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金德
(酒泉市金塔縣中學,甘肅酒泉,735300)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提出了指向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英語學習活動觀,明確“活動是英語學習的基本形式,是學習者學習和嘗試運用語言理解與表達意義,發(fā)展多元思維,培養(yǎng)文化意識,形成學習能力的主要途徑”[1]。閱讀是培養(yǎng)高中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閱讀教學設計是否合理直接影響學生的體驗、認知過程、情感發(fā)展和學習成效。[2]在高中英語教學中,閱讀教學因其獨特功能和價值,對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所發(fā)揮的作用是最大的。[3]
當前,很多高中英語教師在閱讀教學中采用機械、枯燥的低層次教學方式,教師過多的自我闡釋占據了課堂的大部分時間,限制了學生對文本的體驗。而且,課堂活動設計不科學,層次感不明顯,對廣度和深度的把握不到位,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閱讀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和形成欠缺。針對這些問題,本文將從英語課堂教學活動的優(yōu)化設計(學習理解、應用實踐、遷移創(chuàng)新類活動)三方面切入,探索英語學習活動觀指導下高中英語閱讀課堂教學的優(yōu)化策略。
新課標指出:“英語學習活動觀是指學生在主題意義引領下,通過學習理解、應用實踐、遷移創(chuàng)新等一系列體現(xiàn)綜合性、關聯(lián)性和實踐性等特點的英語活動,使學生基于已有的知識,依托不同類型的語篇,在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促進自身語言知識學習、語言技能發(fā)展、文化內涵理解、多元思維發(fā)展、價值取向判斷和學習策略運用?!盵1]
英語學習活動觀旨在依托主題語篇,整合性地編排和設計系列學習活動,讓學生得到以下發(fā)展:在學習實踐中有序漸進地掌握語言知識,發(fā)展語言技能,比較和固化文化意識;在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逐步提升自我思維能力品質,提高學習能力;在活動中實現(xiàn)從表層閱讀到深度閱讀,體驗思維的邏輯遞進;通過展示等活動,實現(xiàn)語言的內化和遷移、情感的升華及核心價值觀的形成等。
英語學習活動一般包括學習理解、應用實踐和遷移創(chuàng)新三類活動,這三類活動側重點雖然各有不同,但是它們經常相互交織,融合滲透。現(xiàn)以筆者在甘肅省酒泉市外語教學研討會上執(zhí)教的一節(jié)公開課為例,嘗試說明在高中英語閱讀課教學中如何運用英語活動觀來進行教學設計。本公開課以人教版Book 2 Unit 4 閱讀課文HowDaisyLearnedToHelpWildlife為教學文本。
學習理解類活動通常有引起學生感知與注意的活動、語篇信息的獲取與梳理活動、語篇信息的概括與整合活動。
1.引起感知與注意的學習活動
引起學生感知與注意的活動是圍繞語篇的主題意義創(chuàng)設合理情景,激發(fā)學生對閱讀文本的期待性閱讀興趣。教師主要通過圖片、音頻、視頻、歌曲和互動交談等手段來激活學生的關聯(lián)背景知識。設計位置:導入環(huán)節(jié)。
【設計案例】在“l(fā)ead in”部分,筆者設計了2.6分鐘的短新聞視頻。新聞視頻具有直觀形象的特點,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瞬間被提振起來。視頻內容是2017年7月可可西里獲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之后,2018年7月31日央視記者采訪可可西里五道梁保護站站長周寶平,內容涉及藏羚羊遷徙繁育及種群數(shù)量的變化等信息。根據周站長的介紹,從2006年以來,可可西里保護區(qū)再沒有聽到盜獵的槍聲,出現(xiàn)了藏羚羊種群數(shù)量從最初不足20000只恢復到70000多只這樣喜人的狀況。這展現(xiàn)了中國在保護瀕危野生動物方面所做出的不懈努力。設計的目的在于快速引起學生對野生動物保護的一種緊迫感,盡快進入主題情景??赐暌曨l后,師生有一個對話。
T:According to the video, how many antelopes were there in 2006 in Hoh Xil?
S1:less than 20000.
T: Why did our country set up protection stations in Hoh Xil?
S2:To protect antelopes. The number of them was decreasing before the stations were set up.
S3:They were in danger due to habitat destruction, as well as hunting.
T:Super!So they need our help.
導入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務必簡短而且精要,不能過多地占用課堂教學時間。它的目的除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更重要的是起到新舊知識無縫連接的橋梁作用。它的設計要考慮:激活背景知識、嵌入詞匯鋪墊、了解學生的所知和所不知,為獲取新信息奠定必需的基礎。
2.獲取與梳理、概括與整合的學習理解類活動設計
語篇信息的獲取與梳理活動設計是在感知與注意的學習活動之后進行基本信息的獲取和加工。學生自主學習文本,獲取文本主旨大意,通過生生合作,基本了解文本內容框架,并能在教師的幫助和學伴的合作下形成語篇宏觀結構。學生在主題意義探究活動中細讀文本,獲取并且梳理與主題相關的關鍵信息,形成與主題緊密相關的結構化知識。最后,學生根據已知文本信息展開恰當推測,能利用思維地圖形成語篇的結構化知識展示圖。
【活動一】精讀環(huán)節(jié),筆者設計了以下四個問題:
(1)What’s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2)Which animal has been most successfully protected?
(3)Why are elephant numbers increasing in Zimbabwe?
(4)How does the government of Zimbabwe help protect wild animals?
此活動要求學生先自己精讀課文,自主探究問題,形成自己對問題的個人見解,然后和同伴交換意見,生生互動,交流融合。這既有自主的獨立思維習慣的養(yǎng)成訓練,又有合作交流多向發(fā)散思維的碰撞,符合高中英語學科素養(yǎng)要求的良好思維品質和學習品質的形成教育。
【活動二】利用思維地圖之箭狀圖來厘清文本脈絡。學生分組討論箭狀圖的設計,力求通過思維地圖能更直觀、更清晰、更形象地把握文本的整體知識結構。如圖1,清晰地看出Daisy學習旅程的方法和對象,思維地圖的制作過程恰好就是學生在合作交流中主動思考和協(xié)同下不斷分析和綜合的過程。
圖1 Daisy學習旅程圖
這類活動是在基于語篇的學習類活動的基礎上深挖語篇的內涵,鞏固、內化和運用所學的語言知識、文化知識等,其目的是將知識轉化為能力。應用實踐類活動主要有描述與闡釋活動、分析與判斷活動、內化與運用活動。[1]應用實踐類活動就是把學習理解類活動后形成的新的知識結構通過描述、闡釋、分析、判斷等多種交流活動,促進學生把知識轉化為自我能力的過程。
【設計案例】分析與判斷、內化與應用的應用實踐類活動設計。分析與判斷活動的設計主要考慮區(qū)分相關人物的觀點,分析文本中主題思想和各個細節(jié)之間的相互關系,包括關鍵詞和主題句等之間的細微關系的判斷。筆者在設計中圍繞“野生動物保護”這一主題意義,嘗試通過問題鏈的方式引導學生進入文本,逐步走向問題的高階思維狀態(tài)。
(1)Why are the three kinds of animals in danger of disappearing?
(2)Why is it important to protect the rainforest?
(3)How to protect the endangered species?
問題(1)要求學生準確分析綜合三個自然段中相關聯(lián)的重要信息,比如第一段中的“We are being killed for the wool beneath our stomachs.”。問題(2)要求學生從文本再出發(fā),根據文章主題意義,對一些關鍵語句重新剖析,挖出文字后面隱藏的深刻含義,比如“No rainforest, no animals, no drugs.”。問題(3)要求學生分組討論,把每個人已有的知識和本節(jié)課已經新構建的知識充分結合起來,發(fā)表各自的意見。
內化與應用活動的設計是將本節(jié)課所學的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進行實踐性的消化吸收和鞏固,達到語言應用的自動輸出,主要形式有復述、辯論、采訪、討論等。筆者設計了“Retell the Story”活動,要求學生根據課文內容,填出適當?shù)脑~,并且在小組內輪流自讀,促進語言學習由外部向內部的內化。
One day,She flew in a beautiful ________ to have a talk with an ________ in Tibet. The antelope told her they were being hunted for their ________ which can be used to make ________. Later, she ________ to Zimbabwe where she talked with an ________ and was aware of the farmers there no longer ________ them. That’s the reason why the ________ decided to help the farmers. At last she ________ at the thick ________ in which a monkey made her know“No rainforest, no ________ and no ________.”Although two minutes later everything had ________,she had ________ so much!
遷移創(chuàng)新類活動主要包括推理與論證、批判與評價、想象與創(chuàng)造等活動。[1]此類活動在于培養(yǎng)學生高階思維、達到深度學習的目的,是學生自我價值觀形成的訓練環(huán)節(jié)。活動設計主要讓學生推斷作者的寫作意圖和觀點態(tài)度,并且依據觀點進行分析評價,表達自己的觀點;賞析和評價寫作手法、語言特點和文體特點,就文章的關聯(lián)觀點進行辯論;讀后續(xù)寫,做海報、廣告設計等。
【設計案例】想象與創(chuàng)造的遷移創(chuàng)新類活動設計。筆者在課堂結尾階段設計了一個想象與創(chuàng)造的遷移創(chuàng)新類活動。學生以自主、合作、探究和展示等方式,在某種新的語言情景下應用所學知識,通過合理大膽想象、綜合應用語言技能和技巧進行發(fā)散性思維,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新環(huán)境下面對的問題,充分思考后表達自己的觀點、感情和態(tài)度,反映自己的價值觀。
讀后活動,筆者設計了要求學生以4人小組為單位“make a poster of an endangered animal/endangered animals”。學生小組先討論,確定作業(yè)的目標對象,關注目標對象的生存實況和瀕危原因,以及人類和目標對象之間的相互影響,呼吁人類正確處理好人與動物、人與自然之間的平衡和諧關系。此活動和“l(fā)ead in”的視頻內容有首尾回應之意,升華了文本的主題意義,實現(xiàn)了英語學科人文教育的目的。圖2是其中一組學生的展示作業(yè)。
圖2 學生設計的海報:保護人類的朋友——動物
在高中英語閱讀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主要通過科學合理的系列課堂活動來落實。課堂活動的設計要參照課堂教學主線,根據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和接受能力來設計,體現(xiàn)由簡到難循序漸進的原則。前目標活動為后目標活動做好鋪墊,跟著文本解讀的節(jié)奏逐步深入,最終達到文本閱讀教學的整體學習目標。所以,課堂教學活動設計的層次性、關聯(lián)性、漸進性和可操作性很重要,教學活動的設計應在課堂教學活動觀的指導下,從學習理解、應用實踐和遷移創(chuàng)新等層面實行指向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的課堂教學活動。在文本閱讀活動的設計中,教師還應注意兩個問題。
教師對文本的解讀深度決定了教學活動設計實施的效果,進而影響學生對學習的體驗深度、思維發(fā)展的高度、情感價值觀的形成效果?;顒拥脑O計要因文本領悟和學生的發(fā)展需要而設計,不能因為營造某種熱鬧的多樣性、可觀性或感官的刺激效果等因素而設計。教師要花大量的精力和時間研究文本的整體結構及深刻含義。
課堂教學活動的設計要有整體觀,各活動的設計除了注意漸進性原則,還要注意整體協(xié)調性。每個活動根據達成目標的難度和重要性要合理分配時間,不能平均用力。教師要給學生足夠的自我思考時間,關注每個學生的活動痕跡。特別是對于遷移創(chuàng)新類活動中需要展示的作品,教師一定要留有對應的時間,不能簡單地用教師的總結闡述及評價來完全代替學生對展示作品的比較、分析、欣賞和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