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勝啟
襄陽市太平店實驗小學承擔的省級課題《農村小學“鑄少年軍魂”課程開發(fā)與實踐研究》歷時三年,在課程開發(fā)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形成了體系較完整的課程,為中小學課程開發(fā)探索了一條新路徑。下面,筆者結合該課題談一談中小學課程開發(fā)的幾個基本認知。??? 基于教育,指向解決現實問題。課程開發(fā)是為了解決實際的教育問題。課程不是研究問題,它需要依據好的抓手,這個抓手關鍵是能否指向現實的教育問題,課程開發(fā)的初衷不是如何編寫課程的問題,更不是為完成課題成果而編輯成果集,否則就失去了做課題的意義?!拌T少年軍魂”這個課程的開發(fā)主要是思考和回答農村學生尤其是留守兒童如何成人成才的問題。不可否認,當前的不少農村學生面臨著父母外出打工、祖孫隔代相處、缺乏父母關愛等問題。這就不是簡單地在做課程開發(fā),而是在思考、探索農村學校那些面臨諸多新問題、新情況的小學生如何成長和怎么成長的問題,這里面包括意志品質、行為習慣、核心素養(yǎng)等現實問題。這也是課題得以立項、被認可并且值得研究的意義所在。??? 明確體系,兼顧可操作性。有的課程開發(fā)者把課程開發(fā)等同于編寫論文集、成果集、教案集,甚至習題集等,其實這些都不是課程開發(fā),而是資料的堆砌。完整的課程開發(fā),一般需要回答課程目標、課程性質、課程內容、課程實施、課程評價等問題,其中課程內容和課程實施是主體,開發(fā)的課程應該邏輯性強,有一定理論水平,內容體系較完整,具有較強操作性。操作性表現在兩方面:一是教師可以拿來使用;二是學生覺得實用,愿意抽出時間來實踐。中小學課程開發(fā)的理論性弱一點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沒有操作的價值和意義,那就注定是失敗的。細研太平店實驗小學開發(fā)的課程,可以看出,學校為了課程的實施,特意強化了“為農村學生搭建軍事體驗平臺、動手平臺”等具體做法,是難能可貴的。??? 回歸校本化,彰顯課程個性。自從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概念提出以來,校本課程備受重視。但什么是校本課程?怎么開發(fā)校本課程?基礎教育階段一直沒有明確的界定。目前的狀況是校本課程開發(fā)得非常多,但是能夠充分體現學校特色的校本課程并不多。校本課程并不是簡單地把學校的一些特色活動編撰成冊,也不是具有教育思想、情懷的學校領導或教師的個人成果集。因為這些成果對學生的成長成才真正可用之處并不多:一方面是因為課程不夠精細;另一方面是因為這些課程開發(fā)時并沒有把學生作為研究對象、使用對象。這就涉及一個概念——校本化,其實一所學校的校本課程更應該是國家課程、地方課程與這個學校實際相結合的產物,也就是把國家課程校本化、地方課程校本化,這樣才能真正地開發(fā)出實用的校本課程。而這些開發(fā)必須基于研究才能夠完成,正所謂開發(fā)需要研究、個性源于思考。課程開發(fā)不是獨立的,而應該納入學校教育教學工作中,太平店實驗小學就把課程開發(fā)和學校文化緊密結合起來,辦學理念、校訓、校風、班風、教風、學風等都在校本課程中得到體現。在課程開發(fā)的基礎上,學校文化建設特色更加鮮明,“學軍勵志,奠基人生”的品牌教育更加突出。
(作者單位:襄陽市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