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麗星
(福建省莆田市仙游縣龍華中學,福建莆田 351264)
皮亞杰的建構主義認為,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的,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學習情境下,借助其他人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等,通過建構的方式獲得的。而體驗式教學是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征等設置的一種教學方法,教師創(chuàng)設課堂情境,通過情景再現的方式還原教材內容,學生通過切身體會和感受,不僅學到了更多的知識,而且培養(yǎng)了自身的學習能力[1]。
在推進新課改的今天,很多道德與法治教師并沒有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在教學中仍然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他們在實際教學中,只是一味地通過滿堂灌的方式向學生傳授教材內容,這不僅忽略了學生學習的主體性,而且這種教學方式也使課堂氛圍壓抑、緊張,導致學生缺乏學習的積極性,因此學生很難融入課堂教學。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能力,使學生能夠將所學知識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能夠更加滿足當今社會發(fā)展的需求。然而,很多教師并沒有轉變教學觀念,在教學過程中仍然以自身為主體,學生只是被動地學習,這不僅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也容易導致學生厭倦學習。而體驗式教學能夠克服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弊端,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意識到自身的價值,這樣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在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使學生的個性得到發(fā)展,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教學效率,最終實現預期的教學目標。
我國著名的教育學家陶行知倡導“教學做合一”的教育理念,這一理念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將“做”作為教學的重點,教與學都必須在學生的“做”中實現[2]。因此,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應該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等現代信息技術,在課堂上為學生展示一些相關的教學內容,利用視頻、圖片、動畫、音樂活躍課堂氣氛,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學會自主思考、自主探索,同時也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創(chuàng)設特定的學習情境,這樣能夠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之感,進而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接受程度,這種情景再現的方式能夠培養(yǎng)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從而把學到的理論觀點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更深刻地掌握知識。例如,在教學七年級教材中的“享受學習”一課時,教師可以先制作相關的課件,收集與教材內容相關的知識材料,比如一些寓言故事、動畫短片,在上課時進行播放,這樣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充分融入課堂。當然,上課過程中,教師也可以播放一些圖片或音樂,緩解學生緊張的神經,使學生的身心得到放松,從而使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教師要保證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學生的學習感受。在體驗式教學法的應用中,教師要做好指導工作,這樣才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使學生能夠全程參與到學習中,進而增強其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小組合作當中,學生可以汲取他人的經驗和教訓,以彌補自身的不足。例如,在教學“享受學習”這一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先進行這節(jié)課內容的閱讀,然后提出問題:在這些內容中學習到了哪些知識?對自身產生了怎樣的影響?有哪些值得自己學習的地方?提出問題以后,教師可以成立小組,讓學生合作探討,解決這些問題。在討論結束后,每個小組成員選出一個代表,闡述自己的觀點和意見,這個過程不僅體現了學生學習的主體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熱情,而且也培養(yǎng)了他們合作探究的能力,為他們日后的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道德與法治這門課程的主要教學內容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利用生活中的知識和場景,讓學生進行模仿和角色扮演,這樣能夠讓學生提高對道德與法治知識的認知水平,使他們的實踐能力得到充分發(fā)展。例如,在教學“珍愛生命”這一課時,教師可以設置教學情境,讓學生充分想象:幾名學生出門旅游,途中突然迷路了,這時出現了幾個陌生人,要帶他們去某個地方,那接下來這幾名學生將如何選擇?教師利用這一問題,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然后讓他們進行角色扮演。小組成員的角色扮演,不僅提高了他們的參與度,而且也刺激了他們的好奇心,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在角色扮演中更深刻地理解了“珍愛生命”的意義精髓。
課堂活動一般都是以班級為單位進行的教學活動,體驗式教學能夠克服傳統(tǒng)教學活動的弊端,使學生能夠全身心地參與到活動當中,這在很大程度上減輕了學生的學習壓力和學習負擔,學生有了積極性,才能更好地進行思考和判斷。例如,在教學中開展“思考辨析類活動”。這類活動主要是由教師提出一個問題或者一個觀點,然后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分析,學生在討論過程中解決這一問題。在這個活動中,學生不僅思維判斷力得到增強,而且認識到了自身的不足之處,從而加以改進。思考辨析類活動能夠提高學生的個人綜合素質,使學生能夠達到思想上的認同感。再如,在教學“網上交友新時空”這節(jié)課時,教師可以設計一些教學環(huán)節(jié),比如,組織學生進行實話實說研討交流會,應用訪談的形式與學生進行互動:你上過網嗎?你在哪兒上網?上網都干什么?學生在與教師進行互動交談的過程中,分享自己的體驗。此外,教師可以組織辯論會,引導學生認識網絡活動的利與弊。這樣教師通過引導學生進行正確的網絡活動,不沉溺于網絡游戲,回歸現實生活,不被網上的虛擬世界所影響。
綜上所述,體驗式教學能夠活躍課堂氛圍,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緩解學生學習的壓力,減輕負擔,在提升教學質量的同時也發(fā)展了學生的綜合能力,對于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來說,體驗式教學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不斷總結經驗,提升自己的專業(yè)水平與素養(yǎng),使體驗式教學能夠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中發(fā)揮出應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