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仕妹
摘 要:隨著新課程課堂教學改革的深入,英語教學中的合作與競爭日益受到關(guān)注, 教師的教學行為和學生的學習方式也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進,特別是小組合作學習已經(jīng)成為課改實驗的重要組成部分。那么如何調(diào)動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積極性,使小組合作更具實效,使課堂更高效呢?筆者認為小組合作與競爭,應人人平等,全員參與。小組評價宜及時,競爭維度要多樣化。
關(guān)鍵詞:小組合作; 實效; 合作; 平等; 多樣化
中圖分類號:G633.41?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3315(2020)3-032-001
隨著新課程課堂教學改革的深入,英語教學中的合作與競爭日益受到關(guān)注, 教師的教學行為和學生的學習方式也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進,特別是小組合作學習已經(jīng)成為課改實驗的重要組成部分,那么如何調(diào)動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積極性,使小組合作更具實效,使課堂更能高效,既成為許多教師探索的課題,也是在公開課上大家競相展示的亮點。
最近,聽了一節(jié)8A Unit 3 Reading (1)的研究課,心里頗不是滋味。
根據(jù)這張表,可以看出,本節(jié)課老師將學生劃分為四個學習小組,并安排了四輪競賽,分別計分。我們期待著一節(jié)生動活潑、充滿合作與競爭的課堂。
教學場景2
開始上課了。然而并沒有預想和期待中熱烈的組內(nèi)合作和激烈的組間競爭,老師只是告訴學生:“下面我要問的問題,是PK1(2、3、4)的內(nèi)容。”然后問一些只需要學生單槍匹馬就可以回答的問題,從不同的小組中分別點一些同學回答,然后計分。根據(jù)我的觀察,每輪問題提出后,各小組內(nèi)的同學沒有進行任何交流、討論;負責舉手回答問題的,也基本上是固定的兩三個代表,應該就是每個小組里面英語學得最好的學生吧。
其他的組員,基本置身事外,表現(xiàn)得很消極,甚至冷漠。
教學場景3
下課了,黑板上表格里的各個方格里也填上了各小組在各環(huán)節(jié)上的得分。也許是因為表格上少了統(tǒng)計各小組總分的這一欄,老師忘記了對各小組的表現(xiàn)加以總結(jié)、給予評價。同學們漠然地從黑板前走過,沒有人對黑板上的表格多看一眼,也沒有人關(guān)注那個表格里的分數(shù),哪怕是得分最高的那個小組的成員。
【案例分析】
1.小組合作與競爭,應人人平等,全員參與
國務院《關(guān)于基礎(chǔ)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的決定》中明確指出:“鼓勵合作學習能促進學生間的相互交流,共同發(fā)展,促進師生教學相長?!倍磐?jīng)說過:“如果學生不能籌劃他自己解決問題的方法(自然不是和教師、同學隔絕,而是和他們合作進行),自己尋找出路,他就學不到什么;即使他能背出一些正確的答案,百分之百正確,他還是學不到什么。”因此,英語課堂中的合作學習也顯得尤為重要。
平等,是組內(nèi)合作的前提。每個小組內(nèi)的組員,無論成績好壞,都有“為小組而戰(zhàn)”的責任和權(quán)利。在小組活動時,不能讓組內(nèi)成績好的同學包辦所有的問題。否則,既養(yǎng)成了其他組員的惰性,不利于他們進行思考和學習,也會讓成績好的同學產(chǎn)生優(yōu)越感,拉大與其他組員之間的距離和隔閡。
筆者在課堂教學中,將每個學習小組內(nèi)的學生按成績由高到低分為A、B、C三等,每回答對一個問題,分別計1、2、3分,每個小組要想得高分,就離不開B、C類生的積極參與。因此,A類生(通常是學習小組組長)更愿意將回答問題的機會讓給B、C類生,并且會在他們回答問題有困難時給予及時的、有針對性的指導和幫助。B、C類生也會因為自己對小組成績舉足輕重的影響力而更加的積極、踴躍、有成就感。
2.小組評價宜及時,競爭維度多樣化
既然建立了學習小組,就應樹立和強化小組意識。魏書生曾說:“即使對毫無興趣的智力活動,學生渴望在競賽中取勝而產(chǎn)生的間接興趣,也會使他們忘記事情本身的乏味而興致勃勃地投入到競賽中去。”課堂實踐證明在合作教學中引入競爭機制,這種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能在小組間形成一股凝聚力、向心力,大家齊心協(xié)力為小組榮譽而努力,能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團結(jié)協(xié)作精神和集體主義意識,有利于平時小組合作學習活動的開展。
及時對學習小組的表現(xiàn)進行評價,有利于每個組員對本組及他組的表現(xiàn)有全面的了解,也有利于每個組員進行及時的總結(jié)和反思。小組評價,是一項細致而又長效的工作。筆者在教室的墻上為每個學習小組貼了一棵樹干,每節(jié)課后,為表現(xiàn)最好的組加上一片綠葉,而表現(xiàn)最差的組將得到一片黃葉,每十片綠葉可兌換一個紅蘋果,每十片黃葉兌換一個青蘋果。每個同學可以非常直觀地了解所有學習小組的戰(zhàn)果,“為小組而戰(zhàn)”的榮譽感也就油然而生了。
每個學習小組之間的競爭,不應只考量小組在學習上的表現(xiàn),如哪個小組回答問題最多,哪個小組考試成績最高等,而要多創(chuàng)造一些可以為小組加分的因素,如,最佳創(chuàng)意可加分,最默契合作可加分,全組成員積極參與可加分等,目的是最大限度地讓所有同學參與組內(nèi)合作和組間競爭。在課堂上,少問一些“單兵作戰(zhàn)”式的問題,多創(chuàng)設一些“集團作戰(zhàn)”的情境,淡化個人,強化集體,也有助于調(diào)動所有同學參與組內(nèi)合作和組間競爭的積極性。
在合作學習過程中不僅有個體學習的風格,也有著集體智慧的體現(xiàn)。大家可以在合作學習中不斷去探索更多有效的學習方式。英語教學中的合作和競爭具有積極的意義。合作和競爭在英語課堂上的合理使用會大大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會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參與課堂教學,從而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另一方面,學生也更多地理解了合作與競爭能帶給自己更多的利益,會對他們以后與人相處甚至將來的工作都會產(chǎn)生深遠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