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云
【摘 要】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信息技術被廣泛應用在教育教學領域。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基礎性內(nèi)容,將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有效融合,有助于賦予漢字更加生動、形象的特征,幫助學生更好地辨認與理解,同時,有利于營造輕松、富有趣味性的課堂教學氛圍,激發(fā)學生對漢字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需要結合教學內(nèi)容,發(fā)揮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提高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有效性,幫助學生奠定語文知識基礎。
【關鍵詞】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信息技術
小學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識字與寫字能力始終是教師教學的重點目標。加強識字教學,有利于幫助學生增加漢字量,進而提升自身的閱讀與寫作能力。同時,我國的漢字中蘊含著豐富的傳統(tǒng)文化,通過識字教學能夠幫助學生增強對我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認識與了解。將信息技術應用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有助于學生更加直觀、形象地理解漢字的含義,激發(fā)學生對課堂教學參與的積極性,從而提高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效率和質(zhì)量。
一、運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教師通常在黑板上將漢字寫下來,之后再利用黑板向學生逐步演示漢字的寫法。小學生的性格活潑好動,他們很難在一整節(jié)課堂教學中保持良好的專注力,而這樣的教學方式相對枯燥與死板,黑板只能為學生呈現(xiàn)單一的顏色與形態(tài),難以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不利于激發(fā)學生對課堂教學的興趣。運用多媒體技術能夠為學生展示豐富的顏色、動畫、音樂等元素,以多元化的形態(tài)給予學生多種感官的刺激,進而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將被動學習轉變?yōu)橹鲃訉W習,有利于提高對知識點的理解與掌握水平,從而提升課堂教學的整體效果。因此,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創(chuàng)設豐富、生動、形象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感受漢字的獨特魅力,深入理解漢字的含義,從而提高自身對漢字的記憶與掌握能力。例如:在對古詩《詠柳》進行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制作動畫,將古詩中描繪的“柳葉和枝條的綽約風姿”的情境通過動畫形式體現(xiàn)出來,在溫暖的陽光的照耀與徐徐春風的吹拂下,柳條來回擺動,就像是一個梳妝好的少女在搖曳著她曼妙的身姿。通過這樣的情境引導學生聯(lián)想到實際生活中看到的春天柳樹發(fā)芽后的美麗景色,使學生深入教學情境,在詩中描繪的意境中體會作者對柳樹與自然景色的喜愛之情。同時,對生字進行講解,引導學生對動畫情境中細如絲的柳條和翠綠的柳葉進行回想,進而加深對“絲”“剪”“綠”等生字的理解,感受春天柳枝柳條發(fā)芽與生長的生機勃勃的景象,體會生字的內(nèi)涵。再比如:在學習生字“鳥”時,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在課件上展示出小鳥站在枝頭的形象,并用動畫的形式將鳥的形象逐漸變?yōu)闈h字“鳥”,鳥頭上的翎毛變成“鳥”字頭上的一撇,頭變成字的橫折,眼睛變成字中的一點,身子變成漢字的豎折鉤,樹枝變成漢字中的一橫。通過將生動、直觀的動物形象轉變成漢字的過程,有利于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加強對漢字的理解與記憶,同時,激發(fā)學生對漢字的學習興趣,從而有效提高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效率和質(zhì)量。
二、利用信息技術掌握識字教學的重難點
傳統(tǒng)的識字教學方法相對單一,隨著科學技術的應用與發(fā)展,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開始采用了多元化的教學手段,增添了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的生機與活力,有助于學生從更加直觀、形象的角度理解漢字的含義,掌握漢字的書寫方法。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從音頻、視頻、動畫等多方面開展教學活動,豐富教學內(nèi)容,提高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同時還可以對漢字進行特效處理,提高學生對漢字的理解程度。例如:在對生字“棵”進行講解過程中,教師可以將漢字拆分成“木”和“果”字進行理解,“木”即為樹木的意思,“果”是果子的意思,利用信息技術將普通的樹和帶有果子的樹展示出來,幫助學生理解,在對樹或者果樹的數(shù)量進行表達時都需要用到“棵”這個字,如“一棵樹”“兩棵蘋果樹”等。同時,還可以以生動、擬人的表達方式分別在漢字“木”和“果”上面添加“小手”,兩個漢字一牽手,就組成了漢字“棵”。這兩種運用信息技術的識字教學方法,分別從漢字的組成、結構以及含義的方面幫助學生進行學習與理解,從而提高識字教學的效率。教師在識字教學中往往包含著對許多重難點內(nèi)容的講解,運用信息技術能夠有效突破這些重難點知識點,從而提高識字教學的整體水平。例如:小學生在對形聲字的理解與區(qū)分上存在難度,因此,教師可以將形聲字的講解作為識字教學的重難點。以“清”“情”“睛”“晴”這四個漢字為例,它們之間的共同點在于都是由漢字“青”演化而來的,且讀音相同或相近,學生在對這些漢字初學時存在較大難度。因此,教師可以以這四個漢字之間的共同點“青”字入手進行講解。首先,可以在動畫中展示一個肚皮上寫著“青”字的青蛙形象,青蛙先是站在荷葉上,之后跳入水中,濺起了水花,將水花轉化為“清”字中的偏旁部首“氵”并與“青”字組合在一起組成“清”字,之后,動畫中的青蛙將太陽在水中的倒影撈起來變成“晴”字的偏旁部首“日”并與“青”字組成漢字“晴”,再將青蛙的眼睛轉變成“睛”字的偏旁部首“目”并與“青”字組成漢字“睛”,最后,青蛙抓到了害蟲吃掉后開心的跳起來,將“心”與“青”組成為漢字“情”,在屏幕上出現(xiàn)這些漢字時還要配上相應的讀音,從而通過動畫解釋了這幾個不同漢字的由來,并增強學生對形聲字的認識與理解。利用信息技術實現(xiàn)了音形義結合的教學過程,同時幫助學生從具體的形象到抽象漢字的演變,有助于學生進一步理解與掌握漢字的含義,掌握漢字的構成規(guī)律,提高學生對漢字的記憶能力,突破了識字教學的重難點,有利于提高識字教學的效率和質(zhì)量。此外,我國漢字由古代社會演變而來,也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展示現(xiàn)代漢字是如何由甲骨文、金文、小篆、行書、草書、楷書、隸書等字體演變而來的,引導學生了解我國漢字的文化,理解象形字、會意字等字體的內(nèi)涵,從而使學生充分感受我國漢字的魅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以動畫演示幫助學生正確識記漢字
小學生的思維發(fā)展階段以形象思維為主,因此,在對生僻且抽象的漢字進行學習與理解的過程中存在難度。在識字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幫助學生能夠正確辨認與理解漢字,還要求學生能夠掌握漢字的正確書寫方法,進而為今后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傳統(tǒng)的識字寫字教學中,教師通常采取死記硬背、反復書寫、大量抄寫的方式增強學生對漢字的記憶,但這樣的教學方法不利于學生真正掌握漢字的含義和書寫方法,從而降低了識字教學的效率和質(zhì)量。因此,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采用動畫演示的教學方式以音、形、動態(tài)畫面等形式調(diào)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幫助學生對漢字的正確書寫方法進行記憶。例如:在對“哇”“咕”“呱”“咩”等漢字進行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這些漢字與動物的叫聲相結合,利用信息技術播放不同動物的叫聲,引導學生將不同的叫聲與動物相對應,再將動物與這些漢字進行對應,從而幫助學生能夠正確辨別與區(qū)分這些漢字的不同之處。之后,再通過動畫的方式將這些漢字的書寫方式展示出來,對漢字的每筆筆畫與結構進行分析,從而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增強學生的記憶力。以動畫的形式幫助學生對漢字的書寫進行記憶,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對漢字書寫的學習興趣,進而提升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整體效果。
四、采用微課教學,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隨著信息技術在我國教育教學領域的廣泛應用,微課教學已經(jīng)成為中小學教學方法的重要組成部分。微課在形式上相對簡短,但內(nèi)容卻基本涵蓋了整節(jié)課的教學內(nèi)容,十分充實,采用微課教學方式有助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思考與探究能力。因此,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微課教學,為學生提供豐富有效的導學資源,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例如:在學習漢字“月”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其與不同的偏旁部首及漢字進行組合構成不同的全新的漢字,并將不同的漢字含義用生動的動畫形象展示出來,將這些內(nèi)容制作成微課視頻,引導學生在正式上課之前進行自主觀看,對漢字的音和形進行觀察與分辨,之后在課堂教學中根據(jù)學生的問題進行針對性的講解,提高學生對漢字的識記效果。再比如:在學習《雪地里的小畫家》一課過程中,教師可以在微課視頻中加入動畫片段,展示小狗、小雞、小鴨和小馬等動物的腳印,完成課堂導入,吸引學生對課堂教學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對生字進行系統(tǒng)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微課帶領學生初步認識“竹、牙、馬、用、幾”等生字,引導學生對這些漢字的音和形產(chǎn)生初步記憶。之后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對這些漢字的具體應用進行講解,再結合文中內(nèi)容為學生設置相應的問題讓學生進行解答,從而檢驗學生對漢字的理解與掌握程度。學生在能夠辨別與識記這些漢字的同時,教師還需要通過書寫訓練幫助學生結合不同漢字的結構與筆順進行書寫,進而提高學生的書寫能力。此外,教師還可以以微課的形式為學生布置課后練習,幫助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鞏固復習。
五、結束語
學生掌握漢字數(shù)量的多少和對漢字含義的理解程度對于他們閱讀與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產(chǎn)生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小學生在對漢字進行學習的過程中,通常處于初級理解的水平,利用信息技術開展識字教學,有利于學生更加直觀、形象地理解漢字的基本含義,從而提高對漢字的記憶與掌握能力。因此,教師需要結合教學內(nèi)容與學生能力的發(fā)展特點,將信息技術與識字教學有效融合,提高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整體水平。
【參考文獻】
[1]舒鎖明.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的價值與實踐[C].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20年教育信息化與教育技術創(chuàng)新學術論壇(重慶會場)論文集.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20:773-775.
[2]張建梅.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有效整合策略[J].西部素質(zhì)教育,2020,6(01):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