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民輝
[主持人語]一直以來,民族教育承擔著文化傳承和民族復興的歷史重任,因此其與國家教育工作和民族工作密不可分。在新時代背景下,習近平總書記發(fā)表了一系列關(guān)于民族團結(jié)和民族工作的重要論述,提出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要求。我們認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新時代民族教育發(fā)展的出發(fā)點和著力點,民族教育要牢牢把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一工作主線,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努力培養(yǎng)具有深厚中華優(yōu)秀文化、熱愛社會主義祖國、能夠擔當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深化民族團結(jié)進步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在2021年“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進一步提到要夯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基礎(chǔ),增進各民族之間的情感交融。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背景下,新時代民族教育要打牢各族人民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思想基礎(chǔ),必須提高民族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切實探尋鑄牢各民族師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理論根基和實踐路徑。一方面,民族教育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提供了理論范式、為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培育聚合了文化動力、為各族師生交往交流交融積累了成功經(jīng)驗;另一方面,民族教育研究需要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背景下不斷豐富自身的理論體系、繼承發(fā)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深化民族團結(jié)進步教育,以便更好地回應時代需求與適應社會進步。
本期“中華民族共同體教育”專題研究的4篇論文,以民族教育與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互動關(guān)系為切入點,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核心,在理論層面上深入反思民族教育的基本內(nèi)涵,在實踐層面中深化民族團結(jié)進步教育。其中,《民族教育理論范式與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話語建構(gòu)》從民族教育本體論出發(fā),科學地論證了民族教育理論范式與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關(guān)系架構(gòu),為厘清民族教育發(fā)展脈絡及其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理論貢獻提供了較有價值的參考;《培育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心育機制探索》 《民漢混合班鑄牢大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邏輯探索——基于群際接觸理論分析》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視域下民族文化進校園的內(nèi)涵及路徑》這三篇論文分別從心育機制建構(gòu)、民漢混合班和中華文化認同的角度,對鑄牢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理論基礎(chǔ)與實踐路徑進行了思考與回應,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實踐指導,推動民族團結(jié)進步教育的深入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