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娜
(新疆師范大學(xué)馬克思主義學(xué)院 新疆烏魯木齊 830017)
《老子》一書解說眾多,尤其是關(guān)于“弱”“小”“柔”等偏向于處下內(nèi)容的解說更是重要關(guān)注點?!独献印啡陌耸徽?,包含有以下思想的共有二十多章,含有“柔”“弱”字眼的共有七章、十九處,其中七十六章有七處。由此可見,七十六章可以作為《老子》一書中最能體現(xiàn)“柔弱”思想的一章。
關(guān)于《老子》七十六章的文本的厘定,隨著不同版本的出土,后世學(xué)者的分歧也日漸明顯。眾所周知,《老子》之版本以河上本、傅奕本、王弼本和帛書本影響最大。七十六章這四個版本之間的差別體現(xiàn)在這幾個版本的幾處文字上的不同。下面以傳世的王弼本為基本參照 ,以作比較: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不勝,木強則兵。強大處下,柔弱處上[1]。
第一句,老子列舉了人活著時身體柔軟,死后堅硬的狀態(tài),提出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 此句河上本與王弼本是相同的,帛書本略有差異。帛書甲本多“恒仞”二字,作“其死也恒(筋)仞(肕)堅強”;帛書乙本多“恒信”二字,成“其死也恒(筋)信(肕)堅強”。兩種版本中皆有“恒”字,《說文解字》注:“恒,常也。謂往復(fù)遙遠,以舟運旋,歷久不變?!盵2]帛書整理者認為“恒”在此處有“硬”的意思,但帛書原文中在“恒”字后括號標注的卻為“筋”字,這兩個字從字的外貌和意思上都相差甚遠,無法說通?!柏稹弊郑豆茏印吩弧敖蠲M而骨強”[3],“仞”通“肕”?!队衿啡獠坑涊d:“肕,堅肉也?!盵4]《篆隸萬象名義》肉部也說:“肕,脯堅”[5]從此兩者的描述則會得出“肕”是對身體某一器官的形容的結(jié)論。結(jié)合上句“人之生也柔弱”,“柔弱”指人肉體具有生氣時的狀態(tài)來看,這里的“恒仞”“恒信”顯然是人體中某一組成部分的名稱。那么,按照帛書整理者的意思,無論“恒仞”還是“恒信”,都是對“堅強”的形容,目的是為了加強 “堅強”的程度,但并沒有影響整體所要表達的含義。而根據(jù)關(guān)于對肉部的記載,“恒仞”“恒信”則是對“堅強”的限定,即人死后人的肉體變得堅硬。結(jié)合文本分析,依照王弼本的原文,完全可以清晰理解老子所要表達的思想。如果非要加上“恒仞”或者“恒信”,我個人更加偏向于將“恒仞”“恒信”理解為人肉體的部分組成或者人的肉體。
第二句,老子以自然物生死時的表象為本說“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本章文本此處關(guān)鍵差異在于是否有“萬物”二字。帛書本、敦煌本有“萬物”二字,傅奕本、嚴遵本、范應(yīng)元本則無,同時,蔣錫昌、嚴靈峰、陳鼓應(yīng)等學(xué)者都認為“柔脆”與“枯槁”皆指“草木”,由此可知“萬物”為衍文,應(yīng)該刪除。劉笑敢認為,此處是否保留“萬物”二字,應(yīng)從原文整體所要表達的意思中去分析。假設(shè)去掉“萬物”,那么此章的主語則為“人”與“草木”,這與老子通過事物現(xiàn)象論證人事的表達不相符;除此之外,刪掉“萬物”,原文變得過于簡單,舉例、論證不夠豐富、有力[6]。古籍《說苑·敬慎篇》 中也引用老子的原文為“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盵7]可見老子原文中本就有“萬物”。除此之外,從文本所要表達的內(nèi)容來看,“柔脆”如“柔弱”,乃是物之生態(tài)?!翱蓍隆蹦耸俏镏缿B(tài)。二者不僅形容草木,而是指向自然界的動植物皆都依照這一規(guī)律。就目前存在的論證來看,劉笑敢的論證更符合原文要求,保留“萬物”二字更為合理。
接下來,是老子由上兩句而得出“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的結(jié)論?!肮蕡詮娬咚乐剑崛跽呱健币痪洳煌姹局g最大的不同之處體現(xiàn)在與帛書本的句式差別上。帛書乙本此句作“故曰:‘堅強,死之徒也;柔弱,生之徒也?!背司涫降淖兓?,少了一個“者”字;帛書甲本作“故曰:‘堅強者,死之徒也;柔弱微細,生之徒也?!倍嗔恕拔⒓殹倍帧8呙髡J為前文說的是“堅強”,后文自然要提到“柔弱”,“微細”在這里顯然是衍文的存在[8]。 “故曰”二字的存在,高明將其歸結(jié)為引言,引出“堅強者,死之徒也;柔弱微細,生之徒也?!本湍壳艾F(xiàn)有的資料,依然無法分析判斷到底是哪種版本更接近于古本的原貌,這不僅是由于時代的久遠,文字嬗變過程無從考證,更追溯于前人對《老子》解讀,不同的個人依自身見解而修改文字導(dǎo)致歧異叢生。
后兩句“是以兵強則不勝,木強則兵。強大處下,柔弱處上”是老子將上述萬物本性的特點運用于論述人道之中。這句共有六處字詞之間有所歧異。第一處在帛書甲本中沒有“是以”二字;第二處是“木強則兵”的“兵”字,河上本、傅奕本為“共”,帛書甲本作“恒”,乙本作“競”,而俞樾、易順鼎等學(xué)者根據(jù)“兵強則滅,木強則折”[9]主張為“折”。單從字意分析,“折”順應(yīng)老子表達的思想內(nèi)容,但從字音、形、意總體上來看,“共”字更為符合全文?!肮病弊峙c“恒”“競”古讀音相同,在此均假借為“烘”。《爾雅釋言》:“烘,燎也。”[10]《詩小雅白華》:“樵彼桑薪,卯烘于煁?!盵11]“木強則烘”意為木強則為樵者伐取,燎之于烓灶也;第三處為“強大處下”帛書乙本及傅奕本在其前加“故”字,由此,與前句產(chǎn)生因果關(guān)系;第四處“強大”傅奕本為“堅強”;第五處“處”字帛書本皆作“居”;最后一處與前文一致,帛書本將“柔弱”作為“柔弱微細”。此兩句所要表達的是一個國家兵力強大不一定是好事,相反有可能因為戰(zhàn)爭消耗國力,使其滅亡,就像樹木太過于高大就會被砍伐是一個道理。由此看見,強大不一定是好事,有可能會招來橫禍,相反,柔弱的事物反而存在的時間比較長久。
綜合五個版本的文字、句式之間的比較,整體來看,文字之間的差異非常明顯,后世對于此篇的部分解讀也有歧義。其中,對于“弱”理解的偏頗尤為嚴重,例如,帛書本“恒仞”二字的多出。 “柔弱”“堅強”雖然同時體現(xiàn)了人個體不同時期的變化,但肉體的變化更能讓人直接細致的感受到老子所要表達的生死不同之處,從此種角度,“柔弱”僅是用來形容肉體的狀態(tài)。相反,沒有“恒仞”加持的“柔弱”,讓更多的人將其理解為與“剛強”對立的一方。
對于《老子》“弱”性的解讀,從古至今存在很大的爭議。目前大致的方向可以將其劃分為三種理解:通常是將“弱”作為老子辯證法思想的內(nèi)容之一來解讀;部分則是將“柔弱”看成一種老子給予的生存智慧、生存態(tài)度;除此之外則是把“弱”這一特性作為老子表達自己思想的工具。無論其中哪一種解讀,學(xué)者們都根據(jù)自己的傾向?qū)⑵溥M行了論證。
《老子》七十八章通常被認為這章體現(xiàn)了老子的辯證法思想,尤其是“柔弱”在《老子》中的出現(xiàn)往往與“剛強”相伴。有些學(xué)者根據(jù)《老子》中有無、高下、榮辱、前后、陰陽、強弱等相互對立的范疇之間相似的相互依存又物極必反的原則,認為“柔弱”屬于老子相互關(guān)系的其中之一。他們認為《老子》哲學(xué)體系是根據(jù)對立面的相互依存和轉(zhuǎn)化的觀點來概括人類所積累的關(guān)于自然和社會的知識,是把運動變化的原則看做關(guān)于世界的普遍原則,它世界觀的基礎(chǔ)和核心為辯證法思想[12]。雖然老子沒有提出“辯證法”這一詞語,但是卻完全符合辯證法的矛盾的思想,因此,將其歸結(jié)于現(xiàn)在的辯證法思想并不突兀。
任繼愈先生在評價第二章中所含有的“有無”“難易”等詞語時,認為這些相對的詞語論述了老子的辯證法思想,提出了一切事物都有對立面[13]。高亨先生評論這七十六章時說:“這一章是老子運用的樸素的辯證法觀點,觀察客觀事物的柔弱與堅強、矛盾對立與轉(zhuǎn)化的現(xiàn)象。”[14]古棣先生在對七十六章的解讀中提出“柔弱勝剛強”雖暴露出老子形而上的一面,不值得學(xué)習(xí),但卻對辯證法思想做出了積極的貢獻[15]。張舜徽先生在《周秦道論發(fā)微·老子疏證》中說:“老子言事物之可名者,如有無、難易、長短、高下、音聲、前后之類,皆以相對而存在,且皆相互依賴,彼此轉(zhuǎn)化,包含有樸素辯證法思想?!盵16]雖然,從思想內(nèi)容上來看“柔弱”是屬于辯證法體系,但辯證法的體系是西方哲學(xué)的根本,中國哲學(xué)是否僅僅因為部分內(nèi)容上可嵌合其中,就判定為屬于辯證法體系,仍有待商榷。
與關(guān)于《老子》辯證法的判斷不同,有學(xué)者認為“柔弱”是老子給予后世世人的一種生存智慧。老子通過“柔弱勝剛強”這一規(guī)律,教導(dǎo)人們做人做事不可爭強好勝,而是要以柔弱自處,這樣方可成就功業(yè),立于不敗之地。但又不僅是做人做事方面,國家治理,軍事兵法皆可用此之道。嚴遵在《老子指歸》中提到“強人為王,萬國愁夏;強木處上,則根木枯槁,眾人為大故居下,圣人為小故居上。強大居下,小弱居上者;物自然也。”[17]一個國家太過于強大突出,其他小國則會忌憚,群起攻之,這是社會的法則。除了國家治理,兵法也同樣適用于這一原則。吳澄認為:“用兵示弱者謀深而工,敵輕而玩之,故勝。恃強者慮淺而驕,敵懼而備之,故不勝。”同時,他還說:“彼剛而我欲以勝之,不亦難乎?我以柔弱自處,則剛強者不我忌也,而終于能勝之,何哉?合與之相反而使之不可測知故也。”[18]蘇轍也說:“圣人知剛強之不足恃,故以柔弱自處。天下之剛強,方相傾相軋,而吾獨柔弱以待之,及其強大者傷,而吾以不校坐待其斃,此所謂勝?!盵19]蘇轍和吳澄將“柔弱勝剛強”看做個人自處的社會法則,在這種法則之中,勝利者不是強者,而是弱者。強者相互爭搶最后兩敗俱傷,弱者面對強者為弱,面對傷者為強。
“柔弱勝剛強”這一觀點看似在社會法則中的運用非常實用,也很受學(xué)者推崇。成玄英先生就曾提出:“柔弱,實智也;剛強,權(quán)智也。欲教化眾生,故需權(quán)智。確論二智,實智勝權(quán)智也?!盵20]治國治民要權(quán)智相合,“柔弱”正是蘊含于這治理之道之中。將“柔弱”看成智的一方面去治理國家,看似合理,卻也存在著漏洞?!独献印芬粫惺欠裾娴奶峁┲灾侵卫碇滥??未必如是。根據(jù)《老子》原文,“柔弱”的出現(xiàn)往往與“剛強”聯(lián)合在一起,似乎更多的是比較,是消解。
陳鼓應(yīng)先生對于《老子》三十六章 “柔弱勝剛強”評價為:“勢強必弱?!痹趧倧姾腿崛醯膶χ胖校献訉幵妇佑谌崛醯囊欢恕@献訉τ谌耸屡c物性作深入而普遍的觀察之后,他了解到:看來柔弱的東西,由于它的含藏內(nèi)斂,往往較富韌性;看來剛強的東西,由于它的彰顯外溢,往往暴露而不能持久。所以老子斷言“柔弱”的呈現(xiàn)勝于“剛強”的表現(xiàn)。在四十三章“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中,陳鼓應(yīng)先生指出老子以水來比喻柔能勝剛的道理,“有為”的措施乃是剛強的表現(xiàn),是為政者所應(yīng)戒惕的,強調(diào)著“柔弱”的作用與“無為”的效果。劉笑敢在《老子古今》中提到老子認為事物正反轉(zhuǎn)化是普遍的現(xiàn)象和規(guī)律,因而弱者可以利用這一規(guī)律以反求正,戰(zhàn)勝強者。而強者也應(yīng)該懂這一規(guī)律,避免走向自己的反方[21]。由此可見,老子提出“柔弱”意在通過用“反”的思維方式,對事物發(fā)展的規(guī)律進行洞察,提出一種與儒家思維方式背道而馳的方法來解決世間矛盾,而并非是生存的智慧和手段。
綜合以上對“柔弱”的不同論述,我個人更加偏向于第三種方向,尤其是劉笑敢的論證。《老子》全文所提到的“柔弱”并不是要與“剛強”作斗爭,也不是教育人們做一個軟弱之人,而是看到許多過于強的事物的結(jié)局,想以一種不強來消解現(xiàn)存的過強。那么,何為不強?即為“柔弱”。
不論是頻率還是涉及的內(nèi)容,“柔弱”在《老子》都占有大量的篇幅。老子為何要著重的提到“柔弱”,“柔弱”在《老子》中扮演怎樣的角色,成為我們學(xué)習(xí)和探究《老子》時無法回避的問題。關(guān)于這兩個問題的解答,可以通過“弱”性在《老子》中的地位來尋找到答案。
首先,我們從《老子》獨特的表達方式中探求?!独献印分杏性S多對立性表述,如強—弱,廢—興,奪—予等等,“柔弱”“剛強”也包含在這種關(guān)系之中。在這些關(guān)系中老子強調(diào)的是從相反的方面思考、入手,即面對事物呈現(xiàn)出的相斥方向,想要達到理想結(jié)果,首先要做的不是反對,而是順應(yīng),使其到達頂峰,再通過“物極必反”的自然規(guī)律達到原本想要達到的方向,這種方法被《老子》研究者們稱之為“以反求正”?!独献印分袑τ凇耙苑辞笳钡恼撌鲇性S多,例如“天地長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老子·第七章》)用不自生而得以長生,用為人之身后而能成人之身先;“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老子·四十三章》)天下至柔之物可以驅(qū)使至堅之物等等,這些都運用“以反求正”的方式來表達的。為何老子會用這一方法來表達自己的觀點,成為研究的主要對象。劉笑敢先生說:“一般來說,強勝弱,剛勝柔,這都是不言而喻的事實,但是,如果把這些現(xiàn)象當從絕對的規(guī)律,那么弱者就永遠沒有出頭之日,柔順之道就永遠沒有任何價值。事物正反轉(zhuǎn)化是普遍的現(xiàn)象和規(guī)律,因而弱者可以利用這一規(guī)律以反求正,戰(zhàn)勝強者。而強者也應(yīng)該懂這一規(guī)律,避免走向自己的反方?!眲⒌恼撌鐾暾慕忉屃死献邮褂眠@一方法的原因?!耙苑辞笳笨此齐[而不顯,生活易見,萬物順之發(fā)展,但真正的了解并將其形成思考方式并非簡易之事?!叭崛酢钡谋磉_體現(xiàn)出老子獨特的思考方式,這種表達不僅使老子更完整、貼切的表達了自己的思想,而且使《老子》在文字表述方面開創(chuàng)先河,形成特有的表達模式。更重要的是,通過這種表達方式,可以讓當時的在上者、為君者更能深切的體會到過度“有為”帶來的傷害。
其次,我們從《老子》一書的主要思想來觀察?!叭崛酢薄皠倧姟痹凇独献印分惺侨崛踔锱c堅強之物的化身,“柔弱”代表水,“剛強”代表石,滴水穿石,是普遍的自然現(xiàn)象,老子正是通過這種普遍的自然現(xiàn)象來展現(xiàn)他“無為”的思想?!独献印匪氖轮小疤煜轮寥狁Y騁天下之至堅”一句最能體現(xiàn)老子“柔弱”中包含的“無為”思想。王淮說:“無有者,無虛之謂也;無間者,至寶之謂也。至虛是至柔更進一層,何則?柔弱之用,由于虛無之道故也;至寶是至堅之更進一層,何則?合而言之,是謂虛無柔弱之道,無往不利,無物不克,天道,人事,兩在不爽?!盵22]王認為無為為至虛,是至柔的發(fā)展,以無間為至寶,是至堅的發(fā)展。就好像水無所不在,即使是鋼鐵,也可以遭到腐蝕;而鋼鐵雖然堅硬,卻無法改變水的存在。老子運用這種自然的變化來比擬人乃至社會的變化。這就好似各種器物雖然強大,但卻依然無法與水相匹敵,水可滅火,可砥金;角齒容易折傷,耳舌難以傷害;謙卑自嘲可以克制驕傲與暴躁;雌雄可以戰(zhàn)勝雄壯等等。
“柔弱”與“剛強”在《老子》中可引申為“為”的兩個方面,即“無為”和“有為”。這里的“無為”不是無所作為,而是適度、親和的作為,為君者要以百姓的利益為前提,和平、友好的展開些許有利于國家及社會發(fā)展的行為。而當君主的行為超越這種“無為”的范圍時,國家治理就會轉(zhuǎn)變?yōu)楸┱踔翈響?zhàn)爭,國家損耗國力,社會停滯不前,百姓更是苦不堪言,這便成為“有為”。“無為”與“有為”的界限僅在微細之間,但在《老子》中卻未明確的劃分“無為”和“有為”,而是說“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著重指出作為一國之君,應(yīng)該懂得治理國家過程中“無為”的重要性。君主如若不能以百姓的利益為利益,以百姓的禍亂為禍亂,不能忍受一國之垢,不能承受一國不祥,又何以為天下之王?“無為”是老子為天下之王提供的行事方法,是至柔、無有之道。困難復(fù)雜的社會矛盾則為至堅、無間之事,而只有自然、無為之道可以從根本上化解人世之糾紛,相反積極有為之壓制雖可以奏一時之效,卻無法取得長治久安的效果,極端的行為更可能激起冤仇相報的連鎖反應(yīng),敵人越壓越多,終無寧日。從此可見,不言之教、無為之治也就是“輔萬物之自然”的治理方法,萬物各得其所,自然天下太平,此為“無為之益”?!叭崛酢弊鳛樽匀弧o為的一種手段,是《老子》思想的靈魂所在。
最后,我們從《老子》哲學(xué)的最高范疇上探查?!叭崛酢笔恰暗馈钡幕咎卣?,是“道”永恒存在的根本?!独献印返娜克枷攵荚趪@“道”而展開,形成了獨特的道論的認識論。在老子看來,道論的基本前提是“先天地而生”(《老子·第二十五章》),即“道”是宇宙的原初存在,它存在于天地萬物之前,甚至先于人類而存在。就形式上來講,《老子》一書原本是借助“有名”“無名”來闡釋“道”的宇宙論意義,并認為“道”不是一個實體,而是應(yīng)該被視為生成天地萬物的本原[23],由此可見,人是不可能僅僅通過觀察就可以把握“道”。即便如此,但宇宙總應(yīng)有個開端或根源,老子針對這個問題提出了“有生于無”[1]的概念。所謂“有生于無”,“有”是有形有象有具體規(guī)定性的具體存在物,“無”則為無形無象無具體規(guī)定性,“有”是“物”,“無”是“無物”,這里的“無物”不是虛無,不存在,而是無限、無極,“大音希聲,大象無形”(《老子·第四十二章》)是對“無”最準確的描述。在《老子》中,當前存在的感性物質(zhì)世界是為有形世界,而把產(chǎn)生有形世界的“道”作為無象世界,“道”的存在不是充實的有形有象的實體,而是無形無象的虛體,也就是說“道”是虛的。“道沖而用之,或不盈”(《老子·第四章》),陳鼓應(yīng)將該句譯為:“道”體是虛空的,然而作用卻不窮竭。也正因“道”是虛體,所以它的作用是無窮無盡的,而有形的實體,它的能量和質(zhì)量總是有一定限度的。
在《老子》看來,“道”是虛體,因而,它的作用特征是“弱”,而具體事物是實體,其作用特性則為“剛強”?!暗馈笔侵寥岬?,卻能勝于一切剛強的東西?!独献印氛f:“天下柔弱莫過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第七十八章》)有形的具體事物無一例外總是要走向剛強,也走向衰亡,相反,無形的事物如空氣、水等卻一直存在,所謂“柔弱者,生之徒;剛強者,死之徒”(《老子·第七十六章》)是對這一“道”特性最好的現(xiàn)實表現(xiàn)?!暗馈睙o所不在,無法具象描述,但又確實存在,它所展現(xiàn)的“弱”性說明了“道”貫通天地萬物、保持至大無外的狀態(tài)。
綜上所述,《老子》“弱”性不是簡單的辯證法,也非人生智慧,權(quán)謀之術(shù),而是老子以反向迂回入手,溫和的達到目的,表達自己思想的一種方式?!叭崛酢辈皇侨崛酰且匀嶂?,化解一切矛盾和沖突,實現(xiàn)長久的和平,達到老子的理想之“道”。