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陽市南京路第二小學 韋 敏
根據(jù)新課程標準,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應該注重學生觀察、思考、表達和創(chuàng)造的能力,即寫作教學不僅要讓學生實現(xiàn)語言形式上的“會寫”,而且還要訓練學生語言表達基礎背后的觀察、思考等能力。以下從閱讀教學對于學生觀察力、文字表達以及寫作思路三個方面所起到的作用出發(fā),探討如何開展以讀促寫作文教學。
觀察也可以分為無意識的看與有意的知覺,后者常常與思維活動相互結合,從一定的角度出發(fā)對于所觀察對象進行分析、綜合、抽象、概括等。在小學階段,學生往往在感知活動中呈現(xiàn)出隨意性、情緒性等特點,他們的觀察往往是片面且無序的。然而,要寫出具有一定條理性的作文,學生還需要進行有意觀察,加強觀察的細致性、概括性和目的性。語文教材中,豐富的閱讀資源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觀察興趣,幫助學生形成科學的觀察方法。在小學語文教材中,每個單元的所有課文都是圍繞相應人文主題展開,這種編排能幫助學生形成主題式觀察興趣,并在閱讀過程中拓寬觀察范圍,逐漸培養(yǎng)全面、科學的觀察視角。
以部編版三年級下冊小學語文教材中第四單元的教學為例,這一單元主要圍繞對自然界中事物變化的觀察展開,單元中選入了《花鐘》《蜜蜂》《小蝦》等課文,讓學生分別從植物的開花、蜜蜂的活動、小蝦在缸里的生活三個片段一窺自然界動植物的生長過程。在閱讀課文時,教師可以借助學生的好奇心,引導他們積極投入到閱讀中去,體驗別人的觀察活動過程,從而逐漸將觀察這種活動轉化為一種內在的渴望與動機。比如,學生讀了《花鐘》,了解到不同的花在不同的條件環(huán)境下具有不同的表現(xiàn)和生長規(guī)律,學生在之后的學習生活中就能更加主動積極地投入到對于身邊自然景物、人文景觀等的觀察中,為寫作提供生活觀察的基礎。另一方面,課文中每篇閱讀材料都是按照一定的觀察角度、觀察順序組織起來的,比如,《小蝦》這篇課文是按照抓蝦、看蝦的形態(tài)、觀察蝦在缸里的活動的次序記錄了觀蝦的過程,這種過程實際上就是作者觀察視角的變化,也是學生要學會的觀察方法。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時,就可以將課文運用的觀察方法指出來,為學生多角度、多層次、全面地觀察事物特征做好準備。
寫作不是對語言的機械編排,而是學生將習得的語言由內而外地運用。當前,教師都意識到了要幫助學生積累語言知識,學生的詞匯量不斷擴大,才能更精準地表達自己的意思,學生的句型積累只有不斷豐富,才能更好地展現(xiàn)自己的體驗和思考。但如何才算是有效的語言知識積累,很多教師卻沒有仔細考慮過,而是一味地讓學生進行積累,不管積累的這些詞匯與句型有多少真正被學生運用到了寫作中。在真正有效的語言積累中,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是無法分割的,學生學習語言知識,并且能夠很好地運用其表達自己的想法觀點,才能算是掌握了語言積累的正確方法,能夠有效進行文字表達。因此,在以讀促寫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該注意以“用”為目的幫助學生在閱讀中培養(yǎng)文字表達能力,從而提高寫作語言表現(xiàn)力。
以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編排為例,教材中除了每單元緊扣某個人文主題之外,還以一定的語文要素作為單元之中各個模塊編排的線索。比如,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三年級下冊第七單元,這一單元圍繞自然界的奇妙現(xiàn)象這一主題展開,其中又引入了很多描繪事物的詞語和句型,要求學生掌握。比如,《火燒云》這一課要求學生掌握“紅彤彤、金燦燦”等表示顏色的詞語;《海底世界》這一課要求學生體會“海里的動物,各有各的活動方法”以及“海底的植物差異也很大”這些總結性句子的意思和表達作用。教師在開展課文閱讀教學時,要避免機械式的脫離語境的指導,而是注重構建有意義的語言運用場景,幫助學生在具體的實踐中實現(xiàn)對語言知識的掌握,從而提高學生表達能力。
語言的訓練與思維的訓練難以分離開來。寫作思維有很多種類型,相應的,在不同思維的作用下能夠形成不同寫作思路。具體而言,學生的寫作思維可以分為邏輯思維和形象思維,在寫作思路的形成過程中,這兩種思維是并存的,兩者互相碰撞激活出新的寫作靈感。形象思維指人憑借事物具體形象和表象的聯(lián)想來進行思維。形成形象思維需要學生有一定的觀察體驗,并且能夠根據(jù)某一事物及其屬性展開自由聯(lián)想和想象,如此才能獲取全面正確的表象,并在表象之上進一步加工,通過聯(lián)想和想象將文字與表象聯(lián)系起來。邏輯思維指對于事物本質屬性和內在聯(lián)系的認識過程。學生的邏輯思維養(yǎng)成需要將詞語和概念有效結合。通過閱讀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和形象思維,要引導學生積累鮮活的形象素材,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經驗,激活頭腦中存儲的表象,聚積更多的概念素材,從而為邏輯思考奠定良好基礎。
以部編版三年級下冊《陶罐與鐵罐》課文閱讀為例,這篇課文后有“說說陶罐和鐵罐之間發(fā)生了什么故事”的問題,要求講出故事的前因后果。教師在進行教學時,為了鍛煉學生的寫作思維,可以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觸發(fā)學生的聯(lián)想思維,讓學生在形象化的語境中自然進行形象思維;為了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教師帶領學生分別概括陶罐和鐵罐的個性,幫助學生透過個性本質看待它們各自的行為表現(xiàn)。
總之,在小學寫作教學中實施以讀促寫,是利用閱讀有效鍛煉學生作文能力,為學生開展寫作訓練奠定良好基礎。教師在未來的寫作教學中要革新教學理念和方法,探索出更多以讀促寫的教學對策,以期更好地提高學生寫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