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羽
摘 ?要:民間游戲是幼兒園改善親子關系重要的教育途徑,該教育方法可以激發(fā)家長對幼兒的關注,讓幼兒在體驗游戲的過程中產(chǎn)生積極的情感,從而更加健康、快樂的生長,也可以促使家長投入更多的時間陪伴幼兒一起成長。《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也明確表示,家庭是幼兒在成長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場所,家長也是影響幼兒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民間游戲是一種親子互動的重要載體,不僅可以改善親子關系,也可以增強親子情感,促使家庭教育的實現(xiàn),因此需要幼兒園和幼兒家庭都要重視。
關鍵詞:民間游戲;小班幼兒;親子關系;改善
【中圖分類號】G616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17-0033-02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Research on the Improvement of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ldren in Small Class by Folk Games
SHENG Yu ?(Hongfeng Kindergarten,Kunshan city,Jiangsu Province,China)
【Abstract】 Folk games are an important educational approach to improve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in kindergartens. This educational method can stimulate parents attention to children,so that children have positive emotions in the process of experiencing games,so as to grow more healthy and happy,and also can encourage parents to invest more time to accompany their children to grow up together. “Kindergarten education guidelines” also made it clear that the family is the indispensable important place in children growing up,parents also is the important factors that affect children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folk games is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parent-child interaction,can not only improve the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also can improve the parent-child feelings,to urge the realization of the family education,so you need to kindergarten and childcare should be valued.
【Keywords】Folk games;Small class children;Parent-child relationship;To improve the
游戲是一個人成長路上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徑,民間游戲既是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的重要教育途徑,也是承擔親子關系的載體,且親子關系也是影響人際關系的重要途徑,因此幼兒家長需要多多陪伴自己的孩子,時常和自己的孩子在一起做做游戲,利用游戲積極和幼兒進行交流、溝通,保證親子關系正常發(fā)展。本文研究主要從民間游戲在小班幼兒親子關系改善中的研究進行陳述,對民間游戲的概念進行了陳述,并對民間游戲促進親子關系改善的意義進行了闡述,最終提出了利用民間游戲促使小班幼兒親子關系改善中的途徑,從而為幼兒園進行親子關系教育提供借鑒。
1.民間游戲的概念
民間游戲是一種流傳于廣大民眾生活中的娛樂性的實踐活動,該活動匯集了濃郁的生活氣息,內容生動有趣、形式多樣,極具教育意識,可以讓人輕松、自由的進行娛樂。民間游戲來源于民間生活,游戲載體和游戲所需的器具主要是我們常見的東西,例如石頭、泥巴、棍子等,民間游戲雖然也和普通游戲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它也有自身獨特的魅力、深受孩子喜愛。將民間游戲運用于幼兒園教學中不僅符合幼兒認知習慣、身心特征,也可以促進幼兒健康成長,民間游戲符合小班幼兒的性格特點,可以促使小班幼兒在娛樂的過程中開發(fā)腦部智力,提升幼兒多方面的能力,促使幼兒形成活潑開朗的性格,對幼兒的人格發(fā)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民間游戲非常適合小班幼兒和家長進行玩樂,可以為小班幼兒和家長進行互動交流增加親密接觸的機會。
2.民間游戲促進親子關系改善的意義
民間游戲是改善、緩和親子關系強有力的催化劑,也是增強親子感情的紐帶,民間游戲可以激發(fā)家長對幼兒的關心和照顧,讓家長更加全面的看到幼兒的興趣、性格等,從而更好的對幼兒進行家庭教育。小班幼兒剛離開父母的懷抱,來到一個陌生的環(huán)境,有著很多的不適應,不僅心理敏感,也很容易對周圍環(huán)境產(chǎn)生排斥感,且長時間遠離家庭,導致幼兒們對家長有著陌生感和排斥感。因此開展親子互動民間游戲可以培養(yǎng)家長和幼兒之間的感情,也可以緩和親子關系,促進幼兒身心健康。另外,通過民間游戲可以讓幼兒和家長的互動、交流過程中形成民主、自由、信任、尊重、理解、親密的氛圍,進一步拉近親子關系,促使幼兒和家長之間可以長期保持一種血脈相成的關系。親子關系有不同的形式:矛盾糾結、敏感復雜、快樂幸福、和諧自由的、愉悅智慧等但是這些健康或者不健康的關系都可以通過民間游戲進行改善,從而促使親子之間可以向著一種平等、和諧、親密的方向發(fā)展。
3.利用民間游戲促使小班幼兒親子關系改善中的途徑
(1)科學設計民間游戲活動,營造良好的校園氛圍
對于幼兒教育者需要定期開展親子民間游戲活動,并結合幼兒園教學課程科學、合理的進行設計民間游戲項目,滿足小班幼兒的各種需求,對于游戲內容,教師也需要進行科學設計,可以讓幼兒最大程度進行實踐、探究,讓幼兒感受到有趣和快樂,從而提升幼兒的情感認知能力。例如,教師可以《我是傳送帶》游戲為例子,家長和幼兒們集體站成一排后,選擇最開始或者最末尾的家長用嘴來咬住一張硬紙,教師在硬紙上放入一個乒乓球,然后要求第一個家長保持平衡后向后依次進行傳遞,保持紙張不會掉落。教師在此過程中需要明確游戲規(guī)則,囑咐家長和幼兒們都不能有手或者身體的其他部位來觸碰,誰在傳遞的過程中導致乒乓球掉落,誰在需要退出游戲。這種游戲需要家長和幼兒們保持緊密的配合度,并認真進行,遵守規(guī)則,在齊力合作中促使游戲順利完成,這種游戲方式促使家長和幼兒在互動的過程中緊密接觸,既也可以增加幼兒和家長之間的感情,也可以提升幼兒的專注力和責任心。
(2)構建一定的平臺,提供家長和幼兒共同改編游戲的機會
幼兒園是改進親子關系最關鍵的中間介質,也是發(fā)起民間游戲的主要負責人,因此幼兒園需要為親子關系民間游戲的進行構建一定的平臺,讓家長和小班幼兒可以有選擇的參與到民間游戲之中。首先,幼兒園可以在園內積極組織親子關系民間游戲互動會、運動會、文化活動等,建立并完善民間游戲互動平臺,從而促進家長和幼兒的交流和溝通。且幼兒園在創(chuàng)建游戲平臺前,要及時和家長進行溝通,了解家庭親子關系特點,針對性的進行設計,并豐富游戲形式和內容,對于民間游戲的主題,要符合家長和幼兒的互動規(guī)律,提高家長和幼兒的參與度。其次,在游戲的過程中,幼兒教師要鼓勵家長和學生進行吶喊、指引家長和幼兒之間相互關系、扶持、幫助,注重看到民間游戲教學的最終目的,營造積極的游戲氛圍,促使親子深情滲透到各處,從而實現(xiàn)民間游戲教育目標。最后,幼兒教育者要引導家長和幼兒對游戲進行改編,利用游戲改編的機會和時間多和幼兒進行交流,關注幼兒的想法、觀察幼兒的行為和意識,在多渠道的游戲中增強親子感情。這種方法一方面可以提升幼兒的智力,也給家長提供了教育孩子的時間和機會,促使親子感情進一步增強。
(3)從家長自身出發(fā),增強家長的感染力
民間游戲不僅可以吸引幼兒的關注,也可以吸引家長的關注,對家長而言,民間游戲不僅是放松自己身心的機會,也是和孩子進行緊密接觸的機會。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們工作繁忙,很少有時間陪伴自己的孩子,且因為工作等各種事情,導致家長將自己的負面情緒帶入到家庭之中,不僅影響孩子成長,也容易僵化親子關系。因此民間游戲可以讓幼兒和家長共同投入到放松之中,在游戲中可以保持自己身心愉悅,也可以讓幼兒感受到家庭的快樂和溫暖,讓家長和幼兒都以最舒服的姿態(tài)進行相處,有利于良好家庭氛圍的形成。因此,幼兒教師們可以給家長們提供一定的民間游戲素材和途徑,讓家長也可以在自己的家里和幼兒們一起進行游戲互動。例如,教師可以要求家長們將自己的鍛煉項目換成跳繩,陪伴孩子定期進行一起跳繩,對于跳繩的技巧和方法,幼兒教師可以提前傳授給家長,在跳繩中可以讓家長們回憶自己的童年生活。家長只有全身心的投入到游戲互動中,才會和孩子現(xiàn)在的狀態(tài)有一種情感共鳴,從而增強親子感情也可以改善親子關系,對于游戲,家長可以自己創(chuàng)新、設計,也可以和孩子一起進行創(chuàng)新、設計。
(4)根據(jù)民間游戲的教育性特點來改善親子關系
民間游戲也具有一定的教育性和藝術性,良好親子關系的形成更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教育性的民間游戲是一種思想和情感方面的教育途徑,可以游戲的改善、緩和畸形的親子關系,因此幼兒教育者需要引導家長從教育性的角度出發(fā),積極和幼兒進行互動、交流,從而提高游戲的教育效果。首先,家長們需要明確自身的教育職責,明確自己在幼兒成長中的地位和角色,明確自己不僅是幼兒健康成長的保護者,更是幼兒成長、成才的教育者,在開展民間游戲時,家長需要提高自己的游戲知識水平,在和幼兒進行游戲的過程中可以進行游戲起源、知識、現(xiàn)象的講解,并自覺遵守游戲規(guī)則,為幼兒做好榜樣,引導幼兒們向自己學習。其次,家長也需要言傳身教的引導孩子在游戲中積極思考,掌握一定的游戲技巧,并自己探究游戲規(guī)律,從而提升幼兒的認知能力。家長要注意在游戲中控制自己的情緒,對于幼兒的無理行為和錯誤意識都需要進行忍耐,學會巧妙的引領,積極面對游戲進行過程中的各種壓力,多鼓勵和肯定幼兒,避免直接責罵幼兒,保證幼兒中途不退出。最后,家長在游戲過程中要隨時關注幼兒的情緒、態(tài)度,當幼兒出現(xiàn)意識混亂時,適當?shù)亩Y讓幼兒,讓幼兒在游戲中以最舒服、最自然的狀態(tài)進行娛樂,從而促進幼兒更加全面的發(fā)展。
(5)依據(jù)民間游戲的特點改善親子關系
民間游戲出自于民間,游戲形式簡單,符合多數(shù)人的口味,因此幼兒教師在組織開展民間游戲時需要依據(jù)民間游戲的特點來改善親子關系。首先,幼兒園教育者需要全面了解和認識小班幼兒的身心特點,以幼兒為主體開展民間游戲教學,促使幼兒成為游戲的主人,要求家長要發(fā)揮輔助角色,積極配合幼兒完成游戲任務,并肯定幼兒在游戲中的想法。幼兒教師自身要以組織者和引領者的角色,配合家長和幼兒開展并完成民間游戲活動。其次,幼兒教育者也需要根據(jù)時代特點和幼兒園教育要求,適當?shù)母慕耖g游戲活動,并游戲進行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促使游戲具有時代性,教師不僅需要重視對游戲形式和內容的創(chuàng)新,也需要重視對游戲器材、玩法進行創(chuàng)新,讓幼兒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新奇感,滿足幼兒好奇心的同時,也可以符合幼兒的心理發(fā)展特點。最后,幼兒教育者也需要結合一些節(jié)日活動、教學課程對民間游戲進行整合和優(yōu)化,促使民間游戲具有不同領域的特點,符合幼兒園教育實際,也符合幼兒生活實際,可以進一步提升幼兒的社會適應能力。且幼兒教育者需要鼓勵家長們利用一些生活素材創(chuàng)新和整理民間游戲,并針對于幼兒的性格特點進行分類整理,建立新的民間游戲素材庫,最終促使民間游戲活動全面的服務于幼兒的成長。
4.結語
總而言之,民間游戲是學校教育教學中重要的輔助渠道,也是幼兒園教育中改善親子關系強有力的途徑,民間游戲不僅可以給家長陪伴孩子的時間,也可以促使家長在游戲中進一步了解孩子,更好的對孩子進行教育,促進孩子身心健康。因此幼兒園需要從不同方面加強對親子關系民間游戲的教學,讓幼兒在游戲中感受到快樂、溫暖、關系,在民間游戲中,家長可以和幼兒親密互動,從而促使良好家庭風氣和關系的形成。
參考文獻
[1]繆愛麗.利用民間游戲增進小班幼兒親子情感的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學研究,2019(003):P.92-92.
[2]張靜紅.淺談民間游戲在改善幼兒園親子關系中的應用研究[J].明日,2018(19):0092-0092.
[3]馬曉晶.民間游戲在促進幼兒社會性發(fā)展中的作用與措施[J].文教資料,2018,807(33):115-116.
[4]施霞.在民間游戲中促進小班幼兒的交往能力[C]. 2019年教學研究與教學寫作創(chuàng)新論壇成果集匯編(1),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