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從實證主義到批判實在論:社會工作實踐研究的應用

2021-08-31 09:18:24何國良陳沃聰
社會工作 2021年4期

何國良 陳沃聰

一、引言

筆者在2020年第4期《社會工作》雜志上發(fā)表了一篇題為《社會工作介入危機家庭成效評估的實踐研究》的文章,該文對社會工作“危機家庭”實踐進行評估。該文以個案分析為主,而對有關指引分析工作的理論背景很是單薄。缺乏理論背景的閱讀,可能會對這類后實證主義研究產生很多疑惑;而對此理論有十足認識的學人,又會謹慎地想到,批判實在論存在著不同的分支,若因交代得過于簡單,沒法清楚說明背后的思維邏輯,難以看出批判實在論與實證主義之間的關系。因此,必須補寫這一篇“前傳”,將有關的方法學、概念、分析、推理以及理論建立的過程交代清楚,進一步說明筆者嘗試采用批判實在論分析社會工作實踐的蘊意。

筆者認為,社會工作者在日常介入工作中應積極應用一些社會研究方法,盡可能利用實踐研究的知識,發(fā)揮監(jiān)察、評估及學習三方面的功能。而對社會工作實踐效果的評估工作,屬于實踐研究的范疇。在社會工作知識發(fā)展歷程中,評估工作始于蘇曼的《社會工作研究》(Suchman,1967)。20世紀70年代,費沙(Fisher)的《有效個案工作》一書,更系統(tǒng)地整理出“單一個案系統(tǒng)研究”的邏輯,為北美洲社會工作提供了一套適合評估社會工作實踐的操作方法(Fischer,1976)。20世紀90年代,社會工作研究圈子承接個案研究的框架,演變出循證為本實踐論?;旧蟽商追椒ǖ目茖W觀與傳統(tǒng)自然科學無異,兩者都屬于實證主義的范疇。

談及實證主義而引申至哲學討論似乎是一種慣性。但跳出社會工作的知識范圍去研究高度理論化的內容,對于每天與案主打交道、忙于為其思慮的社會工作者而言難免有些勉強。因此,很多社會工作者認為不用處理哲學思考也可進行實踐工作,也能分析案主們的問題。高理亞(Collier,1994)也曾面對這樣的質疑,但高理亞卻明確指出,在分析過程中,人的思想一定建基于某些假設、價值,而這些元素已經將人的思考框架置于某種哲學范式當中。進行思考的個人已經無可避免地受到一些價值及假設的影響,必會在自覺與不自覺間采納一些與哲學有關的元素,例如本體論、知識論及方法論這三個主要范疇,一定會不可避免帶進個人的思考框架。因此,明智的做法,就是盡量清楚了解自己思考過程中所默認的哲學觀,并進一步建立一套自己愿意采納的哲學框架。

二、實證主義的奠基

關于實證主義基本要素,筆者梳理后利用包力克(Blaikie,2009)的一個表來做解釋,如表1所示,左列是實證主義的各項基本范疇,其中前5個值得重點關注。

本體論回應了世界是否真實存在的問題,實證主義者認為世界是真實存在的,人的主觀能力能夠認識世界。只要找到最好的方法,就可以找到真相,甚至可以找到有關世界如何運作的真理?,F(xiàn)實主義和實證主義都是相信外在世界存在,而且人的思想及意志與世界分開,個人是可以使用正確的方法客觀地找到真相。實證主義大多都以定量研究為方法(見表1)、以印證(或證明)為目標及標準,來判斷一個人話語的真假。

表1 包力克實證主義范疇分類

對實證主義論者而言,最好的知識是“命題知識(能夠通過研究、證實真假的語句)”。經過印證過程,去蕪存菁,將成功通過驗證的命題形成成熟的文本供學人參考,才可能建立“律法”形式的命題,讓這些知識進入科學知識殿堂,以求得到更為廣泛的傳播。

實證主義者常用“有效性”的概念判定知識的好壞,包括內部和外部的有效性、可靠性、客觀性。這些標準保證知識的對象是客觀存在且能夠經過重復印證或驗證,建立其可信度。實證主義者也希望最終培訓出一些技術專家或者是實務理論者,為不同實踐領域提供客觀知識基礎。當知識積累越多,對事情了解得更深,人類解決社會問題的方法就愈有客觀基礎。顯然,實證主義是一種讓人充滿希望的看法。

眾多社會工作者深受實證主義的影響,一直希望利用以實證主義為基礎的知識,追尋引起社會問題的根源,從而以不同介入手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當然,實證主義的論點十分吸引人,它不斷推舉實證知識的“泛化”能力,強調研究中得來的知識應用于其他跟研究相類似的情境。實證主義為社會工作帶來肯定(certainty),給實踐者建立信心及指引。加上實證主義強調的客觀性,做就出“無私專家”身份,讓人對知識的客觀地位無可置疑。其宣稱專家建立外在世界的科學知識,不單為社會工作建立無私的形象,更為社會工作帶來科學為本的專業(yè)特性。實證主義很有說服力的論斷讓社會工作者樂于接受。

實證主義影響下的社會工作實踐研究,常見的有單例系統(tǒng)設計,即通過設計一種圖示方法去表達干預帶來的變化,以期證明社會工作干預的有效程度。20世紀90年代之后,開始有人推廣循證研究(或循證實踐的方法)。循證研究重要之處,是要求社會工作者開始進行干預之前,找到現(xiàn)有最好(或最有效)的方法來應付及解決個案的問題。而判斷現(xiàn)有最好的干預方法的基準就是實證主義的科學觀。

三、從實證主義走向批判實在論

若要掌握批判實在論的要義,必須明晰其與實證主義的本體論及知識論之間的異同。一般而言,批判實在論的哲學位置被歸在后實證主義的類別中。批判實在論者同樣采納實證主義的本體論,即相信世界是自存的。這個觀點針對(或否定)社會建成論(social constructivism),提出社會是語言建成的產品,希望避免像社會建成論般掉入粗疏相對主義的陷阱里。

“批判實在論”一開始是對科學傳統(tǒng)作出批判(如表2所述),首先針對的是本體論的立場。論者們雖然同意真正的現(xiàn)實世界是客觀存在,但同時認為世界的真相人們不能理解,充其量人們只能夠達到不完美的理解,因而人類無法建立絕對真理的知識。批判實在論者認為,從來就沒有真理在人類知識框架里面。批判實在論者如實證主義者一樣,相信人與世界二元相分,但前者遵循一種改性(modified)的二元論:當人跟這個世界有一些關系的時候,其可互相影響,但人類卻不能夠客觀完整反映這個外在世界的東西。人們永遠只是帶著某一種眼鏡、角度或框架去看世界。特別是人類的語言,雖然想講出客觀存在的事物,但因為離不開使用語言、觀念、方法等人為的工具來進行觀察及描述,觀察后描寫出來的東西就無法保證客觀準確反映外在事實,更談不上能夠提出真相。

表2 包力克批判實在論(Blaikie,2009:79-109)

雖然無法找到真理,批判實在論者仍然堅持科學工作??茖W工作除了“證實”(verification)外,還有“證偽”(falsification)。如果科學工作可以證明錯誤的知識,則人類社會自然避免受到錯誤知識的誤導,人類生活可以減少被錯誤帶偏的歷史困境。批判實在論者認為,人類要洞識世界可能的規(guī)律,找到事情出現(xiàn)的可能因由,自會較為明白世事發(fā)展的由來,其基本目的就是要找出事情“可能”的因果關系。批判實在論者針對西方學界一直所信奉的休謨(Hume)的“連貫因果論”(the successive model of causality)提出批評。所謂“連貫因果論”是形容因與果的關系。用一個常用的例子說明:一張平滑的桌上,一個滾動的球體A撞向球體B,后者向前滑動,球體B的移動的原因,就說是受到球體A的撞擊,球體A的撞擊是因,球體B緊接移動是果。先有因后有果。在很多社會科學研究常用的因果律,皆依照這種模式。例如社會工作的介入是因、服務對象改變是果,這是最簡單的道理。更嚴格的則可以用實驗的方法,以實驗組(有社會工作介入的組別)比較參照組(沒有社會工作介入的組別)。如果結果是實驗組出現(xiàn)預計的結果而參照組沒有出現(xiàn)轉變,結果則提供了有力的證據(jù)證明社會工作介入的有效性。

看似沒有太大疑問的實驗工作,無論在自然科學還是社會科學早已經得到廣泛支持。連貫因果論似乎已經可以讓各方面的科學工作者有足夠信心來發(fā)展科學知識。為何批判實在論的學者仍然有所微詞?批判實在論的奠基者巴斯嘉(Bhaskar,1978)正是針對大家對實驗工作的特性而提出問題:有怎樣的世界才能令科學變成可能(what must the world be like for science to be possible)?

人類似乎理所當然知道世界是怎樣的,才會相信科學工作的意義。但細想一下,又可以說這個答案自相矛盾:如果知道世界是怎樣的,就沒必要再以科學工作來尋找“世界是怎樣的”這個問題的答案?;蛟S這個問題應該是:我們相信世界是怎樣的,科學才會變成可能。從實驗工作找尋因果律法的模式,我們可以理解到前人應該相信,世界的因果規(guī)律就是兩件事情以恒久相聯(lián)的形式存在。為了證實這樣的存在,已有不少科學工作者利用各種實驗工作不斷反復證明。巴斯嘉正是就著實驗這種做法提出異議。實驗工作中,最擔心出現(xiàn)干擾。因為因果律法的呈現(xiàn)是兩個事情的恒久關聯(lián),所以在實驗中要嚴格控制,一定不容許干擾因素的出現(xiàn)。采用上面的例子,要看球體A在一個平面上撞向球體B,后者是否向前滾動,實驗的環(huán)境一定要穩(wěn)定,不要有小朋友走過、刮大風等因素的干擾,在此基礎上,工作人員引動球體A滾向球體B才能得出確定且可信的因果關系。

這個過程看似簡單,在實際工作中,實驗工作者委實要很小心很努力。然而,正是這份努力,一切事情皆是在人為的情況下在實驗中制造出來。人為因素的影響呈現(xiàn)得很清楚。如果以這個角度來理解實驗,所謂透過實驗驗證得到因果律法只是人為的結果,人類成了創(chuàng)造事情規(guī)律(regularities)的“始作俑者”。當然,大家都會認為兩件事情的恒久相聯(lián)是反映外在世界的規(guī)律,并不是人為因素的結果。這個想法似是十分合理,在日常生活里也不易找到反對者。不過在科學討論中,這個想法有必要提出論證。將實驗中的人為因素取消,看兩個事情是否依然恒久相聯(lián)。答案不用太多猜度,實驗室中的恒久相聯(lián)不容易繼續(xù)出現(xiàn)。例如,球體A沒有人為推動,就不會出現(xiàn)撞擊球體B的情況。

那么,實驗工作意義在哪?這種工作就是要找出事情內在的因果。在實驗室,球體A在一個平面上撞向球體B,后者向前滾動,我們說那是能量在球體,如果能量推動力不足夠,也不能移動球體B。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會說只要存在足夠能量,讓球體A向球體B的方向滾動,而滾動過程中球體存在足夠的力量,不單可以抵消平面上的阻力,也足夠移動球體B,那么在實驗中見到的恒久相聯(lián)的情況就可以再現(xiàn)。這個說法可以算是合理,問題是如在兩個事情中間再添一個假設,假設“前因”里存在一個額外因素,就是例子中球體A的“力(能量)”。對批判實在論者來說,以前只求找兩個事情的恒久相關的規(guī)律作為因果關系的論證,忽略了那個額外因素。如果我們明白有這個“額外因素”的假設,我們更可以明白在實驗室的成果及實際生活出現(xiàn)的事情之間的區(qū)別。所謂額外因素,在批判實在論中被稱為“生成機制(generative mechanisms)”,意思是世界存在的物體(包括自然及社會的)中衍生的結構及力量。這些力量依附于特定的物體上,經常有傾向地產生效果,效果是否出現(xiàn)決定于是否有適合的外在環(huán)境因素。在實驗室,認識物體上力量的存在,再推算物體的力量是否在實驗室外帶來現(xiàn)實的改變,這就是試驗的意義。改變取決于實驗室外的環(huán)境因素,現(xiàn)實的事情不能在實驗中進行觀察。所以,實驗工作可以找到恒久關聯(lián),因為實驗正好提供了有利因素,可以造就有利環(huán)境因素。再以球體A、B為例,實驗室禁止小朋友阻礙球體的運動,也提供適合平面,并且放那個球體A于斜坡上,斜坡高度為球體A提供“動能(kinetic energy)”,動能不單推動了球體A,在碰撞時也傳導了動能到球體B,令球體B也向前滾動。動能的概念是理論的,沒法直接觀察。但批判實在論指出動能應該存在,只是存在于“真實領域”。世界就是這樣,否則實驗室中的A、B球就不會出現(xiàn)A球撞B球,后者向前滑動的恒久事實。當我們提出動能作為解釋球體撞擊恒久關聯(lián)的生成機制,很多事情會更為合理。

批判實在論者認為,世界上的因果律不應該單以在實驗中找到恒久相關作為標準,因為這種人為的成果沒法在實驗以外的時空再次得到相同的結果,因為實驗室以外太多干擾人為無法控制。但是,當我們在現(xiàn)實世界找不到相同結果決不能推翻實驗中得到的理論,否則我們差不多也只能擁有實驗室里的知識,對現(xiàn)實世界茫然毫無頭緒。有了“生成機制”這個概念之后,我們可以相信,實驗工作制造了一個“封閉系統(tǒng)(closed system)”,在其中找到事物的內在力量,雖然這些力量不能如實地容許人類觀察出來,但人類憑借理論來建立有關產生效果的力量,反過來也可推斷它的存在。當實驗環(huán)境中可以發(fā)現(xiàn)事物內存的力量,人類對該事物的知識又可以多一點。特別是當同樣的事物出現(xiàn)在日常生活中的時候,它的力量如何呈現(xiàn)(或不呈現(xiàn))就更能掌握。事實上,科學工作最想知道的事情,不是實驗室內的、而是生活中的事。日常生活,用批判實在論的術語來定義就是“開放系統(tǒng)(open system)”(這是相對于實驗室的“封閉系統(tǒng)”來說)。開放是因為沒有人為的操控。當實驗建立了“球體A撞向球體B,后者必然向前滾動”這個理論,可是在開放系統(tǒng)中發(fā)現(xiàn)異例時,我們不需要否定理論,因為如果我們明白到后者向前滾動的原因跟動能這個生成機制有關,我們則可以估計在開放環(huán)境中有可能存在其他生成機制在抵消球體A的動能。因此,即使理論中說的球體碰撞的因果恒久相關的“規(guī)律”沒有出現(xiàn),這種情況反映的不一定是理論出錯,而是封閉與開放之間的區(qū)別。在封閉系統(tǒng)中,人為地只容許單一生成機制在發(fā)揮力量,而在開放系統(tǒng)則存在著不同的生成機制,在各種機制之間的互動,可能是促成(也可能是抵消)不同力量的效果。力量之間的角力決定事情的結果,而力量角力的最終結果不能在推論上解決,需要的工作就是對事情的實證研究。

生成機制的建立,有賴于批判實在論者提供的一個本體論。這個本體論跟實證主義相異的地方在于它的分層架構。從本體地圖(見表3)可以看出,世界可以分為三層:“真實領域”“現(xiàn)實領域”及“經驗領域”。在真實領域中存在真實的(the real)、實際的(the actual)和經驗的(the empirical)三種事物形態(tài)。真實的(或深層的),是一種能帶出效果的力量和流程,可以在現(xiàn)實領域及經驗領域產生效果,產生一些可憑經驗觀察出來的事件。但真實的事物往往不容易直接由經驗掌握。簡而言之,真實領域是指現(xiàn)象背后帶來改變事物的結構、結構內存的權力、機制和傾向。真實存在的可以是物理的、社會的和心理的。存在于真實領域的事物,只有通過理論的推理才可以認知?,F(xiàn)實領域中存在的是一些發(fā)生的事件。這些事件可以是我們經歷過或未經歷過的,可以是物質性或非物質性的。最后,經驗領域是可觀察和可測量的事件。經驗領域由直接或間接經歷的東西組成。在這個領域里,研究員可以找到“數(shù)據(jù)”或“事實”。

表3 本體地圖(Bhaskar,1978)

總的來說,要注意真實領域里的事情,它們是人類認知以外的,特別是生成機制,它們的存在只能透過推斷來認知。雖然生成機制的存在及運作只出現(xiàn)在真實領域中,但生成機制帶來的效果會呈現(xiàn)在現(xiàn)實領域甚至經驗領域。在這兩個領域里,存在的事態(tài)是在真實領域那個現(xiàn)實世界中存在,但不能直接認識不同生成機制之間的互動、經過機制間的角力及互動后產生的后果。這些后果有些能夠進入人類的經驗領域,讓人類感覺到或體驗到那些生成機制帶來的后果,但普遍來說,真實領域中發(fā)生的事情并沒有全部“直接地”進入經驗領域,但卻存在于現(xiàn)實領域。換言之,人類的經驗領域只是世界事物的一部分,而那些真實領域及現(xiàn)實領域中發(fā)生的事情并沒有直接及全部進入經驗領域。因此,人類只能夠以自己創(chuàng)造的思考框架,利用有限的經驗來推斷那些帶來因果效果的生成機制及這些機制間互動后的結果。

嚴格來說,生成機制只存在于真實領域,但在這個領域中的真實形態(tài)事物,很難讓人直接觀察或發(fā)現(xiàn)。所以,這領域中存在的生成機制、事件及經驗皆自存而不直接被人類的感官所認知。這一點跟實證主義存在很大的區(qū)別。實證主義者的本體論中,認為科學世界里只存有人類能夠經驗的事物,對于不可見的事情,他們絕對不能容許它們出現(xiàn)在科學討論中。因此,對于實證主義者來說,任何因果律中的元素,只容許人類能夠從經驗中認識的事物。顯然批判實在論者提出的生成機制及真實領域,在實證主義當中完全不能接受。這里可以看出,批判實在論的本體論中的三個領域,比起實證主義十分注重(甚至依賴)利用經驗領域的事情來建立知識更為立體及深刻。

對批判實在論者而言,知識創(chuàng)造中最重要的原則之一是本體論(即什么是真實、現(xiàn)實的本質);而本體的事情不能還原到認識論(即我們對現(xiàn)實的認識,只局限于人類能夠直接經驗獲得的)。如果認為人類只能夠從經驗中得到知識,而不嘗試從“可知的”推論“不可知的”,人類知識永遠缺乏深度。若人類只相信經驗,最大的代價將會是失去以生成機制建立的因果論,因為生成機制只存在于真實領域,而真實領域里的事物又在人類的經驗領域以外。實證主義將知識立足于經驗領域,人類知識只捕獲一小部分有關世界運作的性質,而更深更廣的現(xiàn)實,卻在人類的知識以外。所以,批判實在論認為人類認識世界的時候,需要經驗也需要理論。

理論的重要性取決于其中的概念是否可以幫助我們描述生成機制,并將其設置于一個不存在于現(xiàn)實領域或經驗領域的抽象空間,且以此來認識一個機制的本體特性,從而找出事物的因果關系。就如我們想象一塊銅片它有能力導電一樣,我們只想純粹指出銅片的內在力量,而不涉及銅片任何在一個特定現(xiàn)實環(huán)境中的表現(xiàn)。如果我們希望能夠從經驗領域的數(shù)據(jù)里,推斷生成機制的存在及運作,巴斯嘉(Bhaskar,1978:47)推介“一種少有的技巧,混合了智性、實踐技法及觸覺能力”(a rare blending of intellectual,practico-technical,and perceptual skills)。這種能力應用于“推斷(inferring)”生成機制的工作中。為了能夠解釋清楚推斷的過程,筆者曾提出一個概念:脆弱循環(huán)。

四、“批判實在論”的應用

研究團隊在2017受到委托,進行一項為期18個月有關“危機家庭”的實踐研究,評估社會工作干預在個案工作中達到因果解釋的進程①在《社會工作》總第289期題為《社會工作介入危機家庭成效評估的實踐研究》的文章中,對該研究計劃的詳情進行了交代,在此不做重復介紹。。根據(jù)批判實在論的手法,第一步開始于現(xiàn)實事件的呈現(xiàn)(explication of events)(Wynn &Williams,2012)。如果以布爾和莫倫(Blom & Moren,2019)的五步工作原則就是“觀察及描述”,主要是收集情境、行動者、介入工作及跟介入結果有關的資料。而第二步是“分段及抽取”,將數(shù)據(jù)切割成分析單元及組成不同的分析概念(可參考扎根理論);第三步是“不明推理(abduction)”及“再描述(redescription)”或“理論性重釋(theoretical reinterpretation)”;第四步是“逆向推理(retroduction)”及第五步“情境調查(脈絡化)或具體化(concretization)”。

第一步工作較容易明白。在社會工作者完成訪談后,他們需要記錄訪談過程的詳細內容。在批判實在論的角度而言,沒有任何理論及概念已經達到必然有用地理解外在世界的能效,所以,不應該隨便引用理論及概念。反之,研究人員應當以訪談內容為本。所以,數(shù)據(jù)收集依賴研究人員盡量記錄現(xiàn)場各方面的內容。到第二步工作,是“分段及抽取”,方法十分接近扎根理論的開放編碼(open coding),研究人員在每一個小分段加上一個編碼。但第二及第三步之間不能分得太清楚,因為當進入第三步后,可能發(fā)現(xiàn)編碼不適合,可以考慮回到第二步的分段及抽取部分,并修改編碼。第三步稱為“不明推理”及“再描述”。這里大家聽起來可能感到陌生。不明推理可以說是傳統(tǒng)研究的“歸納法(induction)”和“演繹法(deduction)”以外的一種邏輯。這是一百多年前在西方發(fā)展出來的概念。批判實在論者認為,研究有兩項工作十分重要。其一是找出生成機制作為解釋社會事件的主因,其二是生成機制與個人的關系。不明推理的方法由實際觀察開始,經過記錄、分段及抽取,得到一大堆已經進行整理工作的編碼。必須要注意第二步里的整理工作的目的是“抽?。词菍⒖赡苡嘘P的放在一起)”。抽取背后的指導概念是“抽象化(abstraction)”。如果采納沙耶(Sayer,1992)的理解,抽象化等于抽象概念的建立,即研究者嘗試在自己所知的理論認識中選取較為抽象的概念來理解從觀察中搜集回來的資料,再基于資料從一些事情或事物中的各種范疇里選取那些對研究課題有重要意義的范疇,再進而探討是否可能找到(或創(chuàng)作)概念來概括那些范疇。選材過程沒有既定的原則及規(guī)范,最重要的是研究者認為選用的概念可以提升觀察數(shù)據(jù)的抽象程度(the level of abstraction)。

這里以“危機家庭”的例子來說明。在訪談記錄當中有一個案例,提及女兒發(fā)現(xiàn)媽媽頸上出現(xiàn)腫脹而十分憂慮,因為剛去世的父親因頸部腫瘤去世。女兒的憂慮似乎與父親的病有關。在分析的時候,社會工作者感覺到危機家庭的成員因不幸事件出現(xiàn)而變得特別敏感,所以分析焦點集中在追尋受訪家庭成員在這方面的表現(xiàn),我們用了“提升的激應性(heightened reactivity)”來概括。例如,有案主習慣于隱藏個人情緒:“案主在獨處時才敢表達情緒,偷偷哭泣,因為家人對案主很支持,她不想家人再為她擔心”(44/17);有案主忽然將家人的關心視為虛偽:“丈夫在世時,丈夫弟弟對他漠不關心,但現(xiàn)在又假裝傷心”(44/17)及案主說“丈夫在廣州的家人希望她將兒子送到廣州交由她們照顧……她感到憤怒……案主奶奶發(fā)信息要求她協(xié)助購買生活用品,也請她帶兒子到養(yǎng)老院探望她,她深感壓力”(44/17)。原來日常生活經常發(fā)生的事情,在危機出現(xiàn)后,變得特別容易激發(fā)案主情緒??梢砸姷郊彝コ霈F(xiàn)事故后,案主對一些生活瑣碎重新負面演繹。因此,研究團隊用“抽象化”動作,提煉了第一個概念“提升的激應性”。進一步分析發(fā)現(xiàn)某一些敏感表現(xiàn)對他們的行為有特別的影響。這些敏感點,稱之為“脆弱性(vulnerability)”。脆弱性是指個人將過去的歷史或當前生活中的敏感處轉化成脆弱點。脆弱點就像一處敏感的傷口。當這些傷口被觸動后,產生一些想法,亦相應帶來一些行動形態(tài),而這些行動又帶來負面影響。當生活中有言語或行動觸碰到脆弱點時,被觸動的一方產生強烈的反應和痛苦。諸多案例顯示,案主在家庭危機后產生傷痛經驗,這些傷痛在心理上成為敏感處。一旦觸及案主敏感處,情緒會很波動,有時候這些情緒反應讓案主不得不采取某種策略應付。在個案中,我們也引入抽象化的技巧,引用兩個概念:生存位置(survival positions)及生存策略(survival strategies)。例如,在同一個案(44/17)中,案主認為在過去的家庭生活中,丈夫親人不太關心他們,在事故發(fā)生后,親人做出慣常的動作甚至表達關心,案主卻有特別激動的反應。例如丈夫弟弟在儀式中顯得特別傷心,案主會憤怒,因為案主會比較丈夫弟弟以前的冷漠及眼前的激動,認為其行為不一致,甚至得出“丈夫弟弟不真心”的結論。同樣地,案主的傷痛也易受觸動——案主向來認為自己作為母親十分稱職,因而廣州親友提出幫手照顧孩子會感到憤怒,最重要的是,案主的丈夫自幼交到廣州由親戚照顧,其認為丈夫從小缺乏家庭溫暖。丈夫在廣州的經歷造成了今日案主的脆弱性,廣州親友的提議觸動了案主的傷口,案主的反應與情緒就明顯地較為激烈。所以,案主的生存位置就是“喊都無用,喊得佢返嚟咩”(44/17)。這個概念泛指個人為保護和管理自己的脆弱性而采取的一套信念(生存位置)(Scheinkma&Fishbane,2004)。生存位置影響個人的思維及言行,此因素可以在當事人能用語言表達這些信念之前,就被當事人采用,也可以在當事人進行批判性評估前被采用。簡言之,它存在于前意識,也可以說是默會知識。生存位置包括成為格言的信仰或前提,而生存策略則是個人為了保護自己而做出的行動。使用生存策略的個人,通過扮演看守者、家庭治療師、缺乏他人信任的憤怒叛亂者、自我孤立的個人、雙面人(學校里的好孩子同時是家里的壞人)等等。在個案找到的例子有:“子女面前不哭的堅強媽媽”“忙于照顧家務及兩個孩子的照顧者”“要求孩子聽話及努力讀書的嚴厲母親”等。

使用生存策略的原因是自我保護。在家庭關系里,它們卻是適得其反的行為,很多時候不但不能解決問題,還會弄巧反拙。在分析中,社會工作者發(fā)現(xiàn)采用生存策略的結果是反過來激起對方(或家人)的情緒,令對方采取激化事件的行為。個人以生存策略采取行動時,通常會集中于自我參考和選擇自我防御的方式行事,但對其他人的觀點、需求、脆弱性或長處視而不見。在個案分析中發(fā)現(xiàn),對他人的不敏感,反過來觸及家庭中的關系的脆弱性。同樣,關系伙伴的脆弱性一旦被觸及,激發(fā)了生存策略,結果卻會引發(fā)他人的自我保護反應,也可能引發(fā)他人的生存位置和生存策略。當雙方的脆弱性一旦被觸動,一方的生存策略觸發(fā)另一方的生存策略,這種情況則以脆弱循環(huán)(the vulnerability cycle)這個概念來歸納。例如,在上述個案中,案主很怕外人同情自己。案主接受丈夫的死亡這一個事實,也很想自己弄清楚丈夫的死因。不過,丈夫去世后,又總是感到孤寂。幸好家里有小孩,案主覺得可以全心全意照顧孩子,讓寂寞感覺稍微放松一下。當其心情低落就只會哭,但絕不會向家人表達情緒。特別是丈夫那一邊的家人,案主不喜歡與其聯(lián)絡,案主認為他們一向對丈夫很冷漠,所以不想在丈夫離世后在他們面前表現(xiàn)軟弱。而且,丈夫少時被交到廣州給人照顧,沒有享受到家庭溫暖。所以,她過去一直努力照顧丈夫和孩子,讓他們的生活過得好。丈夫去世后,案主與丈夫家人間就出現(xiàn)了脆弱循環(huán)。丈夫那方的親戚可能覺得過去沒有盡自己的責任,當案主丈夫去世后他們對案主一家顯得特別關心??墒牵@份關心案主很懷疑,認為他們現(xiàn)時的表現(xiàn)跟以前不相符,他們可能只是出于同情,所以案主逃避丈夫家人的照顧和關心。這種反應令丈夫方面的親戚無所適從,雙方的關系漸漸疏離,丈夫的家人亦無法提供適當?shù)恼疹櫦爸С帧?/p>

圖1 案主和家人的脆弱循環(huán)(44/17)

當我們使用抽象化的技巧提煉概念后,我們更希望能夠找出引致家庭問題的生成機制。而在危機家庭的實踐研究中,我們找出脆弱循環(huán)這個機制。這個概念更清楚反映了另一個批判實在論的重要概念“呈現(xiàn)(emergence)”。嚴格來說,這個概念跟巴斯嘉的本體論及生成機制有緊密關系。生成機制的形成源于不同元素組成,由此產生一種內在力量或傾向。例如兩個元素的結合而出現(xiàn)新物質,這個過程稱為呈現(xiàn)。經過呈現(xiàn),生成物質出現(xiàn)新力量及傾向,而當力量(或傾向)在現(xiàn)實中運作,則可以形成新的因果關系。例如,氫跟氧結成水,就可以撲火。新元素的力量所產生的因果關系可以分別為外在及內在的。當水形成后,存在外在力量,例如撲火或導電。而內在力量則是整體對內里構成元素的改變。例如“官僚系統(tǒng)(bureaucracy)”出現(xiàn)后對系統(tǒng)內員工的限制。生成機制的特性十分重要,因為機制的出現(xiàn)、存在、生存及變化全賴眾多的構成元素,但機制整體又可以影響著構成元素的運作。最重要一點是,生成機制并非可以直接觀察,而是存在于不可觀察的真實領域。只有引用批判實在論的“分層本體論”,這個生成機制才會得到呈現(xiàn)的合法性。

回到脆弱循環(huán)這個概念,我們指出這個循環(huán)的出現(xiàn)依賴家庭成員的各自思考內容、態(tài)度及行為,但當各成員的互動關系勾連而呈現(xiàn)脆弱循環(huán),各自生活在這個循環(huán)的個人的發(fā)展也受到影響。換言之,這是一種整體影響組成元素的內在因果關系。整體(脆弱循環(huán))的存在有賴于個人(家庭成員),但是當多個人組成整體后,卻又被整體的運作影響著。

例如在案例(12/17)中,社會工作者最初接觸案主時,案主丈夫仍在世。案主一直獨立照顧病重的丈夫,漸漸覺得很多事情都需要案主下決定;當案主一人面對病重的丈夫,會感到孤獨。這可以說是案主的一種脆弱性表現(xiàn)。在記錄中,研究團隊發(fā)現(xiàn)案主抱著信念,“盼望家庭中各人相親相愛”(生存位置)、“希望女兒聽話服從”,她相信這些信念的實現(xiàn),可以使病重的丈夫放心。她也“希望女兒關心家庭,不要談戀愛”。這些行為可以說是案主避免感到孤獨后而定位的生存位置?;谶@位媽媽的脆弱性(寂寞與孤獨),她的生存策略也有“要求女兒聽取她的意見,想女兒多與她溝通,更要多參與家中工作,不可疏離”。為了建立一種“堅強態(tài)度”(生存位置),媽媽卻“不愛跟女兒表達內心情緒,更沒向女兒講述爸爸的病情”(生存策略)。另一邊,大女兒“很怕媽媽的嚴厲,又怕見她哭”。這是大女兒的脆弱性。女兒只好退避,更想離開(生存策略)。大女兒也有情緒,但不愿在家中表現(xiàn),“不想讓全家人知道她的情緒”(生存位置)。簡而言之,媽媽的嚴厲與要求,令女兒“恐懼與退縮”(脆弱性及生存策略)。母女二人的溝通變得愈來愈單薄。雙方的行為呈現(xiàn)出脆弱循環(huán)(the vulnerability cycle)(圖2)。

圖2 母親和女兒之間的脆弱循環(huán)(12/17)

這個例子說明了“抽象化”的技巧,用于在事情中抽取某些范疇,在互相參照之后,看一下如何創(chuàng)建或借用一些有關概念來概括那些范疇。當研究團隊選擇生存位置將案主的兩個想法(“一家人要相親相愛”及“家里事情都等她決定”)歸納為生存位置的特質(properties)時,其實是在進行不明推理(abduction)。在掌握了脆弱性、生存位置及生存策略三個概念后,研究團隊再審視這些概念的可能關系,推敲出脆弱循環(huán)這個概念,進而利用脆弱循環(huán)作為生成機制,解釋家庭關系中的糾結。

在此次研究中,雖然引用了布爾及莫倫的5個步驟工作原則,但其中的第四及第五步是建立社會學理論,而研究團隊考慮到此研究不是純粹的社會學研究而更希望對研究中的個案找出“因果關系”,并嘗試用來指導工作,所以,當研究團隊找到解釋個案中的家事的前因后果后,沒有進行第四及第五步。這兩個步驟本身是要鑒別及描述生成機制,并發(fā)掘那些能讓生成機制發(fā)揮效果的社會脈絡及環(huán)境因素。然而,因為筆者的實踐研究旨在確定和評估個案工作中達到因果關系的進程,所以分析工作轉向到追索社會工作干預的效果。換言之,就是為了回答“如果危機家庭的問題與脆弱循環(huán)有關,社會工作者的介入能否帶來改變”這一問題。

為進一步展示如何分析“評估社會工作介入”的成效,在此引用另一個案例(11/17)。這個案例中研究團隊特別關注干預工作如何改變脆弱循環(huán)這個抽象物體。案例中,家庭危機出現(xiàn)在父親去世后。社會工作者在會面時,已經發(fā)現(xiàn)家庭成員之間在不同時候對一些事情表現(xiàn)出激應性。例如“女兒想事業(yè)有成”;小女兒“不想參加教會舉辦的‘父親節(jié)’”;“女兒認為母親過于冷靜”;“小女兒對事情警覺性提高”及“大女兒怕家人不接電話,會罵人”等等。這種氣氛令家庭中媽媽跟兩位女兒處于極端敏感的狀態(tài)中。媽媽的自尊感很低,認為“自己沒有用”(生存位置)、“自己沒法幫助自己”(生存位置)。媽媽曾中風,事后在生活中盡可能“避免麻煩家人”(生存策略)。她相信“經常要求女兒陪伴”(脆弱性)非常不明智,這要求會令女兒們十分辛苦,但“又怕女兒不開心,會不理會她”(脆弱性)。這些想法令媽媽相當矛盾,媽媽曾經因為女兒不理自己而自閉于房間中。丈夫在世時,女兒表現(xiàn)冷淡,媽媽自己仍可接受;丈夫逝世后,女兒的不理不睬,容易觸發(fā)媽媽的緊張情緒(脆弱循環(huán)的后果)。在另一方面,丈夫去世后,媽媽不想留在家中,每天要跟女兒在一起,如果女兒表現(xiàn)不悅,媽媽反應激烈(脆弱循環(huán)的后果)。有一天,女兒致電給媽媽表示要在男朋友家中留宿。在電話中,媽媽向女兒說:“我憎死你”(脆弱循環(huán)的后果)。

媽媽顯然不太了解大女兒,不知道女兒一直怕家人沖動。在父親離世后,大女兒一直想一個人靜下來,不認同“媽媽、妹妹和自己要經常一起生活”的理念。女兒不想媽媽太依賴,令其失去自己生活。大女兒在心里充滿矛盾,怕媽媽不接聽電話、受不了甚至出現(xiàn)跳樓之類的極端行為。大女兒又十分擔心自己的孤單,覺得認為爸爸走后,家庭已經不完整,家里就只有她們。這些脆弱性令女兒采取了在內心緊張媽媽、在態(tài)度上拒絕母親的行動。她不與媽媽溝通、不回復媽媽的要求與提問,但心里又不想媽媽留在家中,只好盡力忍受與媽媽“捆”在一起(脆弱循環(huán)的后果)。即使是在同一屋檐下,其表現(xiàn)得很生氣,不跟母親對話。結果女兒愈想退避、媽媽愈壓迫,女兒卻更想走遠,但事實上依舊在媽媽身邊,內心卻又不停擔心媽媽。大女兒一旦找到機會,就爭取離開媽媽(脆弱循環(huán)的后果)。

圖3 母親和女兒之間的脆弱循環(huán)(11/17)

建立脆弱循環(huán)分析框架后,社會工作者開始相關介入服務,安排了家訪讓家庭成員展開對話。對話的目的是破壞雙方不自覺地以逃避來實行的生存策略,也希望透過對話,讓媽媽諒解女兒的矛盾,然后自己也得到心理上的疏解。最理想的結果當然是雙方達成共識。因此,社會工作者進行多次家訪,希望家庭成員之間對大家的情況多一些了解,關系更加密切。在個案數(shù)據(jù)中,可以發(fā)現(xiàn)社會工作者建構了多種的生成機制。

1.身份取代(role replacement)。當時案主致電社會工作者,表示大女兒自鎖房間內大哭,也不回應案主。案主自覺不能協(xié)助女兒,自我形象極低。社會工作者聯(lián)絡大女兒后,知道大女兒不想家里三個女士經常糾纏在一起,也不想母親太依賴。社會工作者再回復案主,講解女兒的情況。

社會工作者取代女兒的角色,將女兒“不敢哭、不敢表達”的困境轉述,令案主直接面對女兒的境況。身份取代的重要性在于這個干預動作能夠令一句說話所承載的力量,在適當?shù)沫h(huán)境中,收到效果。根據(jù)艾狄韋思(Elder-Vass,2010)的分析,語句的力量必須要配合語言環(huán)境中存在的“規(guī)范圈(norm circles)”。這個圈子形成一種道德力量。規(guī)范圈跟每一個人過去歷史有關。例如,某人跟人家說一句“讓一讓”,這句話有沒有力量,視乎這個人生活中是否跟人家生活在同一個規(guī)范圈。同一規(guī)范圈的意思是,在這個圈子里,每個成員認同“讓一讓”是一句禮貌的請求。如果說話者與收到這訊息的人們也曾在個人的生活中,向其他人提出過同樣要求,也得到適當?shù)亩Y讓響應,他們就是活在同一規(guī)范圈。在同一規(guī)范圈中生活,就會存在一套機制默認一些“規(guī)矩(rules)”,亦因為那些默認了規(guī)矩而形成了一個論述機制(a discursive mechanism),使一個語句帶來相同的效果。在個案中,案主跟她的女兒的規(guī)范圈會使案主女兒說的“不敢哭,不敢表達”理解成女兒對她的抱怨,又或者那句話理解成“女兒覺得媽媽變成負累,不想再跟媽媽相處”。當女兒的話由社會工作者說出,說話者與收聽者處身另一個規(guī)范圈,理解說話的取向可能很不一樣。至少,社會工作者代替女兒說話,也已經反映了社會工作者接受了這句話字義上的解釋,避免案主做出很多無謂臆測。因此,案主接下來的回應是考慮自己如何回應女兒的困擾。當刻,案主的“回應機制(response mechanism)”啟動,讓自己接受了女兒“不敢哭,不敢表達”的真正意義,開始接受女兒的難受,并將焦點放于“自己在以后日子的自我生活方法”的改變上。當社會工作者的介入引導案主思考如何處理自己未來的生活,又引動另一個機制的效果。

2.接受挑戰(zhàn)及目標建構(challenge-taking mechanism and targeting mechanism)。這個機制的重點用于向案主指出既有行為的問題,及嘗試一起找出解決方法。首先,案主不敢自己一個人生活(單獨在家)可能與她曾中風有關,而且也擔心她自己變成負累(一種規(guī)范圈中不被認可的狀態(tài))。然而,社會工作者向案主指出,繼續(xù)依賴大女兒只會令女兒更不想與其生活。換言之,她從社會工作者口中意識到,一直采用的策略適得其反,令自己變成女兒的負累。這情況下,她只好接受挑戰(zhàn)。社會工作者也認識到,要案主努力找出自己自立生活的可行性,決定于現(xiàn)實中的機會,也決定于案主的信心。社會工作者向案主指出現(xiàn)實中可行的機會(targeting mechanism),例如嘗試多探訪自己的朋友、參加花藝班等。這些活動不會對她的體力有太多要求,而且社會工作者鼓勵案主與女兒商量,尋找更多可行辦法。女兒們是屬于那個與“負累不負累”這個規(guī)范圈有直接關系的成員。有了女兒的參與,幫助處理負累問題,自然可以增強案主信心。

3.脈絡機制(context mechanism)。此個案的分析中,也強調了安排家訪的重要性。在面對面的傾談中,每個人都有機會向參與者提出邀請。家訪這種面對面的挑戰(zhàn),是要求參與者作出響應。這樣,參與者的回應機制較易被啟動。例如大女兒在面談時不斷哭泣令母親生氣、母親突然自行離開會談室等。此種情況出現(xiàn)時,社會工作者及時跑出房外勸解案主重回會談室。這時候,引導案主主動遞過一杯清水給女兒,并送上紙巾。這種脈絡機制為雙方帶來直接的溝通,停止了脆弱循環(huán),也防止雙方愈走愈遠,避免雙方陷入沒法溝通的狀態(tài)。

五、結語

實踐研究十分關心社會工作的干預效果。針對社會工作實踐如何帶來影響這一問題,如果用傳統(tǒng)的歸納法找前測、后測的因果關系,只能證明是做過什么事情。若在后測的證據(jù)中,發(fā)現(xiàn)服務使用者出現(xiàn)一些很好的效果,但是這個改變,是什么因素帶來的則不可而知。只使用前測、后測的方法,無法科學地指出個中原因。批判實在論由本體論的重寫,到知識論的建立,就是為了能夠找出“白盒子”,找到因果關系相對清楚地描述。在這種實踐研究的基礎上,社會工作者可以指出,一個案主的改變,是因社會工作者的參與、介入和干預帶來的,即社會工作者可以清楚地說明案主改變的原因是社會工作者的專業(yè)介入。有了因果關系的確立,才可以展現(xiàn)社會工作者就是服務對象轉變的重要的部分。

批判實在論所講述的觀點是科學的。在這一前提下跟政策制定者解釋,社會工作者是如何建立科學知識并以科學知識為指引,應用科學于設計、推行、監(jiān)察及評估社會工作實踐,社會工作的專業(yè)地位才可以算是實至名歸。

福建省| 鄂尔多斯市| 独山县| 温宿县| 双牌县| 含山县| 滦南县| 东平县| 哈密市| 太仆寺旗| 双牌县| 礼泉县| 吴桥县| 天镇县| 左权县| 霍山县| 资阳市| 蒲江县| 泌阳县| 古田县| 宁陵县| 横峰县| 舒兰市| 奈曼旗| 通辽市| 西安市| 邹城市| 房山区| 泰安市| 岫岩| 南召县| 响水县| 武鸣县| 平陆县| 嘉鱼县| 白水县| 乡宁县| 九台市| 诸城市| 海安县| 娄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