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取輝
摘要:近幾年,教育部門越來越看重學生的全面教育,因此發(fā)布了新課改教學理念,要求所有的教師以及學校要基于新課改的教學理念對自身的教學理念以及教學模式進行全面的完善與改進,使學生能夠得到全面的發(fā)展。不僅如此,學校更加注重學生的德育教育以及心理教育,根據(jù)相關數(shù)據(jù)顯示,初中普遍生心理健康存在一定的問題,部分學生的德育更是需要全面改善。因此將德育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融合教育是當前教育發(fā)展的必要途徑,兩者的結合也能夠全面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使學生能夠得到全面的發(fā)展。
關鍵詞:初中生;德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融合教育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08-414
以往的傳統(tǒng)教學將德育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分為兩個方面的教育,使學生的身心能夠得到完善,但是又因為傳統(tǒng)教育導致教師對德育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并不重視,這就使得兩者的教育效果并得不到有效的效果。因此,隨著新課改的教學理念將兩者進行全面的融合,全面提升德育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學效果,通過恰當?shù)慕虒W方式引導學生,使得學生的身心能夠得到穩(wěn)定的發(fā)展。
1.加強教師綜合素養(yǎng)
教師作為學生道路上的引導者,對于學生有著非常深厚的影響。教師也是將德育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有效融合的實施者。初中生在進入青春期后,會因為身體發(fā)育、心理發(fā)育、思想情感的波動使得學生在思想道德以及心理健康存在一定的誤區(qū),而這一階段教師就要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通過科學合理的方式引導學生,逐漸將存在的誤區(qū)逐漸排解。班主任作為班級的管理者,與學生相互接觸的時間是最長的,因此對學生的影響也是最直接、最明顯的。為此,班主任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加強自身的專業(yè)知識基礎,還要在空閑時間熟悉青少年心理學、教育學,并將這些內(nèi)容逐漸融入到教學當中。此外,班主任還要注重自身的思想道德以及心理健康,通過自己的言行舉止?jié)撘颇囊龑W生,加強與學生的交流溝通,從而能夠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所存在的問題,制定解決方案。不僅班主任要注重學生的德育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其他任課教師也要加強對學生的德育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1]。
例如:教師在日常的班級管理工作中需要具備敏銳的觀察力以及健康的心態(tài),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存在的問題并給予解決,不僅如此,教師還要多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對學生在生活與學習中出現(xiàn)的問題及時進行應對。教師的言行舉止也是影響學生的最好教育。在班級管理中,教師要對學生的性格特點、興趣愛好有一定的了解,這樣才能確保教師在發(fā)現(xiàn)學生的問題時,對癥下藥,保障學生與教師在思想交流中能夠更具全面性。在進行德育教育時,班主任不能僅依靠學生的成績對學生進行分類管理,導致學生之間出現(xiàn)相互攀比的現(xiàn)象。因此,班主任要營造良好的班風,正確引導學生化解相互之間的矛盾,能夠站在彼此的角度思考問題,懂得相互謙讓,尊重,學生之前相互友愛。
2.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
近幾年,新課改的教育理念使得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逐漸由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學習,對于學生所提出的問題也要及時給予回應,真正重視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情況,讓學生能夠在健康地成長環(huán)境中掌握課程內(nèi)容,而教師也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心靈上感受到教師的關心,這樣學生才能在心理上接受教師的引導,主動與教師進行溝通,從而提升學生的思想品德[2]。
例如:在平時的課堂與生活中,教師要多鼓勵學生,盡量用正能量的詞語鼓勵學生,在考試結束后也要對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記錄掌握,對于每次進步的學生及時給予鼓勵,對于學生差的學生教師要積極地引導學生,對于學生不懂的地方耐心進行講解,鼓勵激勵學生,從而幫助學生逐漸掌握課程知識,提升學習效率,促進學生健康人格的發(fā)展和完善。
3.推動心理健康發(fā)展
初中課程中德育教育體系逐漸完善,課程中也設置了相關德育教育的課程,開展弘揚傳統(tǒng)文化的課程與政治課程,從而全面完善學生思想品德的發(fā)展,并且在日常的教育中融入德育教育,完善課程內(nèi)容。但是部分學校只注重德育教育,卻忽視了心理健康教育,使得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得不到重視,尤其是在傾訴方面,學校并不重視學生的心理需求。
例如:部分學校設置了心理咨詢室,但是多數(shù)學生認為心理咨詢室只能處理心理問題,導致學校的心理咨詢室得不到有效地開展。不僅如此,許多學生因為生長環(huán)境不同,個人的主觀意識也大有不同,在學習成績中就會產(chǎn)生一定的差距,成績好的學生則會產(chǎn)生優(yōu)越感,成績差的學生則會產(chǎn)生自卑感,導致學生之間存在嚴重的攀比現(xiàn)象,而這種現(xiàn)象則會導致學生產(chǎn)生厭學的心理,從而與同學之間產(chǎn)生隔閡。為此,學校要正確對待心理咨詢室,引導學生了解心理咨詢室的目的,并且開展相關的課程,加強對心理教育的投入,讓學生能夠主動在心理咨詢室傾訴自己的疑問與想法,從而引導學生逐漸走上積極健康的道路,引導學生的性格逐漸開朗。
4.利用家庭資源
完善學生的德育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就要與家長保持一定的聯(lián)系,將學生在學校的表現(xiàn)與家中的表現(xiàn)進行融合,從而真正了解學生的心理健康。學校作為一個大家庭,校園生活豐富多彩,因此學校也要利用好學校資源,將枯燥的課程逐漸變得豐富有趣,才能讓學生得到全面的發(fā)展[3]。
例如:教師可以開展家長會,讓家長能夠及時了解學生在校園中的情況,而家長也要與教師及時溝通,讓教師了解學生在家中的實際情況,從而相互監(jiān)督促進,使學生能夠得到全面的發(fā)展,教師與家長也能夠隨時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與德育教育。不僅如此,學校還可以組織社會志愿者活動,讓學生能夠融入社會,從而滿足學生對社會的好奇心,通過志愿者活動滿足學生的成就感,并且通過參加正能量的活動與講座,讓學生能夠與正能量的人士進行相互溝通交流,促進學生心理健康與德育教育的有效發(fā)展。
結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教育中德育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缺一不可,兩者需要相輔相成才能使得學生的德育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得到全面發(fā)展,這不僅需要教師給予學生關注,更需要家長給予學生關注,從而全面提升初中生的綜合素養(yǎng),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潘繼寧. 淺析初中生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J]. 神州,2019(29):69,71.
[2]李月琴. 淺析初中生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J]. 教育教學論壇,2018(30):223-224.
平江縣三墩鄉(xiāng)三墩中學 湖南 岳陽 414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