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作
【摘? 要】在英語聽力訓練過程中,要重視語言知識的傳授,聽力材料與教學活動的多樣化。高中英語聽力教學要按照英語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學生實際,循序漸進,持之以恒。測試手段多樣化,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學生的聽力技能形成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同時,要將聽、說、讀、寫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一個相互作用,相互促進的教學體,使學生在課堂上保持思維活躍,精神飽滿。總而言之,了解提高聽力的必要性及重要性,掌握了聽力訓練的技能,加強培養(yǎng)這方面的興趣與愛好。
【關鍵詞】聽力教學;技巧;有效策略
引言
聽力是高中英語教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它不僅和學生高考的分數(shù)息息相關,還對學生以后的英語學習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聽力是決定英文水平的要素之一,聽力提高其實代表著英語綜合能力的提高。我們現(xiàn)在使用的新課標也對高中生英語聽力發(fā)展水平提出了具體明確的目標——聽力七級目標:①能識別語段中的重要信息并進行簡單的推斷;②能聽懂操作性指令,并能根據(jù)要求和指令完成任務;③能聽懂正常語速聽力材料中對人和物的描寫、情節(jié)發(fā)展及結果;④能聽懂有關熟悉話題的談話并能抓住要點;⑤能聽懂熟悉話題的內容,識別不同語氣所表達的不同態(tài)度;⑥能聽懂一般場合的信息。
新課標把培養(yǎng)學生聽力理解能力的目標要求提到了一個新的高度。由此可見,聽力教學在高中英語課堂教學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是,我在從事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發(fā)現(xiàn)學生在學習英語過程中,聽力往往是一個薄弱環(huán)節(jié),有時甚至感到十分吃力。
那么聽力教學在英語學習中有什么作用呢?
通過聽力課教學,學生可以全面的了解到各種英語變體間的差異,下意識地了解不同英語國家的語言特色。聽力材料通過廣告、新聞廣播、詩歌、演講、電話對話等形式使學生真切地接觸、感受語言,從而很自然地獲得語法、詞匯方面的知識和關于語言、節(jié)奏、語調、音高、重音方面的重要信息。這對于學生的語言習得是大有裨益的。英語教學中,聽力就如同閱讀,聽得越多,加上合適的方法,往往能夠使學習者在提高聽力水平的同時,還能提高口語表達能力并擴充詞匯量。
以Senior High English Module 5 Unit1 Personalities and Jobs 的第一課時為例,采用聽前、聽時與聽后三個步驟來開展聽力教學的課堂操作案例。
1. 聽前活動(pre-listening)
首先多媒體視屏呈現(xiàn)本節(jié)聽力課的教學目標:At the end of this lesson, youll be able to speak out some characteristics needed for certain jobs;? identify opinions by listening to a class discussion;talk about your future jobs and its qualities needed.
2.聽時活動(while-listening)
Go over the Listening Strategies and get some more new words related to the discussion.
Listen to the class discussion, finding out what jobs are mentioned.
Listen for the second time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in Ex.4.
Listen for the 3rd time and note down speakers opinions about the characteristics by completing the notes. T demonstrates by completing the first job with the whole class and Ss proceed with the rest. To make sure that all Ss can take down the information. T needs to break the listening into several sections and play the tape two or three times. Ss check the notes in groups. Then T presents the notes for Ss reference.
第三遍精聽,學生在聽的實踐中使用記筆記的聽力策略,通過完成筆記的方式提取細節(jié)信息,對所聽材料從語言、語法、詞匯以及語音方面做進一步學習的聽力活動,各個擊破。必要時,教師可以反復放幾遍錄音或停頓;隨著訓練時間的推移,可慢慢減少停頓次數(shù)和縮短停頓時間,以提高學生的快速記憶能力。
3.聽后活動(post-listening)
Ss work in groups and talk about jobs, using the words and expressions to express their opinions.
至此,聽力技巧、聽與說、聽與寫三項能力綜合訓練組成了一個訓練活動的完整體系,聽前感知、聽中理解、聽后遷移三個階段中的三項能力綜合訓練將單向輸入變?yōu)槎囗椊涣?,突出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提高了學生的參與度,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強化了教師在聽力教學中的指導作用。
(1)做好聽前準備。這一階段是聽力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做同步聽力訓練時,先做好聽前準備,學生應抓緊幾秒鐘的時間瀏覽一下可選擇的選項,進行積極的思維,把握材料內容、范圍、方向,從中預測聽力中可能會涉及的問題,這樣帶著問題去聽,就容易捕捉到有關的信息、推測出可能的答案。
(2)聽音過程。這一階段是學生精神高度集中的過程。由于聽音不象閱讀那樣,能隨意再看一下,再加上聽音時間短促,速度快或能力有限等諸多原因,難免會遇到不懂的地方。若對話、短文較長,往往聽完后面的忘記前面的。因此,必須教育學生講究方法,有的放矢,要聽重點,聽差別,聽要有所側重,講究聽力技巧。
(3)聽后階段。這一階段是聽力訓練的總結及深入階段。教師應當及時核對答案,對出現(xiàn)的問題及時糾正,補缺補漏,同時指導方法,達到更深層的理解消化。
聽與說、寫、讀結合是提高聽力的重要途徑。
聽與說的結合。聽力水平的提高僅僅通過錄音材料是不夠的。聽完材料后師學之間的交流也是提高學生聽力水平的重要途徑。教師可以提出問題,要求學生介紹聽力材料的基本內容,或同學之間的相互討論都可以反映出學生對聽力材料的理解程度,學生為了完成相互交流的任務必須認真地去聽,從而有效地提高聽說能力。
聽與讀的結合。在聽的過程中對聽力材料進行跟讀雖是一種被動地模仿、重復的過程,但卻有利于解決在聽的過程中由于單詞的連讀、弱讀、同化等原因造成地理解錯誤,聽的時候,要一邊聽,一邊跟讀模仿,做到邊聽、邊讀、邊思考,這樣做不但練習了聽力,還練習了說的語音和語調。
聽與寫的結合。在聽過一段材料后,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對所聽材料進行概括總結,或對整個材料進行完整的記錄。促使學生善于捕捉各種信息,有助于培養(yǎng)學習者處理長篇文章把握全文關鍵的能力。
聽與讀的結合。在練習聽力過程中有時會碰到這種情況,聽音時每個音節(jié)都能聽得很清楚,但就是不知其意,這可能是因為不熟悉相關的單詞及其習慣用法(詞匯量不足),也可能是缺乏相關的背景知識。在聽力教學中,我們一方面要有計劃地介紹東西方文化的差異以及生活常識,另一方面要鼓勵學生博覽群書,積累多方面的背景知識,進而更準確地理解所聽內容。
聽并不是一種被動的技能,甚至并不像人們傳統(tǒng)地認為是一種接受的技能,聽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技能。這種創(chuàng)造性技能,正是上文所探討的聽力策略。在聽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提供合適的聽力材料,因材施教,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英語能力,為英語學習及交流打下堅實的基礎。
總之,聽力訓練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工程,學生英語聽力能力的提高不可一蹴而就,需要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勤抓多練,堅持不懈,持之以恒地采取相應的有效措施,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地選取聽力材料,有計劃地加強聽力訓練,同時將聽、說、讀、寫結合起來形成一個相互作用,相互促進的教學體系。課內與課外相結合,精聽與泛聽相結合,訓練與娛樂相結合。養(yǎng)成良好的聽音習慣,自覺提高英語聽力水平,使學生語言能力得到全面發(fā)展,為他們的終身學習和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