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我擔任會長期間的二三事

2021-11-21 21:39:57於可訓
寫作 2021年3期
關鍵詞:博士點寫作學武漢大學

於可訓

我是2007年繼裴顯生先生之后,擔任中國寫作學會會長的。

我擔任會長期間,著重抓了兩項工作,一項是碩士、博士學科點建設,一項是國際學術交流。這兩項工作都取得了成效,值得留下一些回憶的資料。

先說碩士、博士學科點建設。

自從20世紀70年代末國家恢復研究生招生之后,碩士、博士學科點的設置,就成了學科建設的一個核心問題,也是凝聚學科隊伍、提升學科質量的一個重要問題。20世紀80年代初,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公布了第一份《高等學校和科研機構授予博士和碩士學位的學科專業(yè)目錄(試行草案)》,寫作學科沒有進入這份目錄。這使正在蒸蒸日上的寫作學科,如遭霜打,也使成立不久的中國寫作學會的工作,遭遇挫折。一個突出的表現(xiàn),是寫作學科的人才隊伍漸次流散,主要流向一個是文藝學專業(yè)學科,一個是現(xiàn)當代文學專業(yè)學科,當然,也有別的學科。雖然各高等院校還在開設寫作課,各自的寫作科研還沒有停止,但因為沒有碩士點、博士點,學科地位低,教員沒有進身之階,所以留不住更穩(wěn)不住人才隊伍。這種情況一直持續(xù)到21世紀以后的一段時間。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愈演愈烈。已有的寫作教師改行的較多,新生力量一時又補充不上,出現(xiàn)了嚴重的青黃不接現(xiàn)象。對此,老會長和學會同仁都十分焦慮,也想了很多辦法,做了很多向上申述和爭取的工作,但都不見成效。

在裴顯生先生擔任中國寫作學會會長期間,我一直擔任常務副會長,親身感受到學會同仁的焦慮,也親眼目睹了學會同仁的努力,自己也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但學科點的申報,必須依托一個教學單位,具體來說,就是一所大學,而且這所大學還必須具有自主設立碩士、博士學科點的資格,學會作為一個民間學術團體,是沒有資格申報,不能作為申報主體的,這是學會同仁當時在認識上都不太明確的一個問題。鑒于這種情況,老會長和學會同仁都鼓勵和支持學會掛靠單位武漢大學帶頭申報。我把這個想法與武漢大學文學院寫作學科學科帶頭人張杰教授進行了多次商談,也與寫作教研室的老師進行溝通,征求他們的意見。張杰教授的積極性很高,寫作教研室的老師也表示,他們早就有這個愿望,也具備這個條件。這樣,武大文學院在2005年就向學校提出申請,開始正式申報寫作學碩士點。寫作學碩士點擬設兩個研究方向,一個是寫作學基礎理論,一個是文體寫作。2006年獲得學校批準,擬于2007年首次招生。因為是全國第一個寫作學碩士點,所以傳媒都爭相報道,包括新華社都發(fā)了電訊,學會同仁更是奔走相告,多年的心愿,終于得以實現(xiàn)。限制學科發(fā)展的瓶頸,終于取得突破。

有一個花絮,順便說一下,立此存照。我們當時申報的時候,報的學科點的名稱是寫作學,學校批下來的時候,沒有改動,傳媒也是按這個名稱報道的。但在向上報備的過程中,據(jù)說有關管理部門對這個名稱提出質疑,認為學科目錄中沒有寫作學,學科點不能使用這個名稱。學校把這個意見反饋給我們,我跟張杰教授商議,建議改為“寫作理論與實踐”,2007年改用這個名稱,后來就用這個名稱招生。結果實際招生是在2008年,導師有張杰、邱飛廉、蕭映、劉禮堂、唐鐵惠等。事實上,根據(jù)有關文件精神,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的單位,是可以在該一級學科內(nèi)自主設立國家專業(yè)目錄中沒有的二級學科碩士學位點的。武漢大學就是根據(jù)這一文件精神,在2005年啟動這項申報工作的。武大寫作學碩士點的申報,也是抓住了這個機遇。在此之前,已有一些高校在寫作學的一些學科方向上設立了碩士學位點,如南京師范大學的應用文體寫作學,復旦大學的文學寫作學等。也有的學校把這種學科點掛靠在文藝學或現(xiàn)當代文學學科之下,作為一個學科方向招生培養(yǎng)。這些學科點的設立,都為寫作學的學科建設作出了積極的貢獻,也為武漢大學最終在二級學科層面上設立碩士學位點作好了鋪墊,打下了基礎。

武漢大學文學院在申報寫作學碩士點的過程中,就計劃將來進一步申報寫作學博士點。經(jīng)過6年時間的建設,各方面條件都已成熟。該碩士學位點當時有專任教師6名,其中教授5名,副教授1名,師資隊伍比較雄厚。已招收碩士研究生27名,一次性就業(yè)率達到100%,生源具有一定規(guī)模,教學科研也取得了相當成就。在此基礎上,2014年開始向學校申報寫作學博士點。學校召開評審會期間,張杰教授邀我參加匯報,針對有評委對碩士學位點名稱的質疑,我根據(jù)實際情況做了解釋。后來又出了一點問題,書記、院長希望我出面向校長匯報。我向李曉紅校長作了匯報,李校長高度重視,親自出面了解情況,解決問題。至此,武漢大學寫作學博士點成功獲批,學會同仁多年的夢想終于成真,寫作學科從此有了一個新的發(fā)展平臺。《人民日報》以《首個寫作學博士點落戶武大》為題,報道了這一消息。報道稱:“武漢大學文學院寫作學博士點已經(jīng)獲教育部審核批準,這是全國第一個寫作學博士學位授予點?!比珖S多媒體也先后報道了這一消息。武漢大學寫作學學科建設開始進入快車道。

武漢大學寫作學博士點設有三個研究方向:寫作基礎理論研究、文體寫作學研究、中外寫作理論比較研究。現(xiàn)有博士生導師4名:張杰、陳建軍、戴紅賢、蕭映。自設點以來共招收博士生8名,已畢業(yè)博士生2名,在讀博士生6名。畢業(yè)博士生一次性就業(yè)率100%。2019年寫作學博士生沈閃通過論文答辯,順利畢業(yè),取得博士學位,成為全國第一個寫作學博士。沈閃也是武漢大學寫作學專業(yè)第一個碩博連讀生,是寫作學碩士、博士點建設結出的第一枚碩果。

再說國際學術交流。

在學會工作中,對外學術交流一直是我們的短板。這個短板一方面妨礙了我們與國外同行切磋學術,另一方面也阻礙了我們了解國外寫作學發(fā)展的最新信息。就在中國寫作學科進展不暢的時候,國外寫作學科卻發(fā)展很快。尤其是20世紀30年代以來,在美國興起的創(chuàng)造性寫作或稱創(chuàng)意寫作,更發(fā)展成一門獨立的學科。美國一些大學都開設有專門的創(chuàng)造性寫作課程,培養(yǎng)了大量從事創(chuàng)造性寫作的人才。創(chuàng)造性寫作由文學寫作發(fā)端,逐漸擴展到其他領域的寫作活動,如廣告、文案、影視、網(wǎng)絡乃至新聞、學術和新媒體、新技術寫作等各個領域,對創(chuàng)造性寫作的研究,也由對寫作過程、寫作文本、寫作的方法和技巧的研究,深入到對寫作行為、寫作心理、寫作材料和寫作環(huán)境等問題的研究。我本人較早關注創(chuàng)造性寫作問題,也意識到這將是中國寫作學的一個新的學科發(fā)展方向?;谶@樣的認識,在21世紀初,我指導我的碩士研究生劉婕到美國去攻讀創(chuàng)造性寫作學位。該生在美國輾轉數(shù)所高校,最后在佛羅里達大學獲得創(chuàng)造性寫作博士學位。我們都希望她回校工作,她也做好了回校工作的準備。希望有更多像劉婕這樣的青年學子學成歸來,把國外寫作學科的最新知識帶回國內(nèi),為國內(nèi)寫作學科的發(fā)展注入新的能量。

任何學術交流都是雙向的,在派出去的同時,我們也想邀請一些國外同行來中國講學,正好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外文系副主任陳會軍教授2009年通過時任武大文學院院長趙世舉教授跟我聯(lián)系,說她曾在美國加州大學圣芭芭拉分校教育系主任Charles Bazerman(查爾斯·巴澤曼)教授門下做過訪問學者,參加過在美國加州Santa Barbara召開的第三次國際寫作大會。巴澤曼教授是“北美新修辭學派”領頭人、國際寫作大會發(fā)起者、主席。2010年春天,他來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訪問并想借此機會訪問武大,與武大同行進行學術交流,也與中國寫作學會建立學術聯(lián)系。巴澤曼教授希望與我們進行學術交流的態(tài)度十分誠懇,心情也較迫切。他在給我的一封郵件中說:

有關您前邊的郵件中提到的信息,我思考了很多。中國有著悠久而豐富的寫作實踐和研究歷史,中國的寫作學是如何依靠這個優(yōu)勢的。對中國文化膚淺的了解使我認識到(中國學者)曾經(jīng)把寫作與(社會)繁榮、(國家)統(tǒng)治、英明告誡和社會領導力密切聯(lián)系在一起,對寫作有了深刻的理解。雖然當時讀寫成就(一個人的讀寫水平)屬于個人成就和(素養(yǎng)的)提升,這也是理所當然的,但讀寫成就(一個人的讀寫水平)被看作是一定文化和社會體系中(人的素養(yǎng)的)提升,有利于社會群體發(fā)展——同時文化和社會體系也恰如其分地隨著社會群體成就的提升而得到了發(fā)展。如果我的理解正確的話,那么這和西方所強調的寫作發(fā)展對個人的意義以及人們寫作的目的很不一樣。

雖然意思表達得不十分清楚,但渴望交流和了解的心情是十分明確的。我也適時地作出了回應:

中國人對寫作活動,自古以來便有自己的理解,也有自己獨特的表達方式,所以寫作學和與之相關的文章學的資源,十分豐富,歷代學者對此均有獨到的研究,期望有機會與美國同行交流。

我們很希望以中國寫作學會和武漢大學文學院寫作學科并以我個人的名義,與查爾斯·巴澤曼教授領導的國際寫作大會展開學術交流,參與相關學術活動,進行學術互訪,包括建立其他形式的學術聯(lián)系。

我很高興你提供的這么一個與美國寫作學界聯(lián)系的渠道,我們也一直在致力于加強對外學術交流,以推動寫作學科在國內(nèi)的發(fā)展。

得到這個信息后,我們當即向巴澤曼教授發(fā)出邀請,第二年春天便順利成行。從2010年4月2日到4日,巴澤曼教授對武漢大學文學院進行了為期3天的訪問,訪問期間,我們聽取了巴澤曼教授的學術報告,雙方進行了廣泛的學術交流,達成了互訪和合作意向。文學院聘任巴澤曼教授為名譽教授,中國寫作學會也聘任巴澤曼教授為名譽會員。后來,我們又收到了巴澤曼教授發(fā)來的參加第四次國際寫作大會的邀請。我和時任學會秘書長邱飛廉、時在美國訪學的榮光啟教授應邀參加了大會。大會于2011年2月17日至20日在華盛頓特區(qū)George Mason University(喬治·梅森大學)召開,到會有來自世界各地的數(shù)百名寫作學界的專家學者。大會為中國學者安排了“寫作學在中國”的專場報告,我在會上作了《中國寫作學的歷史與現(xiàn)狀》的發(fā)言,邱飛廉在發(fā)言中介紹了中國寫作學會和《寫作》雜志的情況。會議期間,我和邱飛廉還應邀參與發(fā)起成立“國際寫作研究促進委員會”,會后通訊投票選舉,我被選為該委員會委員。這個委員會全球共有8名委員,中國占有一席之地。此前,我已被吸收為國際寫作大會科學委員會委員和美國高校寫作與交流學會成員。這是本會成立以來第一次開展國際學術交流活動。需要特別說明的是,這不是我個人的能力,也不是少數(shù)幾個人的努力,而是中國寫作學界作為一個不容忽視的巨大存在和中國寫作學獨特的魅力所致。從那以后,中國寫作學會與國際寫作大會和巴澤曼教授就建立了經(jīng)常性的聯(lián)系,并與巴澤曼教授商定,準備在適當時機,由中國寫作學會在中國承辦一次國際寫作大會。

最后,我還想說一下高教版的《寫作》教材問題。這也是一個與學科發(fā)展和學會工作密切相關的問題。

2010年,教育部新制定的《高等學校漢語言文學(本科)專業(yè)規(guī)范》,將“寫作”列為所要求的8門基礎課程之一,即:文學理論、中國古代文學史、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史、外國文學史、古代漢語、現(xiàn)代漢語、語言學概論、寫作。這是自20世紀80年代初寫作未列入國務院公布的學科目錄以來,寫作學科地位的一次重要提升。為配合這些基礎課程的教學,教育部中文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和高等教育出版社,于2010年1月6日至8日在北京聯(lián)合舉辦了“中文學科基礎課程教材建設研討會”。我和時任副會長喬以鋼,前任副會長劉海濤應邀參加了這次會議。喬以鋼同時還是教育部中文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秘書長。會議決定組織編寫一套立足于新時期學生特點、紙質內(nèi)容與數(shù)字資源高度集成的“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系列教材”,并確定了各教材的主編或負責人選,我和喬以鋼擔任《寫作》教材主編。我們請劉海濤擔任執(zhí)行主編,負責具體編寫工作。

2010年3月20日,在武漢大學由我主持召開了《寫作》教材編寫研討會,主編、執(zhí)行主編和參與教材編寫的所有成員都應邀參加了研討會。在會上,由喬以鋼傳達了教育部中文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會議精神。我在會上介紹了我擬定的《寫作》教材編寫提綱、相關構思及教材編寫的初步設想和計劃安排。與會專家、學者認同我擬定的編寫提綱和基本構想,認為該提綱和構想體現(xiàn)了北京會議精神,有新意,易實施。圍繞該提綱和構想,與會者進行了熱烈的討論,確定了這本教材編寫的一些基本原則,我在已出版的教材“編寫說明”中,把這些基本原則概括為:“要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為目標,突出實用性和可操作性;盡可能吸收學界已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注重包容性和創(chuàng)新性;降低理論身段,簡化論證程序,形式靈活,語言平實,追求簡明性和通俗性;立足當下,面向未來,保持連續(xù)性和穩(wěn)定性;配套建設數(shù)字化教學資源,數(shù)字資源和紙質文本緊密結合,體現(xiàn)前沿性和開放性?!边@段文字后來被寫進該教材的封底介紹文字,是該教材總體特色的一個集中體現(xiàn)。教材三易其稿,2012年底完成編寫,2013年正式出版。參與由教育部中文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組編”的這本《寫作》教材,是中國寫作學會的光榮,是學會同仁為學科發(fā)展作出的一點貢獻,同時也是寫作學科地位提升的一個重要標志。

2021年2月1日于珞珈山臨街樓

猜你喜歡
博士點寫作學武漢大學
武漢大學
校訓展示墻
在武漢大學拜謁李達塑像
改革開放時代的寫作學
——《當代寫作學40年(1980—2020)》序
寫作(2021年4期)2021-11-21 19:07:54
高校寫作學研究現(xiàn)狀及發(fā)展路徑
文章學、寫作學與文藝學的辨證
大眾文藝(2019年14期)2019-01-27 11:31:55
淺談當前形勢下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博士點建設的意義
考試周刊(2018年65期)2018-09-13 11:05:50
教育部:全國完全新增博士點372個復審通過率為45.8%
這個世界需要博士點嗎?
從我國教育技術學博士點建設看其學科發(fā)展
安新县| 镇巴县| 景泰县| 溧水县| 新干县| 饶河县| 恩平市| 常熟市| 赤水市| 游戏| 庐江县| 祥云县| 高陵县| 通海县| 疏附县| 宣化县| 紫云| 专栏| 申扎县| 保靖县| 镇远县| 大新县| 商城县| 日照市| 浙江省| 游戏| 安塞县| 启东市| 九寨沟县| 高安市| 曲松县| 固镇县| 会东县| 长兴县| 昭通市| 满城县| 永丰县| 临邑县| 宜兴市| 公主岭市| 郸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