!?55)⑥⑦ 吳光、錢明、董平、姚延福編校:《王陽明全集》(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155、14、131—132頁。人欲人皆有之,那么人欲來自哪里呢?朱熹在《中庸章句序》中曾說:“蓋自上古圣神繼天立極,而道統(tǒng)之傳有自來矣。其見于經(jīng),則‘允執(zhí)厥中’者,堯之所以授舜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zhí)厥中’者,舜之所以授禹也?!w嘗論之:心之虛靈知覺,一而已矣。而以為有人心、道心之異者,則以其或生于形氣之私,或原于性命之正,而所以為知覺者不同;是以或危殆而不安,或微妙而難見耳。然人莫不有是形,故雖上智不能無人心;亦莫不有是性,故雖下愚不能無道心。二者雜于方寸之間,而不知所以治之,則危者愈危,微者愈微,而天理之公卒無以勝夫人欲之私矣。精則察夫二者之間而不雜也,一則守其本心之正而不離也。從事于斯,無少間斷,必使道心常為一身之主,而人心每聽命焉,則危者安、微者著,而動靜云為自無過不及之差矣。”(56)朱熹:《四書集注》,長沙:岳麓書社,1987年版,第21—22頁。朱熹看來,道心者,天理也;人心者,人欲也;二者雜存于心間,道德修養(yǎng)就在于人心服從于道心,存天理,滅人欲。
陽明先生認為朱子犯了二分法的錯誤。在陽明先生看來,道心、人心一也,道心失其正則是人心,人心全其正則是道心,兩者一也。同時天理存則人欲滅,人欲存則天理不明,兩者同體而異質(zhì)。因此,去人欲之私,就是使心體純乎天理,就是致其良知。良知者,心之本體,雖有妄念起,此時良知未嘗不在,只是人們不知其存;雖昏塞至極,此時良知未嘗不明,只是人們不知省察。因此,人們進行道德修養(yǎng),必須時常行省察克治之功。正如陽明先生所說:“省察克治之功,則無時而可間,如去盜賊,須有個掃除廓清之意。無事時將好色、好貨、好名等私欲逐一追究搜尋出來,定要拔去病根,永不復(fù)起,方始為快。常如貓之捕鼠,一眼看著,一耳聽著,才有一念萌動,即與克去,斬釘截鐵,不可姑容與他方便,不可窩藏,不可放他出路,方是真實用功,方能掃除廊清。到得無私可克,自有端拱時在。雖曰‘何思何慮’,非初學(xué)時事。初學(xué)必須思省察克治,即是思誠,只思一個天理。”(57)⑥⑦ 吳光、錢明、董平、姚延福編校:《王陽明全集》(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155、14、131—132頁?!皻⑷隧毦脱屎砩现?,吾人為學(xué),當(dāng)從心髓入微處用力,自然篤實光輝。雖私欲之萌,真是洪爐點雪,天下之本立矣。”(58)⑥⑦ 吳光、錢明、董平、姚延福編校:《王陽明全集》(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155、14、131—132頁。
道德修養(yǎng),不論是格物致知,還是誠意正心,都要在“事”上體現(xiàn),也最終落實在“事”上。陽明先生曾經(jīng)以“溫清”為例進行解釋。溫清,即冬溫夏清,這是傳統(tǒng)孝道的基本要求。在陽明先生看來,溫清即是一“事”,也謂一“物”。意欲溫清,意欲奉養(yǎng)者,可謂“意”,但是未可謂“誠意”,因為只有實行其溫清奉養(yǎng)之意,務(wù)求自慊而無欺,然后才謂之“誠意”。知如何而為溫清奉養(yǎng)之宜者,可謂“知”,但未可謂“致知”,因為只有致其知如何為溫清奉養(yǎng)之宜,實以溫清奉養(yǎng)者,然后可謂“致知”。溫清奉養(yǎng)之事,可謂“物”也,而未可謂之“格物”,因為必其于溫清奉養(yǎng)之事也,一如其良知之所知,當(dāng)如何為溫清奉養(yǎng)之宜者而為之,無一毫之不盡,然后可謂“格物”(59)②③⑤⑥⑦⑧ 吳光、錢明、董平、姚延福編校:《王陽明全集》(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43、15—16、52、84-85、4、176、4頁。。因此格物致知誠意正心,都離不開“事”,需要事上磨練。
《傳習(xí)錄》中記載了這樣一件事:“澄在鴻臚寺倉居,忽家信至,言兒病危,澄心甚憂悶不能堪。先生曰:‘此時正宜用功。若此時放過,閑時講學(xué)何用?人正要在此等時磨煉。父之愛子,自是至情,然天理亦自有個中和處,過即是私意。人于此處多認做天理當(dāng)憂,則一向憂苦,不知已是“有所憂患,不得其正”。大抵七情所感,多只是過,少不及者。不過便非心之本體,必須調(diào)停適中始得。就如父母之喪,人子豈不欲一哭便死,方快于心?然卻曰“毀不滅性”,非圣人強制之也,天理本體自有分限,不可過也。’”(60)②③⑤⑥⑦⑧ 吳光、錢明、董平、姚延福編校:《王陽明全集》(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43、15—16、52、84-85、4、176、4頁。陸澄兒子病危,陸澄得知后悲傷過度,陽明先生勸他節(jié)哀,同時告誡他此時也不要放過自己,因為此時正是磨練德性的時候,日用人倫,七情六欲,心體端正,則天理昭昭,用情過度,則心失其正,便是私意流行。
如今,按照一般的理解,事上磨練就是按照原則要求把事情辦好。在陽明先生看來,這是不夠的,甚至說這是不對的。因為事為其表,良知為里;事是手段,心體是目的。因此,事上磨練的實質(zhì)是通過萬事萬物而達其心體、致其良知。凡人為學(xué),終身只有一件事,自少至老,自朝至暮,只是致其良知。萬事皆過影,良知是吾師。如果只是專注于事之本身,“凡處得有善有未善,及有困頓失次之患者,皆是牽于毀譽得喪,不能實致其良知耳。若能實致其良知,然后見得平日所謂善者未必是善,所謂未善者卻恐正是牽于毀譽得喪,自賊其良知者也”(61)②③⑤⑥⑦⑧ 吳光、錢明、董平、姚延福編校:《王陽明全集》(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43、15—16、52、84-85、4、176、4頁。。
1508年,陽明先生在貴州龍場悟道,1509年,“先生始論知行合一”(62)吳光、錢明、董平、姚延福編校:《王陽明全集》(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1007頁。,可見,知行合一是陽明先生倡導(dǎo)心學(xué)后最先提出的重要命題,同時也是陽明心學(xué)的立言宗旨?!敖袢藢W(xué)問,只因知行分作兩件,故有一念發(fā)動,雖是不善,然卻未曾行,便不去禁止。我今說個‘知行合一’,正要人曉得一念發(fā)動處,便即是行了。發(fā)動處有不善,就將這不善的念克倒了,須要徹根徹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潛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63)②③⑤⑥⑦⑧ 吳光、錢明、董平、姚延福編校:《王陽明全集》(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43、15—16、52、84-85、4、176、4頁。
陽明先生認為,知與行本是一回事。第一,真知即所以為行,不行不足以謂知。陽明先生曾以孝悌為例,他說:“如稱某人知孝、某人知弟,必是其人已曾行孝行弟,方可稱他知孝知弟,不成只是曉得說些孝弟的話,便可稱為知孝弟。又如知痛,必已自痛了方知痛;知寒,必已自寒了;知饑,必已自饑了。知行如何分得開?此便是知行的本體,不曾有私意隔斷的。圣人教人,必要是如此,方可謂之知。不然,只是不曾知?!?64)②③⑤⑥⑦⑧ 吳光、錢明、董平、姚延福編校:《王陽明全集》(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43、15—16、52、84-85、4、176、4頁。可見,知中本就有行,不行之知不能算是真知。第二,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陽明先生認為,著實去做某件事就是行。所以他說:“若著實做學(xué)問思辨的工夫,則學(xué)問思辨亦便是行矣。學(xué)是學(xué)做這件事,問是問做這件事,思辨是思辨做這件事,則行亦便是學(xué)問思辨矣。若謂學(xué)問思辨之,然后去行,卻如何懸空先去學(xué)問思辨?行時又如何去得個學(xué)問思辨的事?”(65)②③⑤⑥⑦⑧ 吳光、錢明、董平、姚延福編校:《王陽明全集》(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43、15—16、52、84-85、4、176、4頁??梢?,行中本有知,行是知之成。因此,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行不可分離,知行本是一回事,否則,知行分離,就會導(dǎo)致冥行、妄想?!笆篱g有一種人,懵懵懂懂的任意去做,全不解思惟省察,也只是個冥行妄作?!钟幸环N人,茫茫蕩蕩懸空去思索,全不肯著實躬行,也只是個揣摸影響”(66)②③⑤⑥⑦⑧ 吳光、錢明、董平、姚延福編校:《王陽明全集》(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43、15—16、52、84-85、4、176、4頁。。前一種人就是行而不能精察明覺,就是冥行;后一種人就是知而不能真切篤實,就是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