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本理念近年來逐漸滲透到教育領域當中,作為一種先進的教育理念,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與參與性,從而更好地開展教學活動。文章通過對生本理念在初中科學教學中的重要意義進行了分析,并進一步探討了生本理念在初中科學教學中的具體實踐應用策略,希望可以為相關從業(yè)人員提供些許借鑒。
關鍵詞:生本理念;初中科學;教學方法;實踐應用
一、 研究緣起
近年來,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推進,學生的綜合素質教育備受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傳統(tǒng)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當前的教學需求。因此,只有積極借鑒先進的教學理念,逐漸轉變傳統(tǒng)教育教學模式,才能夠保障教學工作的穩(wěn)步有序開展。初中科學學科作為一門基礎性學科,其涉及的知識面非常廣泛,同時也對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以及科學思維能力有著重要的作用和影響,也為學生今后的學習與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研究背景
新時代背景下,各行各業(yè)競爭日益激烈,與此同時,對人才的綜合素質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學習階段作為整個學習生涯的起始階段,是學生學習習慣與思維能力培養(yǎng)的關鍵時期,必須要引起高度重視。生本理念主要指的是在教學活動中,要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圍繞著學生開展相關教學工作,同時,針對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教師也會通過輔導的形式給予指導和幫助,這樣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生作為教學活動的主體,只有針對學生的實際需求以及基礎能力,采取相應的教學模式和方法,才能夠不斷提升教學效率與質量。生本理念應用于初中科學學科教學中,對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促進學生的綜合全面發(fā)展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二)生本理念
新課改全面深入推進的同時,傳統(tǒng)教學理念和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當前的實際教學需求,各種新型教學理念層出不窮,其中生本理念作為其中一種,已經逐漸被應用于各個學科教學當中,備受師生的廣泛認可。生本教育理念強調以學生為主體,學生才是教學活動的主人,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特征,不斷地優(yōu)化與調整教學方法,從而保障教學工作的穩(wěn)步有序開展。高度重視學生的實際需求,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獨立思維能力,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新課改背景下,學生的綜合全面發(fā)展與獨立學習能力培養(yǎng)逐漸受到了師生的廣泛重視,生本理念應用于初中科學學科教學中,對優(yōu)化教學方法,提升課堂教學質量有著良好的促進作用。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引導者,必須要不斷優(yōu)化自身教學方法,積極借鑒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模式,充分理解與掌握生本理念的核心思想,并通過正確的方法,將其應用于科學學科教學活動中,注重學生素質教育,為學生今后的學習與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 研究意義
(一)以生為本
傳統(tǒng)教育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由于應試教育理念根深蒂固,教師多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教師是課堂的主導,具有一定權威性。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內容,學習積極性不高,同時也不敢質疑教師所講的內容和觀點,學生的主體地位被忽視。長此以往,教學效果自然不理想。過于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但是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較差,綜合能力得不到有效鍛煉。生本理念應用于初中科學學科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開展教學活動,注重學生學習主動性與積極性的培養(yǎng),學生在課堂中的積極主動性也會大幅度提升,從而全身心投入教學活動當中,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教師應當在充分認識和理解生本理念的基礎上,將其合理應用于初中科學教學中,從而保障教學活動高效有序開展,不斷提升課堂教學效率與質量。
(二)融洽關系
初中學習階段,學生正處于快速成長階段,此時學生的心理與生理都會發(fā)生巨大變化,并且內心很矛盾,如果不能得到正確的引導,很容易會出現(xiàn)負面情緒和叛逆的行為。這樣不僅會影響其身心健康發(fā)展,同時也會對學生的學習造成極大的影響,從而對學習失去興趣,缺乏學習主動性,和教師之間缺乏溝通,也很容易出現(xiàn)矛盾,學生的成績很可能會一落千丈。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必須要充分認識到學生這一階段特性,并不斷優(yōu)化教學方法和模式,將生本理念應用于教學活動中,結合學生的特點,開展教學活動,對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的相關問題,及時幫助其解決,從而不斷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師生之間的有效溝通交流也能夠增進師生之間的關系,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從而進一步提升教學效果。
三、 基于生本理念的初中科學教學策略
生本教育理念應用于初中科學學科教學過程中,為了保障教學工作的穩(wěn)步有序開展,提升教學效率與質量,教師就必須要從思想上高度重視學生的實際需求,從而保障教學活動的高效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內驅力。
(一)尊重個體差異,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
生本教育理念應用于初中科學學科教學過程中,為了保障教學工作的穩(wěn)步有序開展,提升教學效率與質量,教師就必須要從思想上高度重視學生的實際需求,尊重學生個性化差異。每個學生的成長環(huán)境與教育都不同,因此,性格也千差萬別,這是正常現(xiàn)象,教師在教學工作中不能一概而論,不能只采用同一種教學方法進行教學,要針對學生的個性化差異,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活動,深入了解學生的特點以及實際需求,從而保障教學活動的高效性,這樣也能夠進一步提升教學質量。
如在進行《植物生殖方式多樣性》這一課教學時,為了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加深學生對本節(jié)課內容的認識和了解,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可以通過植物實踐教學方式,向學生展示植物的特點及多樣性。因為學生的基礎學習能力與理解能力有所不同,學生的思維水平也存在差異性,部分基礎較好的學生,經過教師指導之后,便能夠很快理解知識點,并且能夠提出“有性生殖與無性生殖之間的區(qū)別在于交配”等相關問題,然而對思維能力和基礎相對較差的學生,對相關知識缺乏深入的了解,學習起來接受能力也比較慢。為了解決該問題,教師在實踐教學過程中,要采取不同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教學,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對于接受能力比較好的學生,鼓勵學生大膽地提問和假設。教師在課堂中也應當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與表現(xiàn),對于學生成績暫時落后的同學,要多加鼓勵,多謝耐心,引導學生深入理解知識點,還可以鼓勵學生之間探究合作,互動交流學習。在此期間,對學生進行正確引導,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內容,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融入現(xiàn)代技術,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生本理念應用于科學學科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積極采用先進的教學模式和經驗手段。近年來,互聯(lián)網(wǎng)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對人們的生活與學習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也逐漸應用于教育領域當中。教師要持續(xù)學習先進的計算機技術應用能力,為了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與科學素養(yǎng),提升教學效率,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通過多媒體向學生展示視頻動畫知識要點與框架,通過視覺、聽覺的雙重刺激,也能夠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印象,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主動投入學習活動當中。還可以在課堂中向學生展示人工智能與大數(shù)據(jù)技術、產品等,讓學生切實感受到科技的力量和不可思議,從而對科學產生濃厚的興趣,不斷地探索,大大提升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同時也有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如在進行《觀察生物》一課教學過程中,為了有效鍛煉學生的科學實踐能力,提升思維水平,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設備向學生展示與大自然萬物相關的視頻內容,以及大自然的演變發(fā)展,學生的注意力也會高度集中。在教學過程中,同時向學生提出問題:在生活當中,哪些動物是哺乳動物,哪些是非哺乳動物?學生帶著問題觀看視頻,帶著思考探索世界未知的食物,學生也能夠積極參與到學習當中,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與自主學習能力,保障生本理念教學工作的穩(wěn)步有序開展,使得生本理念逐漸深入人心。
(三)結合課外實踐,拓展學生的參與
初中科學學科教學中,由于科學學科本身具有一定實踐性,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同時涉及的內容也比較廣泛,部分知識也比較難以理解,在學習過程中,不能保障每個學生都能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識點。課本是知識的其中一個載體,并不是全部,教師要充分利用這個載體,拓展出更多的知識內容,從而全面推進生本理念的應用。引導學生從生活實際出發(fā),建立起課堂與實際生活之間的聯(lián)系,并提出問題與假設,進而驗證問題的真實性與科學性。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與探索精神,同時也能夠增強學生的責任感。
基于生本理念的初中科學學科教學應當高度重視學生的個性化培養(yǎng)與發(fā)展,要逐步實現(xiàn)個性與共性兩者之間的有效統(tǒng)一,鼓勵學生主動探索教學內容,并深入地思考與感悟,鼓勵學生參與課外實踐活動,通過活動有效鍛煉自身綜合能力。在進行《物質在水中的溶解》一課教學過程中,由于教材知識點涉及的實驗材料相對有效,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布置課后作業(yè),讓學生回家之后自主進行試驗和嘗試,并做好相應的實驗記錄,之后再到課堂上相互探討和分析,從而更加深入地思考物質溶解于水的具體原因,深入理解知識重點。更好地將實踐與理論知識有效融合,學生也能夠深刻地掌握科學知識。科學學科學習的最終目的便是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不斷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融會貫通,從而更好地解決實際生活中面臨的各種問題。
(四)基于真實生活,提升學生的科學思維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是從古至今流傳下來的至理名言,也能夠充分反映出教授方法比直接給予成果更加重要,也更有意義。現(xiàn)代初中科學學科教育也同樣如此,對于這一時期的學生而言,正是學習習慣和科學思維能力養(yǎng)成的重要時期,教師必須要引起高度重視。在生本理念背景下,教師要更加注重學生科學思維形成的引導和培養(yǎng),讓學生逐漸形成良好的學習思維,并更好地應用于生活實踐。如在進行《氣候與影響氣候的因素》一課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提前讓學生預習教材內容,可以讓學生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等手段,了解氣候形成和變化的原因和原理,之后再結合預習知識點,深入了解實際生活當中的氣候現(xiàn)象變化因素,教師再結合學生的理解與掌握情況,對其進行科學有效的指導。通過科學的教學設計,也能夠引導學生展示自己,并增強學習自信心,端正學習態(tài)度,正確的預習不僅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思維與學習習慣,同時也能夠保障課堂教學效率與質量。
又如在進行《力平衡的條件》一課教學過程中,首先應當引導學生了解和認識物體受力因素有哪些,并結合實際情況探究物體平衡所具備的基礎條件。教師在講解過程中,可以引入生活當中的實例,如靜止的點燈等,再引導學生復習牛頓定律,可通過多媒體手段或者微課課件向學生們演示關于力平衡條件相關知識點以及動態(tài)原理,有助于幫助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教材知識點,從而逐漸形成科學思維能力。同時這樣也使得知識更具有說服力,貼近于學生的學生,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能力,鍛煉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不斷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積極參與到科學學習活動當中,提升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從而進一步拓展課堂教學知識內容。
四、 結語
教師在實踐教學活動中,要給予學生足夠的自主權,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為了更加高效地解決問題,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分組,并鼓勵學生之間開展自主合作學習,鼓勵學生之間溝通交流,并分享自己的見解以及感悟。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長處,也有自己的不足,相互分享和交流,同學之間能夠學習到他人的長處,同時也能夠知道自己哪些方面存在不足,及時彌補自身不足,從而不斷提升自己。新課改背景下,各個領域對于學生的綜合能力要求不斷提升,師生只有積極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與方法,才能夠更好地迎接新的挑戰(zhàn)。生本理念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理念思維,既是當下教育發(fā)展的內在需求,更是今后發(fā)展的主流方向,將其應用于初中科學教學中,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全身心參與到實踐教學活動中,激發(fā)學習科學的持續(xù)興趣,提升學生的科學思維。
參考文獻:
[1]王照月.試析生本理念在初中科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8,12(24):19.
[2]張建青.生本理念下分層教學法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9(32):90.
[3]姚桂平.談生本理念在初中化學課中的有效應用[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9(3).
[4]葉高電.生本教育理念在初中科學教學課堂上的應用研究[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7(1):209-210.
[5]徐永紅.初中七年級英語生本教學理念探討[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20(2):29.
[6]鐘妍妍.淺析生本理念下的初中英語語篇教學模式[J].國際教育論壇,2020,2(10):179.
[7]金曉琴.生本理念下分層教學法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數(shù)理化學習,2016(3):34-35.
[8]鄧仕平.運用生本理念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J].課堂內外:教師版:中等教育,2019(2):16.
[9]王小清.生本理念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運用初探[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6):93.
[10]曾桂芬.以《浮力》教學為例來談探究式教學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考試周刊,2018(97):151.
[11]王麗慧.淺議新課改下生本理念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科學:全文版,2019(97):270.
[12]陳瑾祥.基于生本理念的初中化學教學模式的改進與創(chuàng)新[J].新一代:理論版,2019(10):140.
[13]錢曉東.生本教育理念在初中科學教學課堂上的應用研究[J].贏未來,2018(4):259.
[14]張新嬌.生本教育融入初中英語有效課堂教學中的實踐與思考[J].讀寫算:教師版,素質教育論壇,2019(33):127.
作者簡介:
封俊杭,浙江省杭州市,大關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