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群
【摘要】高校肩負著為國家培育新型人才的任務,“兩彈一星”精神是科研人員在研制導彈、核彈與人造衛(wèi)星時,所展現的自力更生、愛國奉獻、艱苦奮斗、團結協(xié)作以及勇于攀登的優(yōu)秀精神品質,本文探討“兩彈一星”精神在當代高校育人工作中的具體功能,并提出育人措施,以此實現對這一精神的有效傳承,提升育人工作的質量,將大學生培養(yǎng)成愛國、甘于奉獻、不畏艱險、獨立自主的新時代人才。
【關鍵詞】“兩彈一星”精神? 高校? 育人功能
【中圖分類號】G64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39-0005-02
“兩彈”是指核彈與導彈,“一星”是人造衛(wèi)星,“兩彈一星”工程是我國在20世紀50到60年代間組織的,屬于重大國防工程,面對當時國際核訛詐以及軍備競賽的嚴峻發(fā)展形勢,中國共產黨作出這一突破性戰(zhàn)略決策,以此強化國防實力,保衛(wèi)國家安全與和平。這一精神可被概括成無私奉獻、熱愛祖國、艱苦奮斗、自力更生、勇于攀登、大力協(xié)同?,F代高校在開展育人活動時仍舊要傳承并延續(xù)“兩彈一星”精神。
1.“兩彈一星”精神的基本內涵
“熱愛祖國、無私奉獻”是精髓與靈魂??萍佳兄普呤冀K堅守愛國陣地,將國家利益放置在首要位置上,舍棄個人利益,為了國家發(fā)展而默默付出,愛國精神是其源源不絕的精神動力,用熾熱的報國之心來改變國家命運,以振興中華為己任。
“自力更生、艱苦奮斗”是標志與特征,蘇聯(lián)在50年代末和我國斷絕友好關系,美國還施加了經濟封鎖,戰(zhàn)爭對國民的影響還未完全消除,當時的科研工作者面對的研發(fā)條件極為艱苦,但是在黨的號召下,他們仍舊能夠排除萬難,以堅持不懈的努力和頑強不屈的毅力支撐研究工作,他們貫徹的是我國艱苦奮斗的傳統(tǒng)美德,正是這些精神才使得研究者只使用了較短的時間就獲得了極大的科技成果。提升國家地位只有自力更生一條路徑,盡管國外已經研發(fā)出較為超前的技術,但是我國不能直接拿來使用,而是要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為基準,以相應理論為基礎,進行自主研發(fā),而非一味模仿,掌握核心技術,否則仍舊無法在國際社會上掌握話語權。雖然當前的生活條件、科研條件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但是艱苦奮斗與自力更生的精神仍舊要傳承下去。
“大力協(xié)同,勇于攀登”是本質與核心?!皟蓮椧恍恰惫こ痰南到y(tǒng)程序與技術內容極為復雜,涉及到多個綜合性理論方法與極為豐富的工程形式,因此工業(yè)部門、國防科研機構、中國科學院、地方研究力量以及高等院校等多股力量必須要在“大力協(xié)同”這項準則的引導下,實現通力協(xié)作,共同承擔開發(fā)責任,很多廠家、科研院所都參與了研發(fā)工作,以此才能實現目標,跨越所有阻礙,用集體力量攀上科學的高峰,偉大成就的背后凝聚著百萬人的心血。
2.“兩彈一星”精神在當代高校育人的主要功能
2.1塑造功能,宣揚忠誠老實作風
大學生要將“兩彈一星”研發(fā)者具有的忠誠老實作風延續(xù)下去,習總書記提出做人要實、創(chuàng)業(yè)要實、謀事要實,青年大學生肩負著復興中國夢的偉大使命,其必須要形成黨性自覺與極高的道德修養(yǎng),實實在在做人是對人提出的最為基本的要求,也是最為重要的要求,“兩彈一星”背后的奉獻者用實際行動來詮釋自己的愛國之心,將國家利益放在個人利益之前,不計較個人得失,將振興國家、服務社會與個人理想與志向捆綁到一起,這種奉獻精神是現代人必須學習的。這種精神也可以被轉化為敬業(yè)精神,即忠誠于自己的職業(yè),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工作中,不斷地實現精益求精,自我突破。
2.2指向功能,強化理想信念
“兩彈一星”精神與當前社會所提倡的核心價值觀高度重合,必須要將此精神與時代發(fā)展需求結合,用這一先進精神思想指導現代高校育人工作,可借助這一精神的感召力與強大影響力來引導學生形成理想信念,擺脫思想上的不成熟之處,形成堅定的政治立場。“兩彈一星”精神能夠在學生的政治認知、政治情感以及政治態(tài)度等方面產生積極影響,高??蓪⑵渥鳛樗枷虢逃械闹匾獌热?,以此幫助大學生形成健康正確的三觀,培養(yǎng)愛國理想,能夠自覺地為社會作出貢獻。高校不僅要傳播知識,提升學生專業(yè)技能,同時還要讓大學生成長為四有青年,樹立更為崇高的理想信念,并為之終身奮斗,最終在專業(yè)領域中取得成就。尤其是面對當前復雜多變的外部環(huán)境,如果沒有理想信念的指引,可能會出現個人利益至上、物質利益優(yōu)先、漠視社會貢獻與道德理想等錯誤思想,甚至產生思想滑坡,最終誤入歧途。而“兩彈一星”精神指明了學生的政治方向,有利于培養(yǎng)其形成更強的社會責任感與歷史使命感,使其能夠在未來成為國家所需要的棟梁之材,自覺地為人民、為國家服務。
2.3激勵功能,促進團隊協(xié)作
“兩彈一星”精神讓大學生認識到集體的力量,以此加強對團隊協(xié)作的重視程度,對所處的集體形成更強的歸屬感,強化與他人合作的意識。首先要增強團隊的凝聚力,使團隊的組織成員能夠認識到自己是團隊中的一份子,進而將團隊的發(fā)展目標當作自己的目標,以此來形成更為強大的集體力量。班主任應建設班集體,定期開展團支部會與班會,給學生提供相互交流與了解的機會,強化集體榮譽感與班級凝聚力。鼓勵學生嘗試走向社會,參與社會實踐,進入到工作崗位中,學會與他人競爭以及合作,及時認清自身的不足,只有擁有團隊合作意識與能力,才能適應社會,融入社會。
2.4鍛造功能,強化創(chuàng)新能力
提升創(chuàng)新能力是高校開展育人活動時的重要目標之一,創(chuàng)新包括創(chuàng)新能力、創(chuàng)新精神與創(chuàng)新思維,只有創(chuàng)新才能實現發(fā)展,而體現在“兩彈一星”精神中,就是自力更生與艱苦奮斗,處于艱苦年代,在極差的條件下都能夠完成研發(fā)任務,成功發(fā)射人造衛(wèi)星,用這些事跡來激勵當代大學生,進而將科學精神與人文理念結合在一起,發(fā)展為德才兼顧的優(yōu)質人才。
2.5熏陶功能,宣揚艱苦奮斗精神
“兩彈一星”精神在育人活動中還具有熏陶的功能。雖然當前的物質生活水平相比過去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艱苦奮斗這種傳統(tǒng)美德不能丟棄,時刻都要保持頭腦清醒,不沉溺于享樂。面對學業(yè)、就業(yè)以及創(chuàng)業(yè)中的各種困難,做到拼搏奮斗、積極樂觀、不畏吃苦,不懼失敗,在挫折中成長,在困難中進步,發(fā)揚老一輩吃苦耐勞的精神;勤儉節(jié)約更是我國傳統(tǒng)美德,高校的育人活動還需強調正確的消費觀,讓學生能夠珍惜當下?lián)碛械纳?,珍惜前人的發(fā)展成果。
3.“兩彈一星”精神在高校育人工作中的實現方法
3.1將“兩彈一星”精神注入到高校課堂中
高校應強化育人工作的系統(tǒng)性,在編寫思想教育教材時加入“兩彈一星”精神相關內容,以此使這一精神實現理論化,讓學生可以更為全面深入地了解該精神具有的時代精神與思想內涵。教師在認識到“兩彈一星”精神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后,應優(yōu)化課堂教學過程,創(chuàng)新課程呈現方式,充分挖掘思政課教育資源,可給學生播放愛國主義影片,選擇大學生更容易接受的方式,來達成育人目標。
3.2開展“兩彈一星”主題教育活動
弘揚“兩彈一星”精神不能只依靠課堂,高校還應為學生開展各種以該精神為主體的校園活動,采用多樣化的方式滿足育人需求。首先可以圍繞“兩彈一星”精神召開研討會,組織學生共同學習這一精神,并將其與現今的社會主義榮辱觀、中國夢與核心價值觀等其他的內容進行結合,共同研究討論這些主流價值觀對當代年輕人的影響以及如何通過實際行動來踐行這些價值觀,大學生可以自由地交流自己的感受,聆聽他人的想法,相互學習,共同在思想上獲得進步。
3.3開設社會實踐活動
“兩彈一星”精神的傳播不應只在校園中,高校還要安排大學生進行社會實踐,以此更為有效地突顯出高校獨具的育人功能,學生在校園中對于“兩彈一星”精神的理解大多停留在理論層面,而真正地踐行、傳承以及發(fā)揚這一精神,還需要用實際行動,因此要參與社會實踐,在實踐鍛煉的過程中,發(fā)揚時代精神與“兩彈一星”精神,真正地做到艱苦奮斗、自力更生、勇于攀登,而不僅僅是形式上的喊口號,下鄉(xiāng)支教與進社區(qū)都是比較適合大學生的實踐鍛煉方式。
3.4發(fā)揮網絡媒體在現代高校育人活動中的作用
高校的育人工作始終被放在重要位置上,隨著時代更迭,育人的方式也在不斷變化,為了獲取更優(yōu)質的育人成果,高校要與時俱進地改變育人方式,可通過網絡以及社交平臺作為載體,向學生宣傳“兩彈一星”精神,首先可將相關事跡與人物加入到網站中,供學生自由瀏覽,還可設置專門的板塊,凸顯教育主題,利用微博與微信公眾號向學生推送育人信息,打破時間以及地點給育人工作的限制,充分利用大學生的碎片化時間,進行價值觀教育,教師也可在和諧的氛圍中,與學生平等地進行交流,了解學生的真實看法,幫助學生將“兩彈一星”精神注入到日常生活中。豐富育人內容,將“兩彈一星”精神和當下時政熱點以及時代主題教育等結合,使育人體系更具有立體化與全方位的特點。
4.結論
現代高校積極地開展育人工作,使大學生在學習專業(yè)知識的基礎上,提升實踐能力,形成創(chuàng)新意識?!皟蓮椧恍恰本穹仙鐣髁x核心價值觀,教師可在這一偉大精神的指引下,完成育人任務,讓大學生在優(yōu)秀的科研者的引領下,形成愛國思想與奉獻意識,具有自主創(chuàng)新與團隊協(xié)作的能力,勇于探索高峰,不畏艱難,用自身所學回報社會。
參考文獻:
[1] 楊曉玲,許瑋,段志秀.“兩彈一星”精神在高校育人中的科學內涵與實踐路徑探析[J].西南科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0,37(1):83-88.
[2]周琳娜,戴勁.航天精神融人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價值和策略[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19,22(3):88-90.
[3]劉香菊,劉在洲.大學科研育人的價值意蘊與作用機理[J].高等教育研究,2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