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瑤 余斐羽
摘 ? ?要:戲劇為語言教學創(chuàng)設了一個互動的、有意義的課堂環(huán)境。云劇場英語戲劇在線學習中心創(chuàng)設戲劇欣賞、體驗學習和分享評價三大空間,通過經典劇目在線教學、戲劇技巧自主感悟、回歸目標共享成果三個環(huán)節(jié),經過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課程,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通過體驗式學習更加自主、真實地參與到表演中來,從而達到讓學生在互動的、有意義的課堂環(huán)境中學習語言的目的。
關鍵詞:英語戲劇;在線學習中心;體驗式學習
20世紀初,美國教育學家杜威提出的“附帶學習”理論,即在學習中自然而然產生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啟發(fā)了戲劇教學的開展[1]94。將戲劇運用于語言教學,對學生的語言學習可以產生很多意想不到的效果。戲劇表演不僅可以成為語言教學手段的一部分,還把語言設定在了豐富的戲劇劇情中[1]95。戲劇為語言教學創(chuàng)設了一個互動的、有意義的課堂環(huán)境。
實踐中發(fā)現,雖然學生對于英語戲劇充滿了興趣,但當被要求上臺表演時,不少學生還是會望而卻步。此外,線下體驗時間有限,教師難以保證所有學生都能充分參與體驗、開展戲劇表演。而云劇場英語戲劇在線學習中心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創(chuàng)設有意義、有趣味的情境,提供學生課外用英語真實表達的機會和舞臺,幫助學生克服在現場上課時的局促感,放下焦慮,更好地參與到表演中來。因此,將云劇場英語戲劇在線學習中心引入英語教學有一定的實踐價值。
一、云劇場英語戲劇在線學習中心的整體設計思路
云劇場英語戲劇在線學習中心是提供學生線上進行戲劇表演、戲劇展示的空間。它將學習的時間從局限的課堂40分鐘拓展到生活中。為了更好地為學生提供學習幫助,云劇場英語戲劇在線學習中心提供了三大空間,即戲劇欣賞空間、體驗學習空間和評價共享空間,其功能相互聯系、相輔相成,具體應用流程見圖1。
首先,授課教師將經典戲劇教學視頻上傳至戲劇欣賞空間,共享英語學習資源,并在后臺設置相關關鍵詞,供學生搜索。隨后,學生在欣賞體驗了經典戲劇后,依據個人興趣,通過關鍵詞搜索相關視頻,自主報名,獲取后續(xù)戲劇學習任務。
學生點擊學習任務鏈接,進入體驗學習空間。學生通過在線的體驗式學習,經歷不同學習階段,結合課時主題學習相關戲劇表演技巧,最終遷移至教材劇本的表演,并在表演中融入創(chuàng)造性的個人理解。在體驗學習空間,學生可以通過反復的學習、不斷的嘗試,運用人物分析、角色扮演、服裝設計、道具制作、字幕配音,甚至運用AI等技術進行個性化、有創(chuàng)意的表演。
制作出較為滿意的作品后,學生將個人戲劇作品上傳至評價共享空間,在云端展示學習成果。教師進行一對一專業(yè)的實時指導,教師的評價以鼓勵為主,同時,根據師生合作設計的戲劇表演評價量表指出學生可以提升的方面。隨后,教師篩選出有代表性、有創(chuàng)造性的戲劇作品在評價共享空間進行分享和展示,學生在此環(huán)節(jié)可以線上觀看同齡人的表演,并在留言區(qū)評價互動,對比反思自己作品的不足,為下一次戲劇作品積累經驗。
二、云劇場英語戲劇在線學習中心的實施
(一)課程推送,經典劇目在線教學
課程內容的設計和選擇是關鍵,它直接決定了云劇場英語戲劇在線學習中心的實施效果。戲劇欣賞空間為學生開啟英語戲劇學習之路的初體驗,我們通過以下手段為學生提供相關的在線學習課程。
1.開展課程設計
一般情況下,英語戲劇線上課程類型可分為文化浸潤型、角色剖析型、語言突破型、興趣導向型等,形成“分散與集中相結合”“短課與長課相結合”“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課堂模式,指導學生更好地開展戲劇學習實踐,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學習指導,以便他們能自信地參與線下課堂活動,讓每一個學生隨時隨地感受英語戲劇的魅力[2]21。例如,我們開發(fā)的“The Little Mermaid”教材以適合初中生英語水平的經典英語童話劇《小美人魚》為主線,配套內容由故事概要、作者簡介、劇中人物表和八段場景組成。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課程設計詳見表1。教師可以根據云端大數據課程評價情況不斷調整課程的內容,使課程內容更為完善。
2.每周發(fā)布經典片段
在戲劇欣賞空間,我們每周發(fā)布線上體驗課程,提供經典戲劇片段賞析。例如,在經典舞臺劇“Frozen”(《冰雪奇緣》)中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分析Hans王子是如何表現情緒的,思考如何從角色的關鍵臺詞入手,分析演員的停頓、重讀等語言技巧,并選用合適的動作,以便在表演中凸顯角色不同的情緒表達。學習結束后學生在了解了本課程的難度和適宜年級后,可以選擇接受任務完成微作品的制作。
(二)體驗學習,戲劇技巧自主感悟
自主報名參加課程后,學生進入體驗學習空間,進行線上觀看體驗,參與個性化戲劇表演,并根據任務要求完成一定的戲劇表演微作品制作。他們可以隨時隨地打開戲劇欣賞空間學習微課程,根據自己的節(jié)奏播放或暫停,或反復播放,成為學習的主人。
在體驗學習空間,學生一般會參與四大學習活動,即“云端學習,具體經歷”“欣賞感受,觀察反思”“抽象概念,學科融合”和“積極體驗,共享延伸”。這四個學習活動不斷循環(huán)往復,學生可以在其中充分開展體驗式學習。接下來,我們以“分析角色肢體語言”微課程為例來說明學生是如何開展體驗式學習的。
1.云端學習,具體經歷
體驗式學習是一個學習者與環(huán)境交互的過程。為學生創(chuàng)設元認知體驗情境,需要教師在教學中適度突出學習活動本身的特性,明確要求學生關注認知過程特征[3]。學生均有一定基礎的生活體驗,在每一節(jié)課的引入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設置輕松幽默的對話導入來激活學生的舊知,讓學生自然而然產生學習的欲望。只有在情境中實踐,學生才能最大限度地學習知識,自主體會。
課例伊始,學生在評價共享空間學習了上期其他同學的優(yōu)秀作品,更好地復習和回顧了上個課時的內容——分析角色情緒。隨后,兩位授課教師通過Talk Show(脫口秀)的形式輕松交談,談論與學生日常生活較為貼近的話題,活躍課堂氣氛,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例如教師互相擁抱來表現故友重逢的喜悅,并高聲招呼“Long time no see!”等。聽到同伴解釋本節(jié)課的主題為分析角色肢體語言后大加贊賞“Oh! Body language! We just used it. We hugged. Thats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body languages people use.”情境化的設計順利地引入本課的主題。
2.欣賞感受,觀察反思
學生再次觀看經典戲劇,并不斷將觀察發(fā)現進行歸納總結,這有助于提升觀察能力與歸納能力,逐步提升邏輯思維能力;學習相關表演技巧的同時品味人物的性格特點,感受人物的情緒變化,思考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學生對人物和故事內容進行質疑、評論,提出自己的見解,他們的批判性思維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在課例中,我們推送了經典劇目“Romeo and Juliet”(《羅密歐與朱麗葉》),教師結合劇照簡述人物關系與故事情節(jié)后,呈現戲劇視頻片段,并引導學生觀察羅密歐肢體動作的變化。隨后,教師引導學生提煉關鍵戲劇技巧,提出分析肢體語言的步驟為聚焦關鍵臺詞、分析角色情緒、使用適合動作。同時,鼓勵學生不斷嘗試使用目標技能開展表演。教師的課堂引導語言如下。
T1: Here is a little tip of using the body language.
T2: First, focus on the key line. At the beginning, Romeo said “Shall I hear more, or shall I speak at this?”
T1: Yes. He was careful and hesitated. He used the proper body language to express these feelings. Lets try together. “Shall I hear more, or shall I speak at this?” (With body languages and strong emotion) …You did a good job!
3.抽象概念,學科融合
學習的過程即處理主體與客體、具體體驗與抽象概念等矛盾統(tǒng)一體之間關系的過程[4]。云劇場英語戲劇在線學習中心的學習內容是現實生活和真實情境表現出來的各種復雜的、多學科知識融合,結合具體體驗與抽象概念的問題,學生需要綜合運用多學科知識進行開放性探索,了解相關的跨學科知識,豐富相關的文化內涵。教師不斷引導學生思考本節(jié)課的目標技能,讓學生將肢體動作、角色性格特征與情節(jié)發(fā)展結合起來。層層遞進的分析與適時的片段操練,能夠吸引學生主動參與課堂體驗,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融合多學科知識的學習,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在課例中,教師呈現“The Little Mermaid”第五幕劇本片段,鼓勵學生使用目標技能設計戲劇表演,并播放三分鐘的輕音樂,給予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經過前面階段的充分準備,學生開始閱讀臺詞,將所學運用于實踐,全身心投入初步的個性化戲劇表演體驗。
當學生有了戲劇表演的初步體驗,教師呈現第五幕劇本片段的學生示范視頻。學生示范的視頻讓學生了解到最終的戲劇作品需要達到什么要求,并為語音較弱的學生提供發(fā)音的示范。同時,觀看同齡人的表演有助于互相激勵,激發(fā)學生的表演欲望。
4.積極體驗,共享延伸
學習是一個基于體驗不斷延續(xù)的過程,教師通過云劇場英語戲劇在線學習中心發(fā)布任務,并鼓勵學生進行戲劇的創(chuàng)新設計。學生觀看范例后不斷模仿練習,根據自己的理解調整表情、動作等。在本課例中,學生甲選擇飾演王子,充分利用不同的手勢體現王子的情感變化:驚喜時向小美人魚伸出雙手,失落時耷拉下來無力的手,幫助小美人魚時極富紳士做派的手勢……學生乙更是選擇一人分飾兩角,充分運用肢體語言和情緒表達,將王子與小美人魚相遇的情境塑造得惟妙惟肖。
(三)評價共享,回歸目標共享成果
云劇場英語戲劇在線學習中心還提供學生分享評價空間,以便學生上傳微作品開展云端分享,教師團隊對學生提交的微作品進行指導與實時評價,通過接受平臺大數據反饋,了解學情,為后續(xù)的線上線下課程做好學情準備。此外,教師還可以及時收集學生對課程學習的需求,適時更新學生歡迎的學習內容,完善學習形式。
除教師評價外,教師還應調動多元的評價主體參與課堂評價,如學生自評和互評等。學生根據師生合作設計的戲劇表演評價量表(見表2)中的Lines、Body language、Feeling、Prop、Cooperation和Creation六個方面開展自評與互評[2]22。
如在“如何表現期待”微課程中,學生通過觀看其他學生示范視頻,在教師引導下學習相關的表演技巧,如要表達期待的時候演員通常會運用上升的語音語調、使用睜大眼睛等略為夸張的面部表情,學生也可以根據自己的感悟配合一定的肢體動作。而每一期的微作品制作也是圍繞這些技巧的運用展開,教師課后實時指導和評價學生作品。學生將戲劇表演“微作品”上傳至評價共享空間,教師團隊進行一對一點評,并借助平臺進行分享和展示。與線下劇場一樣,學生可以盡情展示自己。學生可以線上觀看同齡人的表演,共享戲劇舞臺。技能和知識會在學習中得到不斷延伸和強化,有助于培養(yǎng)、提高他們的綜合實踐能力,從而在解決實際問題時他們會更加得心應手。
云劇場英語戲劇在線學習中心給每個學生提供了一個線上戲劇欣賞、體驗學習、分享交流的空間。教師與學生共同豐富與拓展英語學習資源,實現個性化、智能化、精準化的資源投放。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課程教學提升了學生的學習品質,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助力教師的專業(yè)化成長,教師化身為學生學習的合伙人。為了更好地提升云劇場英語戲劇在線學習中心的實施效果,教師應充分把握線上教學的特點,在教學設計時充分考慮聚焦學習目標,步驟環(huán)環(huán)相扣,難度逐步遞進,避免學習內容碎片化。同時,重視線下線上課程的有機結合,以便學生在線上學習后,可以順利投入到線下戲劇課堂中,充分體驗戲劇學習的魅力。
參考文獻:
[1]王薔,錢小芳,桂洲,等.以戲劇教學促進小學生英語學科能力的發(fā)展——北京市芳草地國際學校英語戲劇課探索[J].課程·教材·教法,2016(2).
[2]陳瑤.英語學習活動觀在初中英語戲劇課程中的運用[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20(5).
[3]龐維國.論體驗式學習[J].全球教育展望,2011(6):14.
[4]王海嘯.體驗式外語學習的教學原則——從理論到實踐[J].中國外語,201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