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敏
摘 要:近來,校園欺凌事件頻頻在網絡曝光,對學生身心健康、學業(yè)成績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惡劣影響,受到家庭、學校、社會的廣泛關注與重視,也逐漸將大家的目光聚焦到校園欺凌背后所隱藏的性別歧視與性別暴力。以某中職校為例,探討校園安全,維護學生健康發(fā)展,采取有效的教育對策與手段來遏制校園性別暴力。
關鍵詞:校園欺凌 身心健康 性別平等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本研究通過問卷網平臺在2018年1月28日—2月2日間在某中職校收到437份問卷。其中有50.3%的學生曾遭受過校園性別暴力。
調查問卷選自北京同語公益機構的《校園性別暴力調查》,并做了適當的題目刪減,問卷經專家、LGBT機構工作人員修改,問卷檢測,信效度較高,其中α值為0.962,KMO值為0.921,巴特利檢驗,P<0.001,問卷數據具有可靠性。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獻研究法、問卷法。由于話題具敏感性,采用在線問卷進行調查研究,最大限度的保護研究對象的隱私。
本次研究成果采用spss19.0進行統(tǒng)計分析,主要的統(tǒng)計方法包括描述性分析、卡方檢驗。
2 研究結果
2.1 樣本概況
在437份問卷中,身份證性別男性為280人(64%),女性為157人(36%)。性傾向和性別認同:異性戀為360人(82%),性少數群體為77人為(17%)。調查對象的年齡為16—18歲,平均年齡為16.72±0.76歲。
2.2 某中職學生遭受校園性別暴力的總體情況
表1中,為了更直觀的了解現狀,偶爾、有時遭受過校園性別暴力歸為遭受過,經常、一直遭受過校園性別暴力歸為常態(tài)化現象。
2.3 校園性別暴力的主要形式(表2)
2.3.1 性別差異(根據身份上的性別)(表3)
2.3.2 性少數群體與非性少數群體(表4)
2.3.3 遭受校園性別暴力后向誰求助過(表5、表6)
3 分析與討論
3.1 某中職校學生校園性別暴力的總體情況
本研究發(fā)現:從某中職校的學生遭受校園性別暴力的總體情況中,遭受過校園性別暴力的前三項是基于性別的暴力、基于性的暴力、基于性別氣質\表達的暴力,由于師生對社會性別的刻板印象、性別不平等、性別歧視而導致的基于性別暴力。青春期男女生經常考慮自己是怎樣一個人,在各種情境中去認識、塑造自己的性別氣質,使那些脫離“陽剛”標準的柔弱男生和“大大咧咧 ”的“假小子”女生就會增加遭受暴力的幾率。該校常態(tài)化的校園性別暴力發(fā)生的頻率較低。
3.2 某中職校學生校園性別暴力的主要形式
該中職校學生遭受過的校園性別暴力形式前三項為語言暴力>性暴力>網絡暴力;常態(tài)化的校園性別暴力形式前三項是語言暴力>網絡暴力>肢體和心理暴力。其中語言暴力和網絡暴力發(fā)生普遍、頻率較高,語言暴力有隱蔽性、性別指向性,有口頭和書面形式。通過嘲笑、貶低等語言作為攻擊性武器。
3.3 某中職校學生校園性別暴力產生的原因
該中職校學生校園性別暴力產生的原因可能由三方面引起:
學生自身的原因:中職生身心發(fā)展正處在急速發(fā)展的階段,自尊心脆弱而敏感,沖動而不善克制,善于用肢體語言表達情緒不滿,造成事態(tài)惡化;其網絡是他們信息接收與傳播不良信息的主要渠道。家庭因素:大多數中職學生家庭結構不完整,單親、離異、重組現象較多,家庭教育方式簡單粗暴,打罵為較普遍的教育手段,造成孩子焦慮、緊張、容易外化為暴力行為,家庭成員關系緊張。學校因素:學校整體校園文化建設規(guī)劃中缺少對于校園性別視角的建設,校紀校規(guī)中沒有納入性別欺凌規(guī)章制度,使校園性別欺凌的許多隱蔽行為沒有得到相應的教育與處罰,受欺凌者因為害怕報復等,導致身心傷害會愈加嚴重。
4 行動建議
4.1 將性別平等意識融入校園文化,加強頂層整體設計
將性別平等意識融入到學校校園文化整體設計中,通過校園活動、宣傳等營造出校園文化,使性別平等的認知滲透到師生學習生活各方面,凝聚成老師性別平等教育教學環(huán)境,預防并減少校園性別暴力事件。
4.2 學校通力合作提升教育教學效果
4.2.1 拓展學校性別平等教育教學課程
加強學生的性別平等意識教育,在教學過程中延伸拓展教育作用,提高學生認知,弱化社會性別角色的刻板模式,優(yōu)秀的品格應男女都具備,而性別角色沖突觀念對自我成長、心理健康有負面影響。
(1)有效利用班會課、心理健康課進行性別平等教育。班會課中可通過專題主題教育課進行性別專題教育,心理課中的“認識自我”、“性別的悅納”增加多元性別知識,鼓勵學生發(fā)現自我真實的性傾向,不隨意給自己和他人貼標簽。
(2)性別平等理念融入學校各類課程。如在各科的教科書的人物介紹、繪畫插圖、語言表達中都存在一定的性別歧視現象,如男性的職業(yè)描述多是公共領域,女性多是家務、子女供養(yǎng),提升任課教師性別平等意識,讓學生從各個方面了解到性別文化的歷史、性別特質的多樣化、辯證的看待性別刻板印象的局限與危害。
(3)通過實踐活動課程,增強學生社會性別意識。例如組織學生對校圖書館、公共廁所、公共設施、商品性別消費等性別的差異性分析。
4.2.2 成立性別平等學生互助社團
以學生社團推廣性別平等理念,建立性別友善的氣氛與環(huán)境,可組織觀看性別平等電影、分享性別平等漫畫、主題討論等。
4.2.3 加強學校師資培訓,提高師資隊伍素質
學校重視教師開展性別平等及校園法律法規(guī)的培訓,保證教師教育教學工作方向的正確性。促進他們對性別認同、性別表達的認知。讓老師看到大眾媒體、家庭分工、婚姻制度、性別職業(yè)發(fā)展、文化習俗等中的性別知識。
5 開展家長多元性別教育培訓,發(fā)揮家庭教育育人功能
學校加強對家長的多元性別教育培訓,提升父母對于多元性別的認知,建立和諧親子關系,關注其情緒變化,在其遭受校園性別暴力時可有相應措施。
6 加強學生自我教育,增強自我保護
(1)加強學生法律、行為規(guī)范教育,樹立安全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2)提升學生多元性別認知,尊重他人,提高人際關系處理技巧,正確認識自我,合理發(fā)泄情緒。
(3)以各類性別平等專業(yè)講座提高學生批判思維能力。
培養(yǎng)中職學生對人差異性的尊重,這是避免暴力沖突的關鍵,需社會、學校、家庭積極配合,減少并預防校園性別暴力等形式的出現,建立安全的教育環(huán)境,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期望更多人關注中職校園性別暴力問題研究,促進其包容和多樣性,尊重并保障學生的尊嚴和個體發(fā)展,助力中職學生的社會技能和情感發(fā)展。
參考文獻:
[2] UNESCO,(2013),School-Related Gender-Based Violence(GRGBV)UNESCO.
[2] 中國政府,(2016),中國落實2030年可持續(xù)發(fā)展議程國別方案.
[3] UNESCO,(2017),School and Bullying Global Status Report.
[4] 魏重政,劉文利.(2015),性少數學生心理健康與遭受校園欺凌之間關系研究[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第23卷,第4期.
[5] 無夢希,劉朝瑩,方曉義,胡偉,唐芹,陳海德(2014).青少年心理行為問題與專業(yè)心理求助態(tài)度:父母知曉的中介作用[J].心理科學,2014,37(1):9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