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概況】《化度寺碑》全稱《化度寺故僧邕禪師舍利塔銘》。唐貞觀五年(公元631年)立。唐李百藥撰文,歐陽詢楷書。35行,行書33字。原石下落不明。清光緒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敦煌石室曾發(fā)現(xiàn)唐拓本,被攜往國外,分存法國巴黎圖書館、英國倫敦博物館。近年敦煌石室,發(fā)現(xiàn)一個殘本,存236字,摹拓頗精彩。
【觀典賞析】《化度寺碑》是歐陽詢晚年楷書的代表作,其遒勁清古,歷來論書者引以為歐楷之冠。妙處在于嚴謹縝密,神氣深隱,具有體方筆圓之妙、超塵絕世之概。同時,此碑模勒之工,非后世所及,故稱楷法極則。用筆瘦勁剛猛,筆力強健,結(jié)構(gòu)緊密,內(nèi)斂修長,法度森嚴?!痘人卤吩纭毒懦蓪m》一年而書,故風(fēng)格極相似,但謹嚴有余,舒展不足。元趙孟頫評論說:“唐貞觀間能書者,歐陽率更為最善,而《邕禪師塔銘》又其最善者也?!鼻逦谭骄V一生精研歐書,對歐書各碑細察甚詳,他在題跋中說:“若以唐代書格而論,則《化度》第一、《醴泉》次之,《虞恭》又次之。若以欲追晉法而論,則《化度》第一、《虞恭》次之、《醴泉》又次之。”說明《化度寺碑》書法的確有其獨到的地方。
【作品概況】《九成宮醴泉銘碑》是歐陽詢75歲時書。唐貞觀五年(公元631年),唐太宗在九成宮避暑時,偶然發(fā)現(xiàn)有一清泉水,欣喜萬分,并令中國史上最負盛名的諫臣魏征撰文記之,由歐陽詢書寫,記述唐太宗發(fā)現(xiàn)醴泉之事。唐貞觀六年(公元632年)鐫立于陜西寶雞麟游縣九成宮??坦o從考證。唐代碑刻??瑫?。碑高270厘米,厚27厘米,上寬87厘米,下寬93厘米。24行,行49字。原碑藏于陜西麟游縣,殘損嚴重。拓本多為重刻本,珍貴的宋拓本極少。
【觀典賞析】《九成宮醴泉銘碑》法度謹嚴,融南方之清雅秀麗和北之遒勁雄強于一體,是歐陽詢的代表作。筆力勁健,點畫瘦硬,神采豐潤飽滿,向上的挑筆出鋒含蓄,帶有隸書筆意。字體結(jié)構(gòu)典雅大方,法度嚴謹,看似平正,實則險勁。字句、行距較大,寬松而清晰。點畫精致準確,結(jié)字布局險勁,中宮收縮勻稱,間架開闊穩(wěn)健,疏密聚散對比強烈。用筆方正,于方整中見險絕,于險勁之中尋求穩(wěn)定,尤其在筆畫最后重收,便穩(wěn)穩(wěn)提起。明陳繼儒說:“此帖如深山至人,瘦硬清寒,而神氣充腴,能令王者屈膝,非他刻可方駕也?!泵髭w涵稱此碑為“正書第一”。此碑堪稱千余年來楷書登峰造極的杰作,獲“楷法極則”的美譽,高華渾樸,法度森嚴,一點一畫都成為后世模范,歷來被奉為學(xué)習(xí)楷書的范本。與“篆法極則”的李斯小篆比,都是“極則”,前者出于美的征服、藝術(shù)自覺,后者更多是行政命令、政治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