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潔華
[摘 要] 人際溝通能力是幼師生就業(yè)的職業(yè)核心能力,是幼兒園教師專業(yè)標準規(guī)定的基本內(nèi)容之一,其水平高低影響幼師生就業(yè)、職業(yè)生涯發(fā)展。采用問卷調(diào)查的形式,了解幼師生人際溝通能力的情況,發(fā)現(xiàn)幼師生在溝通對象、溝通技能、溝通方式、溝通學習上存在的問題,進而提出幫助幼師生提高自身人際溝通能力的幾條建議,以期更好地培養(yǎng)幼師生的人際溝通能力。
[關 鍵 詞] 人際溝通能力;幼師生;技工院校
[中圖分類號] G715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14-0292-02
教育部頒布的《幼兒園教師專業(yè)標準》明確指出:幼師在“溝通與合作”方面要求要善于傾聽、和藹可親,與幼兒進行有效溝通;要與同事合作交流,分享經(jīng)驗和資源,共同發(fā)展;要與家長進行有效溝通合作,共同促進幼兒發(fā)展等。近年來,在調(diào)研幼兒園時,園長也明確指出:學校應重視幼師生的人際溝通能力的培養(yǎng),讓幼師生學會如何和家長、同事、幼兒進行溝通,避免不必要的誤會等。因此了解幼師生人際溝通能力的狀況,發(fā)現(xiàn)存在的問題,才能有針對性地提出合理的建議,從而培養(yǎng)出更符合社會、幼兒園需求的幼師生。
一、人際溝通能力的內(nèi)涵
人是一種社會性動物,衣食住行、歸屬與愛等需求都需要與人合作、交往才能得以滿足,因此人與人之間傳遞信息、溝通思想和交流情感就變得尤其重要,而這一過程被心理學家定義為人際溝通。在不同的研究理論中,對人際溝通也有不同理解,如關系論強調(diào)人際溝通是一種關系;內(nèi)容論則強調(diào)人際溝通是信息的傳播。
在這一理解基礎上,研究者將人際溝通能力也進行了不同角度的理解,如關系論中認為人際溝通能力水平是指你的行為適合情境,并幫助你實現(xiàn)個人或關系目標的程度;過程論中則認為人際溝通能力是個體用有效的和適當?shù)姆椒ㄟM行溝通的能力。
綜合各流派的理解,本文將人際溝通能力定義為:幼師生具有不管與何種類型的人進行溝通時,都能采取合適的溝通技能、不同的溝通方式達到傳遞正確信息的目標,并不斷通過學習改善自己的溝通水平的能力。
二、研究對象和方法
本研究采用自編的《幼師生人際溝通能力》問卷,隨機抽取河源技師學院的幼師生作為樣本進行調(diào)查。該問卷共涉及24道題,涵蓋了溝通對象、溝通技能、溝通方式、溝通學習四個方面,所有題均采用隨機排列方式,采用likert自評式5點量表法,從“非常符合”“有點符合”“無法確定”“不太符合”“很不符合”,依次記為5分、4分、3分、2分、1分,反向題則依次記為1分、2分、3分、4分、5分,得分越高說明幼師生人際溝通能力越強。
問卷采用網(wǎng)上問卷填寫的方式,有效填寫人次為205人,均為女生,年齡在16~19歲之間,家鄉(xiāng)均在河源的五縣一區(qū),其中2015級76人,2016級83人,2017級46人。
三、研究結果與分析
(一)幼師生人際溝通能力的總體情況
從收集的數(shù)據(jù)來看,幼師生人際溝通能力均分為81.80分,中等偏上,最低分為58分,最高分為107分,各自得分相差1~2分。說明幼師生人際溝通能力兩極分化,需互幫互助,共同提高各自的人際溝通能力。
(二)幼師生對待不同溝通對象的態(tài)度
對不同年級的幼師生在不同溝通對象上的得分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見表1),發(fā)現(xiàn)不同年級的幼師生在以父母為溝通對象時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說明不同年級的幼師生對親子關系的看法有所不同。
(三)幼師生在溝通技能上的使用情況
對不同年級的幼師生在溝通技能上的得分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見表2),發(fā)現(xiàn)不同年級的幼師生在傾聽、肢體語言兩個技能上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說明不同年級的幼師生在傾聽、肢體語言技能的使用上存在差距,需要進一步學習提高。
當然,值得肯定的是,在安慰、熱情這一維度上,不同年級的幼師生不存在顯著性差異,且平均分中等偏上,這與幼師生全是女性有關,也與其學習的專業(yè)知識有關。
(四)幼師生在溝通方式上的喜好情況
不同年級的幼師生在電話、網(wǎng)絡工具、寫信這三種溝通方式上的喜好程度不存在差異(見表3),但網(wǎng)絡工具的使用平均分明顯高于另外兩種,說明幼師生在人際溝通上更傾向于采用網(wǎng)絡工具。
(五)幼師生在溝通學習上的情況
從表4可以看出,幼師生在溝通學習的四個方面都存在顯著性差異,P值均小于0.01,說明不同年級的幼師生對班主任、科任教師的看法、參加第二課堂的積極性存在差異,可能是因為2017級新生剛入學,對教師的熟悉度還不夠,對社團活動、技能比賽等不了解,所以在人際溝通的學習上也就無從入手。再者可能是因為人際溝通能力屬于隱性能力,幼師生很難捕捉到在教學或活動中能學到的溝通技巧方面的知識。
四、建議
(一)幫助幼師生客觀認識自身人際溝通能力水平
從調(diào)查數(shù)據(jù)來看,幼師生在人際溝通能力的總分上屬于中等偏上,這與實際學習、生活以及未來就業(yè)所觀察的情況有所偏差,說明幼師生在回答問卷問題時,可能存在過高評價自己的現(xiàn)象,因此必須幫助幼師生客觀認識自身人際溝通能力的水平。
一方面,班主任可以利用班會課開展以“人際交往”為主題的活動,讓學生在角色扮演中感悟自己的人際溝通能力高低、口頭表達是否合適、肢體語言運用是否恰當?shù)龋瑥亩此甲约旱臏贤记墒欠窈线m,客觀看待問題,并內(nèi)化為自己的人際溝通能力。另一方面,班主任可以邀請心理學教師對班級同學進行投射型的人際溝通能力測評,讓學生根據(jù)圖片說出自己的想法,從而了解自身的人際溝通能力。
(二)幫助幼師生改善與父母之間的關系
在調(diào)查中發(fā)現(xiàn),幼師生在與父母溝通時,會存在有代溝這一想法,說明幼師生在與長輩溝通時,會有些詞不達意或迫于某種壓力而不愿表達。這樣的溝通狀態(tài),勢必影響幼師生在工作崗位上與家長的溝通,因此幼師生需要從改善與父母之間的關系入手,方能更好地與教師、家長溝通。
一方面,班主任或德育教師要幫助幼師生學會理解父母的出發(fā)點,試著站在父母的角度考慮問題,平時要關心父母的衣食住行,對父母發(fā)的朋友圈信息要予以關注,并表達自己對父母的愛。另一方面,班主任要善于借助母親節(jié)、父親節(jié)、中秋節(jié)等節(jié)日契機,開展“我與父母之間的溫暖”之類的主題活動,讓幼師生進一步理解父母,也讓父母進一步了解自己,只有彼此足夠了解,才能溝通無障礙。
(三)幫助幼師生提高人際溝通技能
在調(diào)查中發(fā)現(xiàn),不同年級的幼師生在傾聽、肢體語言方面差異性比較明顯,因此需要通過課程或活動提高幼師生的人際溝通能力。
1.開設專門的“與人溝通”的職業(yè)核心能力課程。從了解什么是人際溝通能力,如何提高或改善自己的人際溝通能力入手,系統(tǒng)幫助學生構建自己的人際溝通能力模型,有好的溝通技能。特別是針對傾聽、肢體語言兩個溝通技能要予以訓練,如開展“你說我猜”活動,訓練肢體語言。
2.在專業(yè)課程、公共課程中滲透人際溝通能力的訓練。如在幼兒文學課上,設計幼師、幼兒的角色扮演環(huán)節(jié),讓學生模擬幼師與幼兒進行對話,從而訓練口頭表達能力。如在幼兒體育活動設計課上,分小組分任務進行討論,在小組共同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鍛煉人際溝通能力、團隊合作能力。
3.鼓勵幼師生參加各類社團活動和技能比賽。如參加演講與口才協(xié)會,一則可以鍛煉口頭表達能力,二則在與協(xié)會同學共同完成一些事情時不斷溝通,從而提升人際溝通能力。又如參加“講故事”技能比賽,一則需要老師和同學的幫助,增加與老師、同學面對面交流的機會,二則需要面向陌生人展現(xiàn)自己的才能,需要克服肢體的緊張,從而提升人際溝通能力。
4.推薦有關人際交往方面的書籍、微信公眾號、網(wǎng)絡公開課等資訊給幼師生,督促其利用課余時間自覺提升自己的人際溝通能力。如推薦卡耐基的《人性的弱點》一書,讓幼師生在閱讀中掌握人際溝通能力的知識;又如推薦網(wǎng)易公開課中的《人際關系的潛在影響》《交往中的幽默感》等視頻,讓幼師生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學習人際溝通中語言的藝術。
5.班主任可組織幼師生開展人際溝通的系列主題活動,如觀看電影《壞女孩》后,讓幼師生分享觀影心得,并說說自己在日后與同學相處應該注意些什么問題;又如開展“我最喜歡的人際交往高手”活動,讓幼師生分享自己最喜歡的身邊人,為什么喜歡,有什么值得學習的地方,從而引起幼師生的自省,對照自己的不足,不斷完善自己。
五、結語
幼師生是學前教育的儲備人才,關系培養(yǎng)出的下一代質(zhì)量的好壞,其人際溝通能力直接影響其與家長、幼兒、同事之間的關系,因此幼師班的班主任和科任教師必須注重在平時教育教學中幫助幼師生提高人際溝通能力,才能使幼師生在日后工作崗位中能應對自如。
參考文獻:
[J]周梅香.高師學前教育專業(yè)幼師生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探析:基于中國幼師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視域[J].高教論壇,2017(2):2.
[2]王馨.大幼師生人際溝通能力與就業(yè)面試能力關系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4.
[3]劉中艷,蔣昭群,高校工商管理專業(yè)大幼師生人際溝通能力培養(yǎng)研究[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7(8).
[4]呂紅.中職語文教學中溝通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D].遼寧師范大學,2016.
[5]周春艷.學前教育專業(yè)大幼師生融合教育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困境和對策[J].現(xiàn)代特殊教育,2017(2).
[6]路穎曉.“互聯(lián)網(wǎng)+”背景下家園共育溝通模式探索:線上線下良性互動是必然趨勢[J].法制與社會,2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