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國有著八千年的用玉歷史,在國人心中早已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尊玉、愛玉的心理。與此同時,玉的神化概念也植根于此。而玉文化本身作為中華文明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國幾千年文明史中有著無法估量的深遠影響。以玉器文化中最為重要的禮玉文化為切入點,分析歷代禮玉文化的時代特征,展示禮玉文化在當代的現(xiàn)狀,進而說明禮玉文化是如何傳承與發(fā)展的。
[關鍵詞]玉器文化;禮玉文化;傳承與發(fā)展
[中圖分類號] J509? ? ? ? ? ? [文章標志碼] A? ? ? ? [文章編號] 2095-7556(2020)2-0014-02
本文文獻著錄格式:張鐵城.禮玉文化的傳承與發(fā)展[J].天工,2020(2):14-15.
中國歷史悠久,玉器文化從古至今貫穿了整個中國歷史文化,而說到玉器文化,其中最為重要的莫過于禮玉文化。中國是禮儀之邦,自古以來,“禮”便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研究中國的禮儀,絕對繞不開的就是玉。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一部浩瀚如煙的中國文化史,同時也是一部漫長的玉器文化發(fā)展史。而玉器承載著“禮”的意義,逐漸成為“禮”文化的器物延伸,始終貫穿于民族文化發(fā)展的整個過程。
一、禮玉文化的時代特征
自玉石出現(xiàn),古代人便認為玉石是神秘的美石,是集天地精華靈氣的石頭,用它可以連通天地,溝通上天,人們便將玉石作為溝通上天的媒介用在重要的宗教禮儀上。
1.新石器時期
新石器時期,比較有代表性的是紅山文化、良渚文化時期出土的玉器,其中有相當一部分都與原始宗教有關,這些玉器大都具備禮器的性質,同樣是人們所佩帶的裝飾品,有些具有雙重意義。
2.夏商周時期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文化的進化,到了商周時各類國家禮儀不斷完善。周代的周禮制度更是建立了從王侯到平民在社會活動和日常生活中所遵循的行為規(guī)范。這種禮制反映在用玉制度上,就出現(xiàn)了祭祀禮玉用器以及區(qū)分身份地位的等級專用禮器,此時便逐步形成了統(tǒng)一格調的禮玉文化。此時《周禮·春官》記載的“圭、璧、琮、璜、璋、琥”六類,便是著名的“六瑞”禮玉用器,成了當時乃至中國古代禮制玉器的核心。
3.春秋戰(zhàn)國時期
春秋時期的孔子崇尚周禮,把當時所崇尚的禮學與玉相結合,把仁、智、義、禮、樂、忠、信、天、地、德、道等傳統(tǒng)觀念,附加在玉石上,以玉來呈現(xiàn)禮學思想。此時便形成了“君子比德于玉”“君子無故,玉不去身”的精神文化內(nèi)涵。
4.秦代
據(jù)史書記載: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之后,取藍田之玉,命丞相李斯用鳥篆題寫“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八個字,令咸陽玉工孫壽雕琢而成,以此作為“皇權神授、正統(tǒng)合法”之信物,史稱“傳國玉璽”?!皞鲊癍t”的出現(xiàn)增加了中國古代禮玉的品種和形制。
5.漢代
有了秦代的先例,漢代玉璽也開始作為中國封建社會皇權的象征,開始登上歷史舞臺。《后漢書·禮儀》中記載:“以傳國玉璽綬東面跪授皇太子,即皇帝位。”這一時期的許慎在《說文解字》里歸納出玉的五德:仁、義、智、勇、潔,給玉石的象征意義注入新的血液,玉石文化漸漸成為封建社會條件下的重要精神支柱。
6.兩晉、南北朝時期
這個時期不只祭祀用玉、政治用玉,就連日常服飾用玉,也歸屬于禮玉范疇。統(tǒng)治者為鞏固其封建統(tǒng)治,更在冠服制度上以玉來標志等級高低。
7.唐代
唐代時期,禮玉文化的變化基本呈現(xiàn)在服飾用玉上,在唐代三品以上的官員可按官級被授予不同玉質的玉帶,以此來區(qū)別大臣、貴族的品級高低,地位尊卑。唐代也成為中國玉文化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玉器從虛幻的象征性器物開始進入了貼近現(xiàn)實生活的實用和觀賞時代。
8.宋代
宋以后,玉器制作出現(xiàn)了大量的人物題材、動物題材。玉器不再像商周時期一樣局限于紋飾抽象,人們對玉器也已不再覺得神秘,玉器作為禮儀之器的地位逐步下降了。
9.明代
這個時期的禮儀用玉在官服制度的正史中有所記載,但玉器文化更進一步趨向世俗化。此時,受到明代文人文化的影響,出現(xiàn)雕琢山水、詩句、款識這種反映文人趣味的玉器。
10.清代
在中國玉器的發(fā)展過程中,清代是中國玉器制作的鼎盛時期,乾隆皇帝愛玉如命,他不遺余力地提倡和發(fā)展玉器制作水準和雕琢技法,又千方百計收集舊藏,特別是對古代禮玉推崇備至。
乾隆時期,清朝平定了新疆的叛亂,打通了京城到新疆的玉路,因此新疆的和田玉料大批運進內(nèi)廷。這期間宮廷造辦處為皇家制作了大量的玉器,其中也有許多禮儀用具,如玉碗、玉杯等器具,專供皇帝在重要儀式、慶典上使用,以增加其儀式感。其中的玉冊就是重要的禮儀用玉。
這個時期也有特殊的祭祀用玉,溫涼玉圭就是乾隆帝御賜泰山的鎮(zhèn)山三寶之一,是用玉圭來祭祀泰山。
清朝時期,皇家把典章制度進一步完善,使其達到了頂峰。典章制度中也有重要的玉器代表,就是著名的清二十五寶璽,這是清代乾隆時期代表國家政權的二十五方御用印璽的總稱,這組玉璽在最大程度上彰顯了“皇權神授、正統(tǒng)合法”的皇權至上思想。
二、禮玉文化的時代演變
禮玉文化經(jīng)歷了從神圣化的巫玉文化到夏商周的德玉、王玉文化的結合,漢代時期結合當時的仙道思想和喪葬文化衍生出來特殊的葬玉文化,唐宋的禮玉文化便開始逐步世俗化,但社會頂層的禮玉文化依然延續(xù)。直到清代,由于乾隆時期的玉路開通,以及乾隆皇帝對玉石的癡迷,使得禮玉文化重新上升了一個高度。之后由于晚清時期國力下降,內(nèi)憂外患,禮玉文化沒落。
改革開放之后,玉器產(chǎn)業(yè)才開始逐漸恢復,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也逐漸開始走向繁榮。中國當代玉文化的發(fā)展,應當以繼承和發(fā)展中華傳統(tǒng)玉文化為基礎,我們提倡將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的藝術精髓原汁原味地繼承下來,并有發(fā)展創(chuàng)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