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永紅 徐俊 侯曉琳 楊思偉 劉波
(自貢市第一人民醫(yī)院重癥醫(yī)學(xué)科,四川 自貢 643000)
膿毒血癥由全身感染引起,通常伴有器官衰竭或循環(huán)障礙,近年來由于侵入性手術(shù)、免疫抑制藥物和化療藥物等臨床運用增加導(dǎo)致膿毒血癥的發(fā)病率每年增加8%~13%〔1〕。膿毒血癥作為重癥監(jiān)護病房(ICU)發(fā)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其發(fā)病率達533例每10萬人年及以上,死亡率約占所有ICU死亡人數(shù)的1/4〔2~4〕。循證治療可以提高患者生存率并降低住院死亡率〔5,6〕,但目前廣泛應(yīng)用于臨床診斷感染的非特異性炎癥指標,如降鈣素原(PCT)和C反應(yīng)蛋白(CRP)在診斷性能上不一致,且屬中等診斷性能生物標志物〔7〕。正五聚蛋白(PTX)-3是一種分泌蛋白,屬于五聚蛋白家族的長五聚蛋白亞家族成員。PTX-3主要由白細胞介素(IL)-1β、腫瘤壞死因子(TNF)-α、toll樣受體(TLR)配體和微生物組分在內(nèi)的不同炎癥信號上調(diào)內(nèi)皮細胞、單核吞噬細胞、中性粒細胞及樹突細胞等產(chǎn)生和釋放,是人類體液先天免疫的關(guān)鍵成分〔8~11〕。PTX-3表達的增加是由多種特異性感染因子引起,如金黃色葡萄球菌、銅綠假單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腸桿菌、腦膜炎奈瑟菌、煙曲霉、流感病毒及登革熱病毒等〔12~16〕。心血管、腎臟、肺結(jié)核等疾病患者及危重患者血清PTX-3水平顯著升高〔17~20〕。盡管有報道認為PTX-3作為一種用于早期診斷的新生物標志物,在感染性疾病患者中具有重要的潛在價值〔12~21〕。本文擬結(jié)合血清PCT及CRP指標,評價PTX-3對膿毒血癥的診斷價值。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在自貢市第一人民醫(yī)院ICU初次確診為膿毒血癥患者35例為膿毒血癥組,同時在ICU納入30例未發(fā)生膿毒血癥的感染患者作為對照組,并收集所有入組者年齡、性別、感染來源、實驗室指標(白細胞、中性粒細胞、血小板、膽紅素、肌酐、血細菌培養(yǎng))及急性生理學(xué)及慢性健康狀況(APACHE)Ⅱ評分。所有入組患者按照《中國嚴重膿毒癥/膿毒性休克治療指南(2014)》〔22〕標準診斷;排除標準:①研究期間發(fā)生死亡者;②惡性腫瘤者;③嚴重外傷者;④精神疾病者;⑤近期大量輸血者;⑥拒絕入組研究者。本研究通過本院倫理審批,納入研究患者均獲其家屬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試劑與儀器 Sigma2-16P/2-16KL臺式高速離心機(德國SIGMA公司),人血清PTX-3、PCT及CRP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ELISA)檢測試劑盒(上海一研生物科技公司)。
1.3觀察指標和方法 入組第1天與第5天,對照組與膿毒血癥組分別抽取靜脈血5 ml。3 000 r/min離心血液,取血清分裝,-80℃液氮冷凍。采用ELISA分析血清PTX-3、PCT及CRP指標。
1.4統(tǒng)計學(xué)處理 采用SPSS20.0軟件進行單因素ANOVA方差分析;繪制受試者工作特征(ROC)曲線。
2.1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兩組年齡和性別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膿毒血癥組感染來源主要在肺部、泌尿系統(tǒng)及腹部等。兩組白細胞、中性粒細胞、血小板、膽紅素、肌酐、PCT、CRP及APACHE Ⅱ評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2.2兩組PTX-3、PCT及CRP水平比較 入組第1天,對照組與膿毒血癥組血清PTX-3〔(17.82±10.57)、(41.27±21.05)ng/ml〕、PCT〔(5.48±5.19)、(19.37±17.59)ng/dl〕及CRP水平〔(26.13±21.37)、(52.02±29.99)ng/dl〕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入組第5天,PTX-3〔(8.32±3.96)、(19.02±8.32)ng/ml〕、PCT〔(3.25±1.17)、(8.76±2.35)ng/dl〕、CRP水平〔(17.84±8.46)、(31.49±12.87)ng/dl〕,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
2.3PTX-3、PCT及CRP診斷價值比較 第1天,血清PTX-3、PCT及CRP診斷性曲線下面積(AUC )分別為0.82(0.78~0.88)、0.81(0.76~0.87)和0.76(0.72~0.81)。PTX-3、PCT及CRP靈敏度和特異度分別為88.57%和73.33%、71.43%和76.67%及85.71%和53.33%。因此,PTX-3與PCT的診斷性能相當,具有中等性能診斷價值。當截斷值為16.33 ng/ml時,PTX-3診斷性能最突出,其診斷AUC值為0.78~0.88,靈敏度為88.57%;且在第5天時取相同的截斷值,AUC為0.70,但其靈敏度僅為57.14%。因此,在第5天時依據(jù)PTX-3水平診斷膿毒血癥靈敏度較差,缺乏有力診斷依據(jù),可能與患者經(jīng)過較好的抗感染等綜合治療后相關(guān)。見圖1,圖2。
圖1 第1天PTX-3、PCT及CRP診斷性ROC曲線
圖2 第5天PTX-3、PCT及CRP診斷性ROC曲線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在未對癥處理的膿毒血癥患者中,PTX-3診斷效應(yīng)與PCT和CRP比較,與PCT大致相當,但比CRP更具有優(yōu)勢性。盡管國外對PXT-3比PCT或CRP是否更具有診斷優(yōu)勢仍存在爭議,但一致認為PXT-3可以顯著區(qū)分膿毒血癥患者與健康者,且PXT-3水平與癥狀的嚴重性呈正相關(guān)〔23~25〕。
膿毒血癥是全身感染引起的臨床綜合征,常伴有器官衰竭或循環(huán)障礙。其發(fā)生與年齡、性別無相關(guān)性,主要感染來源于肺部、泌尿系統(tǒng)及腹部等,實驗室指標包括白細胞、中性粒細胞、血小板、膽紅素、肌酐、PCT、CRP水平及APACHE Ⅱ評分均表現(xiàn)出顯著異常。指南認為血白細胞計數(shù)>12×109/L或<4×109/L是診斷膿毒血癥炎癥性指標之一,因普通的感染及藥物等都會導(dǎo)致白細胞異常,故其AUC值、靈敏度和特異度都較低,是參考性指標〔23〕。中性粒細胞未納入指南診斷標準,APACHE Ⅱ評分常用于危重患者評分,但不用于疾病的診斷。血小板、膽紅素及肌酐是作為膿毒血癥器官功能障礙的指標,與患者預(yù)后結(jié)局相關(guān)〔26〕。血清PCT與CRP作為臨床常用的炎癥性指標,能夠較靈敏地反映機體炎癥情況。在正常生理狀態(tài)下,血清PCT與CRP水平極低;當機體受到細菌等感染時,血液中PCT與CRP含量在短時間內(nèi)迅速升高,且不受性別、年齡及種族等影響,且可以評估疾病嚴重程度和患者預(yù)后情況〔27,28〕。研究指出,PTX-3在急性感染期含量較高,比CRP更早的達到高峰,且受年齡、性別和疾病等因素的影響有限,與常用的生物標志物相比,還具有更好的預(yù)后價值〔29〕。這可能在炎癥的初始階段通過識別病原體和激活補體通路及受到IL-1和TNF等細胞因子影響相關(guān),從而使患者早期血清PTX-3水平升高〔29,30〕。另外,PTX-3可以用于急性肺栓塞肺動脈高壓早期診斷〔31〕、評估冠脈狹窄程度〔32〕及預(yù)測妊娠期子癇前期發(fā)生〔33〕和結(jié)直腸癌術(shù)后復(fù)發(fā)率等〔34〕。
綜上,血清PTX-3可以作為膿毒血癥的診斷標志物,其診斷效應(yīng)與PCT相當,具有中等性能診斷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