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明友 付入林 于應和
摘? 要 繼全面完成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1.0之后,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的快速推進,教育部又于2019年及時提出實施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見和整校推進實施指南以及應用能力考核規(guī)范,目前綿陽市也正在制訂具體實施辦法。筆者認為,提升工程1.0與2.0是相互聯(lián)系的兩項工程,綿陽市實施提升工程1.0的“五環(huán)工作法”,即“切實診斷”“靶向?qū)W習”“主題研修”“返崗應用”“實踐評價”,在推進工程2.0時仍然有很好的借鑒作用。
關鍵詞 互聯(lián)網(wǎng)+;中小學教師;遠程培訓;能力提升工程;信息素養(yǎng);專業(yè)能力;校本研修
中圖分類號:G635.1? ?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20)13-0015-03
1 案例背景
根據(jù)2013年教育部發(fā)布的《關于實施全國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見》和四川省教育廳相關文件精神,要求教師學員(含校園長,以下同)在省級管理平臺注冊后,進入全國統(tǒng)一平臺進行診斷性前測,根據(jù)前測結果和平臺推送的課程在線學習、線上線下研修共50學時,再返崗應用實踐。有如下問題需要采取指向性非常明確的配套措施給予切實解決。
1)如何讓教師學員實事求是地參與診斷性前測,找準每個教師的能力弱點與優(yōu)點,再根據(jù)本校信息化環(huán)境、本人教學需要與愛好,自主地、有針對性地選擇在線課程模塊,從而激發(fā)教師學員內(nèi)在學習動力和激情,真正做到靶向?qū)W習、解決問題、揚長補短?
2)如何引領教師帶著問題、任務與愿景,去主動學習、誠信學習、務實學習?
3)如何保證線下校本主題研修活動、區(qū)域主題研修活動成梯度、成體系、有目標、有主題、有機制、有實效?
4)如何保證教師培訓合格后返崗實踐、學以致用、持續(xù)常態(tài)?
2 案例實踐
理念創(chuàng)新? 基于工程項目的培訓對象、培訓內(nèi)容和培訓方式,本工程項目應堅持能力為本教育原理(CBE)、混合式學習原理、知行合一以及多元評價理論等項目理念。
1)堅持成人在職培訓的能力為本教育原理(CBE),力求通過工程項目的實施,把整個培訓目標的基點放在如何使教師學員在“互聯(lián)網(wǎng)+”背景下著力提升信息素養(yǎng)和教育教學以及教育治理專業(yè)能力,包括態(tài)度、認知、技能、評價等四個信息素養(yǎng)能力領域,尤其是準確定位教師學員對本項目的需要、動機、信念與期望,有效幫助教師學員達成個性化培訓目標。
2)充分運用遠程培訓機構的多終端推送平臺,體現(xiàn)混合式學習(Blending Learning)豐富的資源、便捷的交流和友好的互動以及低投入、高效能等優(yōu)勢,同時體現(xiàn)“知行合一,學中做,做中學”的理念。將在線學習與線下研修、教學實踐完美結合,通過“混合”促進教師培訓模式的創(chuàng)新。
3)在切實診斷的基礎上,讓教師學員通過線上學習、線下研修、返崗應用、實踐評價環(huán)節(jié),將所學理論知識與自身教學實踐相結合,在教學實踐中不斷運用知識與技能,并反思和解決遇到的實際問題,將知識遷移、內(nèi)化、轉(zhuǎn)換為自身專業(yè)能力。
4)將線下研修和返崗應用活動進行具體化、可操作化,引導教師帶著教研意識、成果意識、資源意識積極參加活動。既注重過程管理又注重結果考核,在確保高質(zhì)量完成工程項目的同時,真正地讓廣大教師學員在信息素養(yǎng)和教學能力上有獲得感、成就感。
實施過程
1)切實診斷。如何準確診斷每一個教師學員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長處與短板?10個項目縣,教育信息化基礎和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差異較大,所以在實施本工程項目時務必要診斷準確,讓應用能力基礎很弱的教師首先學習和應用最基礎的知識和技能,以幫助自己的教學為主要目標;讓應用能力已經(jīng)較強的教師學習更多的新技術,以教與學方式轉(zhuǎn)變的高一級水平為研修目標。
對策是在運用國家指定的華東師大診斷性前測平臺的基礎上,指導各項目學校組成能力提升工作小組,由校級分管領導任組長,本校名優(yōu)或骨干教師為成員,對參加本項目培訓的本校教師學員現(xiàn)有應用能力進行評測、分級。一般分為四個等級:超強能力、較強能力、一般能力、較差能力。同時,針對部分年齡較大的教師學員,提出必學不考的分類要求。這樣對所有教師學員分層級提出不同培訓目標和要求,并按此進行在線選課,加強本項目的培訓針對性,既有利于超強能力教師學員揚長,也有利于較差能力教師學員補短,從而切中每一個教師的個性需求,激發(fā)教師學員主動參加培訓的內(nèi)在動力。
2)靶向?qū)W習。作為工程項目承辦單位,遴選具有教育部全國遠程培訓資質(zhì)的專業(yè)機構作為工程項目合作伙伴,按照多年承辦國培項目的統(tǒng)一模式和本工程項目的特殊要求,全力做好項目啟動準備工作,遴選國內(nèi)優(yōu)秀課程,建立專業(yè)技術團隊,制訂系統(tǒng)實施方案,舉辦骨干教師培訓,指導學員前測選課,組織學員線上學習,監(jiān)督學員學習進度,按時推送學情通報。
激勵、要求班主任或輔導員務必認真履行職責,指導督查所屬班級的學員完成在線課程學習、提交研修計劃、撰寫研修日志、分享學習資源、完成研修作業(yè)、提交研修成果等。同時協(xié)同遠程培訓機構,通過技術手段,對學員有效學習時長進行自動統(tǒng)計。如遇學員登錄學習平臺后掛網(wǎng)不學,系統(tǒng)會自動監(jiān)控、不計入學習時間,從而從技術層面杜絕虛假學習行為。
3)主題研修。在線上學習結束后,指導項目學校組織教師學員將線上研修主題活動延伸到線下,并與校本研修緊密結合。
①將線上所學知識和技能,在本校內(nèi)開展線下校本培訓活動,比如一位教師學員在線上學習了思維導圖及其教學應用技能,就請他在校本培訓班上作主講教師,讓全校的教師學員都去體驗、掌握這項技能,以彌補線上培訓選課的限制。
②運用線上所學知識和技能,組織所有教師學員進行同課異構或異課同構教學設計、課堂展示、說課評課活動,進一步促進所學知識和技能的深化和遷移,強化學習成果的應用。
③運用線上所學知識和技能,深入開展校本微課題研究,并結合線上研修主題,為學校提供線下研修或微課題研究指南。
④分享交流參加能力提升項目培訓對教師學員自身專業(yè)發(fā)展的心得體會和反思建議。
⑤在學校全員研修的基礎上,優(yōu)選組織20%骨干學員進行縣級集中獻課、研討、交流、辯論、競賽等多種形式活動。
4)返崗應用。研修活動結束后進入為期2~3個月的返崗應用階段,指導項目縣、項目校開展“四個一”活動,即一次檢測、一次研討、一次教學和一次展示。
①一次檢測。所有參培教師學員接受一次應用技能的現(xiàn)場檢測,由學校能力提升工作小組負責實施,每位教師學習了哪些能力模塊,就接受相應技能的現(xiàn)場檢測。
②一次研討。所有參培教師學員進行一次信息化教學設計活動,重點關注技術支持下的教學設計理念變革、教學過程實施設計、學生小組學習設計以及學習效果評價設計等環(huán)節(jié)。
③一次教學。所有參培教師學員根據(jù)自己的教學設計,制作并整理相關教學課件、資源,形成教學實施方案“包件”,在學校相應教學環(huán)境中進行一次教學實踐公開課觀摩活動。
④一次展示。所有參培教師學員收集和整理近三年自己制作、發(fā)表或獲獎的信息技術應用經(jīng)驗文章或論文、課件、微課、參賽課例等資源及成果證書,或者是結合自己的參培過程、返崗應用等環(huán)節(jié),撰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培訓反思或感悟,在全校范圍和學習平臺上進行交流和展示。
5)實踐評價。根據(jù)多元評價理論,按照項目培訓相關要求,為確保培訓質(zhì)量,與遠程培訓機構協(xié)同建立一套重實踐能力和應用成果的考核評價標準。
①網(wǎng)上自學與班級研討相結合:既注重引導學員網(wǎng)上自學,也要求學員積極參與班級和論壇中的各種研討交流活動。
②過程性評價與總結性評價相結合:既要對學員網(wǎng)上學習過程中的學習情況和作業(yè)完成情況進行考查,也要在每門課程學完之后,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結業(yè)性考試。
③合格性評價與激勵性評價相結合:既要依據(jù)制定的考核標準進行評價,也要依據(jù)制定的評優(yōu)標準進行評價。
④在線時長與多種考核評價相結合:學員在線學習期間,以在線學習時間、提交作業(yè)、發(fā)帖跟帖、單元測試等進行考核。
⑤學員評價與班主任(輔導教師)評價相結合:通過評價機構引導班主任(輔導教師)加強學習,認真履行職責。
在能力提升工程實施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項目組指導項目縣、校開展多層面的評價活動。
①遠程培訓測評,分為在線學習(70分)、線下研修活動(30分)兩部分,總分值100分。在線學習由班主任(輔導員)評價批閱和培訓平臺自動測評,線下研修活動由學校項目工作小組負責測評,縣級項目辦審核。測評結果總分數(shù)在60分以上為合格,85分以上為優(yōu)秀,優(yōu)秀比例不超過15%。
②返崗應用測評。學校項目工作小組參考《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四個一”活動評分細則》具體組織測評考核,返崗應用測評考核總分值100分。其中,返崗應用過程評價(重點是“四個一”活動)70分,各級獎勵和發(fā)表成果計分30分。測評結果分數(shù)在60分以上為合格,85分以上為優(yōu)秀,優(yōu)秀人數(shù)原則上不超過參培教師學員總數(shù)的15%。
③測評結果判斷。參培教師學員遠程培訓和返崗應用兩項均為優(yōu)秀者,綜合測評結果為優(yōu)秀;兩項均合格者,綜合測評結果為合格;有一項不合格者,綜合測評結果為不合格。
④測評結果公示。學校工作小組填報《×××學校提升工程線下研修和返崗應用成績冊》,小組組長簽字并加蓋學校公章,在校內(nèi)公示三天后,由校級管理員登錄省培訓管理平臺,對當期參培教師學員“返崗應用測評考核成績”進行錄入和確認,并同時將考核結果成績冊逐級上報縣級項目辦。
⑤測評結果運用。培訓合格教師學員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登錄省培訓管理平臺自行打印培訓合格證書,繼教學時由縣項目辦統(tǒng)一登記。測評結果不合格的教師學員,須在下一輪培訓中重新參加整個項目的培訓和考核。
項目實施結束后,市項目辦組織專家對本項目實施情況進行績效評估,印發(fā)綜合評估報告,層層壓實和傳遞目標任務、責任和獎懲;也指導項目縣建立強有力的管理體
系,確保本項目的高效實施,從而基本避免網(wǎng)上學習、在職學習流于形式的弊端。
3 案例成果
對培訓學員合格率及生成性成果的分析? 截至2019年底,全面完成10個縣(市、區(qū))48 000人次的能力提升工程1.0項目培訓任務(含2018—2019年新入職教師和不合格補充學習學員),合格率達98%,優(yōu)秀率達15%,其中線下研修和返崗實踐的合格率達99%。有近5000人參與市、縣級線下主題研修活動,所有教師學員都參與過學?;蚩h級或市級公開課示范教學。
經(jīng)篩選,教師學員上報到市上的優(yōu)秀教學案例(含教學設計、課件、課例視頻等資源)多達40 000余例。近三年共有近20 000名教師積極參加“一師一優(yōu)課、一課一名師”活動,貢獻名師優(yōu)課12 000多節(jié),獲省級、部級獎項近300件;近3000件名師微課資源被收錄到市級教育資源庫。
對培訓學員滿意度調(diào)查分析
1)對能力提升平臺操作功能的滿意度。調(diào)查結果顯示,95.75%的學員對平臺功能設計的科學與合理性覺得非常滿意和比較滿意。
2)對培訓平臺的客戶服務和應急處理滿意度分析。調(diào)查結果顯示,本次培訓客服服務和應急處理得到96.03%的學員認可。
對項目縣案例實踐效果的分析
1)明確了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線下研修和返崗應用活動的具體內(nèi)容和操作流程,教師對活動內(nèi)容心中有數(shù),有利于項目縣(市、區(qū))和學校高效開展線下活動。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尤其是扎實的線下集中主題研修和返崗實踐活動讓一線教師學以致用,信息素養(yǎng)和信息化教學能力得到很大提升。
2)本方案的實施促進了項目縣(市、區(qū))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的圓滿完成,達到了本方案預期目標。
3)通過一線教師的反饋得出,本方案貼近教師教學實際,設計的線下集中研修主題促進了教師之間的交流和相互學習。尤其是“四個一”活動與教學緊密相關,能讓教師在實踐中思考和處理信息技術與教學融合的實際問題,有利于促進教師信息化素養(yǎng)和信息化教學能力的提升。
4)項目縣(市、區(qū))教師學員參加全國“一師一優(yōu)課、一課一名師”活動以及各級信息化教學應用評選競賽活動成果豐富,獲獎率高。
4 案例榮譽
本工程實施方案已作為典型經(jīng)驗通過四川省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推進大會向全省推廣交流,被寫入綿陽市智慧教育經(jīng)典案例,被教育部推薦入選國家發(fā)改委等12個部門編制的《2015智慧城市建設白皮書》,經(jīng)教育部全國教師教育信息化專家委員會委員、上海師范大學黎加厚教授推薦,已成功入選教育部教育管理中心2018“互聯(lián)網(wǎng)+背景下中小學教師信息素養(yǎng)和教育教學能力提升優(yōu)秀案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