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夢旭
摘 要:雙創(chuàng)是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新商科是知識+技能。智慧課堂是教育信息化研究的熱點,稅務會計這樣的傳統(tǒng)學科,在“雙創(chuàng)+新商科”背景下,面臨信息技術的沖擊,有諸多挑戰(zhàn)。但作為新商科的重要組成部分,稅務會計課程更應該肩負起時代賦予的使命。目前關于智慧課堂的研究主要停留在理論的探析,而關于具體應用于某一學科的模式設計與應用研究較少。為據進行相關研究,其研究結論可以為“雙創(chuàng)+新商科”時代背景下應用型高校的稅務會計智慧課堂教學提供一條可能性的實踐進路。
關鍵詞:雙創(chuàng);新商科;“智慧課堂”;教學模式;應用研究
1 問題的提出
隨著大數據、互聯網、云計算等新技術的興起,我國已進入互聯網3.0時代。因此,如何在應用型高校建立現代學習體系,培養(yǎng)符合時代發(fā)展的育人模式已成為關鍵之舉。尤其是稅務會計這樣的傳統(tǒng)學科,在信息技術的沖擊下,面臨諸多挑戰(zhàn)。同時,作為新商科的重要組成部分,稅務會計課程更應該肩負起時代賦予的使命。在信息化技術的沖擊下,在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的背景下,進行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就顯得勢在必行。而要進行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智慧課堂”就是一個非常好的切入點。
2 “雙創(chuàng)+新商科”稅務會計課程“智慧課堂”教學模式設計
2.1 “智慧課堂”概念
“智慧課堂”實質上就是智能化課堂,是從信息化的視角來界定的,即使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實現教育手段的智能化,使課堂教學環(huán)境更加富有智慧,進而實現教育教學的智慧化。從教育視角來看,智慧課堂不再是簡單的知識傳授或學習的過程,尤其是應用型高校,在智慧課堂中可以將生產實踐更緊密地融入到課堂教學中去,培養(yǎng)學生的智慧。
2.2 設計原則
原則一:利于知識構建和內化;原則二:實施分層教學;原則三:重視學習效果。
2.3 實施流程
分三階段實施,分別是:(1)課前準備階段;(2)課堂內化階段;(3)課后鞏固階段。
3 “雙創(chuàng)+新商科”稅務會計課程“智慧課堂”應用研究
3.1 應用方案
為檢驗“雙創(chuàng)+新商科”稅務會計課程“智慧課堂”教學模式的可操作性和需要注意的事項,選取我校2016級財務管理4班學生開展實踐教學應用研究。在應用中收集數據進行分析,并采用調查問卷和訪談的方法了解學生對新教學模式的認可度。
3.2 應用過程
該班級有45人,已經完成了總論和納稅基礎的學習,具有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課前均已安裝學習通軟件,網絡通暢。
(1)教學內容。增值稅進項稅額的抵扣。
(2)課程設計和制作。制作一個十分鐘的微視頻,發(fā)布在學習通軟件上,學生課前提前查看,理解基本理論知識;課上發(fā)布三個由易到難的過關任務,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完成,學生完成任務后平臺會自動給出得分及答題速度。同時教師在線收集反饋信息。
(3)課堂活動的開展。教師根據反饋結果,查看學生掌握內容,對于學生掌握不清知識點重點講解,并設置強答和積分排名制,調動學生積極性。
(4)課后活動的設計。選取優(yōu)秀作業(yè)在學習通軟件內進行展示,并布置拓展任務,上傳任務所需素材供學生自主拓展學習。
3.3 效果反饋
(1)對學習效果的反饋。
數據顯示,100%的學生都能順利完成任務,但是完成任務程度和所花費時間不同,關于課前10分鐘的微課學習,一半以上的學生花費時間約在半小時,可見學生有暫?;蛑貜陀^看的情況。這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分層教學。學生對于不理解的知識點可以反復查看、理解。
(2)對教學模式認可度的調查。
在進行“智慧課堂”教學模式應用實踐后,將教學設計發(fā)布,并采用網絡問卷和隨機訪談形式了解學生對這樣新型教學模式的認可度。35.3%的同學認為該模式很好,50.1%同學認為學習效果較好,只有14.6%的同學認為教學模式一般。沒有同學認為使用新型的教學模式使得教學效果變差。在隨機訪談中,有學生就表示“不知不覺就融入了課堂”“知識理解更深入了”“隨時隨地可以學習了”等。
4 結束語
文章針對“智慧課堂”實施中課前、課中、課后活動的設計和銜接問題,提出了“雙創(chuàng)+新商科”稅務會計課程“智慧課堂”教學模式設計,并開展應用研究,初步驗證了該模式的有效性。豐富了稅務會計課堂教學,實現了全真模擬實驗,拓展了稅務會計課堂教學互動的內容。
參考文獻
[1]吳星澤.稅務會計教學內容擴展的路徑與方法[J].財會月刊,2017,(18).
[2]何威風.我國稅務會計專業(yè)教育:成就、問題與對策[J].財會月刊,2017,(16).
[3]衛(wèi)紅.《稅務會計》課程教學改革探討[J].財會通訊,2015,(1).
[4]葉華.稅務會計專業(yè)考試模式改革與思考[J].財會通訊,2014,(34).
[5]陳婷.“互聯網+教育”背景下智慧課堂教學模式設計與應用研究[D].徐州:江蘇師范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