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軍
摘 要:識讀樂譜是中小學音樂教學的一個重要內(nèi)容,它是音樂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基礎。現(xiàn)實中識讀樂譜教學存在“教學難”“評價難”兩大難題,筆者在教學實踐中提出了“聽覺為先”“教會學法”“合作練習”“教評相融”“分級測評”五點想法。
關鍵詞:識讀樂譜 教學 評價 音樂核心素養(yǎng)
識讀樂譜教學一直在中小學音樂教育中“備受爭議”。如今,在強調(diào)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識讀樂譜”是音樂學科核心素養(yǎng)中三個方面:審美感知、藝術表現(xiàn)、文化理解的重要基礎[1]。
識讀樂譜是借助視覺、聽覺、感覺,通過記憶、認知、理解等思維活動將樂譜與音響建立起聯(lián)系并轉(zhuǎn)化為音樂的過程。音樂與樂譜猶如語言與文字。如果只會“說話”,而看不懂“文字”,那就是一個“文盲”,無法深入地學習和理解語言,“語言”只會粗淺而貧乏;同理,如果你是一個“譜盲”,就無法更深入地理解與表達音樂,對音樂美地理解就只能是表面而膚淺的。
談“譜”色變,根本原因在“教學難”與 “評價難”。下面,筆者就如何解決這兩個問題談幾點想法。
一、課堂識譜教學應以“聽覺為先”
識讀樂譜教學難,難在任務繁雜,既有樂理知識地學習,又有視唱能力的培養(yǎng)。如果把識讀樂譜教學當作專業(yè)化的視唱訓練,師生都會產(chǎn)生畏難情緒。實踐發(fā)現(xiàn),熟悉的歌曲識讀樂譜會很容易,因此,《音樂課程標準》建議“通過學生熟悉的歌曲或樂曲識讀樂譜”[2]。即,從聽覺開始,設法反復聆聽樂曲,逐步熟悉音樂,接著隨琴視唱樂譜,最終達到獨立視唱。其模式是:第一步:通過律動、舞蹈、游戲伴隨著音樂的體驗活動。第二步:模唱歌曲旋律。第三步:填詞演唱。第四步:認識樂譜,學習樂理知識。第五步:隨琴唱名模唱。第六步:視唱練習。這個過程的核心就是“聽覺”為先,先形成旋律 “記憶”,再通過模唱強化,借助鋼琴引領將旋律與樂譜對應,使聲音與樂譜建立起聯(lián)系,聽覺與視覺聯(lián)動形成“內(nèi)心聽覺”,提升學生的識讀樂譜的能力。
二、教會學生識譜的方法好的
識譜教學應該教會學生“學法”。掌握“學法”,能自主識讀樂譜是“培養(yǎng)音樂興趣,樹立終身學習的愿望”的前提。掌握識讀樂譜的方法和手段,具有“自學”音樂的能力,有利于學生音樂素養(yǎng)地提升,為其終身學習并喜愛音樂提供動力和能力。
識譜教學的關鍵在于音準與節(jié)奏。音準的問題,可以通過教會學生采用“唱音階”或者“音程疊置”等方法解決;節(jié)奏的問題,可以教會學生運用“劃拍法”,準確掌握節(jié)奏;也可以采用“節(jié)奏型”訓練法,通過節(jié)奏型的強化練習唱準節(jié)奏。學生掌握運用“學法”對提升識讀樂譜能力大有幫助。
三、提高練習效率,提倡互助合作
“練習少”是識讀樂譜教學收效甚微的重要原因。識讀樂譜不僅是認識音符,而是要在聲音與音樂符號之間建立起穩(wěn)定的記憶聯(lián)系。這種“記憶”不是短時間能夠建立起來的。因此,識譜教學中要盡量增加唱譜的時間并提高唱譜的效率。
提高效率的有效辦法就是 “合作學習”。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識譜能力 “參差不齊”。約有10%的學生擁有初步獨立視唱能力,其余多數(shù)學生離開了教師琴聲或演唱引領就無法唱準。如果采用“合作學習”的方式,按識譜能力的“高、低”搭配分組,利用這10%的學生,“以強帶弱”共同完成識讀樂譜學習,會收到較好的效果。
四、將識讀樂譜的評價融入教學過程之中
識讀樂譜不僅教學難,評價更難。《音樂課程標準》初中階段識讀樂譜的標準是“能夠跟隨琴聲或錄音視唱樂譜”“具有識譜能力,能夠比較順暢地識讀樂譜”。依據(jù)學生的基礎不同,能力的差異,學生的識譜能力的提升是一個“動態(tài)”的變化過程,很難用一種評價方式對學生識讀樂譜的學習進行檢測評價。因此,對識讀樂譜教學的評價檢測,建議采用定量評價,并將這種評價方式體現(xiàn)在識讀樂譜教學的全過程中。
1.重視過程評價做好評價檔案
將識讀樂譜學習的過程性評價融合到識譜教學的過程中,體現(xiàn)學生識譜學習的態(tài)度及識譜能力形成的經(jīng)歷。它包括:(1)課前的復習式測評;(2)課堂中的即時式測評;(3)課后的鞏固式測評。這些教學過程中的測評通過學生的識讀樂譜檔案保留下來,不僅能夠做到學生識讀樂譜評價的量化積累,也能起到激勵學生持續(xù)提高識讀樂譜能力的作用。
2.視唱測評與紙筆測試結(jié)合
樂譜視唱是識讀樂譜能力測評的重要手段。當然,初中階段的測評內(nèi)容是學生已經(jīng)能夠熟唱的歌曲或者樂曲的主題,并非嚴格意義上的“視唱”。這種形式應該主要運用在識讀樂譜練習的過程中。教師在學生識讀樂譜練習過后,采用單獨,小組或集體的形式對學生進行視唱測評,即是對學生練習之后,視唱能力水平的一種檢測評價,也是對課堂教學結(jié)果的一種“監(jiān)測”。
另外一種識讀樂譜的測試方式是紙筆測試,這種測試是將學生熟悉的旋律通過卷面或者黑板、大屏幕呈現(xiàn)出來,學生通過聆聽音樂,尋找對應的樂譜,以達到測試學生識譜能力的目的。此種測試方式可以在平時的過程評價中采用,也可以在期末的終結(jié)性評價中體現(xiàn)。
五、識讀樂譜應該采用分級式綜合評價方式
識讀樂譜應該采用分級的評價方式,以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借鑒英語學科的分級制度,按照 “掌握基本樂理知識”“能夠聽音樂識辨樂譜”“能夠聽音樂識別樂譜的節(jié)奏或旋律差異”“能夠隨琴聲或錄音視唱樂譜”“在熟練跟唱基礎上,能夠獨立、順暢地視唱樂譜”“能夠獨立視唱樂譜”“運用樂譜編創(chuàng)簡單旋律”設置七個級別。通過建立識讀樂譜的分級測評方式,幫助學生真實地認識自己識讀樂譜的水平,為后續(xù)地學習制定合理的目標。
面對識讀樂譜教學與評價兩大“難題”。筆者提出了“聽覺為先”“教會學法”“合作練習”“教評相融”“分級測評”五點想法,謹供廣大音樂教育工作者參考。相信,通過不斷的研究與實踐,我們一定會逐步建立起科學地識讀樂譜的教學模式與評價體系。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17.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