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佳
摘要:英語學習對于小學生來說是一個難點。一直以來,受心理特點的影響,小學生注意力不夠集中,在英語對話教學中的傾聽能力弱,教師對此的重視程度也不夠。學會傾聽、善于傾聽會大大提高小學英語課堂的效率。文章針對這一情況,結合教學實際,對學生傾聽能力的培養(yǎng)進行論述。
關鍵詞:小學英語 對話教學 傾聽習慣
“聽、說、讀、看、寫”是學習英語的五大基本技能。聽、讀、看是理解性技能,說和寫是表達性技能。理解性技能和表達性技能在語言學習過程中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從學生小時候,就要逐步培養(yǎng)這五項基本技能。在小學階段,說、讀、寫的能力一直受到教師關注,因得到的訓練較多,學生這三方面能力相對較強。但是,學生聽的能力很差。在新課程理念的引領下,小學英語教師采用多種策略,努力營造和諧的課堂教學氣氛,組織多種形式的課堂互動,鼓勵學生通過觀察、體驗、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學習和運用英語,盡可能多地為學生創(chuàng)造語言實踐的機會,英語課堂呈現(xiàn)了輕松熱鬧的氛圍。但是,在日常課堂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的聽課習慣不好,當教師講課或其他學生回答問題時,他們往往是一副事不關己的態(tài)度。課堂上,學生缺乏傾聽教師和同學發(fā)言的意識和興趣,因此,也缺乏良好的傾聽能力。其實,學會傾聽、善于傾聽會大大提高英語課堂的效率。傾聽是一種重要的英語語言學習方法和學習技能,是重要的交際策略。心理學家做過測試,大部分知識的獲得是靠“眼睛”,但通過“聽”,會獲取知識的20%~30%。針對學生傾聽能力較弱這一問題,我們怎樣培養(yǎng)其傾聽能力呢?筆者結合教學實際經驗,談談自己的看法。
傾聽是學生重要的學習素養(yǎng),是幫助學生獲取知識的有效保證。而小學階段正是學生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培養(yǎng)能力的最好時期。陶行知先生說:“創(chuàng)造時,目光要深;開辟時,目光要遠??偲饋碚f,創(chuàng)造、開辟都要有膽量。”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做事更要講求信心和勇氣。合起來看,也就是一種膽識與魄力。所以,在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的關鍵時期,我們更應根據(jù)學生的心智特點來設計課程,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就像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學做合一”教育理論,我們應摒棄傳統(tǒng)的教師“教死書、死教書、教書死”和學生“讀死書、死讀書、讀書死”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明確學生本位思想,讓學生在“做中學”。
一、激發(fā)興趣是傾聽的法寶
小學生年紀小,自制力較差,往往不能長時間專注地傾聽。對他們來說,傾聽很乏味,一般是“三分鐘熱度”,之后便走神了。傾聽習慣難以養(yǎng)成,傾聽的能力也就難以得到培養(yǎng)。所以,教師必須通過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使他們的專注力得以提高。“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采用多種激趣的手段,才可以讓學生對“傾聽”產生濃厚的興趣,才會使他們的傾聽能力不斷提升。
1.多媒體教學,激發(fā)興趣
小學英語課堂上,教師一味的說教會使小學生產生厭煩心理,分散注意力。小學生缺乏生活經驗,對于一些知識,他們理解起來很費勁。所以,英語教學的首要任務就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多媒體恰恰實現(xiàn)了這個愿望,能很好地培養(yǎng)他們的傾聽能力。于是,我嘗試運用多媒體播放Flash動畫、錄音朗讀音頻,或展示色彩豐富的圖片,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這樣以 “聲”激趣,以“畫”激趣,以“境”激趣,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了其傾聽能力。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充分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為英語課堂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大屏幕上圖文并茂的資料吸引著每個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了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使他們由原來的不愿學、被動學轉變?yōu)樵敢鈱W、主動學。
例如,在教學《Vacation》這一課時,我為學生出示了很多圖片,圖中有北京的長城、故宮、頤和園、清華大學等。這些圖片把一個未知的世界變得形象可見,學生猶如身臨其境,變得有話可說。如果教師給出話題,讓學生自己去說,課堂一定會枯燥乏味。沒有想象的空間,學生談話交流面窄,課堂效果一定不好。但如果教師給學生出示一些PPT課件或對話視頻,創(chuàng)設學習的語境,就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使英語課堂活起來,讓學生在玩樂中學知識。
2.開展游戲,激發(fā)興趣
小學低年級時期是智力開發(fā)的黃金時期,是培養(yǎng)傾聽能力的重要階段。教師要抓住良機,多開展游戲,寓教于樂,在游戲教學中無形地培養(yǎng)學生傾聽的能力。
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戲是愉快原則促動的,它是滿足的源泉?!笨菰锓ξ兜膶W習使學生失去了學習興趣。而游戲是學生最樂意接受和參與的活動。適當創(chuàng)設游戲活動,可喚起學生的求知欲望,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教學質量。根據(jù)教學內容,我把要教授的知識以游戲的形式呈現(xiàn)出來,讓學生在玩中學。
比如,在教授《Party》一課時,我設計了這樣一個游戲:我讓學生一個接著一個1至2報數(shù),并讓他們記住自己的數(shù)字。然后,讓報1的學生邀請報2的學生參加聚會,報2的學生可以接受或拒絕邀請,如果學生拒絕,需給出理由。學生積極踴躍,紛紛投入游戲活動中。游戲后,我還給予學生獎勵,把活動推向了一個高潮。游戲活動使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學習能力得到培養(yǎng)和發(fā)展。
3.實物演示,激發(fā)興趣
實物演示具有直觀的特點,便于學生深入理解知識。英語教師可以開發(fā)身邊的實物資源,創(chuàng)設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引起學生的共鳴,吸引學生傾聽。
例如,英語教師通過蘋果、橘子、鴨梨等實物展開教學,學生很喜歡。教師進行實物演示,之后再走進課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聽課效果很好。
4.巧設任務,激發(fā)興趣
如果能在課堂中呈現(xiàn)精彩的提問、巧妙的設計、吸引人的任務,為學生提供傾聽的機會,就可以深深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任務中訓練傾聽,在傾聽中完成任務。
例如,在聽說訓練中,聽是吸收,說是表達,聽和說是密不可分的有機結合體。在英語課堂教學中,要注重學生的聽說訓練,根據(jù)教學內容的信息巧設問題,引導學生獲取信息,并能用正確的語言進行問答,加深其對核心語言的理解。
聽仿訓練(Listen and imitate)也是培養(yǎng)傾聽習慣必不可少的方式之一,是加強語音語調教學的最好的訓練方式。教材中大量兒歌、故事等有趣的內容,都可以作為學生模仿的素材。教師運用這些聽力模仿材料,訓練學生的語音語調,培養(yǎng)其良好的傾聽習慣。
聽寫訓練(Listen and write)對學生的要求更高,要做到耳、腦、手三者并用,著重培養(yǎng)學生邊聽邊想邊記錄的能力。聽寫訓練內容轉瞬即逝,因此,在傾聽活動中,學生要克服各種干擾,帶著問題認真地傾聽,用心地記錄。
二、合作探究是傾聽的妙招
為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每一位學生都投入學習當中,我采用了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按照學習成績,把全班學生按4~6人分成一組,小組中優(yōu)、中、差搭配。在實施過程中,教師只起到監(jiān)督、輔助的作用。優(yōu)生幫助后進生,使后進生擺脫以前在課堂上看熱鬧的狀態(tài),有事可做;在輔導后進生的同時,優(yōu)生自己也得到了鍛煉。整個課堂的效果是全班學生都在動,學生通過探討、交流,學會了當堂課的知識,也得到了知識積累。所以,在英語課堂中,教師應根據(jù)課程的特點,選擇一些有合作意義的教學內容,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使沉悶的課堂動起來。
例如,在講有關“Go shopping”內容時,通過單純的、枯燥的講解,學生體驗不深,無法產生積極性。為了使學生都能投入教學中,我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真實的活動場景,讓學生分組討論交流。學生為了小組的榮譽,都表現(xiàn)得積極踴躍,有的設計購物節(jié)的主題,有的提供信息,有的記錄,熱情高漲,效率非常高。
三、構建對話情境平臺,讓學生樂于傾聽
蘇霍姆林斯基說:“兒童是用形象、色彩、聲音來思維的?!蔽覀儼呀滩膬热葑兂晌龑W生的形象、色彩、聲音,形成有效信息,就能抓住他們的注意力。根據(jù)教材和兒童的特點,適當?shù)丶尤胫w語言、圖片教具、游戲活動,使學生在動態(tài)中學習,在快樂的氣氛中學習。這樣的課堂充滿了吸引力,學生怎么會不認真聽講呢?
例如,我在教學“What color is it?”這個句型時,通過實物教具來完成教學。我事先準備了蘋果、香蕉、檸檬、鉛筆、尺子、玩具(猴子、熊貓、汽車)等,將其裝在一個紙箱里。然后,一個學生來到講臺上,蒙著眼睛,從箱子里取出一個物品。其他同學問:“What is it?”他回答:“It’s a …”學生又問:“What color is it?”他回答:“It’s…”若猜錯了,則繼續(xù)猜。這樣,學生在有意義的情境中靈活地學習英語,用英語進行交際,感受到了學習英語的快樂。
四、營造民主和諧氛圍,讓學生動起來
“教育沒有了愛,就成了沒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罷,圓形也罷,總逃不出一個空虛。”教師只有真心愛學生,才能得到學生的尊重和愛戴,才會加深學生對自己的理解,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學生對教師只要有了愛,就能夠產生積極的情感,自然而然地愛上這個學科。學生都喜歡態(tài)度和藹、善解人意的教師。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盡力營造一種寬松、民主、平等的課堂氛圍,以免學生對教師產生距離感,懼怕教師。教師對學生要投入真感情,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多與他們溝通、交流,成為他們的良師益友,幫助他們解決學習當中的問題,使他們敢想、敢說、敢做,進而對學習產生興趣。
傾聽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它需要英語教師有極大的耐心。教師一定要抓住小學生的心理特征和興趣,不斷地提醒、督促和指導學生,注重聽、說、讀、寫等綜合素質的提高,以讀促聽,以寫促聽,以說促聽。在小學英語教學實踐中,幾乎處處都有傾聽方面的訓練點,教師要做教學中的有心人,善于捕捉和利用一切時機,使學生傾聽教師的講解,傾聽別人的意見。這樣,傾聽的習慣就會逐步養(yǎng)成,課堂就會充滿生機與活力。
參考文獻
[1]呂衛(wèi)霞.在小學英語對話中培養(yǎng)學生的傾聽能力[J].陜西教育,2011(11):11.
[2]李云芳.英語課堂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傾聽的習慣和能力[ J].考試周刊,2012(6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