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春珍
摘 要: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面向全體思政課教師提出的六個方面要求,存在共融共生的邏輯關聯,內涵著深刻的哲學意蘊,全面體現著高校思政課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嚴謹治學與高尚做人、教學內容政治性與教學形式創(chuàng)新性、民族與世界以及歷史與時代的辯證統(tǒng)一關系。透視這些哲學意蘊,可以進一步引導幫助高校思政課教師全面提升職業(yè)素養(yǎng),增強高校思政課立德樹人的實效性。
關鍵詞:新媒體;高校思政課教師;六個要求;哲學意蘊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3866(2020)19-0025-02
3.18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開啟了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的新階段。習近平總書記在座談會上專門面向思政課教師提出的六個方面要求即“政治要強、情懷要深、思維要新、視野要廣、自律要嚴、人格要正”,是新時代高校思政課教師提高職業(yè)素養(yǎng)的根本遵循與基本規(guī)范。這“六個要”不是簡單的并列關系,而是環(huán)環(huán)相扣、相得益彰的有機整體,也是合乎規(guī)律和目的性的存在。深入理解和把握這些哲學意蘊,可以進一步引導幫助高校思政課教師全面提升職業(yè)素養(yǎng),增強高校思政課立德樹人的實效性。
一、“六個要”內涵著高校思政課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的辯證統(tǒng)一關系
黨的十八大以來,高校思政課教學實效得到了較大改善,進一步提高了“出勤率、抬頭率和滿意率”。這離不開對思政課教師主導性與學生主體性問題的重視和把握。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思政課教學離不開教師的主導,同時要加大對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接受特點的研究,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教師的主導作用是決定和影響思政課教育教學實效的前提基礎[1]。課堂教學是教師與學生圍繞著教學目的而展開的合作表演,教師是總設計師或總導演,學生是實質表演者。教師的設計水平或導演能力直接影響著學生的表演興趣和效果。教師主導作用發(fā)揮到位,就能充分調動起學生課堂學習討論及思考的積極主動性,從而展現出較高教育教學實效。習總書記提出的“六個要”對于高校思政課教師如何把握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的辯證統(tǒng)一關系,從兩大方面給予了明確有力的闡釋和界定。一是導什么,即高校思政課教師要遵守大學生成長及認識的特點和規(guī)律引導學生哪些方面的主體積極性。二是如何導,即高校思政課教師通過怎樣的形式來引導大學生的主體積極性。
大學生正處在人生的“拔節(jié)孕穗期”,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確立的關鍵階段。高校思政課教師必須抓住這個關鍵時期精心引導和培養(yǎng)其健康良好的思想行為。這就需要思政課教師幫助其樹立馬克思主義理想信念、培養(yǎng)新時代愛國主義情懷和精神、提高社會主義道德與法律素養(yǎng)、培養(yǎng)社會主義法治思維、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與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能力、開拓視野、引導其站在歷史、時代和國際的高度辯證地看待問題、解決問題等。而作為教育教學主導的思政課教師與作為主體的學生是息息相關、相互依存的命運共同體,只有身正學高的教師才能培養(yǎng)出德才兼?zhèn)涞膶W生,教育教學者的榜樣示范與人格感化是極其重要有效的主導資源。習近平總書記曾在同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時指出,教師既是學問之師,又是品行之師,應該以人格魅力引導學生心靈,以學術造詣開啟學生的智慧之門。而思政課教師的人格魅力正是來源于其堅定正確的政治素養(yǎng)和理想信念、自律自尊自愛的工作作風、崇德尚義向善的人格品質。恰如《論語》所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雖令不從”?!抖Y記·學記》對于教師與學生的關系也曰:“故安其學而親其師,樂其友而信其道 ”。一個人只有親其師,才能樂成其友,也才能信其所道。作為肩負“立人”使命的思政課主導教師,首先要做到“立己”,才能引導積極主動的學生主體。
可見,高校思政課教師必須“政治要強、情懷要深”,其崇高堅定的政治信仰、深厚的家國情懷引導著學生的理想信念、熏陶著學生主體的精神世界。高校思政課教師要真正做到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指導學生成長成才,引導學生堅持四個自信,首先自己必須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堅定的信仰者和傳播者,只有這樣才能講好講透馬克思主義真諦。高校思政課教師必須“自律要嚴、人格要正”,其仁愛之心、道德情操和人格品質影響著學生的為人處事、感染著學生的德行修養(yǎng),引導著他們對真善美的追求。欲要學生樹立道德和法律意識、知廉恥懂榮辱,教師自己也要有所為有所不為,做到“行己有恥”。高校思政課教師對學生尊重愛護、理解幫助等人文關懷是引導學生在教育教學中主體積極性的重要感染力和模范力。高校思政課教師必須“思維要新、視野要廣”,其扎實學識、與時俱進的新穎思維、蓬勃向上的創(chuàng)造能力、寬闊的歷史視野和國際遠見,引領著學生求知求新求異。
二、“六個要”內涵著高校思政課教師嚴謹治學與高尚做人的辯證統(tǒng)一關系
高校思政課教育教學立德樹人的宗旨,內涵著知情意行四個基本方面,要教會學生為學、做人與處事。高校思政課教師欲能擔當智育、情育、意育、行育的重任,自身必須處理和把握好治學、為人與處事的辯證統(tǒng)一關系,做到嚴謹治學與高尚做人相統(tǒng)一。
孔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倍ㄓ小八季S要新,視野要廣”,高校思政課教師才能實事求是地樂于學習、勤于學習、勇于學習和探索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新知識和新思想、新思維和新方法。為學必先為人,為人必先正身?!白月梢獓馈⑷烁褚钡牡赖缕焚|與嚴謹治學的學術品格是根本一致的;“政治要強、情懷要深”的政治覺悟更是嚴謹治學的前提基礎。恰如司馬光在《資治通鑒》所言,“德勝才謂之君子,才勝德謂之小人”。人格與職業(yè)、道德與學問是統(tǒng)一的。作為高校思政課教師在傳道授業(yè)解惑中必須擇善而為、向善而行,做到課上課下言行一致,自覺弘揚主旋律,積極傳遞正能量,才能培養(yǎng)出德才兼?zhèn)涞拇髮W生。
三、“六個要”內涵著高校思政課教學內容政治性與教學形式創(chuàng)新性的辯證統(tǒng)一關系
高校思政課教育教學的質量和實效取決于最為密切的兩個關鍵要素,即教學內容的選擇和教學形式的展現。教學內容即教學目標,教學形式即教學活動的組織、教學方法的選擇優(yōu)化。高校思政課具有鮮明的政治性和思想導向性,它以傳播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根本任務,致力于培養(yǎng)具有堅定崇高的理想信念、德才兼?zhèn)涞纳鐣髁x建設者和接班人。對此,高校思政課教師絕對不能有絲毫的動搖和含糊。所以高校思政課教師必須做到“政治要強、情懷要深;自律要嚴、人格要正”才能嚴格準確地把握和堅持思政課教育教學內容的思想政治性,落實立德樹人、鑄魂育人的根本任務。
講政治和理論也要講究方法與技巧,高校思政課教師要以理服人,而不是以力服人,更不能以勢壓人?!八季S要新,視野要廣”,就是要求高校思政課教師善于綜合運用現代化教學技術和信息化平臺、靈活地改進教學方法,通過新穎的思維模式和開闊的視野眼界,把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講深講透講精,從而能夠以深入淺出的理論說服學生,用透徹強大的真理引導學生。網絡自媒體時代的大學生已經具有很強的理性思維能力和廣闊的視野空間,所以更加迫切要求高校思政課教師堅持把教學內容的政治性與教學形式的現代創(chuàng)新性統(tǒng)一起來,以政治統(tǒng)領視野開闊,以思維創(chuàng)新闡釋政治。
四、“六個要”內涵著民族與世界、歷史與時代的辯證統(tǒng)一關系
思想文化的民族性與世界性、歷史性與現代化是辯證統(tǒng)一的,高校思政課教師在教育教學中也要立足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全球化時代的中國同世界相互交融和依存的程度前所未有,中國的發(fā)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發(fā)展也需要中國。我們要在立足國家利益、堅定民族自信的基礎上加強文明交流互鑒。文化越是民族的,便越是世界的。在民族文化與世界文明的相互貫通和滲透中,民族文化是根與源。高校思政課教師必須在堅定“政治要強、情懷要深”的政治立場、民族自信與國家利益的前提基礎上引導大學生進行思想文化的世界性開放包容和互學互鑒。而“思維要新、視野要廣”也是要求高校思政課教師通過歷史與現代的縱向對比、民族與世界的橫向比較,引導學生堅定“四個自信”,充分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勢和民族文化的先進性。當然,“一種文明如果長期自我封閉,必將走向衰落,交流互鑒是文明的保鮮劑,是文明發(fā)展的本質要求”。任何一種文明都要與時偕行,不斷吸納時代精華。高校思政課教師“思維要新、視野要廣”,就是要具備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歷史和時代思維、民族與國際視野。只有這樣,才能引導大學生們既要借鑒歷史、又要與時俱進;既要立足民族、也要放眼世界,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在繼承傳統(tǒng)和時代創(chuàng)新中發(fā)展;在交流互鑒和應時處變中不斷升華。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9-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