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基于“點、線、面”的中藥學課程教學設計探討
——以麻黃為例

2021-03-25 03:58王玉鳳
關鍵詞:中藥學風寒麻黃

高 松 孫 娟 王玉鳳

(安徽中醫(yī)藥大學中醫(yī)學院,安徽 合肥 230031)

中藥學為傳統中醫(yī)藥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醫(yī)藥院校各臨床專業(yè)學生必修的專業(yè)基礎課。該課程要求學生能夠運用取象比類等方法和整體觀念、辨證論證等思想指導中藥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能夠綜合運用中醫(yī)藥理論提升臨床辯證用藥的水平。然而課程課時量較少,內容知識點瑣碎繁雜,學生學習效果欠佳。教師講授時往往注重單味藥具體知識點或者藥對異同點的講解,而忽略單元間、課程間或者學科間的關聯價值,導致學生中醫(yī)藥思維弱化。有效教學的關鍵是科學合理的教學設計,本文筆者以麻黃為例,基于知識“點、線、面”就中藥學課程教學設計開展初步探討。

一、教學設計理念

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爾說:“教”要抓住與“學”的本真關系[1]。教學內容應依據目標來設計,包括中醫(yī)學專業(yè)培養(yǎng)目標和中藥學課程目標[2]。一方面根據課程目標明確中藥學的教學重難點,思考教學過程中的疑點;另一方面要站在專業(yè)培養(yǎng)的高度明確中藥學課程的橋梁性質,設計應體現各知識單元內、課程內以及課程間的線;再者要放眼中醫(yī)學科面,將其思想、特色和觀點恰當地滲透到中藥學課程中,并從專業(yè)需求面、課程認同面等角度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以促進深度學習。綜上即為本文采用的基于“點、線、面”的三維教學內容設計方法,此方法對教學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師需要在熟知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基礎上,準確把握中藥學與相近課程的知識銜接關系和能力要點,做到既傳承中醫(yī)藥精髓,又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推動中醫(yī)學教育一體兩翼發(fā)展。

二、基于點、線、面的教學設計要素分析

1. 教學目標分析

中醫(yī)學專業(yè)學生應具有較為扎實的中醫(yī)學基本知識,較強的實踐能力、中醫(yī)傳承能力和中醫(yī)臨床思維能力,應熱愛中醫(yī)事業(yè)、具有科學的態(tài)度、批判性思維和創(chuàng)新精神。中藥學課程要求學生能夠充分意識到中藥學在臨床工作中的重要性,掌握基本理論以及各類代表藥物的藥性、功效和臨床應用,具備根據辨證合理用藥的能力。根據專業(yè)和課程目標,本單元要求學生掌握麻黃的主要藥性、基本功效、臨床應用及配伍,熟悉其來源,了解麻黃在諸多本草論述以及現代研究,能夠根據風寒表證的臨床辯證合理配伍,為臨床組方提供指導意見,并結合現代中藥藥理學研究成果,啟發(fā)式教學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

2.教學準備設計

(1)學情分析

課程授課對象為五年制中醫(yī)學專業(yè)本科二年級學生,他們經過了一年的基礎課學習,已經初步掌握中醫(yī)基礎理論、中醫(yī)診斷學等相關知識,已完成中藥學總論和解表藥概述的學習,能夠掌握中藥學基本理論和共性特點。麻黃是各論部分的第一味藥,部分學生因缺乏扎實的中醫(yī)學基礎,中醫(yī)藥思維尚未完全建立,面對繁雜的知識點雖然學習熱情高漲,但學習深度不夠。教師應關注學科內課程間知識的串聯,可借助智慧樹等平臺的中藥學慕課指導學生自主學習。

(2)教學資源分析

學校具有良好的教學硬件環(huán)境,如多媒體設備、文獻數據庫,PBL教室等,同時建有中藥資源標本中心以及藥用植物園,可有效實現理論教學與飲片辨識實踐課程聯合教學。

3.教學策略及內容設計

本課程選用唐德才主編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的《中藥學》(第3版)教材,授課內容涵蓋總論及各論354味中藥,要求掌握、熟悉和了解的藥物分別為135、92、127味,教學時數共80課時[3]。本設計授課學時為1學時,教學內容應關注知識體系整體框架,更要包括能力培養(yǎng)、情感等方面設計,以實現融合教育。

(1)點設計

教學重點:以麻黃“宣發(fā)肺氣”的功效為主軸,采用多媒體教學法分析其藥性特點和功效應用,以達到本單元“三基”目標。選擇以麻黃為君藥的“小兒清肺化痰顆粒”廣告引出本單元教學內容,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結合視頻采用啟發(fā)式教學提出問題“麻黃的臨床功效是什么?”,引發(fā)學生在現有知識體系基礎上主動思考。以麻黃圖片、飲片實物相結合的方式介紹其來源、特征,運用推演絡繹法將麻黃的“宣發(fā)肺氣”“宣暢肺氣”“上宣肺氣”的作用解釋其“發(fā)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腫”的功效,并推導其臨床治療“風寒表證、胸悶咳喘、風水水腫”病證的配伍要點。課堂通過講解、提問、鼓勵等方式影響學生,問題環(huán)環(huán)相扣,保持學生思維時刻運轉,主動參與課堂。

教學難點:針對麻黃的功效特點,如何依據臨床辨證進行合理選藥和配伍是本單元的教學難點。麻黃作為發(fā)散風寒藥,要突出其“宣、散”的功效特點,通過對比“風寒表實證”和“風寒表虛證”來強化對其為“發(fā)汗第一藥”的理解,同時提出“麻黃-桂枝”配伍,簡要介紹麻黃、桂枝治療風寒表證的異同點??赏ㄟ^回顧咳喘病因病機,引入“辨證論治”理論分別對“肺氣壅塞”“寒痰停飲”“肺熱壅盛”之咳喘講授其配伍關系,以幫助學生在中醫(yī)藥思維指導下合理用藥。

教學疑點:疑點可能是學生學習后提出的疑問或者是本學科存在未能破解的科學難題,設計中應體現對學生探索精神的培養(yǎng)。比如可引導學生思考“麻黃治療風水水腫與其提壺揭蓋作用的理解”“麻黃莖發(fā)汗,麻黃根止汗的物質基礎差異”“張仲景在《傷寒論》中為何提出麻黃須去節(jié)、去上沫”等問題,引導學生文獻查閱,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培養(yǎng)批判性思維[4]。

(2)線設計

單元內的線:中藥學為程序性知識,講授時突出以功效為核心,將其性味歸經和應用有機聯系起來,知識點講解注意層層深入,形成單元內藥性-功效-應用的線。教師可通過類比的方法分析麻黃作為發(fā)散風寒藥在藥性和功效上的共性特點,如“其味辛、性溫,可發(fā)散風寒表邪治療風寒表證”,將麻黃與桂枝、香薷(夏月麻黃)等同類藥在治療病證特點進行橫向比較,形成單元內概論與藥物、藥物與藥物間的線,引導學生比較分析、融會貫通。

課程內的線:本課程總論部分主要介紹中藥的基本理論,指導各藥物的學習,各章藥物之間通過配伍組成方劑應用臨床,設計中應體現總論與藥物、中藥配伍的課程內的線。例如在講授藥性知識點時,通過回顧的方法應用中藥藥性理論指導學生對麻黃“辛散、苦降、溫通”的理解。比如在講述“麻黃桂枝相須為用”“杏仁乃麻黃之臂助”的配伍關系時,可提問學生對“藥物七情”的認識,強化“同類不可離”“我之佐使也”的相須相使配伍關系。再如講解麻黃性溫配伍石膏治療肺熱咳喘時,可結合“去性存用”談一談李時珍對于中藥藥性“升降在物,亦在人也”的認識。

課程間的線:中藥學教學設計應牢牢把握其橋梁課程的性質,將中醫(yī)基礎理論、中醫(yī)診斷學等課程知識融入于內,并為方劑學和其他臨床課程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比如講解麻黃解表、平喘和利水功效時,應緊緊圍繞其作用于肺經的特點,以整體觀理論解釋“肺失宣降”的病因病機,回顧肺的生理功能如主宣發(fā)肅降、肺朝百脈、通調水道為水之上源,因風寒邪氣侵襲肌表口鼻而導致肺失宣降出現惡寒發(fā)熱、氣逆咳喘以及膀胱氣化不利。再如強調麻黃治療實證時,可引導學生回顧“表實證”與“表虛證”的臨床證候,并分析表證的虛實和八綱辨證中虛實的區(qū)別。同時在講授臨床應用時,可突出麻黃與清熱藥、化痰藥、止咳平喘藥、理氣藥等之間的配伍,為學習方劑科學組方提供理論支持。

(3)面設計

教學內容的面是超越知識“點”和“線”的內容,教師應從專業(yè)視域、學科面上進行更高層次的設計。比如在課后布置思考題要求學生從陰陽五行和辯證分析,從中藥功效到預后判斷的角度去談談中醫(yī)“取類比象”的思維觀點,以幫助學生建立中醫(yī)藥思維。同時可從專業(yè)認同面,課程價值面開展課程思政教育,如從屠呦呦先生獲得諾貝爾獎、中醫(yī)藥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發(fā)揮的作用等方面穩(wěn)固學生專業(yè)思想。再者可從育人面的角度,向學生介紹麻黃的本草論述和現代研究進展,設置開放性試題開展小組討論,實現教學相長。

4.教學評價設計

本課程采用不同環(huán)節(jié)的的過程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相結合的多元評價體系。將課上提問或者討論交流表現納入平時成績,并對善于提出疑問表達觀點的同學給與獎勵性加分,要求學生開展16課時自主學習,并布置相關作業(yè)亦納入平時成績。組織學生開展階段性和期末測試,階段性測試以客觀題為主,期末測試按照主客觀6:4的比例出題,其中掌握、熟悉和了解的試題各占70%、20%和10%,過程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按照一定比例計算總成績。此體系能夠更科學、全面、合理地評估學生學習的過程和結果,既能服務于教學又能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

三、小結

教學設計是課程內涵建設的永恒主題,要以學習者發(fā)展理論為指導,鼓勵以課程組甚至以系為單位,以科研方法開展集體備課深入研究。設計不是一勞永逸的,應根據課程內容、授課對象以及授課時間不斷優(yōu)化,設計不是放在抽屜里的,應提前與教師、學生共享以提升教學效果?;凇包c、線、面”對教學內容進行關聯設計,將打破課程界限,從整體上把握中醫(yī)學學科的關鍵理論和知識體系,勢必有效促進基本知識的深度學習,提升基本理論的把握能力,提高臨床合理用藥的基本技能。

猜你喜歡
中藥學風寒麻黃
冬讀古詩御風寒
臨床中藥學學科簡介
臨床中藥學學科簡介
感冒,要分清風寒還是風熱
A Network Pharmacology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Ma Xing Shi Gan Decoction on Influenza
Systematic Pharmacological Strategies to Explore the Regulatory Mechanism of Ma Xing Shi Gan Decoction on COVID-19
關注麻黃的配伍禁忌
感冒,要分清風寒還是風熱
天氣冷了,孩子感冒一定屬風寒嗎?
麻黃多糖提取工藝優(yōu)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