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鑫鑫
摘 要:隨著高等教育國際化程度的不斷深化,高校國際學生趨同化管理成為新時期高校面臨的重要課題。從趨同化管理的內涵入手,探討文化融合對趨同化管理的重要意義,指出語言不適應、“圈子文化”以及文化理念差異為趨同化管理帶來的挑戰(zhàn),并結合清華大學國際學生趨同管理實踐,從強化國際學生服務、打造文化融合活動以及建設國際化校園環(huán)境三個方面,提出推動趨同化管理的措施建議。
關鍵詞:國際學生;文化沖突;趨同管理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實力、國際影響力的不斷提升,來華國際學生數量快速增長。據教育部統計,2018年,我國共有來自196個國家和地區(qū)的49.2萬名國際學生,較2013年增長38.1%。隨著國際學生人數的增長,部分高校實行同一化管理、部分高校實行區(qū)別對待,在這一背景下,如何既考慮國際學生的文化背景差異,又注重教育資源的公平分配,合理優(yōu)化管理與服務機制,成為我國高校普遍面臨的重要課題,也得到教育部等部門的高度關注。本研究在系統總結高校趨同化管理經驗基礎上,深入剖析趨同化管理內涵,研究分析文化沖突為趨同化管理帶來的挑戰(zhàn),并提出促進中外學生文化融合、推動趨同化管理的措施建議。
高校趨同化管理的內涵
近年來,國際學生的趨同化管理得到專家學者的廣泛關注,并開展了大量研究。2018年9月3日,教育部印發(fā)《來華留學生高等教育質量規(guī)范(試行)》(教外〔2018〕50號),首次在實施層面提出趨同化管理的概念,提出要推進教學管理、學生管理和服務趨同化,要求“高等學校應當建立健全來華留學生教育管理體制和工作機制,保障來華留學生教育的健康發(fā)展和持續(xù)改進,推進中外學生管理和服務的趨同化”,并提出要“依法依規(guī)預防和懲處來華留學生的違法違紀行為”。
趨同化并不意味著等同化,也不是簡單地將國際學生納入現有的教學及管理體系,而要堅持“在等同中存差異,在差異中求趨同”[1],既要對中外學生一視同仁;又要看到國際學生在語言、文化等方面的差異,以公平、公正、合理為原則,給予國際學生相應的幫助,使國際學生更快地融入學校、融入社會、融入中國文化[2]。目前,趨同化管理已經成為國外高校的普遍做法,在嚴格要求的同時,也予以細致的幫扶。
文化沖突視角下高校趨同化管理面臨的挑戰(zhàn)
學者拉希姆(Rahim)指出,“沖突”是“在互動的過程中社會實體內部(個人、團體、組織等)或社會實體之間不相容、不一致、不和諧的狀況”[3]。文化沖突是個人或群體進入陌生的文化環(huán)境中,因差異引起的價值觀念、行為準則等方面的碰撞。高校學生中文化沖突的表現可分為三個層次:一是因學習、生活和語言環(huán)境等差異引起的表層物質方面的沖突;二是因文化背景導致的在管理方式、交流方式上的內層行為的差異與沖突;三是價值觀等差異帶來的分析問題和處理問題的深層的立場差異。[4]這些文化沖突的存在為國際學生趨同化管理帶來諸多挑戰(zhàn),具體表現為:
第一,語言不適應影響文化融入。部分國際學生無法使用漢語自由交流,這也成為國際學生文化融入的第一道“攔路虎”。例如:在評獎評優(yōu)中,因語言問題引發(fā)的信息理解差異,導致無法申請到適合的資助項目;在溝通中,高低語境的差異也會導致溝通不暢的問題等,都在表層上影響著國際學生的學習生活適應。
第二,“圈子文化”阻礙中外學生交流。從各自國家來到陌生的校園和文化環(huán)境中,國際學生往往采用“抱團取暖”的方式緩解文化沖突,傾向于在學習和生活中與同國籍、同文化、同語種的學生交流,形成特殊的“圈子文化”。如果高校無法通過多種手段打破“圈子”,暢通中外學生交流渠道,久而久之這種“圈子”將逐漸固化并呈現封閉化傾向,阻礙國際學生的文化融入。
第三,文化理念差異影響文化認同。荷蘭學者郝夫斯特將文化劃分為個人主義與集體主義、權力距離、不確定性規(guī)避、事業(yè)成功與生活質量、長遠與短期導向五個維度[5],其中,個人主義與集體主義、權力距離兩個維度與高校趨同化管理緊密相關,如西方文化更注重個人,而中國文化強調集體,部分國際學生更傾向于從個人的角度出發(fā)去思考某項行為的意義并據此判斷是否參與其中;而對同一事項、規(guī)則的理解,也會因文化的影響,產生不同的理解,引發(fā)行為的差異。
以文化融合推進高校中外學生趨同化管理的策略
實現中外學生的趨同化管理必須從促進文化融合著手,教育引導中外學生正確理解和認識文化沖突,在學習和生活中接納文化差異,全面促進文化融合。
1.以強化服務為引領,提升工作溫度和精度
第一,轉變方法,把握國際學生文化適應特點。美國文化學家利茲格德(Lysgaard)提出的“U形模式”將跨文化適應分為四個階段:蜜月期、危機期、恢復期和適應期[6],當一個人進入其他文化時,在蜜月期會有很多新鮮感,隨后進入文化沖擊的危機期,再隨著對文化的逐漸適應,開始進入恢復期和適應期,對新文化產生適應。高??舍槍H學生文化適應的特點,深入把握新生入學、學期末和畢業(yè)前等契機,通過精準服務延長“蜜月期”并快速過渡至“適應期”。一是制作包括衣食住行等各類信息的學習生活手冊,幫助國際學生快速熟悉校園環(huán)境;結合新生入學教育,加強法制教育,開展有針對性的講座活動,實現中外研究生新生入學教育內容一一“映射”,幫助國際學生快速融入。二是以國際學生更易接受的形式,組織冷餐會等,提供更多非正式場合的溝通與交流機會。三是及時關注國際學生的學業(yè)、身心及職業(yè)發(fā)展情況并提供支持,幫助學生平穩(wěn)過渡到適應期并獲得持續(xù)發(fā)展。清華大學自2018年起設立畢業(yè)生“國際招聘”專區(qū),邀請優(yōu)質單位面向國際學生提供在華或在海外中資機構就業(yè)的機會,并通過雙語服務提供高質量的職業(yè)發(fā)展資源。
第二,完善機制,建立完善國際學生工作體系。建立國際學生和國內學生統籌管理的校系兩級工作體系,建設“導師+教師+學生干部”的管理工作隊伍,將國際學生引入工作體系,在管理機制上為趨同化管理提供體制保障,培養(yǎng)國際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意識。注重提升工作隊伍的跨文化管理和溝通能力,加強培訓,深化認識,掌握趨同化管理所需的基本技能。充分調動院系導師積極性,引導導師加強對國際學生的培養(yǎng)管理、關心指導及鼓勵學生交流,避免國際學生游離于導師課題組管理之外。
第三,提升覆蓋面,建設適合國際學生的獎勵資助體系。深入調研國際學生對獎勵資助體系的認知與需求,將國際學生與國內學生納入全校統一的獎勵資助體系,挖掘、探索適合國際學生參與的三助等崗位,優(yōu)化獎勵資助體系設計,建立分類評價機制,形成對中外學生均具有較好激勵和保障作用的獎勵資助方案。
2.以品牌活動為平臺,促進中外學生跨文化交流融合
第一,加強集體建設,提升國際學生的歸屬感。加強高校班集體、校系兩級學生集體建設,積極引導國際學生加入班委、學生會管理團隊,形成跨文化的學生干部隊伍。一方面,可以促進國際學生參與集體、融入集體,為集體作貢獻;另一方面,跨文化的學生干部團隊有利于充分考慮集體內國際學生和國內學生的不同需求,更好地為中外學生服務。做到“以人為本”,以中外重要時事節(jié)點、節(jié)日等為抓手,開展集體活動;從學生個人參與及收獲角度出發(fā),設計活動主題,提升國際學生的參與度和歸屬感。
第二,以實踐為載體,幫助國際學生認識中國。校園是學生學習和生活的平臺,而讓國際學生走出校園、走進社會,才能推動國際學生更加全面、真實地感受中國文化、認識中國。高??衫眉倨冢瑢iT組織國際學生赴具有中國傳統文化特色、能夠反映中國發(fā)展水平的地區(qū)參觀考察,向國際學生展示一個具有歷史厚度和現代氣息的中國全貌。例如:清華大學從2016年起舉辦“洞察中國”全球勝任力實踐活動,來自30余個國家的200余名研究生參加,中外學生共同前往企事業(yè)單位開展學習交流,洞察中國發(fā)展現狀、深入理解全球議題。
第三,豐富校園活動,形成開放包容的文化交流氛圍。在趨同化管理的背景下,校園活動的組織要注重考慮國際學生參與的便利性和吸引力,在增加國際化元素的同時,突出中國文化和世界文化的交流融合,使來自各文化背景的國際學生都能夠找到文化契合點,如清華大學舉辦的“清華漢語說”“iTalk”等活動,吸引更多國際學生參與到豐富的校園活動中,在潛移默化中促進文化融合。
3.以全覆蓋為目標,打造國際化學習生活環(huán)境
第一,建設國際化生活社區(qū),打造“沉浸式”跨文化交流氛圍。目前,包括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在內的不少高校均建立了亞洲青年交流中心,為中外學生提供共同生活、共同學習的國際化生活社區(qū)??沙浞纸梃b亞洲青年交流中心的組織運作方式,為中外學生提供同吃、同住、同學習的“沉浸式”跨文化交流環(huán)境,并充分發(fā)揮其對全校國際化建設的輻射帶動作用,搭建文化融入的平臺載體。
第二,服務中外學生,建立適應國際化要求的雙語化校園環(huán)境。雙語化校園環(huán)境體現在硬件和軟件兩個方面。在硬件方面,要實現校園所有學習生活空間中標識、說明等雙語化,使國際學生能夠無障礙享用校園服務、獲取相關資源。在軟件方面,要實現校內各類規(guī)章制度、網站及新媒體平臺等各類信息的雙語化,使國際學生能夠獲得便捷的信息服務、暢通的信息溝通渠道。清華大學“Xiaoyan Online”宣傳平臺,重視以短視頻、快捷信息等為國際學生提供便捷的生活服務信息、挖掘各類活動價值,提升國際學生的凝聚力。
結語
國際學生趨同化管理不僅是新時期高校教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服務于國家戰(zhàn)略發(fā)展的有力抓手。推動文化沖突向文化融合的發(fā)展轉化是實現趨同化管理的關鍵環(huán)節(jié),也是高校教育管理中的重點難點問題。隨著國際學生趨同化管理工作的逐漸深入,高校要努力構建一支適應跨文化管理的教師及學生工作隊伍,精準理解和把握不同文化的深層差異,不斷完善趨同化管理機制建設,促進多種文化在校園中融合發(fā)展、相得益彰,努力為中外學生同時提供高質量的教育與服務。新時期高校國際學生趨同化管理也同時面臨著諸多挑戰(zhàn),如何構建適應趨同化管理的教育教學及日常管理體系,如何充分發(fā)揮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在促進趨同化管理方面的協同作用,如何深化教師及中外學生對趨同化管理的認識,這些都是高校在趨同化管理工作中需要進一步探索的重要議題。
本文系2019年北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專項課題“高校跨文化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探索與效果評估”(項目編號:BJSZ2019ZX03)階段性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彭慶紅,李慧琳.從特殊照顧到趨同管理:高校來華留學生事務管理的回顧與展望[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39(5):241-245.
[2]逢成華.論留學生校內趨同管理中的“同中有異”原則—以中國SC大學的趨同管理實踐為例[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1(11):72-74.
[3]施惟希,沈夢已,彭聰.留學初期的跨文化適應和沖突處理方式的選擇[J].企業(yè)改革與管理,2014(6):121-122.
[4]郭繼超.留學生管理工作中的文化沖突及其對策[J].中國高教研究,2001(11):68-69.
[5]文雯,劉金青,胡蝶,等.來華留學生跨文化適應及其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J].復旦教育論壇,2014,12(5):50-57.
[6]王麗娟.跨文化適應研究現狀綜述[J].山東社會科學,2011(4):44-49.
(作者單位:清華大學黨委研究生工作部)
[責任編輯:苑聰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