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學實施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是對文本的解讀,在教學實踐中,一些小學英語教師因忽略對文本的解讀而導致文本中的精華沒有被體現(xiàn)出來。所以,教師可以根據(jù)兒童的視角和文本自身特征來進行解讀。
【關鍵詞】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文本解讀角度
【作者簡介】黃娟娟,福建省大田縣實驗小學。
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提升是受教師的文本解讀的水平影響的。小學教師對文本的解讀依舊存在問題:一是不能從兒童的視角看問題,大多數(shù)學生都是在教師的指揮下進行學習的,學生沒有言語表達的機會;二是教師對文本解讀太單一、太片面。在文本解讀的教學中,不少教師只講解表面,沒有自己的想法。因此,教師可以通過下列方式解讀文本。
一、通過兒童視角解讀文本
因為小學生的思維方式和心智水平與成年人是不一樣的,所以教師需要解讀文章。我們理應從兒童的視角進行教學。例如,在英語外研版六年級下冊Module 6 Unit 1 “It was Da Mings birthday yesterday”的學習中,昨天是大明的生日,西蒙的媽媽給大明買了禮物,是一本關于太空旅行的書,大明很喜歡這件禮物,西蒙也對這本書感興趣,大明讓他和自己一起讀這本書。學生可以從這篇課文中學到bought是buy的過去式,意為“購買”,并且可以學到有關“buy”的句式。
學生能從書中獲得的知識有很多,不僅僅是教師傳授給他們的,還有他們自己從課文中領悟到的。雖然西蒙沒有這樣的一本書,但是大明將這本書分享了出去,和西蒙一起去探索書中的知識,這就是他們學到的知識,分享就是快樂。
二、由文本自身出發(fā),解讀文本
1. 關注文本的淺層含義。教師可以通過各種思維導圖幫助學生梳理課文內(nèi)容。例如,在外研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下冊Module 7 Unit 2 “She couldnt see or hear”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文本所描述的時間、地點、人物、情景等信息畫成思維導圖,為深層解讀文本作好鋪墊。
2. 關注文本的深層含義。(1)理解信息點之間的關系。任何文章的信息點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例如:在外研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下冊Module 7 Unit 1 “My father flew into space in Shen Zhou”的教學中,我們可以從小朋友所在的地方、要做的事、和誰做、去看什么等方面將文章信息匯總成信息圖,為學生的理解提供幫助。
(2)理解文本蘊含的文化。想要理解語言本身,就要理解語言所處的文化背景。例如:外研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下冊Module 5 Unit 1 “He is playing the Suo Na,but the phone rings”講了大明正在舉辦一個生日聚會。他正在吹嗩吶,但是電話響了,所有人都在等他。文章中的“嗩吶”對學生來講就是一個陌生的詞,這就需要教師去收集資料為學生解答疑惑。
(3)理解文本觀點和思想。得到新的觀點和態(tài)度是閱讀的最佳境界。教師不但要引導學生觀察人物的心理變化,也要讓學生去思考。例如,在外研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下冊Module 8 Unit 1 “Why do you have cups on your heads?”的學習中,文章講了,薩姆進入教室問:“為什么你們的頭上有杯子?為什么你們在笑?”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思考他們?yōu)槭裁葱?,使學生可以從中明白道理,并幫助他們構建正確的價值觀。
三、文本的重難點知識
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而忽視學習的主體作用,所以,教師在解讀文本時,更應將語言知識理解透徹。例如,六年級下冊Module 9 Unit 1 “Best wishes to you!”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掌握祝福語,這就需要教師為其普及在各種場景的祝福語,如“Good luck to you!”等,達到教學目標的同時也可以增強對學生的素質(zhì)教育。
四、通過文本特征預測內(nèi)容
帶著神秘感去閱讀,可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所以,教師可以通過對文本特征的把握,使其內(nèi)容富有神秘感,并且鼓勵學生對文章內(nèi)容大膽地猜測。這樣一來,不僅添加了閱讀的趣味性,而且學生的閱讀能力得到了提高,且教師對這種教學方法也有了一定的信心。
例如,在外研版小學英語三年級上冊Module 9 Unit 1“This is my mother”這一單元的學習前,學生看到標題就知道這一節(jié)課與“媽媽”有關。此時此刻,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Can you introduce your mother? What does your mother do? What is your mothers birthday? 這些問題會使學生將課本內(nèi)容與自己的想法聯(lián)系在一起,同時,課本中的 mother與給學生的問題有著重大關系,這樣他們在學習知識時就不會感到疲倦,反而閱讀起來更加輕松了。通過將閱讀內(nèi)容與猜測內(nèi)容對比,能夠給學生帶來閱讀趣味,推動學生的閱讀一直延續(xù)。閱讀時結合文本特征預測內(nèi)容能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有效鍛煉他們的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最終使他們的閱讀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從學生角度出發(fā)進行教學會使他們對問題充分理解,且通過文本特征預測文本內(nèi)容能鍛煉他們的思維能力。但是大多數(shù)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都有不同的教學方案,其中如何讓學生在有效的時間內(nèi)學會更多的知識就是教師的教學方法不同導致的。因此,教師在解讀文本的過程中需要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情況和他們自身的特點來制定教學方案,這樣做會使他們對課本內(nèi)容更加理解,不僅能夠使他們思維活躍,而且也能夠提高他們的閱讀水平。
參考文獻:
[1]王敏.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策略探討[J].學周刊,2017,25: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