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莉華
【摘? ? 要】初中階段的數學學習是整個基礎教育的關鍵,學生所形成的數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以及理性思維對未來的生活至關重要。然而在當前的農村教育中,由于經濟等因素的影響,初中階段的數學教學效果并不理想。本文就其中的突出問題進行解讀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初中數學? 農村教育?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1.190
由于地域、經濟等因素的影響,農村教育在師資隊伍、教學手段等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初中階段作為學生的第一個轉型階段,是邏輯思維能力、問題解決能力形成的關鍵時期。在農村教育中,由于條件的缺乏使得學生數學思維能力以及學科核心素養(yǎng)并沒得到較好的發(fā)展,如何在大的時代背景下實現農村初中數學的良性發(fā)展成為一個亟待探究的問題。
一、農村初中數學教學現狀
(一)師資力量短缺
初中階段的數學教學不僅僅是幫助學生打好基礎,它要求課程的內容要適合學生的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反映社會的需要、數學的特點;它不僅包含數學的結果,還包含數學結果的形成過程和數學思想方法,培養(yǎng)學生對數學的興趣。但是由于農村教師待遇不容樂觀、生活條件較為艱苦,所以只有少部分教師愿意下到基層,從事數學教育工作,從而導致師資力量缺乏,使得一個教師身兼數職的情況屢見不鮮。同時,教育觀念落后、教學方法不恰當、教師專業(yè)能力不足以及不會使用現代化教學設備等狀況依然存在于農村的初中數學課堂上,嚴重阻礙了學生數學學科素養(yǎng)的發(fā)展。
(二)教學基礎設施薄弱,教學質量不高
受到經濟發(fā)展水平的影響,學生所必須的教學設備、圖書材料等遠不及現代化教育的水平。數學這門學科的學習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而農村的基礎教學設施卻不能支撐為培養(yǎng)學生此類能力而開展的教學模式,如探究式教學、情景式教學以及計算機輔助教學等。此外,在農村初中數學課堂上,受學生學習興趣不高、數學學習難度大、教師依然采用傳統(tǒng)教學方式等因素的影響,數學課堂的有效教學所占比例小,教學質量不高,既沒有達到教學目標,也沒有滿足學生的需要。
(三)家長觀念落后
在觀念落后的家長眼中,數學并不是學生未來學習、工作和生活的基礎,覺得學校教育只需教會學生讀書寫字。至于數學,初中數學本就不同于小學,要想滿意的學習成績就得下功夫,而這些家長認為學生們只要能夠學會在實際生活中運算就行。這樣的觀念嚴重阻礙了學生的發(fā)展,從而導致初中數學課堂中缺課率高或者學習氛圍極其糟糕等狀況。
二、農村初中數學教學對策
(一)調整農村教育政策,加大對農村教育的投入
農村教育作為我國教育現代化的關鍵,要補齊農村教育的短板,政府必須加大對農村教育的投入,并將政策落實到農村教育的方方面面,同時還要力爭政策具有可行性,而不是空口白話。同時,利用教育資金最大化的配齊數學課堂所需的現代化教學設備,使數學教師有條件進行創(chuàng)新教學,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二)提高教師待遇與專業(yè)素養(yǎng)
作為數學課堂的另一主體,教師的課堂表現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提高初中數學教學質量的關鍵還在于轉變教師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教師要了解到初中生獨立性已進一步增強,對問題的探索欲也進一步增強,教師要樹立現代化的教育理念,在數學課堂上以學生為主,滿足學生合理的需求。并且教師要貫徹終身學習的理念,積極地學習使用現代化教學設備,不用自己對數學“熟悉化”的態(tài)度對待學生,更新自己的數學專業(yè)知識,提高自己的數學學科專業(yè)知識。并且,每一位數學教師都不應該因為農村教育的條件欠缺而降低教學要求以及對學生的期望。
除教師自身為數學教學而做的努力以外,政府以及學校也應積極地做出努力。國家政府應通過政策優(yōu)惠、福利待遇等方式吸引具有新的教育觀念、充分的初中數學專業(yè)知識的人才到農村中來,為初中的數學師資隊伍注入新的血液。學校進行民主化管理,保障教師的合法權益,使教師全身心投入在數學的教學中而不被其他瑣事煩惱。成功的精妙之處在于懂得合作,農村初中數學教學也一樣,在年級中選出數學組長、課題組長,對數學教學進行統(tǒng)一籌劃,共同探究如何提高此階段的教學質量,確保農村初中生們在數學學習中有所受益。
(三)轉變學生以及家長的觀念
任何的實踐都是由一定的理念指導的。改變農村初中數學教學現狀,除了政策、資金等支持以外,觀念的轉變自然是不可或缺的。
初中生先要對數學有一個正確的認知,不應把數學看成是洪水猛獸,遇到困難便想迎難而下,而是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積極思考探索,培養(yǎng)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在全球經濟以及知識經濟的浪潮下,社會發(fā)展需要的不僅僅是理論知識,還需要有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而從初中階段開始,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就更上了一個臺階。于家長而言,務必需要轉變“讀書無用”“數學無用”等看法,與教師一同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yǎng),將學生培養(yǎng)成為未來的人才。
(四)優(yōu)化數學教學目標,提高教學質量
教師之間的合作交流對教學有著重要作用,但教師需要注意的是,不能照搬其他優(yōu)秀教師的教學模式和教學目標,教師應因校制宜,因班制宜,優(yōu)化教學目標,使其更好地滿足學生發(fā)展的需要。如,在講授“不等式及其解集”時,教師在備課時制定的教學目標就應結合已有的教學條件,將教學目標制定為:1.理解不等式的概念。2.理解不等式的解與解集的意義,理解它們的區(qū)別與聯系。3.了解用數軸來表示不等式的解集。4.用實際生活案例來轉化不等式。
教學目標對教學起導向作用,優(yōu)化了的數學教學目標,不僅體現了因地制宜的理念,還符合農村學生的發(fā)展特點,優(yōu)化數學課堂氛圍,提高數學的教學質量。
三、結束語
農村教育作為我國教育的重中之重,需要政府、學校以及家庭的各方聯動。初中階段的數學學習是培養(yǎng)學生數學素養(yǎng)的關鍵階段,為學生更高階段的學習打下基礎。同時,在當前知識化經濟浪潮下,數學教學所培養(yǎng)的能力也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生活下去,因此,農村初中數學教學應該放在一個關鍵的位置,教師要爭取最大化程度改變教學現狀,促進教育的現代化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