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
摘要:口語表達是孩子終生受用的重要能力,然現(xiàn)狀堪憂,尤其是小學低學段的學生存在的不敢說、不會說、說不好的現(xiàn)象。如何改變這種現(xiàn)象?教學實踐中幾種方法行之有效:教給方法,讓學生言之有序;積累語言,讓學生言之有物;樹立信心,讓學生言之有力。有東西可說,掌握了說的方法,增強了說的信心,學生就會樂于表達。
關(guān)鍵詞:口語表達? 小學語文? 積累語言
“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闭Z文教學的任務就是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和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谡Z表達能力是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
結(jié)合近年來小學語文教學尤其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經(jīng)驗,我發(fā)現(xiàn)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讓人憂慮。讀生字詞、課文時高舉小手,積極踴躍,然而一讓說話便蔫巴起來,噤若寒蟬。勉強說話也是顛三倒四、干癟空洞。
那么,如何培養(yǎng)低年級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呢?我在教學實踐中做了如下嘗試。
一、施之以法,讓學生言之有序
學生說話時干巴巴、顛三倒四等問題,源于其不會說,不得法。所以要教給學生方法。除了必不可少的口語交際課,我還系統(tǒng)訓練其口語表達力,總結(jié)口語交際的方法(如,一年級教孩子說話時眼睛看著對方,說話聲音的大小,禮貌求助,以及表達的順序)。我還充分挖掘教材潛在的口語訓練素材進行有效訓練。
(一)利用拼音學習的情景圖練習說一句完整的話
一年級拼音學習都配有情景圖,我先讓學生用心觀察,說說看到了什么,然后從中找出所學拼音。比如《ang eng ing ong》一課,學生看圖后說:一位媽媽哄著嬰兒睡覺。于是找出“哄著”的“hong”,“嬰兒”的“ying”。多提問幾個學生,在師生的互動中達到練習說話的目的。
(二)利用兒歌,學習句型,模仿句型練習說話
低年級有大量的兒歌,一年級上冊的典型就是拼音《gkh》一課中的兒歌《說話》:小溪流說話,嘩嘩,嘩嘩……小青蛙說話,呱呱,呱呱。我們就可以讓學生模仿這種句型說:老黃牛說話,哞哞,哞哞。小山羊說話,咩咩,咩咩。學生利用生活的經(jīng)驗,模仿得惟妙惟肖。
此外,識字課也可以幫助我們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只要老師有敏銳的觀察力,無處不是資源。比如,識字5《動物兒歌》,因為是描寫夏天的小動物,所以我在開始導入時就引導學生談話:學生喜歡夏天嗎?為什么?沒有經(jīng)過訓練的學生,他們不善于表達只會說:喜歡或不喜歡。我就出示句型:我喜歡夏天,因為……讓學生根據(jù)句型說,表達就完整了。《動物兒歌》還有一個突出的句型:誰在哪里干什么。如“蜻蜓半空展翅飛,蝴蝶花間捉迷藏……”我利用我問你答的朗讀形式,比如,誰在半空展翅飛?答:蜻蜓半空展翅飛。讓學生找出句型,并板書句型。接著出示幾組小動物的場景圖片,讓學生看圖利用句型練習說話,合起來編《新動物兒歌》。學生覺得自己成了兒歌小作家,很有成就感,說讀時效果特別好。
(三)看圖說話,與課文對比,提高說話能力
低年級圖文結(jié)合,故事性極強的課文非常多,這是培養(yǎng)學生說話能力的好資源。比如:《小猴子下山》《小壁虎借尾巴》等。我讓學生看圖講故事。
比如,《小壁虎借尾巴》,先出示第一幅插圖,問學生:發(fā)生了什么事?學生開始只會說一句:一條蛇咬斷了小壁虎的尾巴。我就引導:如果我聽你講這個故事,就想知道,小壁虎在哪干什么?怎會被蛇咬斷尾巴?小壁虎沒了尾巴,會怎么樣?學生就會說:一只小壁虎在墻角捉蚊子,一條蛇咬住了它的尾巴,小壁虎一掙扎,掙斷了尾巴,逃跑了。小壁虎很難過,想去借一條尾巴。接著我說:看看課文中我們的大作家是怎么寫這一幅圖的故事的?學生讀了課文,一比較,原來和自己說得差不多??!我就順勢鼓勵:瞧!仔細觀察,用心思考,大膽說故事,我們都成了大作家啦!學生有了信心,有了看圖說話的方法,接下來幾幅圖就言之有趣,言之有法了。
二、探之以境,讓學生言之有物
有了方法,還要有內(nèi)容,要言之有物。課本閱讀識字遠遠不夠,我與家長溝通拓展學生的課外閱讀,生活識字。課堂上展示學生的課外收獲,開展講故事比賽。利用低年級學生記憶力過人的特點大量背誦課文、古詩。學生語言積累明顯豐富了。
有一次給出“陽光、大雨、草地、花朵、公園、運動、涼亭”幾個詞語,讓學生選擇其中幾個聯(lián)想說話。有個學生說出了這樣的一段話:今天是個大晴天,陽光刺眼,但是我還是和幾個小伙伴在三角洲公園玩得很開心。公園里的柳樹真漂亮,像一排排美女站在那里。真是“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有的同學說:我正在雪楓公園里和爸爸做運動,突然下起了一陣大雨,我們淋成了“落湯雞”,才發(fā)現(xiàn)不遠處居然有一座涼亭!我們沒有去避雨,真是個“大傻瓜”。
母親節(jié)期間,學校安排了尊老孝親的主題教育活動。結(jié)合教育活動,我啟發(fā)引導學生對媽媽表達母親節(jié)最偉大的敬意。讓他們留心觀察爸爸媽媽是如何做的。他們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做了什么事情,買了什么東西,說了什么話?你自己是如何做的?課堂展示的時候,很多學生就把生活中真實的事情說了出來,效果特別好。
我口說我心,做了什么,經(jīng)歷了什么,這樣的口語表達才有東西可說。一位學生說到他的爸爸媽媽帶著腿腳不便的奶奶去符離清水灣游玩,不能推輪椅的地方,他的爸爸背著奶奶,他的媽媽背著自己,像極了莫懷戚先生《散步》中的情景,特別感人。中午在符離吃燒雞,學生把原來屬于自己的兩個大雞腿分給了奶奶和媽媽,學生說得真誠自豪,我聽得感動欣慰。
三、愛之以專,讓孩子言之有力
信心能讓學生勇敢地站在表達的舞臺上。能讓學生思維流暢,口齒清晰。能讓學生的聲音擲地有聲,鏗鏘有力。自信心,往往能激發(fā)人最大的潛能。那么如何樹立學生表達的自信心呢?
(一)寬容聲音弱小和表達錯誤的孩子
低年級的學生,因為面對嚴肅的課堂紀律、同學們的聆聽和老師的評判,難免緊張,有的不敢舉手發(fā)言。根據(jù)兒童心理學的觀點,這些學生是因自尊心強,害怕被同學嘲笑。對于這樣的學生,不能急躁。我總是走近學生,耐心聽他說完,如果說得較好,我會說:“回答得這么好,讓我一個人聽太可惜了,你能讓大家都聽到你完美的回答嗎?”效果非常好,學生馬上大聲說一遍。
性格張揚的學生,愛舉手發(fā)言,但也容易出錯,有的引來全班的哄堂大笑。對于這樣的學生,我總會先表揚他積極思考、勇于表達,再委婉提出建議。
(二)用專業(yè)的知識糾正語言障礙的孩子
一緊張就口吃的學生因為被同學笑話變得沒有自信不敢說話。我用所學知識讓學生找回說話的信心。口吃的學生有的是先天的問題,有的需要手術(shù),但多是發(fā)音時舌位或氣流不對。有個學生“哥哥”說“得得”,“渴了”說“特了”,我發(fā)現(xiàn)他只要是舌根音全發(fā)舌尖中音d。我告訴他讀舌根音,舌頭在牙床里睡覺,不能起來??墒橇晳T很難改,我就拿一次性筷子,壓住他的舌頭,幫助他反復練習。并告訴家長方法,在家練習,直到習慣不翹舌頭。有個家長跟我說她的孩子“禿舌頭”,讓同學不要笑話她。我觀察后發(fā)現(xiàn)她就是舌面音發(fā)音時氣流往兩邊跑。于是我拿根筷子讓她感受什么是舌邊、舌中。然后教她舌兩邊不能收緊,舌頭放松放平,舌中收緊,用力讓氣流從舌中間擠出。學生學會了方法,我就給她找一些舌面音的繞口令,讓她回家反復練習。一個多月,學生就基本正常并且找回了自信。
通過以上實踐,低年級的學生克服了以往的不足,他們變得想說敢說、能說會說,口語表達能力得到大幅提升,也為中高年級作文訓練打下了堅實的基礎(chǔ)。
參考文獻:
[1]劉艷霞.關(guān)于培養(yǎng)小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方法研究[J].包頭師范學院學報,2018(020):107.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