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ya
金迪和男友熱戀的那幾個月,男友總贊美和認可她。可短短一年之后,男友常常會因為小事發(fā)脾氣,比如金迪脫下的外套沒有及時收進衣柜,或者出門時忘記倒垃圾,男友就會批評她,說她“邋遢”,說她“粗心”,說她這個人“很糟糕”。
上一次兩人發(fā)生爭吵,是因為金迪睡覺之前忘關客廳的燈,男友早上起床發(fā)現后,語帶嘲諷地說:“這要浪費多少電?你沒有公主命,卻過得像公主一樣奢侈?!?/p>
不就是忘關一次燈嗎?至于說得這么難聽嗎?
金迪反駁男友,沒想到男友又繼續(xù)批評她,說她天天網購,根本不懂得過日子。
金迪承認自己平時是有點粗枝大葉,但并不是鋪張浪費的人。每月她都有儲蓄計劃,買東西也是用自己的錢。她不理解也不接受男友對自己的批評、否定,和他大吵了一架,結果又被對方指責“脾氣大,說不得”。
像金迪男友這樣的人在現實關系中并不少見,他們有的是你的家人、伴侶,有的則是你的領導。
那么,你好不好奇為什么他們在關系中喜歡挑剔、打擊別人?會因為一點小事就發(fā)脾氣,批評、責備他人呢?
這些人可能本身的性格就是追求完美的,無論對自己還是他人都比較嚴苛。
但是更有可能的是他們在玩一個“我好,你不好”的心理游戲。
人際溝通分析(Transactional?Analysis,TA)是一種心理人格理論,由埃瑞克·伯恩博士締造。該理論的核心是我們每個人在與人溝通時都有三個“我”,父母“我”P(Parent?父母意識),成人“我”A(Adult?成人意識),兒童“我”C(Child?兒童意識)?。
父母“我”是嚴厲的,權威的,強大有力的;成人“我”是成熟的,理智的,平等的;兒童“我”是弱小的,無助無力的,任性的。
P-A-C在我們面對社會和與人相互作用選擇時起決定性作用,它們將導致4種人生坐標:
我不好,你好;
我不好,你不好;
我好,你不好;
我好,你好。
借著金迪男友的例子,我們重點來了解一下“我好,你不好”。
當一個人的內在人際關系模型是“我好,你不好”時,他們常常覺得自己比別人好,在關系中傾向于對他人嚴厲,就像父母管教孩子一樣,習慣批評、否定、責罵他人。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yī)生》這本書中講道:“玩‘我好,你不好這類游戲通常能讓玩家感到憤怒,或者至少能讓他們對別人評頭論足。處于這個心理坐標的人常常會占據權力和權威的制高點,這樣就能玩他們的游戲了?!?/p>
他們經常玩的游戲叫“我抓到你了,你個壞蛋”。
書中還說:“這是人們經常在工作場合玩的游戲。下屬犯了錯,上司發(fā)現了,把犯錯的下屬好一頓訓斥,小題大做,對下屬大聲咆哮。這種游戲能讓憤怒的人找到看似正當的理由來發(fā)火,借此證實‘我好,你不好的人生坐標。他們會證明別人根本上都是無能而不可信的。接下來,他們會把斥責和懲罰別人視為己任。他們會說,‘要不然,那幫人會覺得犯了錯還能僥幸逃脫!”
“尤其是在機構組織里,權威人士很容易把自己想象成嚴厲的父母,把員工當成頑劣的孩子來懲罰?!?/p>
“處在‘我好,你不好坐標上的人還會玩其他游戲,比方說,‘你為什么總讓我失望?”
在親密關系中,我發(fā)現自己偶爾就會玩“我好,你不好”這類人生坐標中“我抓到你了,你個壞蛋”和“你為什么總讓我失望”的游戲。
有一天,我在網上買了幾個花園擺件,也就一百來塊錢,心里想著如果快遞到了,老公敢說我亂花錢,我就要狠狠懟他一頓,說自己這么辛苦,買一點東西怎么啦?結果人家什么都沒有說,我反倒有點失落。
還有一次,我結束了一天的課程學習匆匆回到家,當時就有一種“我要看看老公在家?guī)Ш⒆?,家里亂成什么樣子”的想法,結果發(fā)現家里的桌子超級亂,堆著各種食品塑料袋和瓶瓶罐罐,于是憤怒涌上心頭,準備指責老公。但因為我作為心理咨詢師,能夠及時自我覺察,我控制住了自己,試著深呼吸,并沒有朝他發(fā)火。
這兩次是我異常生動地捕捉到自己在玩“我好,你不好”這類游戲,以凸顯自己在關系中高高在上的優(yōu)越感。
那些家教嚴格、父母崇尚棍棒教育的親子關系常常就是“我好,你不好”的模型。父母是好的,孩子是不好的。父母希望利用這樣的方式控制小孩,長此以往,父母成功地把孩子培養(yǎng)成了內在人際模型“你好,我不好”的那一類,導致孩子終身覺得自己不好,自我價值感低,缺乏自信與力量。
很多孩子還會伴隨著非常嚴重的自我攻擊,對自我缺乏足夠的接納和認可,終極表現就是抑郁自殺。
一個人如果在關系中,無論是親密關系還是職場關系,長期頻繁地被他人“我好,你不好”地對待,就容易被洗腦,被別人PUA,變得自卑,沒有自信和內在力量。
如果在一段關系中,對方不是滋養(yǎng)你的人,而是習慣因為一點小事就打擊、批評、指責你,無法給你提出建設性的批評意見,就像前文故事中金迪的男友,你要意識到,這樣的關系是非常不健康和可怕的。
如果你識別出他的人生坐標是“我好,你不好”,在玩各種“我好,你不好”的游戲,你需要做的是盡快遠離這類人,能逃多遠就多遠。
如果是發(fā)生在職場里,暫時無法逃離,至少在識別他的伎倆之后,不再被對方洗腦,不要去認同對方投射給你的“你不好”的感覺,而是尊重和認可你自己。
如果對方是父母,希望受傷的孩子們能覺知到,你的自卑、敏感和脆弱里面,可能都隱藏著你想要被父母認可的渴望。你可以借此和父母溝通,告訴他們你的想法,以及他們的行為帶給你的負面影響。倘若父母并不理解你,并持續(xù)打擊你,建議你和他們保持適當距離,以免加重受傷。
遇到問題時去指責別人,制造自己是“對的”“好的”的自我優(yōu)越感,總是容易的,可這對解決問題本身沒有任何幫助。
愿我們都能成為好好解決問題的人,而不是那個指責和解決別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