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地理學科的教學任務重,知識體系難度和深度相較初中階段有很大提升,在高考壓力和各方面社會壓力下,要不斷提升高中地理的教學質(zhì)量。要達到上述目標的一個重要手段就是教學方法的改進和完善。當前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有地圖冊、多媒體等多種教學工具能夠被用來輔助教學,豐富教學方法,但是當前的一個現(xiàn)實情況是教學方法仍然較為單一,滯后了教學效果,這就需要教師多方面著手探索多元化的教學方法,以切實提高教學質(zhì)量。
關(guān)鍵詞:高中地理;課堂教學;多元教學方法
前言: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教師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來促進課堂教學質(zhì)量的提升,提高學生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高中地理學科的學習兼具文、理屬性,學生學習地理不僅要掌握人文、民俗等社會知識,還要具備邏輯思維與空間能力。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在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要能夠應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啟發(fā)學生的心智,從而提升教學質(zhì)量。
一、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研究
(一)課堂教學為主,形式較為單一
高中面臨著較大的高考壓力,地理學科作為高考科目同樣如此。地理學科被劃分為文科范疇之中,這使得教師以文科習慣進行教學工作[1]。上述兩點因素使得高中地理教學主要是以課堂教學為主,機械式的教學方法成為了課堂教學的主要方法。而且受到高考壓力的影響,高中三年的地理課程會被壓縮為兩年進行知識的講授,留足一年的時間進行高考的沖刺與復習,這使得課堂教學的節(jié)奏加快,填鴨式教學方式不可避免。例如在學習自然地理部分,教師往往只是講解一些大的知識點,比如河流、山脈等,這些大的知識點多以直接勾畫的方式進行,而對一些細節(jié)性問題往往會放在練習中解決。學生在這種單調(diào)枯燥的課堂氛圍中是為了考試而學習,為了學習而學習,未能體會到其中的樂趣,不利于拓展學生的思維,啟迪學生的智慧。
(二)教學工具利用率不高,效果較差
高中地理學科的知識體系龐大,涉及的知識點較為復雜,比如各地的風俗、文學知識、歷史常識、季風、洋流等,所涉及的內(nèi)容社會知識與自然知識并行。要提升教學效果,就需要充分的利用各種教學工具。而且隨著多媒體技術(shù)的發(fā)展,教師可利用的教學工具越發(fā)的先進,但是目前總體狀況卻表現(xiàn)為教學工具利用率不高,利用效果較差。首先,是一些高中地理課堂教學工具確實存在缺失的情況,有些教學工具存在毀壞,從而干擾教學工具的利用。其次,是教師在應用教學工具的方法不當。這一點尤其表現(xiàn)在多媒體技術(shù)方面。盡管多媒體技術(shù)具有巨大的資源優(yōu)勢,但是很多教師不能很好地掌握多媒體技術(shù),只是當多媒體技術(shù)作為一種代替?zhèn)鹘y(tǒng)板書的工具,不能很好的發(fā)揮其功能和作用。
(三)教學資源利用存在局限性
知識的學習并不是只接受一種途徑或者幾種途徑就完全夠用的。課堂時間有限,體量較小,僅僅依靠課堂講授,學生要想活學活用,受到很大的局限性。這就需要充分的利用資源,進行自主學習。但是目前高中能夠提供給學生利用的教學資源有限[2]。從當前情況來看,圖書館資源、教師資源、練習題資源、網(wǎng)絡(luò)資源是主要的教學資源。高中生因為課業(yè)較重,寄宿的學生很少回家,學校不讓帶手機,網(wǎng)絡(luò)資源日常接觸較少,學校圖書館開放有限,圖書館資源利用受到局限。所以學生大多依靠教師、教材、練習題等增長知識,但是受到教師水平能力有限以及教材、練習題局限,學生利用資源的程度不高。
二、高中地理課堂教學多元教學方法的應用路徑探析
(一)拓展教學形式,強化學生體驗
運用多元化教學方法提升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效果,在于能夠豐富教學形式,強化學生的體驗。因為局限于課堂的因素,很多教師往往會抱怨一些很好的教學方法無法開展,其實不然。教師可以在課堂范圍內(nèi)進行多樣化教學形式的探討。比如,課堂教學并不僅僅是學習,在學習之余還需要娛樂,而娛樂并不只是打鬧,將高中地理知識融入其中,寓教于樂,既能夠使學生娛樂起來,同時也能夠在娛樂的過程中學習到知識。例如在高中地理人教版教材中會學習到《天體與天體系統(tǒng)》一課。里邊會講到星云、星座等知識。教師就可以天體中的星座與當前流行的星座文化相結(jié)合,向?qū)W生進行講解,這種教學方法會大大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講到《太陽與太陽系》的時候,可以找?guī)孜粚W生扮演太陽、行星、衛(wèi)星等,讓學生深處在教師營造的氛圍和環(huán)境中,從而在體驗性提高的同時,提升教學效果。
(二)豐富教學手段,增添課堂教學新鮮感
傳統(tǒng)課堂的形象已經(jīng)根深蒂固,就是教師帶領(lǐng)一群學生按照教材學習,教師講,學生聽。因此要多發(fā)揮多樣化教學手段的作用,努力提升課堂教學的新鮮感[3]。例如可以廣泛搜集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所需要用到的各種學習資料,比如巖石、植物、地理景觀等;要切實的利用多媒體技術(shù),搜集相關(guān)教學資料;甚至從學生的興趣出發(fā),從游戲、綜藝節(jié)目、影視劇當中找到與課堂教學內(nèi)容相關(guān)的素材,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shù)將其篩選出來,放在課堂當中傳達給學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高中地理人教版教材中有《旅游資源》一章,其中涉及到紅色旅游資源的內(nèi)容就可以通過截取紅軍、八路軍等影視作品中的場景向?qū)W生進行介紹。
(三)提倡資源共享,促進師生平等
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的發(fā)展,資源共享程度加深,教師不是學習資源的壟斷者,學生通過自主學習也能夠掌握更多的知識。這就要求推動資源共享機制的建立,促進師生平等,給學生提供更多接觸資源的機會。一方面,要增加資源的儲備,這種資源選擇要與高中地理教材相同步,例如高中地理教材中有著不同的內(nèi)容,像《水資源的合理利用》《山地的形成》《河流地貌的發(fā)育》等,相應的也要增加相關(guān)內(nèi)容的雜志、書籍、資料等,來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學校方面還可以采購共享素材庫,以便學生能夠自主檢索、查詢等。
結(jié)束語:社會越加的多元化,這必將影響到教育領(lǐng)域,這對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其采用更先進的教學理念,應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提升教學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 張艷靈.解析高中地理教學中多元教學方法的運用[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2017,10(4):168-169.
[2] 張崇仕.高中地理教學方法探索[J].東西南北:教育,2018,15(8):401-401.
[3] 王曉波.新課改背景下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J].中國農(nóng)村教育,2019, 13(6):92-92.
作者簡介:董昊1984年年11月,男,漢,重慶永川,大學本科,中學二級職稱 研究方向高中地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